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在不断探索地球生物的变迁:它们是怎样灭绝的,未来的地球又将如何?最近,科学家获得了一些新发现,并对未来地球进行了大胆的科学预测。谁是地球生物大灭绝的罪魁祸首?目前很多科学家一致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是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近日,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历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家们常说“地球上99%的物种最终都是要灭绝的”,物种绝灭是进化的自然过程。然而由于人的干扰,现在地球正经历着继65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遇到的最大的一场生物多样性危机,全世界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对粮食、水和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家们常说“地球上99%的物种最终都是要灭绝的”,物种绝灭是进化的自然过程。然而由于人的干扰,现在地球正经历着继65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遇到的最大的一场生物多样性危机。全世界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对粮食、水和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即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总和.包括不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含的基因和形成的生态系统。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大家都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地球上的生命群落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食物链组成的生态网。网与网纵横交错.各个物种及其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就像网丝及其交叉关系.网丝越多.说明生物多样性越大.网的结构就越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根网丝被破坏.即一个物种灭绝.整个网还能支撑.如果物种灭绝到一定程度.整个网则必然毁灭。人类也是这张网上的一根丝.与其他物种有着共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腾月 《森林与人类》2002,22(11):40-41
物种灭绝在劫难逃吗?人工饲养能够拯救野生动物逃脱灭绝的命运吗?人们呼吁将利用动物园作为解决物种灭绝的方案,引进捕获并饲养野生动物的项目来拯救全世界的濒危物种。人们真能力挽狂澜吗?让我们听听专家们的高见吧。生物学家尼格尔·希克斯:人工饲养能为面临灭绝的物种提供一条救生索当今有11%的鸟类、18%的哺乳动物、5%的鱼类和8%的陆生植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中有世界上大部分的灵长目动物、几乎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大象和犀牛等等。总的说来,这是一个地球上物种大难临头的可怕故事。首先我们要致…  相似文献   

6.
据古化石有关资料考证,远古时每200万年才有一种鸟类灭绝,60万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在10年前还是4天有一种脊椎动物灭绝,而到了今天,却是4小时就有一种脊椎动物灭绝。如果说古动物的灭绝是由于地球环境气候的变化和动物本身在进化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就被淘汰的话,那么,导致现代野生动物加速灭绝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们人类自己。自从人类一出现,曾可以安然生活在地球的野生动物就受到严重的威胁。人类出现以前的第三纪,地球的气候是比较湿热的,生物得到高度的发展,大陆上中低纬度地带树木繁盛,森林广布,各种哺乳动物包括我…  相似文献   

7.
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脆弱的世间万物就一直生活在灭绝的阴影中。在已知进化而成的40亿个物种中,有99%已经灭绝,特别是在过去5亿年中,不为人察觉的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了5倍。在每一次大灭绝中,有75%以上的现有物种会在一段时期内灭亡。事实上,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也许来自我们自身的活动。人类造成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这些威胁来  相似文献   

8.
中生代的霸主恐龙,翱翔天际的旅鸽,披满长毛的猛犸象……这些动物现在肉体已经灭绝,但它们的基因却一直被保留在博物馆的标本和化石中,有的已经超过了20万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据动物学家的看法,地球上还有50O万到1亿种动物未被发现。它们大多是一些小生物,如昆虫、原生动物、蠕虫动物等。 还可从另一方面来估计。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时期,引起这些惨祸的原因有地质的、气候的和宇宙的。现在正经历第六次物种灭绝期,其中人类的活动负  相似文献   

10.
蚂蚁     
周礼 《内蒙古林业》2010,(11):45-45
在动物王国里,蚂蚁是一种十分渺小的动物,许多动物只须用一个脚趾头,就能将它们踩在脚下。在常人的眼里,蚂蚁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弱者,然而正是这样一种毫不起眼、任人宰割的小动物,却遍布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在地球上存活了上千万年。当那些强大的动物相继灭绝消失时,蚂蚁却世代繁衍,愈加昌盛。  相似文献   

11.
有一幅知名度颇高的公益广告,画面上一名男子正对一只熊猫说:我抽烟,你在意吗?熊猫的回答是:我灭绝了,你在意吗?姑且不论这幅画的主旨,单就其把濒危动物作为公益广告的主角,就已说明当前物种灭绝的严重状态已是家喻户晓。   那么,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物种 灭绝严重到了什么地步呢?   目前,地球表面(陆地加海洋)超过一半的原始形态已经被人类的各种活动改变,从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围垦湿地等经典农业活动发展到造成固、液、气污染和跨国酸雨、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变暖的现代化工业活动,使地球几无净土,甚至连遥远的南…  相似文献   

12.
英国科学家最近提出新观点,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而是年代更为久远的一场大旱。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考古学家们指出,目前发现的恐龙化石年代均比6500万年要久远,最“年轻”的恐龙化石形成年代距今也有6700万年,比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间早约  相似文献   

13.
最近,英国伦敦动物学会发起拯救 EDGE 物种的捐款活动。所谓EDGE 物种,是英文 EvolutionarilyDistinct and Globally Endangered 的缩写,意思是具有独特进化意义的全球濒危动物。伦敦动物学会在官方网站上列出了100种 EDGE 动物,号召大家筹款拯救它们,保护它们的生存领地。这批濒危动物独一无二,一旦灭绝就绝种。它们的存在不但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对研究动物的进化历程也有着独特的意义。在这100个物种中,最让人忧心的是前10种动物,其中长江白鳍豚名列榜首。有关专家表示,全球变暖和人类对这些动物栖息地的掠夺被认为是造成独特物种濒危的根本原因。1.白鳍豚:在2000万年前离开  相似文献   

14.
曹庆 《陕西林业》2010,(1):19-19
与恐龙同时代的大熊猫,渡过了数次物种灭绝的气候灾难期,步履蹒跚地与人类共同走进21世纪。目前,野生大熊猫的濒危程度是人所共知的。在许多科普教育场合,我被不同行业的爱心人士问及:“大熊猫会野外灭绝吗?”  相似文献   

15.
西藏林芝县林芝云杉幼林更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10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 000倍!很多物种未被命名即已灭绝,大量的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对内陆的各种不同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大多已作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但对于边远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还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16.
野生动物是生存在自然状态下,由于物种自身原因、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有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是非人工饲养的各种哺乳类、鱼鸟类、爬行类等其他动物。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地球上不少动物都处于灭种的边缘,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逐渐受到威胁,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都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为了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各个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都非常重视,很多国家都开始颁布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我国是濒危动物分布的大国家。  相似文献   

17.
桫椤所在的赤水河谷,两岸青山,郁郁葱葱,没有想到,在这大山的怀抱里竟然隐藏着一种成片接壤的世界珍稀植物一桫椤。桫椤又名树蕨,恐龙时代的植物,是在遥远的侏罗纪时代就曾出现的物种。恐龙灭绝了,这种植物却奇怪地生存了下来,捱了两亿年,即便濒临,却在赤水河谷自成气候,被科学家称做“古生物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狂论森林与人类宋广巍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说法种种不一。近来,又有人提出了新观点姑且听之,认为恐龙的灭绝,乃是由于外星人光临地球,因恐龙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于是这帮“老外”大杀而特杀之,恐龙遂绝。我真担心,会有那么一天,这个地球上的动植物给人类折腾得剩...  相似文献   

19.
恐龙,使爬行动物达到最鼎盛。这个超过1000个成员的庞大族群,称霸地球大陆近1.6亿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恐龙家族在6500万年前以一种至今仍无法确定的方式突然整体性消亡,更令其充满神秘色彩。自19世纪初恐龙被一步步发掘以来,有关恐龙世界的种种研究、猜想,乃至以其为素材的文艺创作,无不吸引着人们的巨大关注。那么恐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们的世界究竟隐藏着哪些奇妙的东西?让我们跟随科学家们探索的脚步去看个究竟吧。  相似文献   

20.
霸王龙的后裔 鳄鱼是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看起来就像是恐龙时代的遗存。的确,鳄鱼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家族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富传奇的动物家族。1.8亿年前,恐龙和会飞的爬行动物统治着地球,直到6500万年前它们几乎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