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配方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点田间施用氮磷钾肥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在芜湖县主要水稻土属田块进行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对水稻产量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可提高有效穗数等水稻经济性状指标,进而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平均增产14.9kg/667m2、增幅达2.5%)。同时配方施肥提高了水稻对当季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尤其是氮磷元素利用率达显著水平,分别提高了1.89和1.88个百分点;进而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纯收入增幅为4.6%)。由此可见,配方施肥为水稻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测土配方高效施肥技术对无锡市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水稻产量为9 000 kg/hm2,较常规施肥区提高2.21%;在氮、磷、钾三要素中,以氮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最为明显;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可以通过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从而提高水稻产量;配方施肥区水稻氮肥利用率为39.67%、磷肥利用率为6.94%、钾肥利用率为35.28%,较常规施肥区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6.45、0.84、13.82百分点。由此说明,水稻测土配方高效施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料及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缓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掺混树脂控释复合肥料处理平均增产29.3%~45.5%,施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增产26.6%~52.9%。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本研究不同缓释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均提高了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减氮20%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缓释复合肥处理和腐殖酸缓释肥处理,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产量下降不显著,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肥成本。掺混肥料相同施氮量下,肥料质量显著大于腐殖酸缓释肥料,增加了用工成本。该地区水稻应优先选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适宜用量为144 kg/hm2。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早稻上的研究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较常规施肥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分别提高14.8%和2.5%,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下早稻产量为6 133.3 kg/hm~2,显著高于不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下早稻产值为16 559.9元/hm~2,纯收入较常规施肥增加1 470.0元/hm~2。因此,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值得推荐应用于水稻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评价新型肥料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利用大田区域联合试验的方法,通过将新型复合肥与常规肥料进行对比,研究新型复合肥的施用对不同积温带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处理较常规对照在佳木斯增产4.08%,在哈尔滨减产7.49%,且差异显著,在二九一农场减产5.18%。由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下降引起减产,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导致增产。在成熟期,施用新型复合肥使佳木斯的干物质增加5.15%,而哈尔滨和二九一农场的干物质分别下降4.95%和3.89%。与常规对照相比,复合肥处理使佳木斯的氮肥偏生产力增加4.08%,而哈尔滨和二九一农场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7.49%和5.18%。表明,该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测土配方施肥对粳稻南粳9108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生产中肥料用量多且利用率较低等情况,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粳稻南粳9108上进行8个施肥方式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籽粒、秸秆产量配方施肥处理为9 753、8 744 kg·hm-2,分别比常规施肥高125、129 kg·hm-2;配方施肥处理籽粒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12%、0.26%和0.39%, 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肥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为38.4%,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4.0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为13.9%,比常规施肥增加3.5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为38.5%, 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3.5百分点。配方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 能改善水稻产量结构, 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测土配方施肥一次性简化施肥技术对如皋地区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设置无肥、常规施肥、常规无氮、常规无磷、常规无钾、配方施肥、配方无氮、配方无磷和配方无钾共9个处理,对比不同处理下小麦经济性状、产量、地上部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高峰苗、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配方施肥、配方无磷和配方无钾处理比相应的常规施肥处理使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增加3.95%、4.09%和4.40%。缓控释配方肥一次性施用处理的氮肥、磷肥、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14.58、7.17和10.20个百分点,其氮肥、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11.22和8.33 kg/kg。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水稻施用炭基高值复合肥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炭基高值复合肥能够减缓水稻高峰苗,提高水稻成穗率及有效穗数,增产效果显著,较常规等量养分肥料平均增产14.7%,其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较常规等量养分分别增加4.53kg/kg、4.48kg/kg。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地点的常规施肥和机械施肥方式,分别设置了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区5个施肥处理,从而探索对肥料利用率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方式与机械施肥方式下,全肥区的玉米的生物性状中百粒重影响较大,缺氮区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明显较低;产量上,常规施肥与机械施肥全肥区籽粒、茎秆产量都比其他处理产量高,增产幅度大,无肥区产量最低;肥料利用率小,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一般为25%~30%,磷肥利用率一般为15%左右,钾肥利用率为50%左右,而机械施肥能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是氮肥利用率,磷钾肥利用率也有较大提高,而且产量也增加20%~30%。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丰卉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常规尿素、常规用量为对照,设置丰卉尿素不同减量处理,考查了各处理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丰卉尿素比常规尿素肥效持久,作穗肥大量施用易造成贪青晚熟;施用丰卉尿素可增加水稻产量,且产量水平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氮素的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减量施用的情况下,丰卉尿素处理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在比对照尿素用量减少4 0%以内的情况下,丰卉尿素处理均获得了高于常规尿素处理的产量,增产原因是虽然有效穗数有小幅减少,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因此,合理施用丰卉尿素可减少肥料投入量,降低施肥作业成本,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