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山老红旗港滨河生态廊道是金山区的重要脉络,是城市空间联系的纽带。文章通过对金山区域自然条件、地域文化、地理环境等差异以及项目本身立地条件的分析,阐述金山老红旗港滨河生态廊道的规划原则、规划理念以及竖向设计、种植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在原来景观规划设计中经常用到一种设计手法-生态绿道。生态绿道其实就是一种线性的生态廊道,不仅可以当做居民的户外娱乐场所,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绿道对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建设离不开生态绿道建设。当今生态绿道建设中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城市园林设计者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更新设计理念,把城市绿道设计的更加完善,为城市添加更多美丽。  相似文献   

3.
城市廊道作为一种以条带状呈现的景观单元,可视为不同于两侧基质的被拉伸斑块,具有连接相似组分的景观单元、完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多重生态效益。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城市廊道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与关键要素,顺应当下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相应的城市廊道景观生态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4.
京沪高铁南京栖霞段绿化结合了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及理论,从高铁生态廊道的功能及规划原则、高铁生态廊道宽度的设计、生态廊道景观植物的配置方式等方面出发,通过人为干预,使高铁周边尽快形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稳定生态环境,实现集生态防护、景观展示、地区人文底蕴提升等为一体的生态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5.
于淼 《现代园艺》2013,(16):118-119
随着水系景观工程的建设,水系两侧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将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内环河作为巴彦淖尔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程被包围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内,其重要性也将被取代为城市内部的景观水系,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面貌。我们通过生态设计、文化设计的方法,将内环河滨水地带转变为城市的开放空间。设置集散、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满足市民休闲、运动、娱乐的需求,同时结合重要的交通结点及历史人文遗迹,设置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设施,使它成为城市中一条富有特色的景观廊道、生态廊道和休闲运动廊道。  相似文献   

6.
刘妍 《花卉》2018,(16)
在城市中开展园林景观工程不仅是提升我国绿化面积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提升城市美观程度及经济水平的基础方式,对城市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求设计人员遵循景观园林设计原则,同时也需要依据现代城市景观工程情况,充分结合生态规划理念,保证在提升园林景观设计水平的同时体现生态规划特色,实现提升城市景观工程水平、加快城市美化建设的目的。本文就城市中进行生态规划的重要性加以分析,对景观设计中应用该理念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规划理念展开讨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绿化程度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南方园艺》2021,32(4)
生态景观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为理论指导,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探索既能够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城市景观动态发展的空间平衡,从而实现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与廊道功能的一项工作。本研究立足于柳州市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在可持续设计理念引领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种柳州市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模式,借助公众力量推进城市景观建设,从而为优化柳州市营商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对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网络体系,维护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
郑佳  宛亮  樊金萍 《现代园艺》2013,(22):96-96
随着我国经济、人口、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城市新区绿色廊道的生态规划能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不受破坏,从而达到城市生态健康,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城。  相似文献   

10.
金啸宇 《现代园艺》2012,(12):141+143
三溪一河沿河景观带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景观廊道以及通风廊道。是城区北部的重要水系,穿过牡丹江约1/3的城市空间。项目总规划面积150万 m~2,绿化面积116万m~2,硬质铺装面积34万m~2。它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的品质,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园林设计作为切入点,从野生动物保护角度出发,探讨动物栖息地、建设保护绿地、发挥动物景观价值与生态作用等多个层面上的园林设计需求。随后,提出一套基于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全新园林设计模式,详细阐述园林选址、规划生态廊道、从动物角度来配置植物方面的设计要点。旨在做到对城市建设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动物繁衍生息三者的完美兼顾,为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也为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园林景观发展主要体现出城市面貌改革,加大对园林景观工作的改进力度,不断改进城市生活环境,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进而体现出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有效地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合到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不断推动和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梳理西方国家城乡建设的相关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现状,提出"田园城乡"的规划理念。文章结合长泰县花卉产业规划实例,以"田园城乡"理念为基础,在发展花卉产业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走廊、生态廊道,以乡村产业融合乡村生活,逐步构建和谐、美丽、富足的田园城乡。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发展水平,它既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象征,也是物质文明的展现。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理念相继提出,无论是基于何种理念的建设,城市风景园林规划都是一个重点项目,它是展现现代化城市在绿色、生态、环保、地域文化等理念上的重要风向标。从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方向来看,各个城市都特别重视风景园林规划建设,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建设项目数量上,和传统城市建设相比都有很大的突破。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科学化的城市建设理念,更加注重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生活环境、城市绿化生态的打造和完善,因此,对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要更加关注。基于对海绵城市理论内涵的理解,详细分析风景园林规划在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意义和具体体现,其目的是探索出风景园林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途径,以便于更加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论要求,为城市科学化、现代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5.
道路绿化在城市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案从"低碳、生态、防护、滨海"等角度出发,以"绿廊水韵、风情台州湾"为设计理念,以自然、生态、立体的道路绿化设计手法,运用并融入台州独特的滨水景观元素,进行植物配置,打造具有海滨风情的、绿树成荫的、生态绿色廊道。本文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聚海大道"景观绿化为例进行阐述,以期为滨海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道是指沿着河流、溪谷等自然景观和生态区域环境建立的人工廊道,城市绿道连接了自然景区、生态保护区、城市主要公园和城市生活区,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可在城市绿道休闲、交往,此外,城市绿道对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了城市绿道生态设计手法应用,以期能够为城市绿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廊道的设计理念及其功能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生态廊道的概念起源、结构、特征和功能等相关理论,综述生态廊道理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空间安全格局、城乡规划等方面的实践,提出构建生态廊道的设计理念,旨在为今后生态廊道的功能实现提供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生态廊道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保护生态空间的同时,对改造与提升地块原有不良因素同样有着重要作用。以上海市青浦区天马处理厂生态廊道项目为例,探究生态廊道的设计对策,并论述了水森林区域。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东湖港位于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属东沙湖水系。项目区涉及青山、洪山、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行政区,属于这个区域区重要的排水廊道。设计按照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园林绿化建设,贯彻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对港渠进行了整治。依据设计成果,整治后的港渠可满足武汉市"海绵城市"主要控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山水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问题,并以江西省宜春市为研究案例,运用山水生态城市的相关规划理念进行具体分析,为构筑山水生态城市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建设内容。研究认为,宜春市城市空间结构为“三轴”“三带”模式,“山水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与“现代智慧城市”的建设相结合,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人工智能、历史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城市建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