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茶树对氟富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氟电极分析了31个茶树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和不同茶树器官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成熟叶片平均氟含量为1499.2mg/kg,其中乌牛早氟含量最高,为2163.2mg/kg,浙农138氟含量最低,为805.7mg/kg,前者为后者的2.7倍。6个品种夏季不同叶位间氟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芽氟含量最低,平均为88.6mg/kg,第六叶氟含量最高,平均为1010.1mg/kg,除第五叶与第六叶氟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叶位氟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时春季新梢不同叶位氟含量为26.0mg/kg-700.8mg/kg,均低于夏季新梢对应叶位氟含量。鸠坑茶树植株主要器官氟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叶片氟含量最高,其次为嫩茎和须根,主根最低,不同树龄茶树主要器官间氟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4个同一树龄(约7年)的不同品种(丹桂、金观音、金牡丹、瑞香)茶树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茶树品种对氟吸收以及加工成不同茶类后氟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茶树品种在春、秋两季的一芽二叶氟含量介于73.62~235.28 mg/kg,绝大部份低于200 mg/kg;其中,瑞香氟平均含量最低(108.4 mg/kg),与其他几个品种间氟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茶树不同部位氟含量检测发现,茶树氟主要在叶部位累积,其次是茎部,主根和侧根累积最少。叶部位氟含量536.49~2598.87 mg/kg,主根氟含量最小,介于14.01~37.18 mg/kg。由4个不同茶树品种原料所制成的各茶类中,乌龙茶氟含量最高(129.29~238.05 mg/kg),绿茶氟含量最低(67.69~92.97mg/kg)。可见,原料的老嫩度是影响茶叶氟含量的关键,原料越老,氟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3.
茶叶农残的形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我国的主要饮料,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世界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出口茶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茶叶的卫生状况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表现为各茶叶进口国进一步增加检验农药的种类,降低茶叶中农药的MRL值。如在第23届联合国FAO/WHO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关于撤消包括六六六、DDT在内的36个农药品种最高残留限量。日本对进口茶叶28种农药残留量(简称农残,下同)作出最高限量.其中六六六、DDT(0.2mg/kg)、草甘膦(0.5mg/kg)、三氯杀螨醇(30mg/kg)、功夫(16mg/kg)、氯氰菊酯(20m…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氟含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适合茶园降氟和改善茶叶品质的方法,以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施肥、施用土壤调理剂、喷施微生物菌剂的不同组合试验,考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理化性质,以及7月、8月茶树一芽三叶和一芽五叶的氟含量,并对其品质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4种施肥模式以降低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及提高茶树新梢持嫩度的方式有效降低茶树新梢氟含量,但降氟的程度不同;其中T4处理(每667 m2施茶树专用肥160 kg+土壤调理剂60 kg+3次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对茶树新梢降氟效果最好,7月、8月一芽五叶的氟含量相对于CK分别降低了85.76 mg/kg、173.66 mg/kg;此外,T4处理整体上(除8月31日一芽五叶)可以促进水浸出物、茶多酚等茶叶品质成分的积累。综合考虑茶树新梢的氟含量以及茶叶品质,T4处理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5.
宁远县植烟土壤有机质与氮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永忠  张一扬 《作物研究》2006,20(3):235-237
利用GPS定位技术,2003年在宁远县烟叶主产乡镇采集了159个土壤耕作层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远县植烟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37.7g/kg,2.3g/kg和204.5mg/kg。不同植烟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水稻土最高,平均值为37.4g/kg。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速效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茶树根系吸收对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会龙  屠幼英 《茶叶》2003,29(1):23-24
用田间盆栽的方法研究了茶树通过根系吸收农药对茶叶中乐果、乙硫磷、三氯螨醇和三氟氯氰茶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农药添加浓度为10mg/kg的土壤中培养7个月后,土壤和茶叶中均未检出乐果和三氟氯氰菊酯,而乙硫磷和三氯杀螨醇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仍有3mg/kg-4mg/kg,茶叶中的乙硫磷和三氯杀螨醇残留分别为0.08mg/kg和0.15mg/kg,并且茶叶中残留浓度随土壤中残留量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7.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方法研究茶叶中氟离子的测定。结果表明:用充氧3 MPa的氧弹燃烧分解样品,然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离子的含量,建立了KOH梯度淋洗程序为5~40 mmol/L,流速为1.0 mL/min。氟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5~30 mg/L,茶叶中氟的检出限为5μg/kg;平均回收率为90.7%~103.4%,相对标准偏差为0.93%~2.02%;测定国家茶叶标准物质氟含量与标准值相符。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干扰小,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茶作为一种饮料,也有药用价值,更有保健作用。但茶树同时也是聚氟类植物,氟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氟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研究选取以安化黑茶核心产区10年以上的茶园,以茶树生长过程的鲜叶为实验样本进行监测,对茶叶生长过程中氟含量的累积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通过监测发现,茶叶中鲜叶氟离子含量与生长时间呈正相关,茶树叶片中氟离子含量在刚发芽时期为100mg/kg,经120天生长过程后达到650mg/kg。同一茶园中茶叶春季氟含量约为夏季的1.2倍,春茶聚氟能力强于夏茶。同一生长时间、同一茶枝条中老叶氟含量约为嫩叶的4.2倍。  相似文献   

9.
对信阳毛尖茶主产区信阳市浉河区狮河港、董家河和谭家河3个乡坡地茶园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值在4.04~5.32,适宜茶树生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7g/kg,大部分低于高产优质茶园20.0g/kg的要求;土壤速效氮的含量普遍偏高,平均舍量为178.6mg/kg,所有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均高于高产优质茶园速效氮的要求(100.0mg/kg);土壤速效磷的平均含量为10.1mg/kg,56.25%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高产优质茶园土壤速效磷10.0mg/kg的要求;土壤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为114.8mg/kg,87.5%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高产优质茶园土壤速效钾80.0mg/kg的要求。根据分析结果,浉河区澌河港、董家河和谭家河3个乡的坡地茶园,今后施肥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肥,少施或不施钾肥。  相似文献   

10.
近年,茶叶中新型污染物高氯酸盐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研究随机抽取安溪铁观音茶叶25份,分析高氯酸盐污染水平,并就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25份茶叶样品中高氯酸盐含量为0.040-0.390mg/kg,平均含量为0.142mg/kg,小于欧盟拟定的高氯酸盐限量标准0.750mg/kg.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茶叶中高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等级生沱茶原料、熟沱茶发酵阶段样、不同等级熟沱茶原料、生熟沱茶成品的氟含量、茶多酚、水浸出物对比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生沱茶原料氟含量随着原料粗老程度增加,随着茶叶级别降低氟含量呈上升趋势,二级为五级原料的76.41%;经拼配压制后的生沱茶氟含量为97mg/kg;发酵阶段样氟含量随发酵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为4.72%;拼配成品熟沱茶的氟含量为119mg/kg。采用适当原料制作的生熟沱茶氟含量均远低于农业部行业标准的200 mg/kg。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品种茶树鲜叶及茶多糖为材料,比较了酸浸提、沸水浸提和碱熔灰化前处理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对茶叶还是茶多糖,碱熔灰化处理所测氟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酸浸提和沸水浸提法(P<0.01)。茶叶水浸提法氟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酸浸提法(P<0.05,P<0.01)。对碱熔灰化-氟离子电极法进行精密度及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茶叶和多糖中氟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1.07%~94.40%和83.04%~90.32%,而RSD分别为1.44%~2.54%和0.68%~1.03%,说明该方法稳定性好,精密度高,检测结果可靠,更能真实反映茶叶及茶多糖的氟含量,适宜于茶叶及茶提取物全氟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茶叶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性剂对茶叶进行改性,用于处理含氟废水,探讨了改性剂浓度、pH值和改性茶叶投加量对除氟效率的影响,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0.3mol/L的FeCl3溶液对茶叶的改性效果最佳。对于100mL含氟浓度为100.0mg/L的溶液,改性茶叶除氟的最佳pH为6.0,最佳投加量为1.3g。改性后的茶叶对氟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公式,饱和吸附容量为15.75mg/g。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土壤酸度对茶叶产量及品质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个不同酸度土壤的茶园(pH分别为3.29、4.74、5.32、6.38)为研究点,于2016年4月种植铁观音茶树,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春茶采摘时间)和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秋茶采摘时间)采样测定茶叶鲜叶产量及鲜叶品质成分(茶多酚、茶氨酸...  相似文献   

15.
对湖南省194个典型茶园土壤微量元素有效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有效态zn、Cu、Mn、Fe含量分别为1.94mg/kg、151.23mg/kg、85.95mg/kg、7.07mg/kg;有效铁的含量较丰富,98.5%茶园土壤有效铁含量〉10mg/kg;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锌的含量相对偏低,低于临界值的茶园分别占32%、28.4%、12.4%。有效铜、有效锰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Zn和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Caco-2细胞为模型,对比分析了一种黑茶不同提取物中氟的吸收转运及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黑茶不同提取物组分中氟含量差异明显,粗茶多糖组分(RTP)氟含量最高,是水提取物(TE)氟含量的2.17倍,RTP经水透析后得到的透析多糖(DTP)氟含量则显著降低,仅为RTP氟含量的1/22,TE氟含量的1/10。来自3种茶提取物中的氟以及氟化钠(NaF)中的氟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正向和逆向转运都有时间和浓度剂量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处理1 h后,NaF处理组细胞对氟正向和逆向转运量最高,DTP中氟的正向和逆向转运量最低,与其他各处理达到显著水平,TE和RTP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表观渗透系数(Papp)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其中,NaF中的氟的Papp在4 h各阶段都大于1×10-5 cm·s-1,说明其生物有效性良好,易于吸收;TE和RTP氟处理2 h后,Papp下降至小于1×10-5 cm·s-1,说明其生物有效性中等;DTP氟处理各阶段Papp都最小,在处理1 h后下降至小于1×10-5 cm·s-1,提示其吸收性最弱,生物有效性最差。NaF、TE以及DTP中的氟在所试浓度范围内,是以被动扩散为主,而RTP氟在较高浓度存在主动转运形式。由此可见,在小肠吸收模型中,黑茶提取物中的氟较NaF中的氟生物利用度低,而茶叶中氟的结合形式影响其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茶叶中稀土氧化物总量现状及其溶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当前我国茶叶中稀土氧化物总量(∑REOs)的现状及其溶出特性,分析了2007~2010年全国各地1245只茶叶中∑REOs的现状,并对不同含量及不同加工方式的茶叶进行溶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茶叶中∑REOs中值约为2mg/kg,含量范围介于未检出至13.80mg/kg之间;90%以上的茶叶∑REOs小于5mg/kg,∑REOs残留量小于2mg/kg的茶叶比例为45%~65%;乌龙茶∑REOs残留量小于2mg/kg的茶叶比例低于50%,其他茶类如绿茶、花茶等,其∑REOs残留量小于2mg/kg的茶叶比例均在70%以上。当茶叶磨碎后其稀土浸出率均显著高于原样。茶叶加工过程中对芽叶的挤压程度可能是影响稀土浸出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各类茶的稀土浸出率为:针形茶<扁形茶<卷曲形茶<粉茶。茶汤中∑REOs以第1次冲泡最高,随着冲泡次数增加而递减。3次冲泡的总浸出率以乌龙茶粉最高,约为60%;其次是乌龙整茶,约为50%;针形绿茶的稀土浸出率最低,仅为5%。即使对总浸出率最高的乌龙茶粉而言,当乌龙茶粉干物质中的∑REOs达到6mg/kg,茶汤中的∑REOs也仍低于饮用水的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茯砖茶减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探讨了茯砖茶和绿茶对营养型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茶叶水提物的低、中、高灌胃剂量分别为:75、150、300mg/kg。结果表明:与肥胖模型组相比,茯砖茶和绿茶均能显著抑制大鼠体质量增长,降低食物利用率、脂肪系数以及Lee氏指数。脂肪细胞观察表明,喂饲茯砖茶和绿茶组大鼠的脂肪细胞中脂滴含量明显减少,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变小。茯砖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效果优于绿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