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现状的调查,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等方面对其旅游风景资源进行评价,为森林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评价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文章运用定量评价中的对比分析法对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开发潜力大。使人们对其有一个更准确、更客观的认识,为进一步科学、合理的开发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陕西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该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定量评价,并通过旅游开发评价SWOT分析,提出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研究表明,景区景观旅游资源可以分为7主类、14个亚类、21个基本类型,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28个,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特色显著;通过对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该景区的游憩价值较高,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4.
以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选取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3方面的7个属性,23个指标因子,构建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总结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势。结果表明,公园内的旅游资源分属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14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的100%、100%和73.55%,说明公园内景观类型丰富;对博吉金旅游资源评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层因子为"景观资源质量",准则层因子为"自然属性",指标层因子为"与附近景点的异同",说明要提高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地位,应注重公园自身独特资源的挖掘,保持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避免旅游地景观均质化、模式化,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卯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及风景资源现状,应用生态旅游规划理论,对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探析,包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条件评价、总体布局、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区形象策划等,为类似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三元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现状的调查,合理地进行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定性、定量评价,为森林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段,自然条件复杂,因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气候、人文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对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调查,分析与评价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地调查法、Delphi法和AHP法,建立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以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运用旅游生态位重叠模型从生态位视角评价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研究表明: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为0.190 4,说明它们之间旅游竞争总体上并不明显;但在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等一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320 5和0.327 5;在资源区位、基础设施服务、旅游信息服务等二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623 2,0.487 0和0.471 0;在娱乐、购物、内交通畅通性、通讯网络建设程度、宣传促销力度和资源环境保护状况等三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953 5,0.608 1,0.540 7,0.637 9,0.615 2和0.993 6,说明它们在上述指标存在旅游竞争。在以后旅游发展过程中,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应该尽量避免上述指标旅游竞争。  相似文献   

9.
在对牡丹峰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细致调研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定性的方法,从直观上描述、评价了牡丹峰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数学模糊打分法对其进行了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据此对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天阶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将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市场份额进行了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条件分析和实地调查,开展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研究发现:天阶山森林公园要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进行合理的产品开发;以生态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度假等产品为辅进行森林旅游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1.
常熟虞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采用定性方法,从直观上描述了虞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虞山)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旅游环境和开发条件;然后根据调查,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价。同时采用了SWOT分析法对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虞山开发生态旅游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汤旺河国家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量化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也是指导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的决策及政策制定等管理实践的科学参考依据。汤旺河国家公园是我国花岗岩石林地质遗迹,拥有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对森林游憩价值的理论认识和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目前较为可行且应用广泛的旅行费用法(TCM)对汤旺河国家公园游憩价值进行评价。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以经营成本为基础;二是以游客的费用为基础。通过对汤旺河国家公园的游客的问卷调查,求算出游客的消费者剩余,就是汤旺河国家公园的游憩价值,为10 197.03万元,并对评估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得出,采用消费者剩余作为森林游憩资源的价值是可行的,所评估的游憩价值也基本反映了该景区资源的价值,与政府对该景区的投入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竹类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述竹类资源、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竹类旅游资源进行了界定和特征分析,将竹类旅游资源划分为3个主类、7个亚类和53个基本类型,构建了竹类旅游资源分类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竹类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和等级评价标准.采用国家相关标准对竹林生态环境资源进行评价,确立了相应的等级评价标准.研究将为科学分类和评价竹类旅游资源,设计竹类旅游产品、确定资源开发强度与规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凸出, 城市居民更加关注环境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城市森林是与人类接触最为紧密的森林类型, 也是城市环境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生态系统.文中综合分析了对人类健康起到积极影响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些功能大致可以划分为3类:1)改善城市环境的保健功能; 2)调节人类生理、心理状况的保健功能; 3)促进社会属性健康的保健功能.分析结果显示, 影响城市森林保健功能发挥的因素主要包括城市森林的组成和结构、居民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及他们的社会经济背景.目前对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的研究受到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有效验证方法的限制.今后研究除应继续加强对各项功能和影响因素的定量化分析外, 重点应放在确立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上.  相似文献   

15.
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与调查及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是森林旅游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与前提.文中对国内外森林旅游资源的内涵演变、分类、调查及评价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指出旅游资源内涵的演变是研究者对旅游业的认识由观光旅游向狭义旅游业再到广义旅游业逐步变化的客观表征, 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主要呈现为物质属性、市场重要性与学科差异3类, 旅游资源调查的共性内容为地理位置、物质属性、利用与保护前景, 旅游评价多采用层次评价法; 对森林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不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旅游资源基本概念和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资源的特点,构建旅游资源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旅游资源资产的价格构成,为旅游资源资产评估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层次分析法为研究手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科学分析确定了森林景观资源的评价因子体系及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了一个森林资源在森林旅游产业开发方面较完整的层次结构体系和数量化评价模型。分析认为,影响林景资源评价的项目层有3个。因子层有12个。林景资源评价体系的建立,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局出发,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为其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对制定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浙江省国有林场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优势,设计并形成了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对浙江省100家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质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有63%的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为较好及以上,其中森林资源状况普遍较好且差异小,而景观资源及配套差异较明显,对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影响较大;可通过加强国有林场景观管理、森林公园建设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国有林场生态文化建设等途径来提升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20.
蔚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蔚县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分类体系,对蔚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蔚县旅游资源丰富,共有8个大类、21个亚类和36个基本类型,并确定了主要旅游单体资源137个,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在树立文化旅游主题、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推广文化旅游形象、优化文化旅游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蔚县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开发相融合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