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光质对萝卜芽苗菜总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精确调制光质和光量,以黑暗为对照,研究光质对‘杨花萝卜’和‘青头萝卜’芽苗菜生长、总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苗菜的生长、总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和PAL 活性因光质和处理时间不同而异。总体来看,下胚轴长和地上部鲜质量在培养3 ~ 7 d 增加迅速,其后增加缓慢,且总酚类物质含量也是在培养初期高于培养后期。与黑暗处理相比,紫外光(UV-B)处理显著增加了芽苗菜中酚类物质的含量。相应地,芽苗菜的抗氧化能力和PAL 活性都在UV-B 处理下最高。另外,蓝光处理也显著增加了‘杨花萝卜’芽苗菜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PAL 活性。因此认为UV-B 和蓝光,能增加芽苗菜中的总酚类物质含量,提高萝卜芽苗菜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
光强对黑豆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强,研究不同光强对黑豆芽苗菜生
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黑暗培养相比,光强为3、9、15 μmol·m-2·s-1 时黑豆芽苗菜的下胚
轴直径显著增加;光强为3 μmol·m-2·s-1 时黑豆芽苗菜的VC 含量显著增加;光强为9 μmol·m-2·s-1
时黑豆芽苗菜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 并且POD 活性显著提高。在3~15
μmol·m-2·s-1 的光强范围内,黑豆芽苗菜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 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
高于黑暗培养,并且各色素含量均随着光强的增大而显著增加。总体而言,3~9 μmol·m-2·s-1 的光强
培养有利于黑豆芽苗菜的生长和部分营养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科技文摘     
正UV-A诱导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积累的分子机理目的:研究长波紫外光(UV-A)、白光(W)和蓝光(B)对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花青苷合成相关酶活性、花青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光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探明UV-A诱导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为光质调控技术应用于大豆芽苗菜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东农690’为试材,以黑暗培养为对照,连续  相似文献   

4.
 以‘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1-MCP和DPA处理对冷藏苹果果实蜡质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期间所有苹果蜡质中总酚和黄酮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 μL·L-11-MCP和2 g·L-1DPA处理提高了蜡质中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各处理苹果蜡质的甲醇提取物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周期下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与ZT和IAA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光周期(12、14、16、18 和20 h · d-1)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 光周期下幼苗生长与ZT 和IAA 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光周期的延长,黄瓜和番茄幼苗株高有降 低趋势,番茄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光周期达到16 h · d-1 时,叶面积达到最大值, 壮苗指数显著高于12 和14 h · d-1 处理;随着光周期的延长,番茄叶片中ZT 和IAA 含量逐渐升高,茎中 逐渐降低,且与番茄叶面积和株高成线性回归相关,黄瓜幼苗株高与茎中IAA 含量、根鲜质量与根中ZT 含量成正线性回归相关。总体而言,光周期设置在16 h · d-1 时有利于促进黄瓜和番茄幼苗的生长,培育 壮苗。推测光周期通过调控黄瓜和番茄幼苗ZT 和IAA 含量的变化来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廖霞  詹永  杨勇  罗杨  胡柿红 《北方园艺》2023,(5):110-116
以2017—2020年采蕲艾为试材,采用福林-酚法、硝酸铝比色法分别测定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蕲艾提取物主要酚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不同贮藏年份蕲艾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差异,并阐明其对蕲艾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贡献情况,以期为蕲艾的开发利用及品质形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18年蕲艾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0.60GAE mg·g-1和118.68GAE mg·g-1,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 5种酚类物质,其中异绿原酸A含量最高;2018年蕲艾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18.43、0.37μg·mL-1;5种酚类成分中,绿原酸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异绿原酸A对蕲艾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贡献率最大,约为总抗氧化能力的15%~38%。不同贮存年份蕲艾酚类化合物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均存在差异,以2018年采蕲艾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同光周期红光对油葵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欢  章丽丽  李薇  邢泽南  张丹  崔瑾 《园艺学报》2012,39(2):297-304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红光(630 ± 20)nm的光强及光周期,研究不同光周期LED红光对油葵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周期从0延长至12 h · d-1,油葵芽苗菜下胚轴长显著降低,子叶面积显著增加;而随着光周期从0延长至16 h · d-1时,芽苗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全株鲜质量和淀粉含量在光周期为16 h · d-1时均有显著提高;维生素C的含量随光周期延长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而游离氨基酸含量、SOD和CAT活性均呈现降低趋势。总体而言,红光光周期设置在16 h · d-1时有利于促进油葵芽苗菜生长和部分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LED白光(W)和紫外光(UV-A)两种不同光条件下,研究培养液中添加富氢水(HRW)对萝卜芽苗菜生长、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检测了花青苷合成过程中关键结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紫外光处理显著抑制了萝卜芽苗菜的生长。不同连续光照时间(3、12、24、36h)下,紫外光处理的萝卜芽苗菜下胚轴花青苷含量均显著高于白光处理;连续光照处理24h和36h时,UV-A+HRW处理下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UV-A有利于花青苷的合成,而HRW可进一步提高UV-A对花青苷合成的诱导作用;各连续光照时间下,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趋势与花青苷含量基本一致。与白光相比,紫外光处理可明显提高花青苷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UV-A+HRW处理下,PAL、CHS、CHI、F3H、DFR、LDOX和ANS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UV-A+HRW处理下,上述基因的上调对花青苷含量的提高起到主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核桃为研究材料,通过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力、还原力、单宁、总酚和酚类物质为抗氧化指标,对8种不同地域和种质的核桃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陕西纸皮核桃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强,河北薄皮核桃最弱;陕西纸皮核桃的还原力最强,山西薄皮核桃最弱;总酚和单宁含量中,河北薄皮核桃最高,新疆纸皮核桃最低;酚类物质检测中芦丁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酚类物质含量和核桃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和单宁含量均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核桃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为酚类化合物。此外,河北薄皮核桃和新疆薄皮核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益于人体健康,可为其品种选育和适用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光质对萝卜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荧光灯为对照,采用LED调制光质和光量,研究不同光质对萝卜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对萝卜芽苗菜生长影响显著,下胚轴长、子叶面积、植株鲜质量及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红光与红蓝光组合处理下,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综合考虑认为应用红光照射有利于萝卜芽苗菜生长,提高产量,改善部分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蔬菜育苗产业的不断扩大,蔬菜商品苗的贮藏和运输成为育苗产业的重要环节。以辣椒品种农大24为试材,研究穴盘成苗在不同低温弱光环境下的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变化,旨在明确适合辣椒种苗长期贮藏或长途运输的适宜环境条件。结果表明:温度为11℃,R∶B为1.9的荧光灯且光照强度为30μmol·m~(-2)·s~(-1)、光照周期为12h·d~(-1)的贮藏环境和R∶B为1.3的LED且光照强度为15μmol·m~(-2)·s~(-1)、光照周期为24h·d~(-1)的贮藏环境均能满足14d辣椒种苗贮藏和运输,有效地维持了种苗质量。相比于荧光灯,高光效和低能耗的LED光源更适用于辣椒种苗的低温弱光贮藏和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光周期对百合试管鳞茎生长发育的诱导效应,寻求试管鳞茎生产的最佳光照参数,以秦巴山区野生卷丹(Lilium lancifolium)试管苗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光周期处理(每天分别暗处理0、8、12、16和24 h),对试管小鳞茎的发生和膨大、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及其对培养基糖源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试管小苗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影响显著,以16 h暗处理对小鳞茎的发生和膨大最为有利;不同培养时期测定表明,经不同光周期处理的小鳞茎可溶性总糖含量、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等呈现一定差异;经60 d培养,短光照和黑暗处理(黑暗12、16和24 h)的小鳞茎淀粉含量比全光照和长光照(0和8 h)处理的高;不同光周期处理下试管鳞茎对培养基蔗糖利用率不同,以短光照(黑暗16 h · d-1)处理的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LED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娜娜  邬奇  崔瑾 《中国蔬菜》2012,1(24):48-54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谱能量分布,以单色光质(红光、蓝光、UV-B)和组合光质(红/蓝1∶1)进行每天4 h补光,以未补光组为对照,研究LED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补光组相比,LED光质补光处理显著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UV-B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叶片单位鲜质量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但显著降低了Fv/Fm;红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的真叶数、叶面积、株高、干鲜质量、壮苗指数、根系活力、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而言,红光有利于培育壮苗,较适合作为黄瓜育苗的补光光质。  相似文献   

14.
以阔叶空心菜为试材,研究蕹菜芽苗菜对LED 光强和光质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绿化阶段结束时处理L7000RBW4∶1∶1(光强7 000 lx,红光∶蓝光∶白光为4∶1∶1)的脱壳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光强为7 000 lx 时,3 种光质处理的蕹菜芽苗菜可食部分干质量均显著高于白光对照;光照强度过高显著影响叶绿素的累积,高光强(L11000)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 含量及叶绿素总量随红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子叶白化现象越发明显;不同光强条件下,3 种光质处理的抗坏 血酸含量均随着红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L7000RBW4∶1∶1 在本试验条件下表现最佳,是较适宜蕹菜芽苗菜工厂化生产的LED 光源配方。  相似文献   

15.
不同补光时间和方式对设施大蒜鳞茎膨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志勇  王硕硕  刘娜  巩彪  刘世琦  史庆华 《园艺学报》2014,41(12):2411-2418
以‘二水早’大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的补光方法对冬季温室栽培大蒜鳞茎膨大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光照达到14 h(9:00-16:00自然光照7 h + 5:30-9:00和16:00-19:30补光7 h)条件下大蒜鳞茎才能显著膨大,非连续光照8 ~ 14 h,即在7 h自然光照条件下,21:00-4:00打破黑暗补光1 ~ 7 h处理均能促进鳞茎膨大,并且鳞茎质量均高于14 h连续光照处理;不同打破黑暗处理之间鳞茎质量无显著差异。随着打破黑暗补光时间的延长,大蒜叶片色素含量,鳞茎中大蒜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打破黑暗补光5 h处理的大蒜叶片色素含量,鳞茎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比连续14 h光照处理提高了30.0%、7.7%、36.2%和25.3%;另外,总酚含量和自由基清除率也是以打破黑暗补光5 h处理最高。因此,从温室大蒜产量考虑,打破黑暗补光1 h处理就能达到较高的鳞茎产量,如果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则以打破黑暗补光5 h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6.
以油青60 天菜心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处理对菜心可溶性糖含
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心薹茎中的可溶性糖、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薹叶,而薹叶中
的蔗糖含量则高于薹茎。适宜浓度的蔗糖处理可显著地提高菜心可溶性糖含量,而过高浓度处理则抑制可
溶性糖的积累。叶面喷施50 mg·L-1 蔗糖可以极大幅度地提高菜心中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果糖和
葡萄糖含量。不同浓度的蔗糖处理对菜心单株产量影响均较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The contents of ascorbic acid, glucosinolates, sulforaphane, anthocyanins, total phenolics, the activity of myrosinase and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 an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broccoli sprouts grown under 88 mM and 176 mM of sucrose and mannito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sulforaphane, ascorbic acid and anthocyanins in broccoli sprou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ith 88 mM of sucro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contents of glucosinolates and total phenolics, the activity of PAL an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broccoli sprouts treated with 176 mM sucrose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reas the activity of myrosinas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tents of glucosinolate, sulforaphane and total phenolics in broccoli sprout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ith 176 mM of mannitol, although the contents of sulforaphane were markedly reduced compared to those treated with 176 mM of sucrose. Sucrose might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health-promoting compounds through its role of signaling, generating osmotic pressure or serving as a substrat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crose treatment could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broccoli, and the sprouts growing under adequate concentration of sucrose could benefit our diet by producing more health-promoting compou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