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很多旅游地的发展都要依托社区,发展生态旅游不能忽视社区参与。本文从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背景及定义出发,分析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针对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区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珲春市敬信镇、板石镇和哈达门乡为主要的研究区域,调查研究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即生态旅游者、入口社区居民、政府以及虎豹公园管理局对于开展生态旅游的利益需求和态度意愿。研究发现,生态旅游者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旅游的开展持积极态度,倾向于体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等生态旅游活动;入口社区居民更关注政府给予的补偿以及生态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和虎豹公园管理局则以生态恢复为主要目标,同时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基于此,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社区参与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界专家和学者积极进行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理论成果;同时一些生态旅游地在开发和管理上也进行了社区参与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4.
徐娟  严贤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74-12176
在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瓦屋山森林公园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结果.由于缺乏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开发人员、经理和社区的利益关系模糊,形成一个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形式单一、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缺乏政府支持等问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利润分配过程和模式,以期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社区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引入生态旅游能力建设概念,通过分析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对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态度与行为的调研,提出应加强教育培训和引导、倡导社区共管机制,提高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梁家善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443-5444,5501
运用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针对保护区现阶段社区参与的现状,从管理者和社区居民两方面探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及其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区参与是乡村生态旅游获得真正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以海口龙鳞村为例,探讨构建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有效模式.在比较几种典型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并分析该村社区参与现状的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建立各利益主体相互支持与配合的社区旅游参与发展系统,充分调动各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为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星群  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57-5759
调查了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滨海生态旅游开发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认知集中在旅游开发意愿认知、旅游开发外部因素感知、旅游影响感知、旅游者认知、旅游开发认知、环境效益认知6个方面。社区居民的认知集中反映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如何成为对社区居民负责任的旅游和如何增加社区居民生态旅游参与2大问题。并从保护区管理处职能定位、全方位提供旅游开发支持措施、搭建社区居民旅游参与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使民族社区传统生态文化转化为生态旅游产品,通过对滇西北重丁村的实地考察,基于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提出包括野生植物认知与采集、狩猎文化生态旅游、传统植物栽培学习、少数民族社区家访和秘境穿越之旅在内的社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为传统生态文化的利用与保护提供选择路径,有利于民族社区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三效合一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旅游原则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确定了10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需要满足的评价指标:自然区域的旅游、欣赏和学习动机、旅游的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社区对资源保护的态度、旅游收益投入保护、旅游对社区的经济效益、社区对保护区旅游的参与、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尊重,根据各指标总得分将生态旅游定性划分为3个等级.该方法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其生态旅游属于等级Ⅱ--部分生态旅游,应在为游客提供更多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以及融入更多的当地文化等方面加强生态旅游管理.  相似文献   

11.
社区生态旅游有利于增强保护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中,社区参与程度较低,旅游收益不明显,保护区缺少引导群众自觉参与资源保护的激励机制。鉴于此种情况,提出一些有效措施,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在我国发展很快,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内涵,从转变观念、科学规划、实施保护性开发、建立认证体系、构建社区参与机制、培育生态旅游市场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郭进辉  孙玉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260-6262
阐述了生态旅游可持续评价的研究概况,利用相关分析、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中社区参与效果评价体系,并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社区参与是自然保护地开展生态旅游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参与模式的设计是发展的关键。首先回顾了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现状,分析了社区参与目的地旅游管理的不同模式。分析对比了马达加斯加的马索拉国家公园和我国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模式。最后,从阶段社区参与模式、居民利益分配和社区居民教育机制等方面为我国即将建立的国家公园提出社区参与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佛坪县岳坝镇社区经济和扶贫现状的基础上,从介入商业机制、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有机农业、研究可持续利用能源和社区参与保护区建设等5个方面探讨了社区共管助力扶贫工作,以期促进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丁来 《农技服务》2008,25(11):163-163
综合评价了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的意义,即牯牛降社区的有效管理不仅是实现其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且社区的有效管理还能促进牯牛降社区自身的发展。阐述了牯牛降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的目标,并提出其管理途径,包括加强宣传、教育,调动当地居民参与和提高居民利用资源的能力,发展多种经营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SWOT分析法,对贵州省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对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科学规划,完善管理部门,强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智慧旅游,创立品牌等策略,以期为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湿地生态旅游概念及管理内涵、湿地评估研究、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评估3方面入手,介绍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管理及评估研究现状。湿地生态旅游管理应分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与评价、生态旅游的规划及实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管理、生态旅游游客服务与管理、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社区参与及其管理、生态旅游管理等7个方面,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体系亦应围绕这7个方面构建。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了佛坪县岳坝镇社区经济和扶贫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与时俱进发展社区共管助力扶贫工作,指出介入商业机制、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有机农业、可持续利用能源和社区参与保护区建设等社区共管方法助力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不同社区居民群体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居民的调查与走访,并设计李克特量表式问卷按社区居民人口特征比例进行调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收入水平对感知产生明显差异;模糊聚类结果表明,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的农民、老年人是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保守者,而高收入、高学历者往往是理性支持者,具有初、高中文化知识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主要的积极参与者;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