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广西贵港市种子公司在湛江镇平江村配制博优64、博优99等组合。由于天气反常前期气温低,父本高位分蘖生育期延长,4月份后气温高,母本发育快,比父本要早10天左右。而采取喷“多效唑”抑制“复激保果剂”促进的方法,使花期相遇或基本相遇,平均亩产204.6kg,典型母本早10天的刘德林户2.4亩,平均亩产201.5kg。其作法是:1调整父、母本花期首先在调查父、母本花期差异的基础上:(1)采用喷“多效唑”抑制母本发育,单雄母本,亩用量125~400克,采用低浓度300ppm多次重复用药,采用900ppm以上高浓度的一次性用药。用药时期为幼穗分化四期中到分化六…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多效唑应用于杂交稻制种调节花期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认为多效哩可作为制种调节花期的有效辅助剂。 试验于1988年夏季进行,恢复系为密阳46,不育系为江农早1号,分别在6月2日、8日播种,何时在6月28日移栽。 多效唑用15%的可湿性粉剂,配比浓度为亩用100克、200克  相似文献   

3.
摘薹使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初花期推迟9~17d,终花期推迟2~3d;微粉花率降低到1.8%~10.1%,比不摘薹株的微粉花率(为23.2%)低得多,是杂交制种时调节花期、控制微粉花数量的有效方法。且摘薹早和摘薹轻的植株再生能力强,总花朵数多,有效角果效多,制种产量高。结果表明,摘薹宜在薹高30~40cm时进行,摘薹长度以3~6cm为宜,摘去的主茎叶片数15片左右。  相似文献   

4.
油研5号制种,父母本花期差距较大.采用多效唑75—250ppm溶液在母本苗期、现蕾期及初花期前喷施,能使初花期比对照延迟4-13天,盛花期延迟3—12天.其中,250ppm初花前期喷施效果最好,初花延迟13天,盛花延迟12天,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最高,单产比对照增加40.4%-40.7%。  相似文献   

5.
杂交稻木田期施用多效哇能降低株高、增强抗倒性和增穗增粒、提高单产,经济效益明显。本田施用多效唑的时期和用量以9.5~10.5叶龄期亩用100克为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调节制种花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俏 《杂交水稻》1998,13(1):37-37
多效唑调节制种花期效果研究EfectsofPP333inadjustingheadingtimeinhybridriceseedproduction李俏(江西省宁都县种子公司342800)使用多效唑调整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花期有无效果,到目前为止仍说法...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对夏大豆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田秉贵,马爱国,夏禹成,石承军山东省六四农场,济宁市,272127我场地处济宁,属黄淮流域中部。于1994年~1995年利用浙江兰溪农药厂生产的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夏大豆上进行了试验。设花期、初花期、盛花初期施药。...  相似文献   

8.
我们地区杂交晚稻有搞两段育秧的习惯,在两段育秧中,进行了多效唑浸秧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寄秧秧苗用多效唑浸秧根后比不浸的两段秧,苗高降低10~15厘米,控长率达15~20%,单株分蘖增加3~4个,增蘖率达50~65%,亩有效穗增加1.5万,结实率提高3%,产量提高12.3%。 施用方法;在寄秧时,配制100ppm多效唑液盛在桶内,把秧根浸在多效唑药液中10~20分钟后取出寄插。一亩寄秧田约需30~35公斤药液,根据寄秧面积多少进行配药,随配随用。多效唑浸秧根效果好@陆省三$浙江省武义县农科所  相似文献   

9.
豫玉12(新黄单904)由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1989年育成,组合478×京7黄。该品种属中熟品种,需≥10℃积温2 500℃左右。1990~199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在省、国家区试及生产示范中,产量获三个第一名。适宜在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以每公顷6万株为宜,高产攻关田公顷6.75~7.5万株为宜。制种时,母本早播4~5天,父母本行比以1:4~6为宜。已采用不育系改良配套模式制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调节杂交稻制种花期的效应及其解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克新 《杂交水稻》2001,16(1):14-15
杂交稻制种幼穗分化中后期应用多效唑调节花期,可延缓抽穗,适宜用量为2.25kg/hm^2以内。多效唑用量过大,有明显的副作用,表现为穗基部颖花退化,穗形变小,抽穗缓慢,柱头外露率降低,不易解除。使用“九二○”解除多效唑的抑制作用应掌握适宜时期和用量,在使用多效唑后15d以内或最上部节间基部组织老化以前进行,用量不低于240g/hm^2。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对春花生的喷施效果及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4年来的试验和大田应用调查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春花生有明显的矮壮作用和10%~20%的增产效果。施药量与控长率呈高度直线相关,与产量呈曲线回归关系。适宜用药量和浓度一般以350g/hm2、60ppm左右为佳,矮生品种用量可低些,其它品种用量宜高些。多效唑对花生的生物效应与喷施B9相似,主要是通过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萸果数和提高充实度起增产作用,但使用效益优于B9。生产应用上,做好栽培技术的配套,更有利于发挥多效唑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矮64S系列组合的制种,不育系的育性敏感期不能遇到日均温度低于24℃,日最低温度低于20℃的气候条件。安全授粉期的气候条件同于三系杂交稻制种。理想的花期相遇以母本较父本早始穗1~2d为宜。母本要插足基本苗,控制无效分蘖,力求生长发育整齐。在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措施上,要加大“九二○”的用量,适时适度割叶,喷施养花“九二○”,抓住父本盛花时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我国水稻主导品种机插秧苗控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104个主导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多效唑拌土壤育秧对水稻秧苗株高的调控效果,并根据秧苗对多效唑敏感程度划分钝感(S1)、中感(S2)、敏感(S3)和极敏感(S4)4个等级。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水稻秧苗均有较好控高效果,且随着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不同品种对多效唑的敏感性有差异,相对杂交籼稻,多效唑对常规粳稻和常规籼稻株高的调控效果明显,参试品种中钝感、中感、敏感、极敏感的比例为1:45:47:11;多效唑对秧苗不同部位均有控长效果,对株高、叶挺长、叶鞘高的控长率均在20%-35%之间;对第1叶耳距、第2叶耳距及不同叶位叶片的控长率在10%-30%之间;对第3叶耳距的控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大田条件下,以2对不同叶型近等位基因系大豆品系A31和6059为材料,于始花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来研究不同叶型大豆品系对多效唑的反应.结果表明:始花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大豆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同时还改善了叶片的生理功能和产量性状.此外,籽粒蛋白质含量得到了提高,脂肪含量降低.不同叶型品系对多效唑的反应不同,表现为圆叶品系的增产效果好于尖叶品系.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采用盘育抛栽,具有早发根,早分蘖,低节位分蘖多,有效穗多等特点,制种产量高,节本省力,通过3a的实践,本文总结了特优898母本盘育抛栽制种高产技术,主要应掌握如下几点:α,选准有利时段抽穗扬花,确保花期相遇;b,以控促壮,培养适龄壮秧;c,适时抛栽,提高抛管质量;d,把握好肥水运筹技术;e,做好花期预测和调节,适时巧喷920,主攻结实率;f,加强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多效唑、萘乙酸、乙烯利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角梅花期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萘乙酸、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促进开花,延长三角梅花苞寿命,防止三角梅花色劣变,促进花苞展开,协调开花整齐的作用,以浓度为50 mg/L的多效唑和25、50 mg/L的萘乙酸效果较好,三者在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P0.05),有效延长三角梅的花期,提高花质量,增加三角梅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从处理效果上看,以浓度为50 mg/L的萘乙酸效果最好,其次为浓度50 mg/L的多效唑和25 mg/L的萘乙酸。  相似文献   

17.
增产菌是一种植物保健菌。1989年我们将增产菌应用于汕优6号制种中,在每亩喷施增产菌200克结合赤霉素5~6克的条件下,能减轻母本包颈程度,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较亩用8克赤霉素的对照区提高3.34~15.92%和1.94~3.65%,每亩增产幅度3.65~8.13%,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和接近于显著水平。施用增产菌后,对赤霉素的功能有促进作从,且由于减少了赤霉素用量,可降低芽谷率,提高种子品质。 增产菌的使用方法是:于母本抽穗前7~10天亩喷施增产菌100克(兑水50公斤,下同);抽穗5~10%时亩用增产菌100克与2~3克赤霉素配合施用;割叶后24小时再亩用2~…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稀效唑不同用量处理对花生主要数量性状及荚果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取代多效唑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花生采用稀效唑化控,可以达到与多效唑同样的效果,其荚果增产达14.40%,籽仁增产达19.41%,正常生长的田块,每公顷用量以450g为宜,可取代多效唑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蛋氨酸和多效唑对杂交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蛋氨酸和多效唑对杂交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蛋氨酸能明显缩短植株基部3个节间长度而增强抗倒性,增产效果较明显;多效唑主要抑制植株上部节间的伸长,且造成生育期延长,增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啤酒大麦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夏粮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产量和产值都较高,并为棉花生产提供了早茬.但带易发生一些病害和冻害,使产量和品质(千粒重)受影响,近两年来,作者研究探讨了应用多效唑拌种对啤酒大麦栽培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药剂和作物品种: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和20%三唑酮乳油(均为建湖县农药厂生产);作物品种为“苏引麦2号”(冈2)大麦.2、处理设计:每公斤麦种分别用多效唑1克、2克、3克、三唑酮2毫升对水80克拌种,堆闷4小时,另设清水对照.3、过验方法:试验地前作为水稻,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