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976年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朴亨茂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复态导人法“将野生植物“菰“的基因导入到水稻品种“松前“中,得到了丰富的转菰后代材料.后代材料通过鉴定,选择性状互补材料进行杂交,经多代选择鉴定培育出优质、多抗、高产大穗水稻品种通育403.  相似文献   

2.
1976年,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朴亨茂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复态导入法将野生植物"菰"的基因导入到水稻品种松前中,得到了丰富的转菰后代材料。后代材料通过鉴定,选择性状互补材料进行杂交,经过多代选择鉴定培育出优质、多抗、高产大穗水稻品种通育335。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远缘杂交类型,提出以转异属植物菰的后代优良材料作为受体,以菰及其它异属植物作为基因供体,通过不同远缘杂交技术,将多种外源植物基因导入同一水稻受体中,创制出多源基因水稻新材料,提出了外源基因植物供体的选择、转基因后代的处理以及如何同水稻育种相结合,缩短育种年限选育水稻品种等方面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通禾66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禾66是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稳产、抗逆性强水稻品种通35为受体,以水稻近缘属稻族菰属黄花菰为供体采用复态导入法授粉,后代采用集团加代、穿梭育种结合系谱选育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适合在吉林省长春、吉林、四平、通化、松原等中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日本引进粳稻品种松前为受体材料,以水稻的近缘属菰为供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受体水稻菰的基因组DNA。经过两个世代的培养,T1世代表型(株形、穗形、籽粒特征)变异不明显,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及有效分蘖数与受体有显著差异。在T2世代发现明显的表型变异株,后代类型丰富,表现为生育期延长、植株高大、分蘖增多、穗长,部分表现为植株矮小、分蘖少,粒形各异有大粒、小粒、长粒,部分表现为带芒,并出现紫粒性状,T2代出现育性分离。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日本引进粳稻品种松前为受体材料,以水稻的近缘属菰为供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受体水稻菰的基因组DNA。经过两个世代的培养,T1世代表型(株形、穗形、籽粒特征)变异不明显,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及有效分蘖数与母本有显著差异。在T2世代发现明显的表型变异株,并且此变异后代类型丰富。随机选取22个表型变异株进行Southern杂交和转座子分析,发现MITE类转座子mPing发生了转座激活。根据日本晴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了含有mPing的特异位点引物以及用TAIL-PCR方法检测到了T2世代中mPing的跳出及插入频繁。实验获得了水稻的优良变异后代,扩大了遗传资源,丰富了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为远缘杂交在基因组进化和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可能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禾899是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稳产、优质、抗逆性强自选远缘材料Y348(通35/菰)为母本,以01-125/通禾830的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采用集团加代,穿梭育种结合系谱选育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抗纹枯病、米质优等特点。适合在吉林省四平、通化、长春、吉林、松原等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津宁901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天津农科院培育的红旗21作母本,国际水稻所的IR大穗,大粒品种作父本,籼粳杂交组合后,由于杂交后代分离太严重,又将杂交后代先后与水稻“千钧棒“及“中作321“杂交,采用系谱法和混合法交叉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航天诱变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从基因突变、遗传背景等方面分析了水稻航天诱变后代产量及品质差异的原因,提出提高水稻航天诱变后代产量及品质的策略,并对水稻航天诱变后代产量与品质差异的综合研究进行了汇总,对水稻航天诱变后代产量与品质差异研究的相关方面提出了展望,为水稻航天诱变后代品种的选育与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生态优势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确立了丰产、优质、耐寒、抗病、适应性广的多优性集成的品种选育目标。认真筛选种质材料,选择优良亲本配组,以期实现目标性状重组,并加强后代材料各种特性的压力选择,提高品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新品种“吉粳106“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京花  全成哲  张强  张云 《作物研究》2007,21(3):230-232
“吉粳106“(2000G18)是从三系杂交组合后代中通过系谱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全生育期136d,需有效积温2750℃,在吉林省属中熟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和活杆成熟的特点,为吉林省水稻生产上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吉粳802“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成哲  张强  金京花  张云 《作物研究》2007,21(3):233-235
“吉梗802“(吉2003L97)是从三系杂交组合后代中通过系谱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全生育期144d,需有效积温3000℃,在吉林省属晚熟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和活杆成熟的特点,为吉林省水稻生产上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圣稻258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从杂交组合“镇稻88/圣稻13”后代材料中选育出的常规粳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抗病、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黄淮稻区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圣稻258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生态优势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确立了丰产、优质、耐寒、抗病、适应性广的多优性集成的品种选育目标。认真筛选种质材料。选择优良亲本配组,以期实现目标性状重组,并加强后代材料各种特性的压力选择,提高品种的适应性。目前黑龙江省生产中高产的品种米质较差,优质的品种抗病性弱.且近几年来稻瘟病、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松辽122是以基因资源材料"长b-2-1"为母本、"松辽2130"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后代材料采用穿梭育种、系谱法选育而成,丰产性稳产性好,兼具多抗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等特性。介绍了松辽122品种的选育经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品种推广模式,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水稻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建国以来辽宁省水稻品种的系谱分析研究表明,在辽宁省常规水稻育种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亲本是丰锦、辽粳5号、辽粳326、辽粳294、辽粳454等。并提出水稻育种应以理想株型与有利优势利用相结合、优化性状组配为指导,以半直立穗型为选育新品种的形态指标,坚持以籼粳杂交后代的理想株型材料为桥梁种质,当地主栽品种为骨干亲本,采用多元复合杂交技术和多点生态选择的育种路线。  相似文献   

17.
《北方水稻》2009,(5):I0004-I0004
品种来源: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盐丰47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1991年利用比8005为亲本转育而成的十余个不育系为母本,以丰锦、秋光等品种及一些籼粳中间材料为父本进行混合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1995年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水稻遗传转化的转化方法、受体系统和转化体后代遗传表达的研究进展,以及采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水稻品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吉粳515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新品种吉粳515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配制的杂交组合"吉粳88号/吉粳101"的后代材料中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2 a区域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7.2%。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5.3%。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四平、长春、延边、辽源等中晚熟稻区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通禾867是以品系01-125为母本、以远缘杂交材料Y30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通过系谱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良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产量好、抗倒伏、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在吉林省属晚熟品种,吉林省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松原等晚熟稻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