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瓜是药食同源的蔬菜,其果实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抗生育、抗氧化、抑菌等功能特性。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苦瓜及苦瓜蛋白MAP30(Momordica anti-HIV Protein of 30 ku)的研究情况,阐述了苦瓜的保健功能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MAP30(Momordica charantia antiviral protein 30)是苦瓜中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将舍有重组表达质粒pET-28(a)-MAP30的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获得了重组蛋白MAP30,对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浓度、诱导时间表达条件的分析表明,工程菌经0.2mmol·L~(-1) IPTG诱导6 h实现高效可溶性表达.利用镍离子鏊合亲和层析对重组蛋白纯化,当洗脱液中咪唑的浓度为100 mmol·L~(-1)时,目的蛋白被洗脱的效果最好.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获得了特异性的多克隆抗血清.  相似文献   

3.
苦瓜是药食两用的特色蔬菜,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病毒、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了苦瓜不同组织部位溶剂提取物对消化,呼吸等生理系统中主要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归纳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肿瘤细胞转移、破坏肿瘤细胞能量平衡,耐药逆转作用等曰梳理了目前从苦瓜中分离鉴定的具有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主要化学物质,包括三萜类化合物、苦瓜素,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亚麻酸,核糖核酸酶和血凝集素等;此外,总结了过量食用苦瓜存在的安全风险及相应的改进修饰手段,提出了今后研究苦瓜抗肿瘤作用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海洋藻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海藻多糖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极有可能被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海洋药物。本文对海藻多糖的研究状况及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抗辐射、抗凝血和护肤润肤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海藻多糖具有许多有前景的药理学活性,加强对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对有目的地进行应用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转基因技术,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BIMAP30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Kan筛选抗性苗,选择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抗性植株,提取叶片DNA进行PCR鉴定,获得阳性转基因烟草.采用RT-PCR方法证实MAP30基因能够在转录水平上正常表达.该研究为探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奠定理论基础,并为获得抗病毒、抗肿瘤功能性药物蛋白的植物新品系研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多糖的分离纯化是多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中抗肿瘤是多糖的主要活性之一。多糖抗肿瘤机制大多与其免疫调节作用相关,通过总结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几年多糖的提纯方法、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海带多糖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带作为一种重要的海生资源,其食用与药用价值很早就为世人所知。从海带中提取的海带多糖是一种特有的含有硫酸酯的天然活性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凝血、抗肿瘤、抗病毒、抗血栓、提高免疫力等,有很好的医药应用价值。对海带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植物活性多糖具有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生理活性,且毒副作用低,已经日益成为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天然植物活性多糖调节脂代谢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活性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构建两面针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抗肿瘤靶点-抗肿瘤通路”等网络关系,预测其抗肿瘤的作用靶点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口服利用度(OB)及类药性(DL)为限制条件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两面针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在Pharmmapper服务器上筛选和建立两面针靶点数据库。通过OMIM及其他数据库进行抗肿瘤相关基因及蛋白靶点筛选。使用R4.2.1软件做出两面针活性成分、靶点基因和肿瘤。靶点基因相交情况筛选两面针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Merge及Union功能,建立了两面针“有效成分-肿瘤靶点”的可视化交互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抗肿瘤靶点之间的交互网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靶蛋白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富集出生物通路,构建出“活性成分-抗肿瘤靶点-抗肿瘤通路”网络。选择其中一个关联度较高的活性化合物作为配体、KEGG富集结果中较为显著的信号通路所涉及靶点作为受体,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经筛选和分析获得两面针活性成分21个,抗肿瘤靶点14个,包括EGFR、ESR...  相似文献   

10.
灵芝活性成分复杂,其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有多糖类、三萜类、免疫调节蛋白类、凝集素类、核苷类、甾醇类、生物碱类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消炎抗菌等功效,因此,对其活性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对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灵芝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齿苋具有悠久的药用食用历史,能够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马齿苋的药用价值广受关注,在治疗皮肤病、心脑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马齿苋中富含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多糖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性、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神经保护、降血糖等多重药理活性。但目前马齿苋活性成分与其药理活性之间构效、量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有限。对近年来马齿苋中活性成分和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马齿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苦参(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具有抗炎、镇痛、抑菌、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对苦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对苦参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金针菇中分离纯化出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包括核糖体失活蛋白、真菌免疫调节蛋白、金针菇毒素、多糖、亚油酸、糖蛋白、酚类和倍半萜烯等,这些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胆固醇、抑菌、消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金针菇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以及目前药理活性研究概况,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金针菇作为潜在有效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苦参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苦参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许多研究发现,苦参在医疗方面具有抗肿瘤活性及抗肝损伤、抗溃疡、抗生育、抗炎抑菌、抗心率失常、抗病毒和治疗慢性肝炎等作用;在农业上,苦参对多种病虫害具有毒杀和抑制作用,并具有杀鼠活性。文章对以上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苦参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Alloferon-1和Alloferon-2是分离自昆虫细胞的2个小肽,研究结果表明Alloferon-1和Alloferon-2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的活性.本文就Alloferon-1和Alloferon-2的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效果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白屈菜红碱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屈菜红碱是传统天然药用植物白屈菜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通过总结相关研究文献,对近年来白屈菜红碱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为白屈菜红碱抗肿瘤活性在临床上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揭示苦瓜MAP30完整基因结构及单倍型为目的,为研究MAP30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34份苦瓜初级核心种质为材料,参考苦瓜基因组序列,克隆MAP30基因,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苦瓜MAP30完整基因结构及单倍型。【结果】苦瓜MAP30基因全长920 bp,包括52 bp的5′-UTR,7 bp的3′-UTR,861 bp的ORF,无内含子序列,编码286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AP30蛋白与葫芦科其他植物的RIPs蛋白亲缘关系较远,MAP30蛋白在苦瓜属植物中保守性较强。通过比较34份苦瓜种质资源MAP30基因序列,共发现6个SNP位点,第1个SNP位于5′-UTR区,其余5个SNP位于编码区。SNP分组发现:34份苦瓜种质资源MAP30基因共存在3种单倍型。3种单倍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共存在3个氨基酸变异位点,分别是第2位M/V、第69位R/H、第74位N/D,3个氨基酸变异位点分别对应于第2、3、4 SNP位点,第5、6 SNP位点并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结论】本研究克隆了MAP30完整基因结构并分析了MAP30蛋白与葫芦科其他植物的RIPs蛋白的亲缘关系,另外分析了不同苦瓜种质MAP30基因SNP分布情况及单倍型种类。  相似文献   

18.
大戟科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较多,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介绍了大戟科药用植物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保健及药理作用,以期为该类植物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因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成为国内、外专家研究热点。该文对黄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系统、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抗菌、抗病毒、杀虫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李超  林祥梅  李全芬  韩雪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241-2243,2260
多功能细胞因子干扰素(IFN)是生物细胞受到适量的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类微量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及影响细胞分化等生物活性。与之相对应,抗IFN的单克隆抗体McAb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检测IFN的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机制研究、免疫功能检测、纯化IFN等领域。综述了各种IFN单克隆抗体、用途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