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156份绿茶样品直接进行光谱扫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茶多酚含量的定标模型,并讨论了不同的散射处理、导数处理和平滑处理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最后对最优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验证。原始光谱在经过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和8点平滑光谱预处理下的模型较优,其定标标准差(SEC)为1.33%,定标相关系数(RC)为0.932,预测标准差(SEP)为1.61%,预测相关系数(RV)为0.913,预测偏差(Bias)仅为0.375%。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实现绿茶中茶多酚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建立的定标模型能够达到实际应用中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水稻土全氮含量的可行性,利用Nicolet公司生产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仪测定129个水稻土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值,通过几种不同的光谱前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把测得的水稻土光谱值与实验室法测得的全氮数值拟合建立定标模型,经分析得出利用标准化处理的光谱数据与全氮含量之间建立的模型稳定性最好,模型相关参数为:预测标准差SEP=0.010 9,校正相关系数RCAL=0.98,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VAL=0.86,校正标准差SEE=0.031 6。结果表明:近红外法测定结果与常规方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快速、无损、准确地测定水稻土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红茶干燥中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工夫红茶干燥中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提出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红茶干燥中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随机抽取6次干燥处理中的226个样本,进行波长1 000~17 99 nm近红外光谱扫描后按照国标法测定含水率。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T)预处理,利用全局偏最小二乘法(PLS)、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 PLS),分别构建水分近红外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检测含水率,其准确度都可靠,但利用si PLS法将全光谱划分为13个区间,联合4个区间用6个主成分数构建的水分预测模型效果更优,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值分别为0.9593和0.0395,说明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以实现红茶干燥中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4.
以66份苎麻材料为检测对象,常规化学方法测定苎麻粗纤维含量,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其光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苎麻粗纤维含量的校正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7,标准偏差为0.78。用16个验证集对所建模型预测效果进行外部检验,预测值与化学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2,表明近红外光谱法用于苎麻粗纤维含量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苎麻中果胶含量的可行性.对62个苎麻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及果胶含量的测定,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信息与果胶含量的校正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04.利用该模型对16个验证集样品进行果胶含量的预测,预测标准差为0.21.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快速测定苎麻果胶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贵妃"芒果为试材,利用电子鼻检测果实气味响应值,同时测定果实的糖酸度,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基于电子鼻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品质预测模型。两种方法构建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的建模集相关系数R均大于93%,可滴定酸测模型的建模集相关系数R均大于91%。其中,BP神经网络建模集的相关系数R均略高于PLS,建模均方均根误差(RMSEM)也较低。而预测集相关系数R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与PLS的相当或略低,BP神经网络模型对芒果糖酸度预测准确性略好于PLS。结果表明,PLS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均较好,利用电子鼻技术对芒果品质进行无损伤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以200份玉米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建立3种茎秆组分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研究更快速、准确地测定玉米茎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4 017.94~8 053.28、4 017.94~8 067.89和4 027.08~8 928.20谱区内建立的测定玉米茎秆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模型效果最好。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校正模型,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 9、0.925 1和0.926 5,校正标准差分别为1.57、1.68和1.18。选取30份玉米茎秆样品作为检验集对模型进行验证,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外部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 9、0.891 1和0.905 0,其预测标准差分别为1.57、2.14和1.49。同样选取30份茎秆样品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 3、0.944 2和0.891 8,交叉验证标准差分别为1.87、2.32和1.43。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质量较好,能快速、准确测量玉米茎秆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无效变量消除法在油菜籽芥酸近红外无损速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改善油菜籽芥酸近红外预测模型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方法,利用无效变量消除法(UVE),对135个油菜籽样品近红外光谱信号进行筛选,并利用筛选后的光谱对油菜籽芥酸含量进行偏最小二乘法交叉验证。结果表明,UVE法筛选变量后建立的芥酸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和速度显著优于全波长参与建立的芥酸校正模型。散射校正加一阶导数对光谱预处理,UVE法筛选变量,偏最小二乘法交叉验证建立的校正模型效果最好,其预测值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R达到0.92,交叉验证预测均方差为2.2。因此,用UVE进行波长选择后建立的近红外模型,能准确快速地对油菜籽芥酸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基于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和高光谱遥感技术反演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可行性,利用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Chl),同时进行叶片光谱测定,以对Chl敏感的1个一阶导数波段、3个三边参数和3个植被指数作为自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构建估测模型,并利用验证样本对各生育时期估测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同时与传统的单因素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冬小麦反射光谱曲线在不同生育时期有所不同,且随着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不断降低;在以一阶导数光谱敏感波段、三边参数以及植被指数构建的冬小麦Chl单因素估算模型中,基于各生育时期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构建的模型精度最优;以7个参数作为自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构建的模型在各生育时期均表现出较好的拟合性及预测精度,尤其利用SVR建立的模型建模决定系数在0.8以上,预测决定系数在0.7以上,是进行冬小麦叶片Chl估测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0.
对72份国内外优质食用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化学测定,利用瑞典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建立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以寻找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中蔗糖含量的定标决定系数为0.822,定标标准误差为0.386,决定系数较高,误差较小,表明该模型代替化学分析进行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汤记高山茶和平地茶品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勇  杨贤强  洪高洁 《茶叶》2004,30(2):91-92,97
测定比较了汤记高山茶与平地茶的滋味成分的含量,采用SDE法提取了高山茶与平地茶的香气,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二者香气在组成和含量上的差别。结果表明,高山茶与平地茶的滋味成分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相差不大,但高山茶氨基酸含量较高,酚氨比较小;高山茶的香精油总量比平地茶的高34.5%,但高山茶和平地茶之间香气组分差异小,而在香气组分的相对含量上差异较大,高山茶中庚醛及雪松醇的峰度较大,这可能是形成高山茶香气馥郁的主要原因,其含量的高低可作为高山茶品质鉴定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东方  揭国良  陈飞  何普明 《茶叶》2006,32(4):202-205
采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溶剂,分步萃取普洱茶及红茶水提物。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较两类茶水提物及萃取组分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普洱茶在水相中的抗氧化能力无论在总体或单个组分上均略低于红茶;两类茶水提物对某些油脂具有较好抗氧化性;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两类茶在水相中的抗氧化性起主导作用,且红茶略高于普洱茶,在油相中均无表现明显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3.
郭丹英 《茶叶》2011,37(1):60-62
本文实地记录了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考察之旅.重点记录了黑茶理论之父、千两茶踩制工艺、安化擂茶的制作以及黑茶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现代黑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屠幼英 《茶叶》2001,27(2):22-24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茶饮料中茶叶游离多糖和复合多糖的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茶多糖总量约为绿茶饮料固形物的3.5%,游离多糖和复合多糖分别为1.9%和1.6%;其中包含了6种糖类: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而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在游离多糖和复合多糖中均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贾玲燕  屠幼英 《茶叶》2014,(2):102-103
茶人精神历经千年锤炼,更与时俱进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现代茶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茶人精神,也正契合当代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值得我们代代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6.
郭雅敏 《茶叶》2013,39(2):107-108,122
本文从茶菜、茶点心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结合目前餐饮、茶楼的经营现状与茶菜、茶点心的保健作用,融合地方特色与文化元素,倡导茶宴、茶菜、茶点心在旅游文化中的应用。引领消费新潮流,使之成为一道新的旅游文化风情线。  相似文献   

17.
张伟  汤培彪  杨忠兴  王华 《茶叶》2011,37(2):72-75
本文首先介绍古茶树的定义,随后根据对凤庆县的古茶树资源调查,叙述了在凤庆县境内分布的古茶树资源分布现状.结合凤庆县近年来茶叶产业发展的状况,本文从古茶树的种质资源、优质茶叶原料、天然价值、稀有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古茶树资源对凤庆县茶叶产业地位和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细话米     
李靓 《茶叶》2014,40(4):236-238
米砖是我国砖茶中唯一的红砖茶,也是边销茶中独特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其产量及消费地域的局限性,加上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又相对缺乏,使得人们对于米砖茶的认识一直十分有限。本文从米砖的得名、起源、制作、饮用四个方面入手,对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绿副茶改制红碎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纯  廖建宁  杨长敏 《茶叶》2003,29(1):28-32
对利用绿副茶改制红碎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将鲜叶萎凋至含水量为 6 8± 2 %后 ,磨碎 ,与加适量水的绿副茶按鲜叶∶干茶 =2∶ 5的比例混合 ,发酵叶含水量 6 8± 5 %发酵 ,发酵叶温度控制在 30± 5℃ ,发酵一定时间后 ,造粒、干燥即可得到红碎茶的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20.
乐素娜 《茶叶》2010,36(4):253-255
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甚为深刻,日本茶道的发祥与中国文化的熏陶息息相关。日本茶道与宋代时期流行的茶礼有许多共同点,两国的茶文化也有诸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