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是番茄红素合成的关键酶,通过PCR法获取PSY2基因和E8启动子序列,将目的基因和E8启动子序列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01.2中,构建了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并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序列测定分析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番茄果实特异性表达PSY2蛋白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通过农杆菌直接转化技术将其成功转入转化农杆菌LBA4404、EHA105,为下一步PSY2蛋白在番茄果实中特异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反义RNA技术抑制甜瓜成熟过程中内源乙烯的合成,从而培育耐贮运品种是解决甜瓜延熟保鲜难题的可行新方法。根据GenBank中甜瓜、黄瓜ACC合成酶基因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成熟的薄皮甜瓜(齐甜1号)果肉组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得到约0.7kb的ACC合成酶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TEasy中,测序表明,该基因为777bp,编码258个氨基酸;从番茄(东农706)叶片组织中提取总DNA,经PCR扩增得到约2.2kb的E8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TEasy中,测序表明,该基因为2192bp;以pCAM2301为起始植物表达载体,pCAM-GT为中间载体,成功构建了果实特异启动子(E8)调控薄皮甜瓜ACC合成酶cDNA反义表达载体,采用冻融法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得到了完整的Ti质粒表达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3.
 通过TAIL-PCR 染色体步移技术,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基因组中克 隆到胞质雄性不育(OguCMS)相关基因BoMF1 翻译起始位点上游521 bp 的启动子序列。软件分析预测 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存在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包括TATA-box、CAAT-box、MYB 结合位点、植物激 素响应单元等。为了研究该启动子的表达特性,亚克隆了BoMF1 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21 bp 序列,将其置 换pBI121 中的CaMV35S 启动子,驱动其下游的GUS 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BoMF1P,以pBI121 空载体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法转入拟南芥。结果表明,甘蓝BoMF1 启动子序列 能驱动GUS 基因在拟南芥花药发育晚期的花药和花粉中特异表达,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香蕉凝集素基因双启动子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香蕉果实特异表达的强启动子,利用PCR方法将2个凝集素(BanLec)基因启动子串联在一起,置换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的35S启动子,构建BanLec基因双启动子携带gus植物表达载体pBIL3,用基因枪转化香蕉叶片、根系和果实薄片,瞬时表达结果显示BanLec基因串连的双启动子依然表现为果实特异性表达,而且表达量明显高于BanLec基因单启动子及35S启动子,证明该串连的双启动子是一个在香蕉果实中特异表达且表达量较高的强启动子。  相似文献   

5.
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l301的带内含子的GUS(iGUS)基因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的GUS基因,构建了以pBI121为基础载体并含有iGUS的植物表达载体pLZ13。农杆菌染色表明,pCamiba1301和pLZ13两载体中的iGUS基因均不会导致GUS染色反应。以金柑不同组织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开展瞬时表达研究,结果表明,pLZ13和pCambial301两载体的iGUS在CaMV 35S启动子调控下的表达没有差异,证明构建的pLZ13是一种同时适于瞬时表达和转基因研究的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6.
通过染色体步移方法从银杏(Ginkgo biloba L.)基因组中克隆到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 711 bp的启动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启动子片段中存在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包括紫外/蓝光响应单元、植物激素响应单元、真菌诱导元件、MYB结合位点、TATA-box和CAAT-box等。亚克隆了CHS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402 bp序列,将其与GUS基因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BI121 + CHSP,以pBI121-35S作为负对照,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法分别转入烟草。结果表明,银杏CHS启动子序列能驱动GUS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GbCHSP的功能研究将有助于揭示银杏叶黄酮的积累与GbCHS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7.
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的带内含子的GUS(iGUS)基因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的GUS基因,构建了以pBI121为基础载体并含有iGUS的植物表达载体pLZ13。农杆菌染色表明,pCamiba1301和pLZ13两载体中的iGUS基因均不会导致GUS染色反应。以金柑不同组织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开展瞬时表达研究,结果表明,pLZ13和pCambia1301两载体的iGUS在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表达没有差异,证明构建的pLZ13是一种同时适于瞬时表达和转基因研究的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
利用接头连接介导的PCR 技术,以前期NBS profiling 试验获得的1 条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
片段为基础,设计巢式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两侧序列。结果表明:基因组DNA 经DraⅠ酶切后,
在已有536 bp 片段的左侧和右侧均得到序列延伸,右侧扩增得到2 301 bp,左侧扩增得到820 bp,去除
边界序列后,向左延伸789 bp,向右延伸2 273 bp,拼接后共长3 443 bp。采用GENSCAN 进行基因预测,
发现包含内含子在内的晚疫病抗性基因全长2 413 bp,在该预测基因 的UTR 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在马
铃薯抗病和感病的基因型中扩增包含完整基因在内的2 571 bp 序列,发现该特异候选基因与晚疫病抗性相
连锁。  相似文献   

9.
从番茄病果上分离纯化的细菌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培养特性观察及16S rDNA
序列测定,鉴定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Okabe)Young,Dye et Wilkie。
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已鉴定菌株及番茄发病组织进行PCR 扩增,均扩增出530 bp 左右的特异性片段,印证
了可利用特异性引物MM5F/MM5R 对分离菌株或番茄发病组织进行PCR 扩增以检测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  相似文献   

10.
番茄E8启动子乙烯应答元件克隆及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8启动子是常用的番茄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之一,是指番茄E8基因5’侧翼近2.2kb的DNA序列。前人的研究表明,E8基因5’侧翼-2181~-1088区段的删除使E8基因表达量大幅度下降(仅为完整E8启动子的1/10),同时该区段还是E8基因对乙烯应答的充分必要区域;这说明了该区段是E8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  相似文献   

11.
利用RACE技术和RT-PCR相结合,从欧李[Cerasus humilis(Bge)Sok]果实中克隆获得长度为1798 bp的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β-cyclase)基因ChLCYb的cDNA全长序列,开放读码框为1515 bp,编码503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ChLCYb具有植物LCYb保守区(Plant LCYb conserved region)、FAD/NAD(P)结合区(Dinucleotide-binding signature)、"Cyclase motif 1"、"Cyclase motif 2"和"lycopeneβ-cyclase motif"等典型结构特征,在N–端存在1~8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转运肽信号序列,在85~106、209~227、373~391和460~480氨基酸区域包含4个跨膜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hLCYb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幼果,在根中最低;在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ChLCYb表达量高于果肉,果皮中ChLCYb表达量先升高,在花后90 d左右表达量最高,然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而果肉中ChLCYb表达量相对平稳。ChLCYb表达模式与果皮和果肉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积累呈显著正相关(r=0.824和r=0.712,P0.05)。利用大肠杆菌工程菌体系诱导表达了ChLCYb蛋白,并证实其可催化工程菌株中番茄红素向β–胡萝卜素转化,其转化效率达71.22%。在番茄中超量表达ChLCYb促进果实中番茄红素向β–胡萝卜素的转化和积累,转基因株系L-11号果实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高达692.18μg·g~(-1) DW,是非转基因对照的4.42倍。  相似文献   

12.
以樱桃番茄黑褐色圆形自交系Z1、红黑色长梨形自交系Z2、红色圆形、浅粉红色扁圆形、
橙黄色长椭圆形和黄色圆形等自交系为试材,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组合。通过对杂交组合后代的农艺
性状、品质特性和抗病性等的调查研究,探究黑色樱桃番茄种质品质改良和长梨形果形的利用,为今后特
殊果形果色番茄种质的创新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樱桃番茄果色黑色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圆形果
或扁圆形果×长梨形果、长椭圆形果×长梨形果时,F1 果形分别是椭圆形与长指形。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β–胡萝卜素加酮酶基因在南瓜中合成酮基类胡萝卜素的功能,采用农杆菌介导瞬时表达技术,将含有衣藻β–胡萝卜素加酮酶基因CrBKT的pBI121-CMTPCRBKT载体和pBI121对照载体的农杆菌菌液注入授粉后2、5、10、15和25 d的南瓜果实中,3 d后观察发现,授粉后2和5 d的果实转化后果肉呈微红,其中授粉后5 d的颜色较深,而10 d以上的无红色色素积累。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色素成分,发现积累的红色色素为酮基类胡萝卜素角黄素和虾青素。与对照相比,注入CrBKT基因的授粉后2和5 d的幼果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5 d的幼果约增加了1/3,且含有106.31μg·g~(-1)酮类胡萝卜素,其中角黄素占80.65%,虾青素占19.35%,而授粉后10 d以上的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也没有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PCR扩增表明转化组织中表达了该基因。结果表明,CrBKT基因只能在授粉后5 d以内的幼果中表达,并将幼果中的类胡萝卜素转化为酮基类胡萝卜素;随着果实成熟,菌液在果肉组织中无法渗透而阻碍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4.
樱桃番茄新品种小可爱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可爱是以A58-5-12-3 为母本、B49-5-3-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
属无限生长类型,叶色深绿,红果,果实圆形,单果质量18~20 g,酸甜适中,口感好。对番茄青枯病、
晚疫病和叶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小龙女。早春露地栽培每667 m2 平均产量3 000 kg 左右,保护地栽培每
667 m 2 平均产量6 000 kg 左右。高抗青枯病,适合南方青枯病高发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金陵秀玉是以JS-CT-9210 为母本,以JSTY-CT-610 为父本育成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早中熟,长
势旺盛;果实椭圆形,耐贮运。幼果有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0 g 左右,大小均匀;品质优;田间调查结
果表明,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对枯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苏甜2 号和圣女。每667 m2 产量达5 000 kg 左右。适
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暴发严重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6.
2013 年秋季,在山东寿光设施番茄植株上采集到叶片脉间褪绿黄化、叶片边缘卷曲、叶片皱缩,后期叶片变厚、变
脆,并伴随着植株矮化的疑似番茄褪绿病毒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复合侵染的样本。分别利用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外壳蛋白基因(CP)序列引物CP-F/CP-R 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特异
引物TY1-R/TY1-F、TY2-R/TY2-F、TY3-R/TY3-F 对其进行检测、扩增,分别得到774 bp(GenBank 登录号KC709510)
和2 781 bp(GenBank 登录号KJ546418)的核苷酸序列。经序列测序后表明,KC709510 与GenBank 已登录的番茄褪绿病毒
ToCV-BJ (KC311375)分离物相似性为99.6%,KJ546418 与GenBank 已登录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SDWF-L7(KC999850)
分离物相似性为99.6%。  相似文献   

17.
根结线虫是番茄上的重要土传病害,选育抗根结线虫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但是目前转育到栽培番茄中的抗根结线虫基因Mi-1在土温高于28℃时就丧失了抗性。本试验利用热稳定抗根结线虫野生番茄材料LA2157,根据Mi-1基因的序列信息,对其中热稳定抗根结线虫Mi-9基因进行同源克隆,在LA2157中共获得2个候选基因片段;通过In-Fusion克隆技术,将候选基因与过表达载体p BI121进行连接,经电泳检测和测序分析,最终构建Mi-9候选基因的过表达重组载体。  相似文献   

18.
东农723 是以09811 为母本,以09817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罗曼类型的特色番茄一代杂种,中熟,中果型,
单果质量90~120 g,每穗8~10 个果,可成串采收,成熟果金黄色,颜色艳丽,果实长卵圆形,果面光滑美观,硬度
0.57 kg·cm-2,耐贮运,货架期达30 d(天)以上。高抗ToMV、叶霉病、枯萎病和黄萎病。保护地栽培每667 m2 产量
12 000~15 000 kg,适合全国各地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