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玉堂 《食用菌》2007,29(3):63-63
小核菌(Sclerotium mycetospora)在蘑菇生产中经常出现,尤其在高寒地区,由于堆料期间气温较低,多风料堆低温区域大,更容易发生。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影响蘑菇产量、质量,重则绝收。因此在蘑菇生产中,要获得高产优质,必须对小核菌  相似文献   

2.
蘑菇的小菌核病是由一种伏革菌的分生孢子阶段的病原菌引起的。这种病主要发生在培养料中,被浸染的培养料中有许多黄色的小颗粒,外形似鱼籽,故有人称其为鱼籽菌,常在播种后就在培养料中发生。生有小核菌的培养料,蘑菇菌丝通常长不好,严重时很难蔓延,培养料中只有几条稀疏的线状菌索,严重影响蘑菇产量,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工作。一、形态特征小核菌属半知菌纲、无孢霉群、小核菌属。菌  相似文献   

3.
鬼伞又称野蘑菇,伞菌目鬼伞,是巴西蘑菇早秋栽培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竞争性杂菌,危害食用菌的主要有毛头鬼伞、墨汁鬼伞、粪鬼伞和长根鬼伞;都属高温型竞争性杂菌,喜高温、高湿、高氮源的环境。在巴西蘑菇的栽培中鬼伞一旦发生,会与巴西蘑菇竞争营养而造成减产甚至绝产。下面介绍一下巴西蘑菇栽培中鬼伞发生的原因以及我们在本课题放大栽培实践中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省香菇生产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在香菇生产中,或多或少会出现杂菌感染,尤其是老菇区杂菌感染更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因杂菌感染废弃的菌筒约900万筒,经济损失千万元以上。为了废物利用,我们从1989~1993年将它用来栽培蘑菇,试验获得了成功,每个香菇感染菌筒产蘑菇500~800g,产值1.5~2.5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污染料的灭菌处理 从各地收集污染有大量绿霉、链孢霉、毛霉等杂菌的香菇菌筒,在使用前按每干菌筒(弄碎摊在水泥场上),用30kg5%福尔马林,25kg0.3%多菌灵进行喷洒灭菌,边喷边翻料,来回喷洒2次,力求喷洒均匀。喷后用薄膜覆盖严密闷24小时,灭菌处理后晒干贮存备用。 (二)培养料的调配堆制 蘑菇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利用比较容易,而对木质素的利用相对难些,主要原因是受蘑菇菌丝体分泌的胞外酶种类及其活性的限制。因此在香菇菌筒料中应加入适当比例的畜粪以及其它辅料,并加以堆制。通过堆制培养嗜热性微生物群体分泌水解酶,促进木屑培养料的软化和木质素的降  相似文献   

5.
曾宪森  黄玉清 《食用菌》1995,17(1):32-33
1987年我省仙游县大济乡发现疣孢霉病局部发生,1988~1990年波及全省蘑菇栽培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探明蘑菇疣孢霉病大发生条件及提出相应防治适期,是当前蘑菇生产的急需。 一、材料与方法 (一)疣孢霉病发生条件 ①蘑菇菌种间抗疣孢霉  相似文献   

6.
生产各种食用菌菌种时,如何降低杂菌污染率,提高正品率,是每个制种单位必抓的首要技术措施。尤其在高温季节大规模生产栽培种时,如果不抓紧这一关,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会严重影响菌种质量。近几年来,我厂在6~9月的高温季节生产蘑菇、香菇、黑木耳、猴头菇等栽培种30多万瓶,杂菌污染率均控制在8%以下,而且品质优良。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肥菇栽培中胡桃肉状杂菌发生和防治技术黄建春(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201103)大肥菇是从野生蘑菇中分离出来的中偏高温型类蘑菇菌株,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比双孢蘑菇分别高3~5℃和6~8℃,栽培要求和双孢蘑菇基本相同。上海和邻近上海的江浙一带...  相似文献   

8.
袋栽香菇的高产栽培技术061001河北省沧州市农科院李志欣香菇,不但香郁诱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能防治多种疾病,被誉为“蘑菇皇后”。我们采用袋栽香菇高产栽培技术,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可采4~5批菇,比菌砖提高20%~30%,且不易受杂菌污染,现...  相似文献   

9.
蘑菇原种的生产难度较高,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杂菌感染或降低菌种质量,现就笔者实践,对怎样制好蘑菇原种谈点体会。(一)安排好生产季节。浙北、上海地区生产蘑菇原种的最适期是3月上旬至4月中旬,具体应根据栽培种的生产期分批进行原种生产,太早(菌龄长)或过迟(菌种一直处在加温下培养)都会影响栽培种的质量,且成本高。  相似文献   

10.
冯国民 《蔬菜》2009,(8):26
夏季栽培蘑菇因气温高、湿度大,造成蘑菇杂菌基数较高.此时如果针对这些特点,分阶段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可取得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污染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淑芳  张占兴 《食用菌》1998,20(1):38-39
近年来,我国香菇代料栽培发展很快,但由于有些菇农对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重视不够,导致污染率高,造成香菇减产或绝收。 1 污染原因 1.1 料袋灭菌不彻底造成污染 特征是杂菌在料袋内普遍发生,种类多样。有时前期无任何表现,后期突然暴发。造成灭菌不彻底的原因:①灭菌灶设计不合理,仓内有“死角”。②温度达100℃保持的时间太短,袋料中心由于传热慢灭菌不彻底。③原料严重霉变,杂菌基数大,按常规灭菌达不到彻底灭菌要求。 1.2 表面微孔造成污染 特征是出锅后5~10天,在袋表有杂菌小斑点,细查在袋膜有小孔。造成微孔污染的原因:①塑料袋质量不高,韧性差,本身存在有微孔。②在装料、出锅、转运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的小孔。③灭菌灶仓壁粗糙,在装锅过程中扎破袋造成的微孔。 1.3 接种过程中造成污染 特征是接种穴周围有杂菌斑。主要原因:①接种室消毒不彻底有杂菌孢子存  相似文献   

12.
李明焱  朱惠照 《食用菌》2005,27(1):49-50
巴西蘑菇菌丝体抗杂菌能力较强,但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也会遭病虫危害,轻则产量减少、质量下降,重则只菇无收。为了减少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武义县金星食用菌公司在推广巴西蘑菇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病虫害的分段防治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科研中试产品,蘑菇祛病王在山东等地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性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对绿色木霉、青霉、黄曲霉、毛霉等主要杂菌的预防率达92%,对该杂菌菌丝的抑杀率达100%;对褐斑病、褐腐病、软腐病、霜霉病等常见病害的预防率为89%,抑杀率达98%以上,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竞争性杂菌发生的严重性,对食用菌生产所造成的危害;分析了竞争性杂菌发生蔓延的主要原因;根据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对竞争性杂菌的系统综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桃小食心虫是牡丹江果树生产上危害最严重,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害虫。发生猖厥时,蛀果率达30~80%变成猴头果,不能食用,不能存放,严重影响水果的品质与风味,造成当年果树减产,而且也影响第二年果树的生长和结实。为了掌握桃小食心虫在  相似文献   

16.
在蘑菇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病害,除真菌和细菌病害外,还有蘑菇病毒病。病毒引起的蘑菇病害,直接影响到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蘑菇质劣低产,严重者甚至无收。据荷兰一千多个菇场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受病毒感染,损失为15%。在英国,有的学者认为几乎栽培蘑菇的地方都可以发现病毒。  相似文献   

17.
刘裕岭  许生国 《食用菌》1994,16(1):25-25
传统的室内多层固定架栽培蘑菇,不仅所需成本高,栽培面积受到限制,而且由于场所一直固定不变,病虫杂菌等污染危害严重,使产量、品质和收益逐年下降.泰县洪林乡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将其改在早稻茬田用单层“人”字形简易棚架栽培蘑菇,棚架地点年年换,架材年年新,减少了病虫杂菌危害,同时单层架菇棚透气、保温、保湿性能好,为蘑菇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效地延长了出菇和市场供应周期,达到了省工、节本、便管理和高产、优质、高效的“两高一优”目的.多年大面积栽培结果,每亩耕地可实际栽培蘑菇  相似文献   

18.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我省各葡萄产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结果树和幼苗受害最重。发生后常造成叶片枯黄,早期脱落,枝条不充实,影响幼苗安全越冬。严重时,还可造成大量死苗。据1983~1984年在熊岳地区调查,病叶率高达100%,严重度为95.3~96.5%,严重地块死苗率10~15%。因此,我们从1983年开始至1986年进行了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发酵料选择性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蘑菇与木腐菌类的栽培方式不同,蘑菇采用的是发酵后的生料开放式栽培,木腐菌类则主要是采取蒸汽灭菌的熟料栽培。木腐菌类熟料栽培的无菌要求比蘑菇的发酵料开放式栽培严格得多,但实际生产中前者的污染率却比后者高得多,搞清蘑菇发酵料开放式栽培抵御杂菌污染的机理,能为完善蘑菇生产措施,改进木腐菌类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早在1983年以前就有人认为,蘑菇栽培中杂菌污染率低的原因是经过发酵的培养料具有只允许蘑菇菌丝旺盛生长的选择能力。对发酵料的这种选择能力形成的机理讫今尚未彻底弄清。本文试图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实验结果,对发酵料选择性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育娜  张航飞  王珂 《蔬菜》2015,(2):76-77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过程中杂菌污染频发,给生产者造成一定损失。介绍了金针菇生产中杂菌的种类、特征、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杂菌产生后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食用菌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