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马铃薯免耕栽培与常耕栽培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西式快餐企业进军中国市场 ,对马铃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马铃薯的种植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但长期以来 ,广西兴业县马铃薯的栽培一直沿用传统常耕方法即在晚稻收割后 ,经过犁翻耙地后起畦播种 ,工作量大 ,成本高 ,产量、品质、效益较差 ,严重阻碍生产的发展。现介绍马铃薯稻田冬种省工增效、优质高产的免耕覆盖稻草栽培方法。1种植地点及时间地点 :广西兴业县石南镇富阳村肖忠伟户稻田 ,时间 :2003年12月~2004年3月。种植品种 :贵州马铃薯。2种植面积免耕栽培覆盖稻草厚度6cm、…  相似文献   

2.
我省境内气候温和,秋季气温及光照资源较充足.尤其在8~10月,一般平均温度都在20℃左右,有效积温达2000~2100℃,日照达400小时,占全年的30%左右.这些温光资源对水稻收割后发展稻田晚秋生产十分有利,而秋洋芋具有投入少、生产期短、见效快、价值高等特点,适宜作稻田晚秋资源开发项目.稻田种植秋洋芋,要狠抓以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南方冬季稻田资源利用率丰富,在稻田冬季空闲期间,充分利用土地,改变传统的露地种植方法,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种植马铃薯,可保温、保湿、控草,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在选地、选种、施肥、合理密植、地膜覆盖、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技术总结,达到高产、稳产目的,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师宗县有着良好的地质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早春马铃薯的种植。本文从云南省师宗县的实际出发,分析介绍了早春高产马铃薯种植的技术要点,其中包括选地整地、种薯选择与播种、种植方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马铃薯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作为陕南城固县的主要经济作物,经过长期的种植经验积累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栽培指导,形成了城固县特有的早春马铃薯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和模式。为促进早春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推广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提高早春马铃薯产量,改善产品商品性,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实现早春马铃薯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城固县马铃薯近5 a农业推广和栽培技术培训过程中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形成一套高产高效早春马铃薯栽培技术和模式,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前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及3种高效轮作模式等七个方面,填补了国内早春马铃薯栽培技术方面的不足和欠缺。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全国马铃薯冬种生产区域。脱毒种薯未能自繁是制约这一地区晚秋和冬季马铃薯发展的主因。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3个马铃薯品种的脱毒微型薯,在广西那坡县海拔800m地区进行春夏繁育脱毒种薯试验,2月25日种植,6月18日收获,植株生长良好,大西洋、中薯3号、费乌瑞它种薯产量分别为34504.5、29004.0、37500.0kg/hm2。为广西高海拔地区建立脱毒马铃薯春夏繁种基地提供了初步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优势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单季稻和早中稻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我县达1.19万hm2,但随之而来的是单季中稻前作和早中稻后作的空闲问题。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粮饲兼用的作物,由于其生长温度低,生育期短,能为单季中稻早春或晚秋接茬,因此马铃薯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8.
早春马铃薯种植在从江县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分析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低海拔地区大棚种植早春马铃薯的利与弊,阐述低海拔地区大棚种植早春马铃薯应注意的问题、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浙南山区主要的冬季粮食作物,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冬季农业的开发,我县稻田种植马铃薯的面积,1988年为5000亩左右,到1992年已达18100余亩,近年来我们利用低海拔地区早春回温早,光热充足的优势,积极发展早熟马铃薯栽培,据不完全统计:1991~1993年销到杭州,上海等地的鲜马铃薯达8000多吨,产值达500多万元。其中渤海镇,梅坑村陈志银等农户种植的15亩早熟马铃薯,平均亩产1235.4公斤,亩产值1345元。成  相似文献   

10.
有些农户为方便省事,常将红薯马铃薯混贮于同一贮藏室,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红薯是喜热作物,一般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和早秋种植,贮藏的最适温度为10℃~15℃,如温度低于9℃,会发生硬心腐烂,而马铃薯是喜冷作物,种植于温度较低的早春和晚秋,贮藏的最适温度为1℃~5℃,如温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广西主要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ing disease,RSD)的发生情况,了解其分布、危害程度及发生规律,为推广甘蔗健康种苗,有效防控RS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4年在广西9个糖料蔗主产区进行RSD发生情况调查和田间取样,采用PCR对采集的蔗茎样品进行RSD检测,并按不同蔗区、不同品种、不同植期、不同蔗地类型的发病率分析广西蔗区RSD发生状况.[结果]在278个样品中有198个样品检测出RSD,检出率为71.2%;调查的9个主产区均检测出RSD,阳性检出率在58.3%~100.0%;采集的27个甘蔗品种(系)均检测出RSD,其中主栽品种ROC22发病严重,RSD检出率达80.8%;新植蔗的RSD检出率为36.0%,宿根蔗的RSD检出率为75.7%,宿根年限越长,RSD检出率越高;旱地蔗的RSD发病率比水田高18.1%(绝对值).[结论]RSD在广西普遍发生且发生严重,生产中急需推广甘蔗温水脱毒种苗和选育高抗且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甘蔗主产区甘蔗线虫的种类、分布及虫口密度等信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桂南沿海、桂南、桂西南、桂中、桂西11个主要蔗区甘蔗线虫土样,采用贝尔曼浅盘漏斗分离法对线虫进行分离,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种类及数量.[结果]共收集到甘蔗寄生线虫16属,占线虫总数的70.3%,腐生线虫占29.7%;在寄生线虫中,以螺旋线虫和矮化线虫为主,分别占54.0%和26.9%,其次是短体线虫,占12.1%.水田蔗地线虫数量比旱坡地多,宿根蔗地比新植蔗地多;水田及宿根蔗地矮化线虫和短体线虫比旱坡地及新植蔗地多,但水田及宿根蔗地螺旋线虫比旱坡地及新植蔗地少.[结论]共鉴定出16个属的寄生线虫,优势寄生线虫为螺旋线虫、矮化线虫和短体线虫.研究结果为广西甘蔗主产区开展线虫普查及线虫病害防治和检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茎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广西蔗糖业提供优良的甘蔗新品种,以粤糖93/159为母本、ROC22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经过“五圃制”选育程序和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高产、高糖、宿根性好的大茎甘蔗新品种桂糖39号,于2012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9号平均产蔗量97.2 t/hm2,较对照新台糖22和新台糖16分别增产5.3%和11.2%;11月至翌年2月的平均蔗糖分为14.07%,比新台糖22高0.05%,比新台糖16低0.02%;平均含糖量为14.02 t/hm2,比对照新台糖22和新台糖16分别增加9.1%和10.4%.该新品种适宜在广西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地和水田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红壤稻田脲酶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红壤田在晚稻生育期间脲酶活性从插秧到分蘖期逐渐升高,抽穗后逐渐下降,到收割后降至最低。不同类型麦活性大小为肥田〉中肥田〉瘦田。脲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加深 农业生产上安排氮以的使用用本结果将尿素避开脲酶高峰期使用,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赤红壤蔗地土壤酸缓冲性能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滴定土壤酸度的方法研究广西蔗地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结果表明,广西赤红壤蔗地土壤酸缓冲能力不强且对酸敏感,其土壤酸化转折点在加入模拟酸雨pH值3.0-3.5之间。酸雨会造成蔗地土壤严重酸化,而年施用75t/hm2酒精废液对蔗地土壤酸化影响较小。影响土壤酸缓冲性能因素主要为有机质、物理性粘粒、盐基总量和交换钙。据此可采取增施有机肥,施用碱性物质如石灰或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以及增加土壤覆盖如蔗叶还田,或采取等高种植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减少土壤粘粒及阳离子流失,降低土壤酸度,从而提高蔗地土壤酸缓冲能力,改善蔗地土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鉴于矿区周边不少耕地受到污染,生产的农产品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需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为找出对农业生产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品种,根据广西的情况选择崇左市一个已停产的铅锌矿污水灌溉区进行甘蔗与桑树的大田试验研究。该项试验设置两个片区,每个片区的每种作物5次重复。结果表明,一个片区甘蔗与桑树有生产种植价值,另一个片区则没有生产种植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江西玉米生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6个县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江西发展玉米生产的四项措施:1.春玉米较宜旱地、夏玉米较宜山区、秋玉米较宜水田的玉米布局;2.适当早播、早管早发、增施肥料、合理灌排的栽培技术;3.农户种玉米养猪的的种养结合方式;4.开展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03-2287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表现,为其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和2012~2013年度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点桂糖03-2287和对照新台糖22号(ROC22)2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以及生产试验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桂糖03-2287第1、2年新植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100.00和106.67t/hm^2,兮别较对照增加10.58、12.47t/hm^2;从11月到次年2月份,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3.46%和13.77%,较对照低0.43和0.47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分别为13.31、14.70t/hm^2,分别比对照增加7.5%和10.3%。宿根平均甘蔗产量为113.37t/hm^2,较对照高23.8%;平均蔗糖分为13.99%;平均含糖量为15.81t/hm^2,比对照增加19.6%。在生产试验各试点中,桂糖03—2287的甘蔗产量均比对照ROC22高,平均较对照增加9.6%。[结论]桂糖03-2287在新植和宿根中,较当前的主栽甘蔗品种ROC22更为高产、稳产,单位面积产糖量更高,新植蔗的蔗糖分比ROC22略低而宿根蔗无明显差异。应属一个中晚熟优良甘蔗品种,可在广西甘蔗生产上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露地种植西瓜采用一年三熟栽培模式,可解决人口多、耕地少、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通过春瓜选用迟熟无籽西瓜、夏瓜和秋瓜选用早熟有籽西瓜的科学搭配,严格进行种子、营养土和大田土壤消毒,嫁接育苗,健身栽培和预防为主的防病措施,西瓜每公顷产量可达105000kg,比一年二熟栽培每公顷增产22500kg,增加产值2.2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关健词:西瓜;栽培模式;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广西热区晚稻田发生危害的稗草种类及其地域分布特点,为广西稗草的防控及稗草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以稻田稗草为对象,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南宁、北海、钦州、梧州、贵港、玉林、百色和崇左市晚稻田进行田间调查及采样,共112个调查点672个小区田块;采用七级目测法调查每个样点的稻田稗草发生情况;运用Levins方法中的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稻田稗草的生态位动态。【结果】广西热区晚稻田主要有孔雀稗、硬稃稗、长芒稗、西来稗、光头稗、稗、无芒稗、短芒稗和细叶旱稗等9种稗草,其中无芒稗的发生频度最大,为98.21%,其次为西来稗,发生频度为93.75%,长芒稗、硬稃稗和光头稗的发生频度较小,均低于40.00%;百色、钦州和梧州以无芒稗为优势种,北海、崇左、贵港、南宁和玉林等以西来稗为优势种;9种稗草中,以无芒稗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2.847,其次是西来稗,生态位宽度为2.614;稗与孔雀稗为最大生态位重叠值物种对,光头稗与硬稃稗为最小生态位重叠值物种对,光头稗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普遍较低。【结论】广西热区晚稻田稗草种类丰富,且不同区域稻田的优势稗草种类不同。生产中应针对不同种类稗草采取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