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试验采用滤纸培养法,研究了鞣酸、水杨酸以及二者1∶1 的混合液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鞣酸对番茄种子的萌发以及胚根和芽(胚轴+ 胚芽)的生长综合呈现低促高抑的趋势,当浓度达到0.2 g·L-1 时开始表现为抑制作用。水杨酸和混合液对番茄种子萌发以及芽的生长呈现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而对番茄胚根的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水杨酸在浓度0.5 g·L-1 时达到100% 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浓度0.5 g·L-1 时,2 种化感物质及其1∶1 混
合液的作用强度表现为水杨酸>二者1∶1 混合液>鞣酸。  相似文献   

2.
以番茄品种粉冠1 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组氨酸浓度和施用方式对番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体内微量元素浓度 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过程中加入0.3 mmol·L-1 的组氨酸或催芽阶段加入0.2 mmol·L-1 的组氨酸能够明显促进番茄种子萌 发;水培试验中根施0.1~0.2 mmol·L-1 组氨酸能够明显增加番茄的株高、根长、根部和地上部干质量;喷施0.1 mmol·L-1 组 氨酸使番茄根部和地上部铁、锌浓度分别显著提高了42.84%、150.52% 和28.50%、37.20%。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求选择适 当组氨酸施用浓度及方式,从而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微塑料与重金属对农作物的影响,选取番茄作为受试植物,研究粒径为50 nm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NPs)与Cu2+单独或复合污染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Ps单独胁迫对番茄种子的萌发表现为低促中抑高恢复的影响,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250 mg·L-1处理除外),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低浓度(ρ,后同)(50 mg·L-1)降低、中浓度(100、250 mg·L-1)升高、高浓度(500、1000 mg·L-1)再降低的变化趋势。Cu2+单独胁迫下,番茄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平均发芽速度均低于对照,发芽指数仅在400 mg·L-1最高浓度组显著降低;Cu2+胁迫显著降低番茄幼苗的芽长、鲜质量、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50 mg·L-1处理除外),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NPs与Cu2+复合污染的结果表明,NPs进一步降低Cu...  相似文献   

4.
在无菌水培条件下,以普通白菜品种华王、五月慢为试材,设置4 个有机态氮甘氨酸浓度
(2.5、5.0、10.0、20.0 mmol·L-1),以无氮处理作对照,测定普通白菜植株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
速率及荧光参数等,探讨有机态氮甘氨酸浓度对普通白菜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普通白菜品种
的植株鲜质量、光合色素含量在0~5.0 mmol·L-1 浓度范围内均随甘氨酸浓度增加而升高,而后呈现降低
趋势;华王净光合速率在2.5~10.0 mmol·L-1 甘氨酸处理下较高,五月慢净光合速率在2.5 mmol·L-1
氨酸处理下最高;荧光参数各浓度甘氨酸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华王的Fv/Fm、ΦPSⅡ及qP 值
各浓度甘氨酸处理下均显著升高,Fo 值在适宜浓度下显著降低,表现出更高光化学效率,而五月慢的光化
学效率提高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以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设置5 个硅水平(0、0.75、1.50、2.25、3.00 mmol·L-1),探讨了硅对水培大蒜根系生长、
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0 mmol·L-1 硅浓度范围内,大蒜的根系生长量、植株鲜质量、蒜薹鲜质量、
鳞茎鲜质量及根系活力均随硅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硅浓度1.50 mmol·L-1 时最高;同时叶片中色素含量、净
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也随着硅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硅浓度1.50 mmol·L-1 时最大;蒸腾速率变化趋势则恰好
相反,硅浓度1.50 mmol·L-1 时最低,比不施硅处理降低了17.78%。  相似文献   

6.
王萍  孟哓琴  钟影  王罡  季静 《中国蔬菜》2013,1(12):76-81
以番茄品种白果强丰、红牛心、小红仙桃、红圣女的下胚轴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50、100、150 mmol·L-1 和200 mmol·L-1 NaCl,研究在不同浓度NaCl 胁迫下番茄愈伤组织诱导率与不定芽诱导率的变化,评价4 个品种番茄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对NaCl 胁迫的耐受性。同时探讨氯气熏蒸法用于番茄种子消毒时,熏蒸时间对番茄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气熏蒸番茄种子7 h 的消毒效果最好。4 个品种番茄的下胚轴组织培养能力和对NaCl 的耐受性均表现不同,白果强丰和红圣女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诱导率较高;当以NaCl 作为抗性筛选剂对转化后代进行筛选时,适宜筛选浓度白果强丰为100 mmol·L -1、红圣女为50 mmol·L -1。  相似文献   

7.
以茶花凤仙(Impatiens balsamena)种子为试材,采用双层滤纸法,研究了1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外源SA(0.5、1.0、1.5、2.0 mmol·L-1)和GB(0.4、0.8、1.2、1.6 mmol·L-1)浸种预处理对茶花凤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明确茶花凤仙种子萌发期2种外源物质对NaCl胁迫的缓解效应,降低NaCl胁迫对茶花凤仙的伤害。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茶花凤仙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苗鲜质量均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延长;1.5 mmol·L-1SA和0.8、1.2 mmol·L-1GB对NaCl胁迫下茶花凤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SA和GB浓度过高或过低则对NaCl胁迫的缓解效应下降,甚至加重盐害。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100 mmol·L-1NaCl胁迫下,1.5 mmol·L-1SA和0.8 mmol·L-1GB对茶花凤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综合调控效果较好,且0.8 mmol·L-1GB对NaCl胁迫的缓解效果优于1.5 mmol·L-1SA。  相似文献   

8.
马广民 《中国瓜菜》2024,(2):100-105
为探究水杨酸(SA)对苦瓜盐害的缓解作用,以苦瓜品种良苦1号为试材,采用拌种和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001、0.01、0.1、1.0 mmol·L-1)SA处理对150 mmol·L-1NaCl胁迫下苦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1 mmol·L-1SA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根长、鲜质量、干质量。0.1 mmol·L-1SA处理显著提高了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的叶面积、鲜质量、干质量,对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株高、根长无显著影响。0.01 mmol·L-1SA处理显著提高了苦瓜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0.1 mmol·L-1SA处理显著提高了苦瓜幼苗POD的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对SOD、CAT的活性及丙二醛的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施用一定浓度外源SA对苦瓜盐害具有缓解...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培方法,以常规营养液(7.5 mmol·L-1 NO3-)、叶面喷施清水作为对照, 在75 mmol·L-1 NO3-胁迫下,通过叶面喷施0 mmol·L-1(T1)、1 mmol·L-1(T2)、5 mmol·L-1(T3)的蔗糖,研究外源蔗糖对NO3-胁迫下叶用莴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 处理叶用莴苣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同时显著降低了VC 含量。外源蔗糖处理可以缓解NO3- 胁迫对叶用莴苣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VC 含量,同时可略降低硝酸盐含量,其中T2 处理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T2 处理和T3 处理均可降低叶用莴苣可溶性蛋白含量,T3 处理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2种枸杞为试材,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锂对枸杞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确立富锂植物枸杞种子发芽时期的耐锂浓度临界值和极限值,以期为枸杞耐锂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LiCl增加,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枸杞品种耐锂性表现不同;与对照相比,25 mmol·L-1处理时仅有“宁杞5号”与“宁农杞9号”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度均显著下降,但促进“宁杞5号”与“宁农杞9号”芽长增加;50 mmol·L-1 LiCl处理时“宁杞5号”芽长仍未显著下降,此时“宁农杞9号”的芽长度并未显著增加;对照相比,浓度在25 mmol·L-1时,它的芽长显著增加,说明了25 mmol·L-1锂促进了“宁杞5号”与“宁农杞9号”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浓度在25 mmol·L-1时,根受到毒害,说明了根受到毒害小于芽的毒害。通过模拟回归曲线,分析“宁杞5号”与“宁农杞9号”种子发芽时期对盐分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15.10 mmol·L-1  相似文献   

1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番茄壮苗和灰霉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L402幼苗为试材,研究外源喷施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番茄生长和灰霉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25mmol·L~(-1)和50 mmol·L~(-1)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对番茄幼苗具有显著的壮苗作用;30~60 mmol·L~(-1)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灰霉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通常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加强;30~40 mmol·L~(-1)的碳酸钠和50~60mmol·L~(-1)的碳酸氢钠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50 mmol·L~(-1)的碳酸钠和50~60 mmol·L~(-1)的碳酸氢钠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生产上可应用适宜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防治番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12.
以黄瓜品种碧秋和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申嗪酵素(10、50、100、125、175 mg·L~(-1))、氨基酸母液(50、333、833、1 250、2 000 mg·L~(-1))及适宜浓度的复混液对黄瓜和番茄种子萌发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氨基酸母液和申嗪酵素能显著提高番茄、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显著促进胚根和下胚轴的生长。番茄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氨基酸母液50 mg·L~(-1),申嗪酵素10 mg·L~(-1);黄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氨基酸母液333 mg·L~(-1),申嗪酵素50 mg·L~(-1);番茄和黄瓜种子胚根及下胚轴生长最适浓度均为氨基酸母液333 mg·L~(-1),申嗪酵素50 mg·L~(-1)。申嗪酵素对2种蔬菜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优于氨基酸母液,对黄瓜的促根生长作用亦优于氨基酸母液,而氨基酸母液对番茄的促根生长作用较好。333 mg·L~(-1)氨基酸母液与50 mg·L~(-1)申嗪酵素的复混液(1 V∶1 V)对番茄和黄瓜种子萌发及胚根、下胚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如两种物质单独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以番茄品种合作903为试验材料,设置0、0.1、0.2、0.4 mmol · L~(-1 )亚精胺(Spd)浸种10 h,研究不同浓度Spd浸种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高温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pd浸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番茄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幼苗地下部干质量和壮苗指数明显提高,其中0.2 mmol · L~(-1 )Spd浸种处理发芽最快,活力指数最高。Spd浸种处理降低了高温胁迫下番茄叶片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其中0.2 mmol · L~(-1 )Spd处理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MDA和H_2O_2含量最低;抗氧化酶(SOD、APX、DHAR)活性增加,并在0.2 mmol · L~(-1)时达到最大值。综上,0.2 mmol · L~(-1 )Spd浸种能有效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番茄幼苗高温抗性。  相似文献   

14.
硫硅配施对水培青蒜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深液流水培方式研究硫硅配施对大蒜青蒜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硅配施可以明显提高青蒜苗株高、假茎长、假茎粗、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参数,其中2 mmol·L~(-1)硫配施1.50 mmol·L~(-1)硅效果最佳。适宜浓度的硫硅配施有利于提高青蒜苗中大蒜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VC含量,其中硫浓度2~3 mmol·L~(-1)配施硅浓度0.75~1.50mmol·L~(-1)效果最好。综上,硫浓度2 mmol·L~(-1)配施硅浓度0.75~1.50 mmol·L~(-1)最有利于水培青蒜苗的生长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素浓度对水培韭菜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韭菜水培营养液的氮素水平,试验设置4、6、8、10、12(CK)、14、16mmol·L-1共7个氮素浓度梯度处理,采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发的新型水培系统进行水培试验,通过对水培韭菜的生长指标、单株干质量及鲜质量、产量、生理指标以及营养品质等测定分析表明:适合用于水培韭菜的营养液氮素水平为8~12mmol·L-1,其中以10mmol·L-1氮素浓度的营养液水培韭菜其生长状况及产量最佳;12mmol·L-1氮素浓度的营养液水培韭菜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肉桂酸加剧蚕豆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艳  董坤  杨智仙  汤利  郑毅 《园艺学报》2016,43(8):1525-1536
通过盆栽和室内试验研究了肉桂酸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蚕豆枯萎病发生,根际微生物的活性、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酸处理抑制了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并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加强,对叶片数和根系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肉桂酸低浓度处理时显著促进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而高浓度处理则抑制菌丝生长。肉桂酸在100和200 mg · L-1处理时显著提高了蚕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数量,降低了微生物的活性(AWCD值)、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肉桂酸处理明显改变了蚕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是区分肉桂酸处理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肉桂酸处理降低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加剧了蚕豆枯萎病的发生,证实肉桂酸是蚕豆连作障碍中的自毒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