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银鱼是水库、湖泊等大中型水域鱼类资源增殖的理想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在自然水域中能自然繁殖等优点,因而成本低、收效快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了在哈尔滨地区大中水域增殖这一品种,我县二龙山水库于1996年1月首次移植大银鱼获得成功,并当年初步形成种群。现将移植情况和效果初报如下: 一、大银鱼的生物学 大银鱼主要分布于沿海和通海江河及其附属湖泊水库等。体长为110~200mm,银白、透明、腹鳍前部近  相似文献   

2.
对自然分布的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anius)成熟和产卵有过报道[1],人工增养殖水域大银鱼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有过研究[2,3],但其生殖腺组织学尚未见报道。大银鱼作为北方地区重要的移植增殖鱼类,我们在柴河水库移植增殖过程中,对...  相似文献   

3.
<正> 大银鱼是具有一年生命周期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我国将大银鱼向大、中型水库移植已有不少地区,有的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向小型水域移植、增殖却少见报道,个别试验报道亦未曾涉及经济效益。 为扩大大银鱼的生产领域,探索其资源增殖新途径,我们进行了向小型水库及海、淡水的池塘移植的试验,证实了大银鱼亲本、人工受精卵、人工繁殖的鱼苗在新的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飞 《河南水产》1998,(4):2-3,6
河南省的银鱼移植增殖试验研究工作开始于1987年,1990年首先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获得成功。洛阳市陆浑水库1994年形成暴发性产量后,在省内和国内引起震动,继而掀起了全省性大规模移植银鱼的热潮,1995—1997年移植增殖达到高潮。截止1997—1998年度,全省范围内移植银鱼的水库64座,移植面积106万亩,共投放太湖新银鱼受精卵9326万粒,投放大银鱼受精卵73001万粒。其中38.0%的水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商业产量;58.0%产生了生物学效应;还有4.0%的水域无效果。全省累计生产银鱼1500余吨,采制受精卵12.5亿粒。形成年捕捞商品鱼200—300  相似文献   

5.
1995年9月,全国大水面顾问组银鱼小组一行三人。考察浙江富春江水库建德市库段的渔业发展情况后,对银鱼资源增殖及利用问题提出四点建议。 一、银鱼在富春江的出现和现今达到的捕捞产量表明,富春江水库适宜于银鱼生产繁殖,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如果白肌银鱼定种无误,将是目前发现的又一种陆封型定居银鱼,在对其生物学特征有一定了解后,可考虑向其他水域移植。 二、银鱼科鱼类适应不同水域环境生长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我市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1996年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正式拉开序幕。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水产部门在推进大中水域增殖,改良鱼类区系组成,提高水体渔业经济效益工作中,紧紧抓住我省大力推广大银鱼移植的良好机遇,在全市一些湖泊水库实施了大银鱼移植技术开发项目。几年来经过实践摸索、试点示范,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规模不断扩大,移植增殖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全市大银鱼移植已从试验性探索阶段向有组织、有规划推广性阶段发展。一、基本情况我市是大中水面比较集中的区域,湖库面积达42万亩,占全市可养鱼水面113.4万亩的37.1%。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鱼类区系品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渔业,在大中水域增殖中,开发了大银鱼移植技术项目。我市1996年初,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协助从天津北塘水库移植大银鱼受精卵100万粒,投入泰来县江桥河神滩水库进行移植试验,面积  相似文献   

7.
1总则1.0.1为了规范水库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调整和改善水库增养殖品种结构,充分发挥水库渔业效益,特制订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库大银色的移植增殖,其他水域移植增殖大银鱼也可参照使用。1.0.3水库移植增殖大银鱼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人工繁殖2.1亲鱼2.1.1亲鱼的来源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大银鱼繁殖季节捕到的性成熟个体可用于人工繁殖;(2)蓄养至性成熟的个体可用于人工繁殖;(3)不得使用未达性成熟的个体进行人工繁殖。2.1.2亲鱼的捕捞应符合下列要求:(1)捕捞大银鱼…  相似文献   

8.
银鱼移植及其生物学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银鱼移植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获益高、方便易行的资源增殖手段,近些年来在我国内陆水域广泛开展。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内陆水域银鱼移植概况,扼要论述了银鱼移植生物学技术,并展望其今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两种银鱼移植、增殖方法和措施的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在农业部、水利部发出联合通知后 ,银鱼的移植从以经济效益为杠杆的自发行为转向有组织的开展 ,从而发展更为迅速。全国进行了更为广泛的移植、增殖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 ,在全国许多水库获得了成功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在移植增殖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特别是大银鱼 ( 1)成功率不高 ,约只有 30 %的水域得到移植效益 ;( 2 )移植成功水域产量不稳定。本文试从两种银鱼生物学特性比较着手 ,结合银鱼移植的现状 ,提出在大银鱼、太湖新银鱼移植工作中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从而解决现阶段的一些问题 ,使移植工作产生更好的经…  相似文献   

10.
一、我省水库移植大银鱼目的及意义 大银鱼是水库、湖泊等大中型水域鱼类资源增殖的较为理想的品种。它不仅生长快、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易移植并移入后很快就能形成优势种群,作为大水面鱼类资源增殖品种,还具有成本低、收益大、见效快等优点。水库移植大银鱼只需连续投卵或放种1~2年见效后,就不需每年再放种、投卵,主要靠自然繁殖来增殖资源,就可长期受益。如河南省平顶山水库、北京的密云水库、内蒙莫力庙水库、吉林净月水库等移植成功后,年捕捞量都在50吨左右,年利润达百万元左右。1996年8月,我厅组织技术人员赴山东省诸成市三里庄水库(4000亩)和石门水库(2000  相似文献   

11.
银鱼移植是一项比较成熟的资源综合增殖技术,为当前大水面开发的理想形式。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和地区掀起了一股银鱼移植开发热潮,已有不少水库、湖泊取得了成功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广西桂林地区平乐县平口水库自《广西内陆水域移植银鱼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以来,于1994年3月开始太湖新银鱼的移植工作,迄今已取得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诸城市水库大银鱼移植技术及效益的研究刘嘉良,谭瑞宏(诸城市水利水产局,262200)[统者按]大银鱼已列入山东省“十大名优高效渔业工程”。本文介绍了大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在诸城市水库的移植时间、环境、方法、数量和生长情况,并探讨了大银鱼的敌害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
水库大银鱼种群变动规律及增殖利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移植大银鱼生产效应一般仅维持1~2年,少数水库4~5年,随之种群迅速衰退。作者对全国10多座移植大银鱼的水库进行跟踪调查,归纳了水库大银鱼种群的生态学演变特点,并运用鱼类生态学规律分析讨论了其变动规律。密度制约因素,种群变异退化是大银鱼种群衰退的主因。据此,对大银鱼增殖利用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银鱼移植增殖工作自1979年开展以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整个银鱼行业受到很大影响,银鱼的移植增殖工作也受到很大冲击,有些水库、湖泊的银鱼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而另一些湖泊、水库在出现产量大幅度下降后,通过实施种质资源改善和资源管理,银鱼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后,就影响银鱼产量和质量的种质资源改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看  相似文献   

15.
大银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小型鱼类。诸城市自1993年开始进行了水库大银鱼受精卵移植.获得了巨大成功。在移植过程中,按照大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对移植水域的选择、受精卵的采集以及运输、投入、管理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现将其关键技术作介绍如下:一、移植水域的选择1.水域面积:诸城市在三里庄、石门、青墩三座中型水库和共青团、松元两座小型水库进行移植都能孵化、生长并形成种群,可见面积在400亩以上,水位相对稳定的水体都可进行移植。2.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gH值6.5~9.2,溶氧5.OIng/L以上,矿化度1000mg…  相似文献   

16.
水库移植大银鱼综合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法授精采集大银鱼受精卵,带水运输,向18座水库移植,已产生效益的12座,本文对移植操作技术、移植水域生态因于适宜性、体长生长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受精卵的质量、运输时间、移植水域的水质、底质、天然饵料水平等生态状况是移植成功的决定因素。水库移植大银鱼潜伏期一般1年,重复移植有利于种群的快速发展,移植密度353—11278粒/ha,均隔一年形成可利用种群,移植水域和原水域大银鱼个体的生长,视饵料状况而异,月龄和体长呈正相关关系,遵循y=a+bx(不同水域a值基本相同,b值有变化)直线回归方程。文章并对水库移植大银鱼对水库生态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移植后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银鱼是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80年代中期以来,大银在北方许多水域移植获得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省于1995年1月首次移植大银鱼,并获得成功。本文介绍了大银鱼的生物学,并结合我省气候特点介绍移植增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移入南湾水库的大银鱼繁殖、生长和栖息规律及水库鱼类资源的变动情况,并发现大银鱼在7 ̄8月食性转化期间体重呈负增长或不增长、体长增长较慢或不增长。  相似文献   

19.
大水域生态环境较为稳定,饵料丰度将是增殖大银鱼的关键环节。察尔森水库1990年移植池沼公鱼次年即获成功,近年因现存量过大而规格下降,若移植大银鱼摄食之,将可取得理想的渔业效果,即大银鱼形成稳定可观的产量,同时池沼公鱼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我省承担农业部下达的渔业“丰收计划”项目“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要求推广面积2万亩,计划2~3年完成,在项目承担单位及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当年大银鱼移植面积5.4万亩;1996年再上新台阶,完成大银鱼移植增殖面积19.5万亩,投放大银鱼受精卵2023万粒。由1995年的一个地(市)、4处水域,发展到1996年的7个地(市)、10处水域。1997年大银鱼移植增殖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