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5个主要烟区的3个等级烟叶标样的多酚类物质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和贵州两地多酚含量较高,烟碱含量中等,总糖、还原糖的含量相对较高。安徽烟区烟碱含量略高。辽宁和安徽烟叶的多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普遍较低。辽宁、安徽烟区烟叶糖碱比较低,烟叶协调性不够;云南和贵州烟区的各部位烟叶协调性普遍较好。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黔江区植烟土壤养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了解重庆市黔江区植烟土壤的肥力状况,提高优质烟叶的产量与质量,通过叠加图对黔江主要烟植区进行采样,经过土壤养分的分析测定后,对烟植区各土壤类型的主要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黔江烟植区土壤多呈弱酸性或中性,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大多数土壤能达到优质烟叶的生产要求;(2)速效氮含量偏低,符合烟草种植施肥特点;(3)黔江烟植区土壤中黑砂壤、黄壤的综合评价指数相对较高,适宜于优质烟叶的种植和生产。烟植区各土壤类型评价指数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相吻合,对当地烤烟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芸萍  郭山虎  张锦涛  解燕  易克  李强 《作物杂志》2021,37(2):178-1242
为了探明云南曲靖植烟土壤pH值对烟叶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在曲靖烟区采集土样和烟叶样各3656份,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平滑回归分析研究了曲靖烟区土壤pH值与烟叶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平均pH值为6.28,pH值在5.5以下的土壤样本占22.62%,在7.0以上的占24.45%。曲靖烟叶铁和锌含量处于高水平,而硼、钼和氯含量处于低水平。锰含量适宜的烟叶样本比例最高,约有70%的样本处于适中水平。烟叶锰、锌和氯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烟叶硼、钼和铁含量与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曲靖烟区在烟叶生产中应注重结合丰缺的微量元素,科学合理增施硼和钼肥,增加烟叶微量元素,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湘西烟叶还原糖含量区域特征,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湘西主产烟区烟叶还原糖含量,研究了湘西烟叶还原糖含量在等级、品种、土壤类型、海拔和县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湘西烟叶B2F、C3F、X2F等级的烟叶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1.92%、28.99%、28.80%,属烟叶糖含量较高烟区。不同等级烟叶还原糖含量为C3F>X2F>B2F,差异极显著。不同县之间烟叶还原糖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不同海拔间只有C3F、X2F等级烟叶还原糖含量存在差异,不同土壤类型间种植的烟叶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烟叶还原糖含量空间分布有从东南向西、东北两个方向递增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5.
云南保山高海拔地区不同烤烟品种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掌握云南保山高海拔烟区不同烤烟品种适宜性问题,2011—2012年对云南保山烟区2000 m海拔区域7个烤烟品种共计99个C3F烟叶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云烟’系列品种整体海拔敏感度低,其中‘云烟100’综合表现最好,烤后烟叶外观物理特性突出,内在化学成分协调,各指标均在云南优质烤烟适宜范围内,工业可用性较高,适宜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而‘云烟99’原烟含梗率偏高,‘云烟97’总糖含量偏高,‘K326’烟碱和总氮含量偏高且总糖含量偏低,以上3个品种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海拔敏感度高,工业可用性较低,不适宜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云烟85’、‘云烟87’、‘红花大金元’3个品种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适宜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6.
以桂阳烟区土壤和烟叶样品为材料,采用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桂阳烟区土壤有效硼的含量、分布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烟叶硼和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桂阳烟区合理施用硼肥和提升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桂阳烟区土壤有效硼含量适宜,有效硼含量不足区域占比较低,仅为4.27%,地区间差异显著;土壤有效硼含量随pH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升高,烟叶硼含量逐渐升高,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烟碱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有效硼含量,进而影响烟叶硼和主要含氮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态区域无机元素在上中下三等烟叶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上海烟草集团的12个烟叶原料基地按生态条件和地理方位分成5个生态区域,对不同生态条件下无机元素在上中下三等烟叶中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综合各生态区域可以看出,Se,Mo,Zn,Cu,B在上中等烟叶中含量较高,Mn,P含量北方烟叶上中等烟较高,而南方烟叶下等烟较高.其余各无机元素均以下等烟叶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多种生态条件下对不同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思茅烟区总糖含量部位间差异较大;大理烟区烟碱、总氮含量部位间差异较大;保山烟区钾、氯离子含量部位间差异较大;玉溪烟区糖/碱部位间差异较大;曲靖烟区氮/碱部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湖南烟区烤烟焦油释放量区域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集湖南烟区2007年B2F、C3F、X2F3个等级烤烟样本195份,分析了烤烟焦油量的区域特征,并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烟区B2F、C3F、X2F等级烤烟焦油量平均值分别为19.94 mg/支、15.93 mg/支、11.58 mg/支,表现为B2F>C3F>X2F;C3F、X2F等级烤烟焦油量变异系数大;B2F、C3F等级烟叶焦油量在3大生态区域间差异不显著,但X2F等级烟叶差异极显著,表现为湘西北烟区相对较高,而湘中烟区相对较低;B2F等级烟叶焦油量不同地区间差异不显著,但C3F 、X2F等级烟叶差异显著,烤烟焦油量表现为湘西州、常德市烤烟焦油量相对较高,张家界市、永州市烤烟焦油量相对较低,长沙市除X2F等级烤烟焦油量较低外,B2F、C3F等级烤烟焦油量都较高;聚类分析将湖南烟区焦油量分为下部烟叶低焦油型、中上部烟叶低焦油型、下部烟叶高焦油型、中上部烟叶高焦油型等4大类型。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丰富不同香型烤烟烟叶研究,为清甜蜜甜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2013—2020年福建省主要植烟区273个初烤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对样品淀粉含量、外观质量、感官质量等20个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采用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福建烟区烟叶淀粉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部烟叶与中部烟叶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下部烟叶。淀粉含量对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呈类抛物线关系,中淀粉含量组别具有最好的外观质量特性和感官质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低淀粉含量组别淀粉含量主要通过油分、饱满度2个指标影响外观质量,通过香味、甜感、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及余味等指标影响感官质量;中淀粉含量组别淀粉含量主要通过油分、饱满度和光泽度3个指标影响外观质量,通过香味、甜感、香气质、杂气等指标影响感官质量;高淀粉含量组别中淀粉含量对整体外观质量指标都有负向影响,通过香味和劲头等指标影响感官质量。福建烟区烟叶淀粉含量较高且样品间差异较大,烟叶淀粉含量偏高或过低都会对烤烟的品质有不良的影响,在生产中应平衡控制淀粉含量以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曲靖烟区烟叶重金属分布特征,对曲靖烟区不同区域的烟叶中铜、铅、铬、镉、砷、汞等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不同烤烟品种、不同海拔高度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中铅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是当前曲靖烤烟中的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较大的主要元素,铜、铬、镉、砷、汞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烤烟重金属含量在曲靖不同县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烤烟重金属累积较少的是师宗和陆良,重金属累积较多的是沾益、宣威和麒麟,其中沾益烟区烟叶铅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县区,其高于全市平均值的样品比例高达100%。烤烟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云烟97’的铜含量和‘云烟105’的镉含量最低,‘红大’的铅含量和‘云烟100’的铬含量最高,砷和汞含量在各品种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烟叶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是‘红大’,相对较低的是‘云烟97’和‘K326’。烤烟铜、镉、铬、砷含量差异在不同海拔范围之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铅含量在2000~2200 m海拔范围、汞含量在1400~1600 m海拔范围显著高于其他海拔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求烤烟中上部烟叶适宜的烘烤工艺,提高其烘烤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在42℃、54℃左右较常规烘烤模式维持的时间较长,烟叶内各种酶的活性较高且持续,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还原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弹性好,桔黄烟叶较多,基本杜绝了青筋烟;烟叶烘烤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34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46元/kg,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3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85元/kg;但能耗成本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3.
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适宜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给浏阳烟区烤烟生产提供施肥技术指导,通过研究施氮量对烤烟经济性状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探讨了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的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施氮120 kg/hm2不能满足烟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增大施氮量可显著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株物质积累量;(2)各处理经济性状差异显著,施氮150~210 kg/hm2处理产量与产值较施氮120 kg/hm2处理显著提高,其中施氮150 kg/hm2处理上中等烟比例与均价最高,产量与品质协调较好;(3)上部和下部烟叶以施氮150 kg/hm2处理的总氮和烟碱含 量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而中部烟叶以施氮180 kg/hm2处理的总氮和烟碱含量相对较高。综合考虑烤烟生长发育、烟叶产量与品质,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的适宜施氮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14.
福建武平典型烤烟产区烟叶品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福建武平烟区烤烟的内在质量特征、改善和稳定其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和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以福建武平典型烤烟产区‘云烟87’主栽品种C3F初烤烟叶为试验材料,分析研究该烟区烟叶理化特征及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武平烟叶开片度和叶片厚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有8个乡镇中部烟叶的开片度已接近或达到40%的优质烟叶标准;武平县各乡镇中部烟叶总氮、钾和氯含量及钾氯比、氮碱比存在极显著差异;极高的钾含量、偏低的氯含量和适宜的烟碱含量是武平烟区烟叶最显著的特征。不同质地和pH土壤种植的烟叶香气质、杂气和余味3个感官评吸质量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对烤烟中上部 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烤烟中上部烟叶适宜的烘烤工艺,提高其烘烤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在42℃、54℃左右较常规烘烤模式维持的时间较长,烟叶内各种酶的活性较高且持续,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还原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弹性好,桔黄烟叶较多,基本杜绝了青筋烟;烟叶烘烤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34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46元/kg,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3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85元/kg;但能耗成本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6.
云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频率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云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特征,对云南烟区327个烤烟C3F烟叶样品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烟叶中的糖含量较高,总糖和还原糖分别为30.96%和26.81%;烟叶中的氯、两糖差、钾氯比、淀粉、糖碱比和柠檬酸变异系数较大,受产地生态环境和种植技术等的影响较大;研究得出了云南烤烟中30种主要化学成分指标的频率分布特点。本文研究结果对云南特色烟叶开发和烟叶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湖南烤烟主产区中部烟叶总氮含量区域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了解湖南主产烟区烤烟总氮含量的区域特征,采集湖南烤烟主产区中部烟叶样本315份,通过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烟叶总氮含量,分析湖南烤烟中部烟叶总氮含量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烤烟主产区中部烟叶总氮含量均值为1.93%,其中含量小于1.5%的样本占3.40%,中部烟叶总氮含量适中;烟叶总氮含量年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主栽的3个品种、3个生态区域间烟叶总氮含量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烟叶总氮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从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湖南烤烟总氮含量处于适宜水平,不同烟区间差异不大,年度间的差异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菌株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摘要:试验以福建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利用从烤烟叶面分离出的微生物菌株,在烟株生长后期喷施到烟株叶片上,研究不同微生物菌株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微生物菌株处理上部烟叶后,可以适当增加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适当减少烟叶烟碱含量,使烟叶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其中喷施YX21、YX12菌株的原烟,化学成分更协调;原烟经评吸鉴定,香气质提高,刺激性减少,余味变舒适,评吸总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土壤微量元素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关联程度,及为提高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描述统计、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湖南省桃源县烟区植烟土壤微量元素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桃源县烟区土壤中铁、锰、锌、铜、硼和钼含量平均值均在适宜范围及以上水平;土壤有效铜含量与烟叶中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硼含量与烟叶中还原糖、总糖、氯含量和糖碱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氮、蛋白质含量和钾氯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钼含量与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和糖碱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有效硼>有效钼>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铜。通过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桃源县土壤有效锰和有效硼含量的减少或者有效钼含量的增加,能够引起烤后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和钾氯比的增加以及还原糖、总糖、氯含量和糖碱比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陇南植烟土壤交换性镁与烟叶中镁含量特征及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甘肃陇南地区植烟土壤中交换性镁和烤烟烟叶中镁的含量特征,在陇南烟区点对点采集土壤和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陇南地区植烟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适中占72.4%,含量丰富占27.6%,总体处于适中~丰富水平,交换性镁含量空间分布趋势为由西北和东南部向中部逐渐增加;尽管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丰富,但烟叶中镁含量不足,明显缺乏占2.74%,轻度缺镁占83.56%,在正常范围内仅占13.70%,总体含量偏低;烟叶中的镁与土壤交换性镁、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钙镁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交换性钙镁比偏高,钙镁吸收的拮抗作用,可能为烟叶镁含量偏低的重要原因;采取平衡施肥技术,协调土壤中交换性钙镁比,适当增施有机肥以及追施镁肥是解决陇南烤烟烟叶含量偏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