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奎屯垦区棉花枯、黄萎病对产量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为害很大的两种病害,被称为棉花的癌症.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特别是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在新疆棉区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控制棉花枯、黄萎病的发展蔓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对可持续的棉花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皖江地区地沿长江中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粘重,雨季长,田间跨度大,棉花种植地区多为老棉田,加上棉种的大调大运和乱引乱种,导致棉花枯萎病的快速蔓延。分析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和原因,皖江地区棉花枯黄萎病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特别是老棉区、重茬棉田发生较重。枯、黄萎病都属系统侵染病害,称为棉花的"癌症",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棉花枯、黄萎病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乌苏市是国家和自治区优质棉基地县(市)之一。近年来,乌苏棉区枯黄萎病普遍发生,尤其是2013年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造成棉花产量减少、品质下降。本文结合棉花枯黄萎病在乌苏市的发病实况、发病原因,阐述了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实现保证棉花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棉花苗病,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等病害及棉蚜,盲蝽象等虫害在我地棉田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枯黄萎病及红叶茎枯病的发生期提前,扩展蔓延速度加快,导致部分棉田提早脱叶死亡,严重影响产量。成为制约棉花高产稳产的瓶颈,特别是各种病害一旦发生则治愈困难,因此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从备播时抓起,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以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症状、发病条件,总结其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棉花黄萎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危害严重、世界性的土传性维管束病害之一,棉花黄萎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立足国内外现有的棉花黄萎病防治措施如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常规防治方法,结合时下新兴的生物有机肥防治、不同防治试剂之间混配等方法对棉花黄萎病防治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综合评述,为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有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207-207
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主要病害是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尤其以黄萎病发生危害比较严重。从调查结果来看,黄萎病的发生已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棉花稳产、高产及棉花品质带来严重影响。经分析研究棉花的种植模式、管理方法及气候特点,再结合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特点,总结出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研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中的严重病害,历史上这两种病害在发生严重的年份曾损失皮棉约为200万担。建国以来,特别是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成立以来,组织全国力量,开展协作研究,在基础理论和防治措施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本文是对我国十年来关于棉花枯、黄萎病研究工作进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马元 《农村科技》2014,(7):42-43
<正>2013年,13团16连棉花枯、黄萎病发病严重,个别条田有病情扩大趋势。由于陆地棉缺乏抗枯、黄萎病的种质资源,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一方面通过轮作倒茬等农业栽培措施防治,另一方面通过喷施化学药剂防治。为比较2种药剂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效果,特设置此试验。  相似文献   

12.
霍城县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主要棉区,近年来,棉花枯黄萎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危害严重。文章总结了霍城县棉花枯黄萎病病害特点、发生规律、诱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棉花黄萎病频繁重发原因分析及可持续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大丰地区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现状分析,指出近10 a来棉花黄萎病发病范围和面积呈不断扩大上升趋势,发病程度和急性暴发频率加大;对棉花黄萎病的发病原因从植棉老区、气候条件、感病品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铎  解莉  张丽萍  赵宝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02-3303,3357
论述了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拮抗微生物以及利用诱导抗性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万荣县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4万亩,60%为河滩植棉。棉花上枯黄萎病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扩展趋势。据调查,2002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为0.3万亩,占总面积的10%,为中等偏轻发生;2003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为0.5万亩,占总面积的16%,为中等发生;2004年全县发病面积达0.6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22%,为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16.
该文阐述了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以及布点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明显降低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率,降低幅度为37.1%~49.41%;籽棉产量明显增加,增产幅度为27.2%~34.38%.  相似文献   

17.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在农一师棉区普遍发生,已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在总结农一师棉区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病情况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为农一师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两种危险性病害,且枯萎病比黄萎病威胁更大.这两种病害一旦发生蔓延为害,轻者使棉花减产,重者绝收.省内外大量实践证明,种植抗病的棉花品种,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经济有效措施.我们从1971年开始进行了棉花抗病育种工作.八年的研究结果,选育出了抗病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棉花新品种7317(予抗一号),并于1980年荣获了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9.
0引言由于棉田长期连作,农三师五十团棉花枯、黄萎病致病菌在土壤逐步累积,每年都有一部分棉田枯、黄萎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产量。2007年,我们根据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研究制定出棉花枯、黄萎病在不同发生程度下,应该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棉花黄萎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黄萎病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棉花黄萎病的发病规律,并提出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