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评价浙江省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效果及潜在风险,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土地综合整治成为促进城乡关系变迁的有效平台和关键抓手,城乡融合关系对土地综合整治提出新要求;浙江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助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实现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面临土地综合整治管理决策行政化、实施过程工程化、利益协调复杂化、融资渠道单一化等挑战.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为优化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效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议完善土地综合整治多元参与机制、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三重属性"功能、创新土地综合整治利益共享机制、拓宽土地综合整治多元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分析评价是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土地综合整治预期收益的体现,对于评价土地整治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效益、景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3个方面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该研究将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定陶县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建立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体系,选取6个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项目作为评价单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其综合模型,对评价单元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和排名.结果表明:6个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项目效益排名从高到低分别为大格勒乡整治项目、北郊复垦整治项目、郭勒木德镇新乐村土地整治项目、河东河西农场整治项目、柯鲁克镇土地整理项目和茶汉村土地整理项目,且土地整治优于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科学界定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剖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构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然后运用特尔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价,并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应构建一套相对稳定、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同时要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的法律法规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的重要举措,结合湖南省湘潭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探讨了RS、GPS和GIS集成在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3S技术可以提高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工作效率,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立足乡村发展要素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要求,开展乡村综合发展潜力综合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区域内各类村庄基础条件、发展潜力特征,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选择,提出不同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要批示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1]随着土地整治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转型与推进,编制具有全覆盖、全要素、全类型整治特点的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成为迫切需要。科学评价区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划分潜力分区是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前提和基础,[2]本文以田东县为例,在对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状与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适宜性评价,划分农业综合整治潜力、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生态修复潜力等级;以行政村作为基本评价单位,利用GIS空间叠加技术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得到国土综合整治潜力评价结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益进行评价,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提供参考。本文以华池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由整治前的39.2、43.8、35.2、37.4提高到整治后的72.6、69.6、65.6、70.0,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9.
唐添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99-7701
以土地综合整治卓见成效的莒南县为例,对其土地综合整治措施进行研究,为山东省的土地整治项目提供参考。莒南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超标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等措施,提升了土地整治的规模和效益,达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目标实现了多方共赢。通过总结莒南县经验,可得出以下启示:明确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突出规划引领,维护群众权益;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土地整治方式;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整治措施;注重与其他措施相结合,切实提高土地整治效益。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从功能实现、实施内容、作用机制等方面与传统土地整治进行比较,并总结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上海和浙江的具体实践。基于此,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坚持突出产业支撑优势、构建宜居生活空间、优化生态网络体系的总体策略,并从规划引领、制度供给、资源整合、工程设计等方面予以保障实施,以期为构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和实践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