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新疆石河子蟠桃花期对春季气温变化的响应,利用新疆石河子乌兰乌苏站气象和物候期观测数据,研究石河子蟠桃的花期与春季平均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月、4月平均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石河子蟠桃花期提前、物候期间隔天数增加;开花日期和0℃、5℃初日呈现显著正相关,5℃初日出现越早蟠桃花期各物候期出现越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避雨栽培模式下温度、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病程度的影响,为一年两收葡萄冬季防治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7和2018年葡萄冬果采收期前,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调查避雨栽培模式下14个葡萄品种/株系的白粉病发病情况,结合2017和2018年两年9月1日至12月31日的气象监测数据进行气象因子与葡萄白粉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相关分析。【结果】在2017年葡萄冬果采收期,有11个葡萄品种/株系的白粉病发病率低于2018年,有9个葡萄品种/株系的白粉病病情指数小于2018年。2017年9月1日至12月31日的降水量和降雨天数均大于2018年同期;2017年处于白粉病适宜发病温度区间(20.0~27.0℃)的天数少于2018年;2017年总积温略高于2018年;2017年的日照时数多于2018年;2017和2018年两年的日均相对湿度均适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结论】降水量、降雨天数和日照时数少及日均温(20.0~27.0℃)适宜白粉病发生的天数多是2018年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重于2017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浅丘区,常年水稻栽插面积49万亩左右。全年日平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1 028.8mm,年日照总数1 275.5小时。一般9月日平均气温22.9℃,其中上旬日均温25.2℃,≥22℃频率95.5%;中旬日均温22.1℃,≥22℃频率82.0%;下旬日均温21.2℃,≥21℃频率45.5%;稳定通过21℃的终止期为9月19日,连续3天低于20℃的低温9月15日前出现频率小于3%,9月16~20日为23%,9月21~25日  相似文献   

4.
陕西陇县烟区气候特征与烤烟种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陇县烟区不同生育阶段温度、降雨、光照时数等关键气候指标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各生育期气候因素的主要特点及差异变化,分析了该地区关键气候指标与优质烟生长需求的吻合情况。结果表明:整个大田期,年度间的降雨量差异显著,日照时数、平均气温日较差、均温≥20℃持续天数在年度间差异较大;整个生育期的平均气温偏低、降雨量偏少,积温、日照能够满足优质烟叶生产需求;伸根还苗期、成熟期气温偏低;成熟期降雨偏多。陇县烟区年度间大田期气候指标变化较小,整个生育期、还苗伸根期、成熟期气温偏低、大田期降雨偏少且分布不均是限制该烟区烟叶品质提高的主要气候因素,对此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陇县烟区不同生育阶段温度、降雨、光照时数等关键气候指标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各生育期气候因素的主要特点及差异变化,分析了该地区关键气候指标与优质烟生长需求的吻合情况。结果表明:整个大田期,年度间的降雨量差异显著,日照时数、平均气温日较差、均温≥20℃持续天数在年度间差异较大;整个生育期的平均气温偏低、降雨量偏少,积温、日照能够满足优质烟叶生产需求;伸根还苗期、成熟期气温偏低;成熟期降雨偏多。陇县烟区年度间大田期气候指标变化较小,整个生育期、还苗伸根期、成熟期气温偏低、大田期降雨偏少且分布不均是限制该烟区烟叶品质提高的主要气候因素,对此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夏播油研10号不同播期春化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油研10号不同播期从出苗到第1株现蕾、出苗到全现蕾、第1株现蕾到全现蕾所经历的天数与日均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4月7日到5月27日播种均能现蕾,日均温越低,现蕾速度越快,现蕾所经历的时间越短,春化现蕾所历天数与日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对不同播期从第1株现蕾到第1株开花、现蕾期到初花期、第1株开花到全部开花所经历的天数与日均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4月7日到5月27日播种均能正常开花,日均温越高,开花速度越快,开花所经历的时间越短,春化现蕾所历天数与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夏播油研10号从4月7日到5月27日播种均能正常现蕾开花,通过春化。  相似文献   

7.
2014—2015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试验田选用长治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诚信6号进行分期播种。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长治地区不同播期玉米生育进程和气象条件变化,研究了播期和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日均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而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也是影响玉米生育进程的主要气象因子,生育进程与降雨量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2014—2015年长治地区降雨比较充足,对玉米生育进程影响不大;生产上,长治地区春播玉米4月25日—5月10日播种,可增加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适当缩短玉米后期脱水时间,从而为玉米实现籽粒直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对西藏地区26个基本站点和基准站点从1961~2001年的日均温、日最高最低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进行统计。利用趋势回归方法对西藏地区气象因子变化进行距平分析,得到≥10℃的有效积温、有效积温起始及结束日、有效积温持续期、日最高最低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都存在上升的变化趋势。利用小波分析对其变化趋势做周期性分析,得到积温存在10年尺度的周期变化,降雨量存在3年的小周期性波动,而日照变化周期性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柑橘气象产量和实际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飞  劳晓璨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6):1119-1122
利用浙江省龙游县2010—2019年的气象资料和柑橘产量资料,用龙游柑橘气象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与多项气象因子(2010—2019年逐月和逐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逐年≥10 ℃积温、≥11 ℃积温、≥12 ℃积温,各物候期的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并建立各自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气象因子与实际产量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因子个数远多于气象产量,逐步回归系数实际产量比气象产量更显著,实际产量的预测模型检验明显优于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因此,用柑橘实际产量来分析和预测龙游柑橘产量比用气象产量更适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烟叶钾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理论结合生产实际选出与烟叶钾含量相关的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降水量等4个气象因子,并建立了烟叶钾含量(因变量)与4个气象因子(自变量)之间的3D交互效应图。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对烟叶钾含量影响的程度依次为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平均日照时数>平均降水量>总日照时数>≥15℃有效积温>总降水量>≥25℃有效积温>≥20℃有效积温。两因子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平均气温和平均湿度、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平均湿度和平均日照时数、平均湿度和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降水量对钾含量存在协同作用;而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在低温和高湿情况下相互独立。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利用气象因素提升烤烟烟叶元素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气象因子对红美人柑橘品质的影响,连续3 a检测红美人柑橘的6个品质指标,并收集整理产地5个主要气象指标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研究果实品质与红美人柑橘不同物候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红美人柑橘萌芽期降水量与果实蔗糖、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期的日照时数与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生理落果期,平均气温和≥10 ℃活动积温与果实总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采收期时,当平均气温在18.5~19.5 ℃、≥10 ℃活动积温在565.3~596.7 ℃,较高的环境温度有助于果实糖分累积。果实固酸比与开花期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采收期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平均气温日较差是影响红美人果实风味的关键因素,昼夜温差大,果实风味更佳。因此,做好红美人采收期保温保热,适当提高该时期的环境温度和热量,并采用设施栽培技术调整萌芽期和采收期棚内小气候环境,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唐燕  汪兴琼  赵虎  陈蕴 《农技服务》2011,28(9):1369-1370,1373
利用水城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1年1月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日照、蒸发、雨淞等要素气候变化特征以及2011年1月凝冻灾害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城县近50年来,2011年1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及平均最低气温达历史最低值,平均气温为-1.9℃,平均最高气温-0.5℃,平均最低气温为-2.5℃;日照时数最低值也出现在2011年1月,仅为1.2 h;积雪天数为17 d、雨淞天数为29 d,均达历史最高值。因此,2011年1月是水城县近50年来最寒冷的一个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湘潭湘莲典型丰歉年4—9月全生育期和关键生长期的气温、降水量、日照、积温等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初步得出湘莲生长发育和产量主要受温度(积温)和日照时数影响,典型丰年4—9月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10℃、≥15℃、≥20℃和≥25℃的活动积温均高于历年而歉年偏低明显;降水量对湘莲全生育期生长发育影响总体不大;盛花期(6月下旬—7月)是湘莲对气象因子最为敏感时期,此时段若出现连续几天的低温阴雨天气,湘莲产量将大幅减少。湘莲可适当推迟种藕移栽时间以避开低温阴雨时段,有利于湘莲丰产和品质提高。研究结果可为湘莲的选种育种、栽培管理和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充分利用绥阳县气候资源,合理布局金银花种植区域。[方法]选取了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日平均气温3℃天数、≥16℃天数和20~30℃天数以及5月平均气温作为绥阳县金银花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遵义市13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逐日气温和日照资料,基于绥阳县1∶25万的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梯度距离反比权重法对6个区划因子进行了空间插值;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分别构建了各区划因子的隶属度函数和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按照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3个等级完成了绥阳县金银花种植适宜性区划。[结果]绥阳县金银花种植的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900 m以下的川道、坡塬,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1 200 m以上的山区。[结论]冬季温度偏低、热量条件不足及日照偏少是制约全县进一步发展金银花种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7—2018年常山县油茶产量及常山国家一般气象站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因子同油茶产量的相关性,并利用气象因子建立油茶产量模型。结果表明:常山油茶开花期、春梢和芽生长期、果实第一次膨大期及果实油脂转化高峰期与产量有较大关联;主要影响产量的气象因子为油茶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果实油脂转化高峰期的雨日及果实油脂转化高峰期的日照时数,且均与油茶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影响平阳地区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浙江省平阳县气象观测站2010年全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对平阳县气象站20 cm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相关气象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蒸发量与日均气温、日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日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影响日蒸发量的因子中,日照时数无论其单独作用或与除日均风速外的其他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都较大;日均气温85%以上主要表现在直接作用上;日均相对湿度与日照时数的协同作用最大;日均风速影响小主要体现在与其他要素的协同作用上。根据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素,建立相应的多元回归模型,并检验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湖南郴州植烟区气候特征及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连续多年气象资料分析得出:郴州植烟区平均日照、气温、降雨量分别为1 574.4h、17.4℃(昼夜平均值)、1 452.1mm;苗床期极端气温一般在-7℃左右,冬季冰冻不明显,不会对烟叶产生冻害;大田期日平均气温为21.9~22.8℃,≥10℃的活动积温2 670~2 790℃,热量条件完全能满足烟叶生长的需要;日照时数占整个生育期的日照时数的73%~75%,大田期日照百分率为29%~36%,能满足烟叶的需要。其主要气象问题是成熟期高温天气较多,大部分年份会产生高温逼熟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利用黔东南烤烟主要种植区气象自动观测站2010年4~6月中旬逐日平均气温、日降雨量、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对黔东南州2010年烤烟大田生长前期—伸根期和旺长前期所需光、温、水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州4月28日进入烤烟气候适宜移栽期,移栽后气温持续偏低、降雨多、日照少,不利于烤烟达到优质适产要求;烤烟伸根期到旺长前期,光、温、水气象条件匹配不好,不利于烤烟稳长、促叶和增重,尤其是影响脚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与宁远烟区浓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形成密切相关的生态因子,以宁远烟区1991—2020年连续气象观测数据,应用非线性多项式拟合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烟叶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主要限制因子(日均气温、日均照时数、日均降水量和日均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宁远县烟区烤烟苗期日均气温平均值为(8.85±1.70)℃,日照时数平均值为(2.40±0.76)h,日均降水量和日均相对湿度均在较大波动中缓慢上升。(2)伸根期日均气温平均值为(17.09±2.87)℃,3月底稳定升至15℃;日均日照时数和日均降水量均在较大波动中逐渐增加,日均相对湿度在较大波动中逐渐降低。(3)旺长期“光、温、水”同步增加,日均气温、日均降水量、日均日照时数和日均相对湿度平均值分别为(23.98±1.22)℃、(7.38±2.46)mm、(4.34±0.68)h、(80.70±1.38)%,但后3个气象因子波动较大。(4)成熟期日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增速先快后慢,其平均值分别为(27.68±1.00)℃、(6.30±1.24)h;日均降水量和日均相对湿度均在较大波动中缓慢下降。综上所述,宁远烟区苗期和伸根前期“低温寡...  相似文献   

20.
以2000-2011年湖州市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动植物物候资料和1969-2011年湖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观测资料为基础,运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等统计学方法,研究湖州市近42年来冬季气候的变化特征及近12年来气候变化对春季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2年来冬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都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而近10年来与整体趋势相反;近12年来木本植物的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整体呈推迟趋势,草本植物的展叶始期有所提前而开花始期有所推迟;冬季平均气温与春季动植物物候期有较好的负相关性,说明平均气温是春季物候期的敏感因子,尤其对木本植物的展叶始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而降水和日照对春季动植物物候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