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粉质玉米鲁单50和角质玉米农大108种苗转化过程的生理特性变化的比较研究表明:粉质玉米的淀粉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始终略高于角质玉米,粉质玉米的蛋白水解酶活性、脂肪水解酶活性及ATP含量在整个种苗转化过程中始终高于角质玉米农大108。粉质玉米的α-淀粉酶活性高于角质玉米,而β-淀粉酶则低于角质玉米。  相似文献   

2.
气温对冬玉米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授粉及自然授粉试验,玉米结实的临界温度为11.0℃,玉米结实率与授粉温度成非线性关系,Y=-1318.66/X+141.00。玉米结实率与授粉温度,授娄后2-6天平均温度等因素有关,温度〉19℃时,玉米散粉正常;12℃≤温度≤19℃时,玉米散粉不正常,温度≤12℃时,玉米散粉极少或不散粉。  相似文献   

3.
1995年我县发现了玉米耕葵粉蚧对玉米的危害,近几年,玉米耕葵粉蚧在我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给玉米生产造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4.
在全省各种粮食作物成熟,新旧交替的时期,有很多养殖户来电话,来信询问:用玉米穗喂猪怎样使用秸秆分解剂,玉米芯可不可以顶替秸秆等问题。现答复如下:新玉米穗粉成玉米穗粉完全可以饲喂猪和各种畜禽。利用秸秆分解剂分解的特性,分解玉米穗粉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垦区农业机械化耕作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和收割机跨区作业所带来的方便,也使玉米耕葵粉蚧普遍发生有了传播途径,成为制约玉米增产丰收的主要害虫。由于玉米耕葵粉蚧不容易被发现,往往导致危害加重,一般田块受害株率10%左右,高者达30%以上,最高达93%,严重的造成绝收,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鉴于玉米耕葵粉蚧对玉米生长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各地种植户有必要了解防治玉米耕葵粉蚧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耕葵粉蚧是一种新型害虫,属昆虫纲同翅目,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近几年危害态势在逐渐扩大。现把玉米耕葵粉蚧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主害代形态特点玉米耕葵粉蚧主要以第2代若虫危害为主,该虫虫体极小,只有1 mm左右,身覆白色蜡质状物。2危害特点及规律玉米耕葵粉蚧主要以第二代若虫在6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群居于玉米苗根部吸食根部汁液,造成根部营养运输系统受  相似文献   

7.
玉米耕葵粉蚧属同翅目,粉虱科,2001年在任丘市首次发现。它主要为害玉米、小麦,其次是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尤以夏播玉米最为严重。玉米耕葵粉蚧以雌成虫及若虫寄生在根部及近地面叶鞘内,吸食汁液,密集为害。受害植株茎叶发黄,茎秆矮小细弱,致下部叶片干枯,  相似文献   

8.
梁巍 《新农业》2001,(4):22-22
1.基础料配方即供制作EM固氮发酵料的饲料。它主要用于培养繁殖EM有效微生物群,起到培养基的作用。常用的基料配方有:①玉米粉40%、次粉20%、麦麸20%、豆粕粉10%,菜籽饼粉10%。②玉米粉70%、麦麸  相似文献   

9.
玉米穗轴占干玉米棒的16—25%。玉米穗轴含蛋白质2.9%,粗纤维36.9%,可溶性无氮物45.5%,灰分1.9%,水分18.8%左右。据研究,玉米穗轴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这里介绍利用玉米穗轴加工酒与糖的技术,供参考。一、玉米穗轴制酒取玉米穗轴250公斤,糠曲8.5公斤,曲药2公斤,配糟、红糟适量。将干玉米穗轴磨细成粉后过筛,筛下玉米穗轴粉(下简称“芯粉”)加入温水搅拌均匀,加水量以不使芯粉起团为宜。拌好后放入甑内进行蒸煮,蒸时注意芯粉层每串一层蒸汽再加一层芯粉,以免沓汽。蒸煮过程约4小时左右。蒸后出甑摊晾。当品温降至35℃左右时加入糠曲、曲药、红糟、配糟等拌匀后进箱糖化约20小时。糖化终了,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发酵全株青绿玉米的应用,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其在全价饲料中的添加量以及加水量、次粉添加量、制粒机模孔直径对全株青绿玉米颗粒料的制粒温度、颗粒硬度、含粉率、水分含量4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株青绿玉米添加量、加水量和模孔直径极显著影响制粒温度和颗粒硬度(P0.01),模孔直径和全株青绿玉米添加量为主要因素,次粉添加量为次要因素;全株青绿玉米添加量和模孔直径极显著影响含粉率(P0.01);全株青绿玉米添加量和加水量极显著影响颗粒料的水分含量(P0.01);全株青绿玉米低温制粒的制粒温度与颗粒硬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含粉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认为:控制全株青绿玉米的添加量和模孔直径有助于降低制粒温度;全株青绿玉米颗粒硬度与其水分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含粉率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一、玉米耕葵粉蚧简介及近年来发生发展动态玉米耕葵粉蚧属介壳虫里的粉蚧类,在河北主要危害夏玉米,另外还危害小麦、高粱及部分禾本科杂草。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于地表下寄主茎基部吸食汁液,小麦、玉米受害后叶脉发黄,严重时整株叶片呈现黄弱形态,类似于脱肥,生长变缓慢或停滞,与健壮株形成明显反差,严重影响产量。在田间分布呈点片状,区域相对集中。玉米耕葵粉蚧传播方式有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两种渠道。  相似文献   

12.
<正>粗粮细作,将玉米通过生物酶化技术,加工成玉米高筋粉,便可成为城乡居民喜食的美味佳肴,使玉米就地转化增值2倍以上。玉米高筋粉不添任何食品胶、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在保证玉米纯天然、纯绿色的同时,还保留和丰富了  相似文献   

13.
宁夏引黄灌区粉垄栽培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索提高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产量的新型农业耕作措施,以玉米先正达408为研究对象,分析粉垄栽培技术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可降低土壤容积质量,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根长增加17cm,产量提高12.1%.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耕葵粉蚧(Pseudaulacaspispentagona Tar—gioni—Toxxetti),属同翅目,粉蚧科,是近年来河北省发生的一种新害虫。该虫虫体小,能分泌伪装和保护自己的粉状物,在表土层下隐蔽为害,玉米遭受为害后,还不易发现。玉米耕葵粉蚧主要为害玉米、小麦,其次是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尤以为害夏玉米最为严重。据调查,在邯郸县该虫对玉米的为害面积已达15—20%左右,  相似文献   

15.
玉米耕葵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是寄生玉米根部的一种新型害虫,主要为害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目前,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均有发生,且有扩展蔓延的趋势。2011年7月南乐县梁村乡王村、梁村铺等村先后发现了玉米耕葵粉蚧,经县植保站调查,发生虫害严重的玉米田被害株为  相似文献   

16.
榆林市风沙草滩区粉垄耕作对玉米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土壤进行粉垄与旋耕整地,研究粉垄耕作对玉米产量和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耕作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与旋耕相比,根长、根数、生物量均有所增加,同时在覆膜情况下可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7.
玉米高筋粉加工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加工的玉米高筋粉不仅保留了玉米的营养和清香,而且口感细腻、筋道强、滑爽,可做面条、水饺、馒头等“金色”食品。现将生物酶化法加工玉米高筋粉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为供试材料,采用专用型机械将土壤垂直旋磨粉碎并自然悬浮成垄的粉垄整地与常规拖拉机整地比较,探讨粉垄整地对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整地方式种植的玉米比常规整地的根系数量增多,根系长度增长;产量构成因子优于对照,最终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种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隔离种植甜玉米和普通玉米要隔离种植,以免串粉.一是距离隔离法,在种植甜玉米的田块周围350~400m范围内无其它玉米种植.二是时间隔离法,在播种甜玉米前后20d不播种其它玉米品种,错开玉米开花授粉时间,防止串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为农业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及污水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出吸附剂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并以未改性的玉米秸秆粉为对照,通过批试验探讨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Zn2+、Cd2+、Cu2+、Ni2+、Pb2+和Hg2+)的吸附性能。【结果】改性玉米秸秆中含有9.8 g/kg的巯基。未改性玉米秸秆粉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不足5%,而经巯基改性后可达97%以上。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在pH 5~7时对Hg2+的吸附量达到稳定,对水体中除Pb2+以外的其余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达到最大时的pH为6~9。随着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吸附量呈先迅速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该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模型描述,吸附机理可能为络合作用主导的吸附过程。【结论】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是对水体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吸附能力的潜在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