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为深入分析湖南不同生态烟区主要虫害的发生动态差异,进而根据当年某一生态区的虫害表现,指导其他生态区的虫害防控,于2014—2016年定点调查了湘中南(衡阳衡南)和湘西北(张家界慈利)2个生态烟区害虫的迁飞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湘中南生态烟区烟蚜、小地老虎、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迁飞时间分别为2月上旬—5月中旬、2月中旬—4月底、3月底—5月上旬和4月中旬—6月中旬,危害时间分别为4月初—5月底、3月下旬—4月中旬、4月下旬—5月底和5月中旬—6月下旬,湘西北生态烟区的害虫迁飞和危害时间相对湘中南总体上延后15~30 d。3 a中湘中南生态烟区烟蚜年度累积诱集数量显著小于湘西北,而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诱集数量显著大于湘西北,且多数年份湘中南烟蚜和烟青虫最大发生量显著大于湘西北。不同生态烟区以及不同年份的害虫诱集量和发生量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加工番茄田间鳞翅目害虫种类及其优势种群,明确其消长动态,为生产上应用性诱剂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 ~2015年在博湖县和呼图壁县加工番茄田间布置10种性诱剂,定期调查不同性诱剂诱集害虫数量.[结果]博湖县加工番茄田间未诱集到欧洲玉米螟、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呼图壁县加工番茄田间未诱集到斜纹夜蛾.博湖县加工番茄田间,6月中上旬和8月中上旬是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盛发期,7月上旬和8月上旬是亚洲玉米螟盛发期,7月中上旬是黄地老虎生发期.呼图壁县加工番茄田间,5月中上旬、7月上旬和8月上旬是棉铃虫、大豆食心虫、黄地老虎盛发期.[结论]棉铃虫、甜菜夜蛾、亚洲玉米螟和黄地老虎是博湖县优势种群,棉铃虫、大豆食心虫和黄地老虎是呼图壁县优势种群.博湖县棉铃虫和甜菜夜蛾防治时期在5月下旬和7月下旬,亚洲玉米螟在6月和7月下旬;呼图壁县棉铃虫和大豆食心虫防治时期在5月中旬、6月和7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桂阳县无公害烟区烟草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郴州市桂阳县无公害烟区的主要害虫种类,采用频振式诱虫灯和田间普查的方法,于2010年和2011年的3~7月对该县烟草基地进行害虫调查采集,共采集到害虫2纲7目27科60种,基本明确了桂阳烟区主要害虫为小地老虎、烟蚜、烟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蜗牛等;同时针对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地老虎和烟蚜的发生高峰主要集中在4月和5月,烟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发生高峰主要集中在6月;还针对各种害虫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诱集成虫和调查田间卵量的方法对烟田斜纹夜蛾发生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烟田斜纹夜蛾成虫有2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蛾量较少;第二个高峰期在6月上旬,蛾量较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利用性诱剂防治主要危害烟叶的斜纹夜蛾、烟青虫、棉铃虫、小地老虎的诱捕器的最佳设置高度和筛选符合生产需求的诱捕器。[方法]在烤烟生长季节设置蛾类诱捕器、新型飞蛾诱捕器诱芯/进虫口与烟田墒面的垂直距离为70、110、150、190 cm 4个高度处理,调查诱蛾量。[结果]2种诱捕器诱蛾量最多的高度是70~150 cm,结合烤烟封顶后株高一般为1 m左右、诱芯/进虫口必须与作物顶部保持20 cm左右的特点,诱芯/进虫口初始高度应设置为120 cm。[结论]蛾类诱捕器具有购买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新型飞蛾诱捕器则有使用简单方便和管理成本低的特点。斜纹夜蛾优先选用蛾类诱捕器,烟青虫、棉铃虫首选新型飞蛾诱捕器,小地老虎可选用新型飞蛾诱捕器,也可选用专用蛾类诱捕器。云南烟区主要危害烟叶的4种夜蛾种群基数排列为斜纹夜蛾小地老虎棉铃虫烟青虫,但实际生产中对烟叶造成危害较大的是棉铃虫、烟青虫和小地老虎,所以生产中对4种夜蛾都应重视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利用性诱剂防治主要危害烟叶的斜纹夜蛾、烟青虫、棉铃虫、小地老虎的诱捕器的最佳设置高度和筛选符合生产需求的诱捕器.[方法]在烤烟生长季节设置蛾类诱捕器、新型飞蛾诱捕器诱芯/进虫口与烟田墒面的垂直距离为70、110、150、190 cm 4个高度处理,调查诱蛾量.[结果]2种诱捕器诱蛾量最多的高度是70 ~ 150 cm,结合烤烟封顶后株高一般为1 m左右、诱芯/进虫口必须与作物顶部保持20 cm左右的特点,诱芯/进虫口初始高度应设置为120 cm.[结论]蛾类诱捕器具有购买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新型飞蛾诱捕器则有使用简单方便和管理成本低的特点.斜纹夜蛾优先选用蛾类诱捕器,烟青虫、棉铃虫首选新型飞蛾诱捕器,小地老虎可选用新型飞蛾诱捕器,也可选用专用蛾类诱捕器.云南烟区主要危害烟叶的4种夜蛾种群基数排列为斜纹夜蛾>小地老虎>棉铃虫>烟青虫,但实际生产中对烟叶造成危害较大的是棉铃虫、烟青虫和小地老虎,所以生产中对4种夜蛾都应重视防治.  相似文献   

7.
性诱剂对烟田3种主要鳞翅目害虫诱虫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溪烟区就性诱剂对烟田小地老虎、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诱捕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性诱剂对3种害虫均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但性诱剂对小地老虎和烟青虫诱蛾效果较差;对斜纹夜蛾诱蛾效果良好,有进一步推广运用的价值,但是不同方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有一定差异,因此,在烤烟生产过程中应合理放置诱捕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邵阳烟区斜纹夜蛾的危害规律及影响诱蛾效果的关键气象因子,2015—2017年在湖南省邵阳县利用性诱剂对斜纹夜蛾进行了3年的诱捕监测,并对诱蛾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邵阳烟区斜纹夜蛾发生高峰为5月上旬至7月下旬,6月中下旬达到最大值。诱蛾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斜纹夜蛾诱蛾量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成极显著相关,即斜纹夜蛾诱蛾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多。因此,邵阳烟区斜纹夜蛾的防治最佳时期为5—7月,其间如遇干旱高温天气,斜纹夜蛾繁殖、生长速度加快,群体数量增加,此时应当加强对斜纹夜蛾的防治力度,一方面增加性诱剂安置密度,另一方面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邵阳烟区斜纹夜蛾的为害规律及影响诱蛾效果的关键气象因子,2015~2017 年在湖南省邵阳县利用性诱剂对斜纹夜蛾进行了三年的诱捕监测,并对诱蛾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邵阳烟区斜纹夜蛾发生高峰为5月上旬至7月下旬,6月中下旬达到最大值。诱蛾量与气象因子相关因子分析表明,斜纹夜蛾诱蛾量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极显著相关,即斜纹夜蛾诱蛾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多。因此,在邵阳烟区斜纹夜蛾的防治最佳时期在5至7月,在此期间如遇干旱高温天气,斜纹夜蛾繁殖生长速度将加快,群体数量将增加,应当加强对斜纹夜蛾的防治力度,一方面增加性诱剂安置密度,另一方面科学的使用化学农药,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在邵阳烟区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丰富邵阳烟区病虫害防治体系,2017年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金称市镇,对斜纹夜蛾、烟青虫的发生规律以及性诱剂和化学防治2种方法防治烟草夜蛾的效果、防治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邵阳烟区运用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烟青虫的最佳时间分别为5月上旬—7月下旬、4月中旬—6月下旬,性诱剂的使用推迟了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对烟株的为害发生时间,降低了为害株率,性诱区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虫口退减率较化防区提高了46.1和46.0个百分点,防治效果较化防区提高20.3和18.3个百分点。性诱区较化防区农药施用次数减少2次,节约用工成本184元/hm~2,总成本节约115元/hm~2,提高了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经济效益提高了7 145.71元/hm~2。在邵阳烟区应用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能缩短烟草夜蛾的为害时间,减轻为害程度,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提高烟叶产值,获得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斜纹夜蛾与烟青虫或棉铃虫性诱芯同器安放对诱捕效果的影响。[方法]比较斜纹夜蛾与烟青虫、斜纹夜蛾与棉铃虫2种性诱芯同器安放较单一安放的诱捕效果差异。[结果]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和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对斜纹夜蛾诱捕效果无任何影响,在烟青虫、斜纹夜蛾或棉铃虫、斜纹夜蛾共同发生的烟区或烟地,可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或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由于烟青虫、棉铃虫虫口基数小,诱捕虫量少,烟青虫、棉铃虫性信息素与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是否对烟青虫、棉铃虫诱捕效果存在干扰还需进一步开展试验进行验证。[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二合一同器应用"与"二合一性诱芯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镇远县烟青虫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镇远烟区烟青虫的预测测报及综合防治提供参考,通过性诱剂诱捕法和田间棋盘式5点取样调查法,对烟区烟青虫发生规律和寄生茧蜂发生量进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镇远县烟区烟青虫的发生呈双峰型,2个峰分别出现在5月下旬和6月下旬;烟青虫的始发期为5月上旬,危害以5月中旬至6月下旬最重。寄生茧蜂始现期为5月上、中旬,高峰期在6月上旬,之后虫口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镇远县烟区烟青虫防治最佳时期为5月上旬至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河南省洛阳市测报灯下昆虫的种群结构和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动态,在2018—2022年连续5a利用佳多智能自动虫情测报灯对诱集到的昆虫种群结构和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 a共诱集到昆虫239 793头,分属6目22科133种,其中,农作物害虫228 637头,分属4目17科96种,天敌昆虫11 156头,分属3目5科37种,就个体数量而言,害益比为95.34∶4.66。诱集到的农作物害虫以鳞翅目昆虫最多,占诱虫总量的60.56%,其中夜蛾科和螟蛾科为优势科,二点委夜蛾、甜菜夜蛾为优势种,东方黏虫、劳氏黏虫为丰盛种,银纹夜蛾、棉铃虫、小地老虎、双委夜蛾、玉米螟、桃蛀螟、黄地老虎、斜纹夜蛾和灰歹夜蛾为常见种;其次是鞘翅目昆虫,占诱虫总量的33.56%,其中丽金龟科为优势科,铜绿丽金龟为优势种,暗黑鳃金龟、大黑鳃金龟为常见种。优势种、丰盛种发生盛期分别为:铜绿丽金龟5月下旬—6月中下旬、二点委夜蛾6月中旬—9月中旬、甜菜夜蛾6月中旬—9月下旬、东方黏虫5月下旬—8月下旬、劳氏黏虫6月上旬—10月中旬。根据害虫优势种的发生动态,可在不同时间对优势种进行重点精准测报和防控...  相似文献   

14.
陈雪  喻会平  高冬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84+9008-8984
2011~2013年利用性信息素诱集技术对贵州省威宁烟田烟青虫、棉铃虫成虫在烟草团棵期至成熟期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6月份为烟青虫成虫少见期,7月中下旬为发生盛期,是烟青虫防治关键时期;棉铃虫有2个明显的发生高峰,分别发生在6月中旬、7月下旬,此时为产卵盛期,为防治适宜时期;从诱蛾总量来看,威宁烟田以棉铃虫成虫发生为主,烟青虫成虫发生量较少。  相似文献   

15.
 试验于2007年对云南省丘北县辣椒田的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其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有桃蚜、烟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桃蚜的发生高峰期在8月上旬,平均每株11.3头;斜纹夜蛾、烟青虫和棉铃虫幼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在8月中旬,平均每株虫量3.9头、斜纹夜蛾3.0头。主要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8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平均每株虫量七星瓢虫0.82头、异色瓢虫1.3头。由于田间桃蚜种群数量处于较低水平,秋季辣椒生长期间对桃蚜可不采取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小地老虎效果及对烟叶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13年楚雄州性诱剂和化学药剂防治后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的诱蛾量、百株虫量、为害株率、防治效果及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结果]烟株大田生育中后期斜纹夜蛾诱蛾量最多,小地老虎诱蛾量在苗期和大田生育前期较多.性诱区提前诱杀成虫,有效减少了斜纹夜蛾、小地老虎幼虫数量,幼虫危害时间分别减少了70和5d,降低了为害株率,与对照相比防治效果分别为97.27%和61.93%,而化防区斜纹夜蛾防效仅为6.02%,小地老虎则为负防效(-42.58%).性诱区与化防区相比,节约材料成本181.35元/hm2,减少0.5个工作日,减少杀虫剂使用2次,有效保护了天敌种群数量,性诱区百株蚜茧蜂、食蚜蝇、瓢虫数量分别是化防区的2.50、18.86、1.17倍,同时,性诱区降低了害虫为害机率,提高了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效益提高了7 752.75~8 156.25元/hm2.[结论]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能有效提高害虫防治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烟农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降低烟叶农药残留,保护害虫天敌,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辣椒斜纹夜蛾的防控提供依据,采用昆虫性信息素电子测报系统监测与性信息素诱芯田间诱捕相结合,研究贵阳市、遵义市和毕节市辣椒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发生高峰期贵阳市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上旬,遵义市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下旬和7月下旬,毕节市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试验区全年斜纹夜蛾诱捕量遵义市最多,为3 276头/台;贵阳市其次,为2 801头/台;毕节市最少,为1 758头/台。在遵义市采用单一性诱剂防控斜纹夜蛾效果较差,但性诱剂+药剂防控斜纹夜蛾效果较好,且能减少施药次数。  相似文献   

18.
保山植烟区“三虫三病”发生规律动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保山植烟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通过对植烟区2014~2016年主要病虫害的动态监测,预测病虫害的发病高峰期。结果表明:植烟区主要病害为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主要虫害为斜纹夜蛾、金龟子、烟蚜,其发生高峰期分别为青枯病(7月下旬至8月中旬)、黑胫病(8月上旬)、病毒病(7月中下旬)、斜纹夜蛾(在8月中旬)、金龟子(6月中下旬)、烟蚜(4月中旬和6月上旬)。建议结合植烟区病虫害发生规律,有针对性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预测2010年郴州地区斜纹夜蛾的发生趋势。[方法]以湖南省郴州、宁远等县连续多年的田间调查资料为基础数据,结合当地气象数据,预测了2010年郴州地区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结果]以郴州地区为例,2010年4~6月斜纹夜蛾发生量仅低于2002和2003年,而高于历史其他年份,说明2010年将属斜纹夜蛾中等偏重发生年。利用1月气温预测4~6月的斜纹夜蛾发生量,相关系数显著,达90%的可信度;利用2、3月性诱蛾量预测4~6月斜纹夜蛾发生量,两者的相关性很高,达98%的可信度;利用2~4月小地老虎性诱蛾量预测4~6月斜纹夜蛾性诱蛾量,二者相关系数达90%的可信度。[结论]为斜纹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明确棉铃虫齿唇姬蜂在烟田间的自然发生规律和对烟草主要害虫的自然防控能力,2019年在湖南省湘南、湘中和湘西3个生态烟区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烟田该种姬蜂属于常见种类,成虫始见于4月下旬,在烟田出现3个寄生高峰,分别在5月上旬、6月上中旬和7月中旬,田间可寄生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寄生率在30.95%~75.46%之间,其中一、二代齿唇姬蜂的寄生率最高。经调查发现,随着烟草的收割,该蜂在烟田的数量迅速递减;在湘西烟区3个高峰期内,山地烟类型烟区中采集到的寄主被结茧数占整个高峰期内结茧总数的比例均高于90%,而大田烟区均低于10%;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使用会显著降低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田间寄生率(P0.05)。本研究表明,该蜂是湖南烟区主要鳞翅目害虫的寄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类,具有进一步挖掘和开发的潜力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