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香蕉束顶病病原由病苗和香蕉交脉蚜传播。预防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同时应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香蕉束顶病的研究:Ⅲ.传毒介体香蕉交脉蚜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福建香蕉种植区,香蕉束顶病的介体--香蕉交脉蚜以孤雌生殖方式进行繁殖,高度世代重叠。它主要分布在蕉株的假茎及吸芽上,密度大时可遍及心叶基部,叶片以及果轴上,可以有翅蚜飞迁及无翅蚜爬行方式在株间迁移,在田间除为害香蕉外,在其高峰季节,还见少量寄生粉世芭蕉,大蕉,姜,姜黄,芋,室内饲养在粉芭蕉,大蕉(柴蕉),姜,姜黄,芋,芭蕉芋和美人蕉等上能少量繁殖。在香蕉园中一般在每年的9-12月份有一明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216-216
香蕉交脉蚜又名蕉蚜、蕉黑蚜。近年来该虫发生严重,吸食植株汁液,传播香蕉束顶病毒,对香蕉生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栽培香蕉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但香蕉由于栽培管理不善,容易发生香蕉炭疽病,如果防治不及时,会使香蕉造成严重减产。怎样防治香蕉炭疽病呢?  相似文献   

5.
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烯唑醇对香蕉叶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而且对香蕉生长没有抑制作用,是一个防治香蕉叶斑病优良的杀菌剂,值得在香蕉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香蕉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香蕉病虫害对香蕉产量及质量影响极大,对香蕉病虫进行防治是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就香蕉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香蕉叶斑病是一种毁灭性香蕉真菌病害和典型的土传病害,属于常发性重要病害。本文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国外香蕉叶斑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情况,旨在为我国科学合理地防治香蕉叶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世界香蕉枯萎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香蕉真菌病害和典型的土传病害,属于常发性重要病害。本文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面综述了近10年国外香蕉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情况,旨在为科学合理的防治香蕉枯萎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香蕉枯萎病生物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索出一套防治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生物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通过选用抗病的香蕉品种,用虾肽氨基酸肥提高香蕉的抗病虫害能力,并配套适宜的香蕉栽培技术对防治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综合防控技术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粤科一号、农科一号香蕉品种的抗病率分别为85.4%、82.0%,远优于巴西香蕉(0%);香蕉枯萎病生物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抗病品种+虾肽氨酸肥+保根防病的栽培技术措施)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该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应用可使香蕉枯萎病的抗病率高达96.6%以上,有效防治香蕉枯萎病.  相似文献   

10.
香蕉种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香蕉种植中,除了要注重优质品种的挑选和培育,还要重视香蕉病虫害防治工作。本文主要针对香蕉黄叶病介绍了其主要病症表现,并提出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防治香蕉黄叶病提供参考,提高果农种植香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简述了香蕉枯萎病在国内外的发生危害及当前防治情况,概述了国外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利用单孢杆菌、木霉、光合细菌防治香蕉枯萎病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对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真菌性土传病害,在我国主要香蕉产区都已发生危害,严重影响我国香蕉种植业的发展。本文对香蕉枯萎病病害症状、发生原因、农艺防治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育种等方面的防治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异源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了23种异源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忌避作用和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24h后蓖麻、夹竹桃对香蕉交脉蚜定居取食的干扰效果好,忌避作用指数在0.1以下;马樱丹、番茄、飞机草和鳞花草对香蕉交脉蚜忌避作用较强,忌避作用指数为0.1-0.3;忌避作用指数为0.3-0.5的有千头柏、牵牛花、白花非洲山毛豆、马尾松和走马箭。处理后48h,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忌避作用明显降低;处理后72h,大部分植物提取物的忌避作用指数接近于1,说明对香蕉交脉蚜的定居取食干扰作用已很弱。绝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致死作用不强。处理后72h,仅蓖麻、马樱丹存活指数低于0.5,即处理的蚜虫存活率在对照的50%以下。另外效果较好的有夹竹桃、飞机草、白花非洲山毛豆等。  相似文献   

14.
陈桂贤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90-190,215
中山市香蕉主要病虫害有香蕉枯萎病、香蕉叶斑病、香蕉象甲、香蕉弄蝶等,对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蕉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149-150
香蕉是我国华南地区的重要特色产业,但近年来香蕉枯萎病等香蕉病虫危害不断加重,已成为我国香蕉优质高产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同时,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大量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对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威胁。介绍了目前香蕉病虫害的绿化防控技术,即主要应采取种苗检疫和协调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防控技术,以保障香蕉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促进我国香蕉产业提质增效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香蕉枯萎病化学防治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是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试验研究中,采用在香蕉枯萎病杀菌剂掺入农用保水剂,并用于接种了FOC4的香蕉盆栽中,进行保水剂对杀菌剂的药效保持情况的试验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得到使用保水剂和不使用保水剂的杀菌剂在香蕉枯萎病防治效果上具有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保水剂能够较好的保持住杀菌剂药效,延长有效期,从而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另一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第三次药后10d防效达77%以上,对香蕉叶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20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相对较差。生产上,推荐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  相似文献   

18.
从香蕉园建立、香蕉各生育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香蕉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香蕉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蔡永春 《农技服务》2008,25(2):89-89
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香蕉蕉果黑星病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万兴、势克防治香蕉蕉果黑星病效果好,其防效在90%左右,且对香蕉安全。  相似文献   

20.
香蕉病虫害严重威胁到香蕉的健康生长,因此,本文对西双版纳地区常见香蕉病虫害种类展开了分析,并探讨了香蕉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