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藏绵羊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是高原家畜低氧适应研究的最佳动物。本研究选择欧拉型藏绵羊(海拔约4 000 m)和湖羊(海拔约100 m)的12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HGB(117.59±0.557 g/L)、HCT(62.26±0.583%)值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而PO2(34.56±0.499 Pa)、SO2(64.14±0.571%)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在血液酸碱和电解质指标中,藏绵羊的PCO2、HCO3-、TCO2、BE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Ca2+高于湖羊(P<0.05),pH、Na+和K+3项指标在两品种间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与氧气运输相关指标的HGB和HCT值均为高海拔环境的藏绵羊高于低海拔生活环境的湖羊,藏绵羊低氧适应的主要生理表征是较高的血红蛋白浓度,而红细...  相似文献   

2.
星星草对碱化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星星草使碱化土壤化学性质发生较明显的变化是降低了可溶性盐含量。二年生星星草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星星草生长年限的增加,CO32-、HCO3-和Na+含量逐年减少,Cl-含量变化不明显,SO42-和K+呈减少趋势,Ca2+和Mg2+则呈增加趋势。星星草对土壤含盐量、pH值、有机质、全氮、钾、钠、钙和镁含量的影响仅限于土层的一定深度。星星草土壤与碱斑土壤比较,表土层的差别较大,土层越深差别越小。从分蘖期到抽穗期(或孕穗期),0~10cm土层的全盐、pH值、CO32-、HCO3-、Na+、K+、Ca2+和Mg2+含量逐渐升高,到完熟期逐渐降低。碱斑土壤全盐、pH值、CO32-、HCO3-、Na+、K+含量亦表现相似规律。总之,3年生星星草土壤全盐、pH值、CO32-、HCO3-、Na+、K+含量明显低于碱斑土壤,但Ca2+和Mg2+含量则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张谊 《中国畜牧兽医》2014,41(8):149-154
为探讨Ca2+、K+对犬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在治疗犬电解质紊乱疾病中的作用,选取24~48月龄中华田园犬20只,公母各半,按年龄、性别及体重均分成2组。Ⅰ组按照1.5 mL/min对试验犬静脉注射5% KCl建立高钾血症模型,然后按照1 mL/min对其静脉注射适量CaCl2以缓解其临床症状;Ⅱ组按照1 mL/min对试验犬静脉注射5% CaCl2建立高钙血症模型,然后按照1.5 mL/min对其静脉注射适量KCl缓解其临床症状。采集试验犬在模型建立前、后及对模型犬注射CaCl2(KCl)后血液2 mL,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K+、Ca2+、Na+、Cl-离子浓度,同时监测各采样点试验犬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犬按照1.5 mL/min静脉注射5% KCl可成功建立高钾血症模型,此时血清K+浓度显著升高(P<0.05),心率极显著下降(P<0.01),收缩压显著下降(P<0.05),心电图表现为心脏节律不齐,P波低平甚至消失,T波高尖呈斗篷状;对高钾血症模型犬静脉注射CaCl2后,血清K+浓度显著下降(P<0.05),心率显著升高(P<0.05),心电图中P波重新出现,斗篷状的T波消失。按照1 mL/min静脉注射5% CaCl2可成功建立高钙血症模型,此时血清Ca2+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Na+浓度显著下降(P<0.05),心率显著升高(P<0.05),脉压极显著下降(P<0.01),心电图表现为S-T段缩短甚至消失、T波增宽、Q-T间期缩短、出现特征性U波等变化;对高钙血症模型犬注射KCl后血清Ca2+浓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心率显著下降(P<0.05),基本恢复正常,脉压持续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此时心电图中T波明显升高、S-T段时限有所增加、U波消失等变化。结果表明静脉注射5% KCl(5% CaCl2)可成功建立犬高钾血症(高钙血症)模型。对高钾血症犬静脉注射CaCl2可使其心功能显著恢复;而对高钙血症犬静脉注射KCl其心功能恢复欠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不同类型盐分(NaCl、混合Na盐和混合Cl盐)胁迫下3个品种(‘银豌1号’、‘S5001-1’和‘737’)的豌豆幼苗对离子吸收与运输的生理机制,采用水培方法对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的盐分离子吸收、分布、累积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在NaCl和混合Na盐处理下,地上部和根系Na+ 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而K+、Ca2+含量则显著降低;混合Cl盐处理下,豌豆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 含量较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而Cl-、K+、Ca2+ 和Mg2+含量均显著高于NaCl处理和混合Na盐处理。2)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均优先吸收并富集K+,其次是Ca2+;在NaCl和混合Cl盐处理下优先吸收并富集K+,其次是Na+ 和Cl-;混合Na盐处理下则优先吸收并富集Na+ 和K+,其次是Ca2+,但不同处理下离子的分布和累积状况在不同品种的豌豆幼苗间有所不同。3)NaCl和混合Na盐处理下,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的离子选择性吸收系数SAK,Na、SACa,Na和SAMg,Na显著升高,而在混合Cl盐处理下显著降低。同一处理下,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间的离子选择性运输系数也表现不同,NaCl和混合Na盐处理下,‘S5001-1’的STK,Na和STCa,Na较对照显著升高,而‘银豌1号’的STK,Na和STCa,Na在混合Na盐和混合Cl盐处理下较对照显著降低,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间的STK,Na在混合Cl盐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NaCl和混合Na盐处理下,豌豆幼苗地上部对Ca2+、K+和Mg2+的累积量明显下降,同时为了应对盐分胁迫,根系对Ca2+、K+和Mg2+的吸收及运输能力则显著增强;在混合Cl盐处理下,豌豆幼苗地上部对Ca2+、K+和Mg2+的吸收及累积量较其他两种盐分处理明显增加,但根系对于Ca2+、K+和Mg2+的吸收及运输能力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种盐分处理,而且品种间差异显著。本结果对于阐明不同盐分类型胁迫下植物对离子吸收与运输的生理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下氮磷钾肥对虉草离子吸收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亮  王学愿  刘杨  程铭 《草地学报》2014,22(6):1318-1323
以通草1号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Tongcao No.1’)为试验材料,采用盐胁迫(300 mmol·L-1 NaCl)与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的沙土盆栽试验方法,分析盐胁迫下氮磷钾肥对虉草K+, Na+, Mg2+, Ca2+ 和Cl-吸收与分布的影响,并探讨氮磷钾肥水平与离子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肥水平增加,虉草体内 K+, Mg2+和Ca2+含量升高,而Na+和Cl-含量下降,同时K+/Na+, Mg2+/Na+和Ca2+/Na+比值升高.氮磷钾肥施量与虉草Na+含量间成显著负相关,与K+和Mg2+含量间成显著正相关(P<0.05).在3种肥料中,氮肥对虉草K+, Na+, Mg2+, Ca2+ 和Cl-含量的影响最明显,钾肥对Mg2+和Cl-含量影响较明显,而磷肥对Ca2+和Mg2+含量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不同盐碱化草地对菊芋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草地上种植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不同生育期的离子分布,以期了解和揭示菊芋在不同盐碱胁迫下K+,Na+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随土壤盐度的增加,菊芋植株Na+含量显著增加,K+含量和K+/Na+值显著下降(P<0.05),不同器官K+/Na+值的变化顺序为:叶片>茎>根系。随土壤盐碱度的增加,根系K+,Na+的选择性吸收比率ASK,Na升高;中度盐碱胁迫下菊芋现蕾期茎和叶片的选择性运输比率TSK,Na升高,而在重度胁迫下则下降。同一盐碱程度胁迫下,叶片TSK,Na>茎TSK,Na,地上部K+,Ca2+,Mg2+含量和K+/Na+值大于地下部,而Na+含量小于地下部;不同生育期相比,在现蕾期菊芋中Na+含量较低,K+下降幅度小,K+/Na+值最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盐碱土和人工盐碱土栽培苜蓿(Medicago sativa L.),结果表明:盐分类型和浓度对苜蓿建植初期产草量有明显的影响,据此建立苜蓿减产率与土壤盐分离子浓度的多元线形模型;土壤Na+和Ca2+对苜蓿生长有极显著(P<0.01)的抑制作用,K+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HCO3-、SO42-、Cl-、Mg2+对苜蓿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盐土条件下牧草栽培技术,以4种禾本科牧草为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措施对饲草体内Na+, K+, Ca2+, Mg2+含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措施处理下植株体内各离子含量差异显著(P < 0.05),覆秸秆与添加保水剂处理饲草各部分Na+含量及Na+/Ca2+显著低于对照;K+, Ca2+, Mg2+含量和K+/Na+显著高于对照.离子运输选择性系数SK+/Na+均以覆秸秆处理与添加保水剂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 < 0.05).相同栽培措施下甜高粱(Sorghum saccharatum)与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se)体内的K+/Na+在茎、叶中的分布显著高于青贮玉米(Zea mays)和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在盐土条件下,覆秸秆和添加保水剂处理可使饲草地上部分的Na+含量降低,K+含量升高,维持饲草体内较高的K+/Na+和SK+/Na+值,提高饲草的耐盐性;不同饲草品种之间耐盐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网室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海水(0,5%,10%,20%,30%和40%)处理下罗勒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海水胁迫显著降低罗勒植株生长速率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而根系在30%海水处理下基本不受影响。高盐(30% 和40%)处理显著促进罗勒植株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提高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但光合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因素所引起。海水胁迫下植株大量吸收Na+的同时伴随根系或茎部K+和Ca2+含量的显著降低,而叶片K+、Ca2+ 含量维持不变或显著增加。盐胁迫植株体内57.1%~64.6%的Na+ 积累在根系,而超过50%的K+ 和Ca2+分布在叶片中。海水胁迫明显降低罗勒植株K+/Na+ 和Ca2+/Na+,但所有盐处理的植株均维持较高的叶片K+/Na+ 和Ca2+/Na+,40%海水处理的叶片K+/Na+ 值仍高于3。研究结果表明,罗勒通过将Na+主要区隔于根系并维持叶片K+/Na+ 或Ca2+/Na+的稳定,以及在高盐环境下积累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进行渗透调节来适应不同浓度的海水胁迫。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张倩  田秀平  程丹茹 《草地学报》2018,26(1):203-209
为了研究牧草对盐渍土Na、K、Ca2+、Mg2+离子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在不同盐浓度滨海盐渍土中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田菁(Sesbania cannabina Poir.)、早熟禾(Poa pratensis Linn.)、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小冠花(Coronilla buxifolia Hance)观察阳离子变化。结果表明,五种牧草降低中度盐渍土Na+效果最佳。种植牧草前后盐渍土中水溶性K+含量变化最显著,Na+的变化与牧草吸收水溶性K+的含量呈正比,紫花苜蓿和小冠花影响最明显。种植不同牧草的土壤中水溶性Ca2+含量变化有增有减,土壤盐度适中时变化显著,而达到重度时水溶性Ca2+含量变化不大;水溶性Mg2+含量只有在重度盐渍土中降低显著且差异极大。综上所述,牧草对Ca2+、Mg2+含量变化不大,而根据水溶性Na+、K+含量的变化,种植结缕草的土壤中水溶性Na+含量降低最多且水溶性K+受盐度胁迫小,故结缕草适合在这三种盐渍土中生长。  相似文献   

11.
李波  邬婷婷  方志坚  李红  杨曌  林浩 《草地学报》2019,27(6):1786-1792
为了探究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混合苏打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本试验以WL343HQ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对苜蓿幼苗进行150 mmol·L-1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和25,50,75和100 μmol·L-1ABA缓解处理,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ABA缓解混合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根、茎和叶中钠(Na+)、钾(K+)、钙(Ca2+)和镁(Mg2+)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导致苜蓿幼苗各器官的Na+,K+,Ca2+,Mg2+含量产生不同的变化;其中根中Na+和Ca2+含量增加,K+和Mg2+含量降低,茎中Na+,K+,Mg2+含量增加,Ca2+含量降低;叶中Na+和Mg2+含量增加,K+和Ca2+含量降低。经不同浓度的ABA处理的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后苜蓿幼苗各器官中,根中Na+含量、根和叶K+含量、根和叶Ca2+含量、根、茎和叶Mg2+含量均随ABA浓度增加而增加,茎和叶Na+含量随着AB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茎中K+和Ca2+含量随着ABA浓度的升高无明显变化。各器官中的Na+/K+,Na+/Ca2+和Na+/Mg2+比值均随着AB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见,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影响苜蓿幼苗对Na+,K+,Ca2+,Mg2+在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分布,与苜蓿幼苗的抗盐碱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砂蓝刺头不同器官中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小菊  赵昕  石勇  李新荣 《草业学报》2013,22(4):116-122
砂蓝刺头为广泛分布于北方沙漠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本研究以砂蓝刺头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 胁迫下(盐浓度分别为0, 100, 200, 300, 400 mmol/L)砂蓝刺头幼苗胁迫6 d后植株含水量变化,测定不同器官中Na+、Cl-、Si4+、K+、Ca2+的含量,并分析了K+/Na+、Ca2+/Na+、Si4+/Na+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砂蓝刺头幼苗含水量在盐处理浓度为100,200,300,400 mmol/L时分别比对照升高了9.86%,1.41%,4.23%,8.45%,说明盐胁迫下植株提高了组织含水量,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体内盐离子,减弱盐胁迫造成的生理干旱。盐胁迫下砂蓝刺头根部的Na+和Cl-含量高于叶片,这有利于渗透调节,同时减弱了盐胁迫对地上部的毒害;根系Si4+、K+、Ca2+的含量及K+/Na+、Ca2+/Na+、Si4+/Na+值比对照显著性下降,叶部Si4+、K+的含量和K+/Na+,Ca2+/Na+,Si4+/Na+值比对照有所增加或差异不显著,这有利于维持地上部分离子稳定。分析离子选择性吸收的SNa+,K+数据发现,盐胁迫下砂蓝刺头根部拦截了部分Na+减缓了对地上部分的伤害,叶片对K+吸收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对于维持地上部分离子平衡和正常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盐碱化草地土壤施用0(CK),100,300,500和700 g·kg-1土壤的醋糟,并分析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的生长及种植前后土壤性质的变化,以探讨醋糟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醋糟提高了碱地风毛菊的生长特性,并降低了盐碱土壤pH,ESP及CO32-和HCO3-含量,增加了Na+,K+,Ca2+,Mg2+,Cl-和SO42-含量.因此,醋糟可以作为改良盐碱地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大同盆地的中度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施肥(CK)、常规施肥下添加生物质炭和CaSO4(L)、常规施肥下添加生物质炭和CaSO4及种植2,3,4行(LC1,LC2,LC3)绿肥等5个处理对土壤养分状况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改良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电导率及Ca2+,Mg2+,K+,HCO3-,SO42-含量,且在LC1处理下地上生物量最高;在门水平上,5个处理的15个样品共获得30个类群,使用线性判别分析比较了各处理中的细菌群落,结果表明在LC1,LC2,LC3处理中发现的优势菌群更有利于土壤培肥和植物生长;土壤细菌相对丰富度和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与Flavisolibacter和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mas)相对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Na+含量与溶杆菌属(Lysobacter)相对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l-含量与Longimicrobium,Luteimonas(藤黄单胞菌属),Pedosphaera相对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综合分析可知,不同改良措施在盐碱地的应用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且LC1处理下地上生物产量最高,其优势菌群更有利于土壤培肥和植物生长,从而有利于促进盐碱土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