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州区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通州区6个乡镇的设施蔬菜地土壤采样调研,分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设施蔬菜土壤中Cd、Cr、Cu、Zn、Hg积累明显,大多土样中重金属含量均达到或超过土壤背景值的2倍;部分土样中Cr、Cu、Zn、Hg甚至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限定值,土壤已经受到了污染。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稍低于露地菜田,但设施菜地和露地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大田土壤,畜禽粪便作为底肥大量施用是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的主要途径。以Cu、Cd为例分析设施菜地重金属积累与种植年限间的相关性表明,设施蔬菜地土壤中Cu、Cd浓度随种植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且大棚中积累速度快于日光温室;小于10 a棚龄的设施蔬菜地土壤Cu、Cd含量普遍低于露地菜田。设施蔬菜地土壤中的重金属Cd、Cr、Cu、Zn与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p H值,均有利于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定。  相似文献   

2.
上海松江区蔬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生态风险预警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松江区4城镇蔬菜田土壤重金属的总体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别为Cu 34.05 mg/kg、Zn 91.15 mg/kg、Pb 26.80 mg/kg、Cd 0.22 mg/kg、Cr 78.64 mg/kg、Hg 0.16 mg/kg和As 8.20 mg/kg.除泖港镇和叶榭镇蔬菜田的Cu、泖港、新浜以及车墩镇蔬菜田的Cd、泖港镇蔬菜田的Hg外,其他几种重金属均低于国家一级标准(GB 15618-1995),并且满足国家对绿色食品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要求(NY/T391-2000).与上海土壤背景值相比,除As低于背景值外,Cu、Zn、Pb、Cd、Cr和Hg分别比背景值高出19.10%、5.87%、5.21%、68.48%、4.85%和57.62%.Zn、Cd和Hg是引起松江4城镇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4城镇40个采样点中有31个样点属于轻警,9个样点属于预警,综合评估IER=1.360,为轻警.4城镇生态风险预警评估的高低排序为:泖港镇(IER=2.059)>叶榭镇(IER=1.284)>新浜镇(IER=1.158)>车墩镇(0.903).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北岸的江淮平原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污染程度及来源,采集研究区44个土壤样品,测定Cr、Co、Ni、Cu、Zn、Cd、Pb、As、Hg、Se含量,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Cr、Co、Ni、Cu、Zn、Cd、Pb在土壤中有一定的积累,而As、Hg、Se 3种元素含量低于背景值,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r、Co、Ni、Cu、Cd属于轻微污染,Zn、Pb、As、Hg、Se属于清洁无污染;由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可知,Ni、Cr、Cu 3种元素以人为污染源为主,Cr与Co、Ni、Cu、Zn之间,Co与Ni、Cu、Zn之间,Ni与Cu、Zn之间,Cu与Zn之间,Zn与Cd之间,Cd与Hg、Se之间,Pb与Se之间,Hg与Se之间同源性很强。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新民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调查沈阳新民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探讨蔬菜基地种植方式、种植年限等因素对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沈阳市新民蔬菜基地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露天菜地和玉米大田土壤为对照,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菜地土壤中镉(Cd)、铅(Pb)、镍(Ni)、铬(Cr)、铜(Cu)、锌(Zn)、砷(As)和汞(Hg)8种《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 333—2006)中控制的重金属含量并分析污染特征,同时,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含量等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民地区设施菜地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ZnCrCuNiPbAsHgCd,其中Cu、Cd和Hg含量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2.4%、26.8%和22.0%。与露天菜地和大田相比较,设施菜地土壤中Cd、Cu、Zn、As和Hg的平均含量高于露天菜地和大田对照,而Pb、Ni、Cr的平均含量低于露天菜地土壤。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约为0.87,评价等级为警戒限,重金属Cr、Cd含量与种植年限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Cu、Zn、Cd、Cr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Cu、Zn、Cr的含量同时又与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中重金属Cu与Zn,Cr与Zn,Cd与Zn,Pb与Ni,Cr与Ni,Cd与Cr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表明,新民设施菜地土壤呈微酸性至酸性,Hg含量达到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处于尚清洁状态,重金属含量处于警戒和污染等级的点位占53.7%,重金属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城市化发展影响下广州城区零散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生 态风险。【方法】采集广州市 7 个中心城区 35 个土壤样品,分析 As、Cd、Cr、Cu、Hg、Ni、Pb、Zn 8 种重金属 的浓度,采用 Pearson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含量和生态风险。 【结果】研究区菜地土壤 As、Cd、Cr、Cu、Hg、Ni、Pb、Zn 的含量均值分别为 15.93、0.11、66.37、46.84、0.62、 35.19、110.09、154.95 mg/kg,均高于背景值。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除 Cr 外,其余金属均出现不同程度 的超标,并以 Hg 的超标率最高(37.1%)。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为复合型人为污染源。部分菜地土壤处于较高 的生态危害水平,Hg 是主要的风险元素。【结论】广州城区部分零散菜地土壤不再适宜种植蔬菜。  相似文献   

6.
北京顺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与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北京顺义区采集了412份土壤表层样品,分析了其中7种重金属元素(Cu、Zn、Cr、Pb、Cd、As和Hg)的全量,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指数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样中As、Cd、Cr、Hg、Cu、Pb和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85、0.136、61.47、0.073、22.43、20.38 mg· kg-1和69.75 mg· kg-1,As、Cd、Cr、Cu和Zn含量平均值超过了北京地区环境背景值,但所有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Shapiro-Wilk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Cr呈正态分布,Cd、Cr、Cu、Pb元素与As元素相关性显著.土壤各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Zn>Cr>Cd>Cu>Pb>As>Hg,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745,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级标准Ⅱ级,污染等级为“警戒线”级;菜地、果园、荒地、林地、苗圃、设施农业用地和水浇地的土壤内梅罗指数分别为0.809、0.765、0.720、0.669、0.781、0.786和0.729,表现为菜地>设施农业>苗圃>果园>水浇地>荒地>林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7.
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及蔬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冷原子荧光法分别对样品中重金属(Cu、Pb、Zn、Cd、Hg)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为评价方法分析了土壤的污染状况和蔬菜的质量,探讨了土壤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Cu、Pb、Zn、Cd、Hg的含量均未超过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部分研究区域的蔬菜已受到重金属污染,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蔬菜类标准;土壤与蔬菜中Cu、Cd、Hg的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而Pb、Zn在多数蔬菜中的含量与土壤中的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蔬菜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的】为系统了解并客观评价中国菜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状况,促进中国蔬菜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方法】系统收集了1989年以来中国蔬菜土壤重金属研究的相关资料,并利用相关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中国菜地土壤重金属中以Zn含量最高,其次是Cr,再次是Cu;而毒性较大的元素As、Hg、Cd的含量相对较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8.03、0.12、0.28 mg•kg-1。与国家土壤质量II级标准GB15618-1995(6.5<pH<7.5)相比,Cd含量超标的问题较为突出,全国约24.1%的菜地样本超标;Hg含量其次,样本超标率为10.3%;As的超标率为9.2%。各种重金属按含量超标率排序为:Cd>Hg>As>Zn>Cu>Cr>Pb。若按地区比较,则东部地区Cd含量超标较为严重, 其次是Hg和Zn;中部地区以As和Cd含量超标为主,亦存在少量的Hg、Zn、Cu超标;西部地区亦以As、Cd超标为主,并伴随有少量的Cu、Cr和Hg超标。不同类型菜地比较,工矿/污灌区菜地的As、Cd、Hg、Zn含量均最高,尤其是其Hg含量平均高达2.36 mg•kg-1,超出其它类型菜地含量的10.5~21.1倍;设施菜地的Cu、Cr含量在所有类型中是最高的,而城市郊区菜地则Pb含量相对较高。对全国各地的蔬菜基地进行单独分析,发现除Pb含量稍高外,其它几种重金属的含量均较低,全国普通菜地的整体质量状况较好。【结论】在中国当前菜地利用方式下,除工矿/污灌菜地、市郊菜地土壤中个别重金属含量超标外,中国菜地土壤、特别是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基本上未超过国家标准,整体质量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9.
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市郊供试菜园土壤和蔬菜中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近郊9块菜地土壤全量和DTPA态Pb,Cd,Cr,Cu,Zn,Mn的平均含量均大于对照,其中Pb,Cd累积量较大。在研究的11种蔬菜中,苋菜和韭菜的重金属累积量较大,而大辣子和西红柿的累积量较小。蔬菜吸收重金属除受元素有效性影响外,还受土壤和大气污染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江汉平原及宜昌市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Cu、Zn、Pb、Cd、Ni、As(铜、锌、铅、镉、镍、砷)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u、Zn、Pb、Cd、Ni、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7、153.4、33.7、0.24、28.7和4.2mg·kg-1,Cu、Zn、Pb和Cd4种元素呈累积趋势,为该区域菜地土壤的污染元素。重金属含量与土壤pH值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u、Pb、Cd、Ni的含量与<0.001mm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Zn和As的含量与粘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随着种菜年限的增长,菜地土壤重金属呈增加趋势。宜昌市和荆州市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较当阳市、仙桃市和沙洋县要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竞争力和区域经济一般理论,研究大城市郊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现状。通过构建的3级、5大类共50个指标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对上海9个郊区县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海郊区县间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郊区县竞争力研究有利于发现各区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位于不同层次的区县应采取适合自身的发展途径,增强竞争力,达到各区县均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于伟咏  朱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87-14888,15021
从成都市近郊旅游市场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供需配置、消费结构3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和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荷兰和北京的农业经济特征的对比出发,分析了荷兰农业成功的因素,如农民合作意识强,研究、推广、教育三位一体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并对其外向型农业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北京市如何确立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及发展外向型、高附加值农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果树栽培以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广受农村欢迎,是农村"两高一优"模式的中心内容之一。然而,目前果树栽培方式依旧停留在老的样式,缺乏创新,耗时而低效。本为针对目前我国国情提出城市近郊果园的五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城郊型生态农业结构、功能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云南省个旧市郊区小甸头村生态农业结构、功能与多样性6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结构从传统单一种粮型转变为猪-沼气-粮-林-果-菜商品经济型;(2)经济效益和价值产投比逐年增加;(3)人工输入增加物质和能量输出,但过多的输入会降低物质和能量产投比;(4)系统多样性与其结构、功能密切相关,并随结构、功能的改善而逐渐增强。提出了系统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伟  谢志刚  褚可龙  裴恩乐  徐循  徐宏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38-11840,11843
[目的]研究上海郊区狗獾洞巢特征和分布情况,为制定合理的种群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PS测量和记录狗獾洞巢的地理位置,制作上海郊区狗獾洞巢的分布图;2009年2~6月,对各狗獾分布地的洞巢进行了全面调查:测量和记录洞巢占地面积、洞口数、洞口大小、新洞数量、废弃洞数量、洞巢中洞口间距、洞口外堆土情况、洞口隐蔽情况及洞口朝向等相关数据。[结果]共记录15个洞巢173个洞口;狗獾洞巢的洞口数和占地面积变化很大,其中洞口数最少为3个,最多为24个;占地面积最小为5.5m2,最大为129.8m2。[结论]上海狗獾一般选择农村居民宅基地后院土丘的竹林或低山丘陵的竹林建巢。狗獾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变化影响很大,数量逐渐下降,栖息地破碎化严重。  相似文献   

17.
河北平原城市近郊农田大气氮沉降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随着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活性氮排放的增加,大气氮沉降亦迅速增加,进而影响各区域生态系统。明确河北平原城市近郊农田大气氮沉降的动态变化,可以为农田氮素资源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中国氮素沉降网络提供关键基础数据。【方法】在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实验教学基地进行了为期6年(2006—2011年)的湿/混合沉降监测试验以及1年(2011年)的干沉降监测试验。湿/混合沉降通过雨量器自动采集降水;干沉降中气态NH_3、HNO_3和颗粒态铵离子和硝酸根(_pNH_4~+和pNO_3~-)样品通过主动采样DELTA(DEnuder for Long-Term Atmospheric Sampling)系统采集,气态NO_2样品通过被动扩散管采集。【结果】河北保定地区多雨季节为6—9月,占全年(2006-2011年)降雨量的88.6%、81.5%、89.3%、88.9%、74.5%和83.1%;大气氮湿/混合沉降浓度冬、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冬春两季NH+4~+-N、NO_3~--N、TIN和TDN浓度分别占全年的74.5%、72.6%、74.1%和71.3%;氮湿/混合沉降量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各形态氮湿/混合沉降浓度高低表现为:TDNTINNH+4~+-NNO_3~--N,且与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监测区6年间平均湿/混合沉降总量为32.8 kg N·hm~(-2),其中2008年大气氮湿/混合沉降量最大,达40.4 kg N·hm~(-2),2010年大气氮湿/混合沉降量最小,为28.9 kg N·hm~(-2);大气氮湿/混合沉降中TIN占TDN沉降量75%以上,其中NH+4~+-N是TIN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其总量的56.6%—69.7%,平均为64.4%;各形态氮(NH+4~+-N、NO_3~--N、TIN和TDN)湿/混合沉降量与月降雨量、月降雨频次呈极显著正相关;大气氮干沉降中各无机氮(NH_3、NO_2、HNO_3、pNH_4~+、pNO_3~-)浓度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各形态氮的月沉降量变化趋势与氮浓度一致;总体来看,气态氮NH_3、HNO_3、NO_2及颗粒态氮pNH_4~+、pNO_3~-的年沉降量分别达到10.1、7.60、4.39、6.47及3.81 kg N·hm~(-2)。【结论】监测区大气氮沉降量受周边地区工业与当地农田施氮量共同影响,且由干湿沉降共同决定。该地区大气氮沉降量较高,2006—2011年大气湿/混合沉降总量在28.9 kg N·hm~(-2)(2010年)—40.4 kg N·hm~(-2)(2008年)之间,平均为32.8 kg N·hm~(-2);干沉降无机氮总量(2011年)为32.3 kg N·hm~(-2);干湿沉降无机氮总量(2011年)为58.6 kg N·hm~(-2)。  相似文献   

18.
彭文强  蒲欣冬  陈怀录  张强  白洪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83-17684,17687
针对当前城市化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转变思维方式,从农民的视角出发,以寻求城市化新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主动城市化的概念,重点对主动城市化的时空演进、意义进行了探讨,最后又提出了推进主动城市化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该研究能够丰富我国城市化的相关理论,拓展城市化的研究思路,有利于城市化战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城郊优质油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油菜高效栽培即"一菜两用"技术,是指利用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其菜薹作蔬菜食用,然后通过再生分枝开花结实的特点,在基本不影响油菜子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油菜"一种双收",大幅度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于城郊或交通便捷的地区推广,可较好地将优质油菜生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延长和壮大优质油菜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城郊型生态农业系统种植业结构和物质循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云南小甸头村为城郊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典型研究对象,分析其种植业结构、物质循环6年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结构从传统单一种粮型向粮、林、果、菜商品经济型转变;②经济收入明显增加;③N、P和K输入逐年增加;④生态农业建设初期,N、P和K输出增加,但后期降低;⑤生态农业系统建设初期,N、P和K的产投比增加,平衡强度降低,但后期由于猪粪尿输入过量,导致系统物质输入增大,物质输出相对降低,产投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