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长江中下游稻区的苏皖鄂3省为研究区,选用该地区1970—2006年183个县(市、区)一季稻产量统计资料,对一季稻产量进行灾损风险区划。首先,计算研究区平均减产率,然后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平均减产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不同减产率风险概率和抗灾系数为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一季稻的产量灾损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在计算各站点风险指数的基础上,对产量灾损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减产率呈下降趋势,研究时段内表现出20、8年的周期变化,减产站点百分比超过90%的年份为1980、2003年;研究区大部分地区的产量风险指数≤0.1,均处于低风险区,处于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的站点分别占所有研究站点的9.8%、3.3%,其中,中风险区的空间分布较为零散,且主要分布在湖北的西南部、东部和安徽的北部,而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西北部和江苏东部的启东、泗洪地区。该区划结果可为水稻生产的防灾减灾工作和种植布局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水稻产量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进行风险区划。[方法]对黑龙江省历年水稻单产相对气象产量序列进行正态分布判别和偏态分布正态化处理,选取水稻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和减产率大于10%的风险概率作为评价指标,分析黑龙江省水稻产量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K-means平均聚类算法进行黑龙江省水稻产量的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按照水稻产量的灾害风险区划,将黑龙江省划分为低、中、高3类风险区。黑龙江省水稻单产减产风险区呈整体连片、局部分散的特点。高风险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北部及东部地区为中风险区,而黑龙江省中部和南部地区风险最低,属于低风险区。[结论]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强水稻生产管理和完善灌溉设施是规避黑龙江水稻产量风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豆干旱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干旱灾害的高发区,因此,加强内蒙古地区大豆干旱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利用内蒙古地区119个站点的气象资料、地理信息、人口经济等指标,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建立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的大豆干旱风险区划模型,并利用GIS技术绘制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大豆干旱综合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岭西部分农区及西部大部,风险中值区主要分布在岭西大部及岭东南、东部偏南部分区域及西部偏东地区,风险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兴安盟西部、通辽市偏西南、赤峰市大部、中部偏南大部分地区。针对各风险区提出了趋利避害的建议,且经验证发现区划结果精度较高,与内蒙古各地大豆减产率及旱灾的实际情况较吻合,可为大豆干旱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攀枝花和凉山州15个烤烟种植县气象站1961—2017年烤烟生长发育阶段逐日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单作物系数法计算烤烟生育期需水量,其中作物系数(K_c)采用根据四川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订正后值,同时计算烤烟移栽—成熟期及不同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和缺水率,并探讨4个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以来,从移栽—成熟期来看,需水量攀西西南部农区最多,变化趋势除北部、东部局部及盐源部分区域呈减少趋势,其余呈增加趋势;参考蒸散量攀西农区呈现由南至北逐渐降低的分布特点,其中攀西农区北部、东部及盐源部分区域呈下降趋势,其余区域呈上升趋势;有效降水量空间分布与参考蒸散量趋势相反,变化趋势农区除甘洛、雷波、西昌及宁南县部分区域为正值,其余大部是负值;缺水率攀西农区大体呈现从南到北逐渐降低的特点,变化趋势攀西农区北部局部及雷波、宁南县部分区域为负值,其余大部是正值。从各生育阶段来看,需水量开始成熟—成熟期最多,蹲苗—旺长期最少;参考蒸散量开始成熟—成熟期最大,旺长—开始成熟期最小;有效降水量开始成熟—成熟期最大,移栽—蹲苗期最小;缺水率移栽—蹲苗期缺水率最大,蹲苗—旺长期缺水率最小,各生育阶段的4个因子变化趋势总体正常。该研究可为种植结构调整、灌溉定量及时间优化、水资源合理利用对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防御或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本文利用青海省50个气象台站1961年以来到2007年12月的日照、气温、气压、蒸发、地面温度等气象资料。西宁、格尔木、玉树3个太阳辐射观测站总辐射观测资料。构建民和县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模式,进而对当地冬小麦平均减产率以及干旱风险指数等展开分析。在进行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评价时,选取本区冬小麦种植区划、光温生产潜力分布、平均减产率、气候生产潜力以及干旱风险指数等指标来进行,并在评估干旱风险上用到GIS统计分布与空间叠置分析功能,通过对民和县气候资源的区划,将民和地区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为非种植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五个区域。  相似文献   

6.
利用福建省1978-2004年66个县(区)的粮食单产资料,通过统计处理得到相对气象产量,并以相对气象产量的变化来表征福建粮食产量气象灾害风险程度.采用歉年平均减产率,教年减产率变异系数,相对气象产量低于-5%的保证率3个风险指标作为综合风险评估指标,来评估福建粮食单产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全省各县综合风险指数介于0.08~0.73之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平潭县、泉州和漳州的大部县市、龙岩和三明的西部县市、宁德市东北部和南平的部分县市,这些区域的台风、暴雨、干旱和寒害等灾害对粮食单产的影响较大;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福建中部沿海县市及内陆县市,气象灾害对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相对小些.  相似文献   

7.
【目的】攀西地区烤烟移栽期受干旱影响严重,加之多数烤烟种植区的水利设施较差,雨季开始偏迟的年份,干旱严重,烟苗移栽后成活率低,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方法】本文从业务需求角度出发,计算了逐旬烤烟农田水分盈亏指数,并分析其平均状况,从烤烟移栽期干旱指数的变异系数、风险概率、风险指数等多方面分析烤烟移栽期的风险度。【结果】攀西农区大部在烤烟移栽期都处于偏旱范围,且至北向南干旱指数逐渐增大;重旱发生年份较多、风险较大区域集中在西昌、德昌、宁南、普格、会东、美姑及雷波县;攀西地区中部在烤烟移栽期发生重旱的风险概率较大;高风险区位于德昌、米易的部分区域及冕宁县的大部。【结论】在上述高风险区应加强烤烟移栽期干旱监测预警服务,提醒相关部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干旱对烤烟在蹲苗伸根期造成危害,影响烤烟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8.
选取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和黑龙港区的10个县1973-2007年气象资料,计算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用气候生产潜力偏离光温生产潜力的差值反映干旱状况。计算出干旱减产率及不同干旱等级在不同区域发生的风险概率,并与冬小麦前、中、后期的自然水分亏缺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两熟产区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低、干旱减产率高、冬小麦气象干旱风险高,且区域之间差异大,年际间波动明显。冬小麦中、后期自然水分亏缺率与干旱减产率的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于四川省盆地及攀西小麦种植区125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气象资料和全省农区24个小麦农业气象观测站生育期资料,研究四川小麦种植区域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四川小麦种植区域光、温、水气候资源存在较大的区域分布差异.平均温度由南至北逐渐降低,在小麦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总体均呈升高的趋势.全生育期平均日较差攀西农区大都在11~18℃之间,盆地5~9℃.全生育期总辐射量盆地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逐步减小的趋势,攀西农区呈现从西南到东北逐步减小的趋势.全生育期参考蒸散量攀西农区最多,最少区域集中在盆南及盆东大部.缺水量攀西农区多于盆地,各生育阶段参考蒸散量和缺水量变化趋势总体正常.总体来说,四川小麦生育期热量资源盆地和攀西农区均是南部高于北部,而四川农区光照资源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开展玉米种植。【方法】本文基于四川省盆地区、盆周山区及攀西农区1961-2017年124个站点逐日气象资料、1981-2017年1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玉米生育期资料,分析了该玉米种植区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光、温、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状况。【结果】玉米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热量资源大都呈升高趋势,播种-拔节期升高速率最快。全生育期和各生育期平均日较差攀西农区均明显高于盆地,攀西农区近50年平均日较差气候倾向率呈减少趋势;玉米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的总辐射量均呈减小趋势,光能资源较高的区域为盆地西南地区和攀西农区南部,其中播种-拔节期总辐射量最大;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的参考蒸散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播种-拔节期参考蒸散量和缺水率最大,水资源较为缺乏的集中在攀西大部及盆中老旱区。【结论】各地应合理利用光、温、水资源,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业生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玉米高产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直线滑动平均模型对中国各省区1950—2006年旱作和稻作的趋势产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出历年的气象产量,并采用减产率指标、减产率浮动性指标、高风险概率指标3个评价指标以及综合性指标进行了气象产量的气候变化减产风险评价,同时采用变异系数对我国各省产量波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将各指标与年平均降水变率、年平均气温变率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旱作高减产风险和波动风险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而稻作则体现为由南向北风险逐渐增加。年平均降水变率和年平均气温变率高的地区,其水稻气象减产风险较大。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中国农业面临着应对气象减产和保证粮食增产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陇东地区冬小麦和春玉米种植的干旱风险,为指导该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陇东主要农作物产量灾损角度出发,利用作物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历史干旱灾损情况(干旱分布、干旱发生强度和频率、干旱灾损分布)、受灾体种植面积比例和当地产量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干旱灾损风险评估模型,确立综合区划指标,并进行干旱灾损风险区划。【结果】陇东多数县(区)冬小麦、春玉米因旱减产率大于20%的年份分别超过20%和14%;冬小麦、春玉米生育期间各类干旱发生频率分别为53%~94%和34%~80%;环县是陇东地区干旱发生最多,重度、极重度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冬小麦、春玉米干旱灾损率最大值均在环县,分别大于30%和20%;根据标准化风险指数将陇东冬小麦、春玉米种植区域分为低、中、较高和高4个风险区,对应的标准化风险指数(Ei)冬小麦分别为:Ei≤0.1,0.1Ei≤0.3,0.3Ei≤0.5,Ei0.5,春玉米分别为:Ei≤0.2,0.2Ei≤0.5,0.5Ei≤0.7,Ei0.7。【结论】陇东冬小麦和春玉米干旱风险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增加,呈纬向分布;陇东北部是高风险区,中北部是较高风险区,中南部是中度风险区,东南部是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粮食产量灾害风险水平分布规律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重庆地区27年(1978~2004年)的粮食实际产量资料,采用正交多项式法分离出趋势产量和相对气象产量。从相对气象产量波动的百分率着手,定义了减产率指标、减产率变异系数、减产率概率指标,根据这些风险评价指标,分析了重庆地区粮食单产风险水平的分布规律,结合风险评估理论探讨了重庆地区粮食产量水平分布与灾害因素(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的关系。结果指出,大部分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布具有一定区域性和连片性;致灾因子的性质、强度、频率和范围是造成粮食风险水平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重庆粮食产量风险预测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玉溪烤烟低温冷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玉溪复杂地形下烤烟种植的低温冷害风险,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利用玉溪七县二区13个烤烟气象观测站2009—2018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经济数据等,综合危险性、敏感性、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因子构建玉溪烤烟低温冷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平台进行风险评价和区划。结果表明:1)灾害因子危险性表现为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成熟采烤期较移栽伸根期危险性高。2)孕灾环境敏感性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大部区域敏感性在中等偏上;西部、北部地区承灾体易损性较高,中部地区较低;防灾减灾能力呈东高西低。3)综合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域在中等及中等气象风险以下,对比不同县区,江川区、澄江县、新平县东部、华宁县北部为中风险-高风险区;易门县、红塔区、通海县、峨山县为低-次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平凉7县(区)气象资料、6个县(区)的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和产量资料,对苹果花期冻害指标、因冻减产情况及不同等级冻害发生频率进行了分析。根据平凉近年来苹果花期冻害实地调查,将花期冻害分为三种强度等级即重度(T≤-3.5℃)、中度(T≤-1.5℃)和轻度(T≤0℃),不同冻害等级对应不同的减产率。 在平凉7个县(区)中,华亭花期冻害发生最严重,不同等级的冻害发生1年1~2次,崇信花期冻害则最轻,不同等级冻害3年1次,其他县(区)1~2年1次,全市不同等级冻害的频率分布表现出轻度>中度>重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冻害灾损率作为风险区划指标,将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分为3个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本市多数区域属于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重度冻害发生较少,但中度冻害和轻度冻害发生仍较频繁。建议全市在目前果园布局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中东部低风险区的苹果种植。  相似文献   

16.
商洛市烤烟生长期内主要气象灾害区划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洛地区烤烟种植十分广泛,烤烟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但商洛山地立体气候也为烤烟适宜栽植带来一定风险。为科学有效地挖掘各地气候资源,服务当地精准脱贫,为一乡一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结合商洛气候特点及气象灾害观测资料,对烤烟生长期内主要的气象灾害冰雹和干旱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利用Arcgis10. 2软件制作完成商洛市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①同一灾害风险等级下,概率值相同的地区通常以片状分布;②不同灾害风险等级下,高、中、低风险区在各县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7.
冀鲁豫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宗  张超  赵春雷  刘晶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58-4161,4164
分别以冬小麦年生育期降水量平均值加减若干倍样本方差的方法界定不同等级的干旱年份,在以气象产量减产率大于等于3%为标准界定冬小麦受灾年份的基础上,计算了冀鲁豫地区冬小麦旱年的平均减产率,分析了冀鲁豫冬小麦不同旱灾强度的频率分布规律。根据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区域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有灌溉条件下的冀鲁豫地区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技术方法,以旱年平均减产率、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和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等因子为指标,采用GIS统计分析功能和叠加分析功能,对冀鲁豫冬麦区干旱灾害造成的冬小麦减产风险进行了区划和评估,实现了不同气候年景下和不同风险区冬小麦减产情况的风险评估,给出了冬小麦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8.
收集整理了宁夏16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指标,采用所建立的晚霜冻气候风险评价指标因子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各地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并制作了区划图。结果表明,宁夏可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5个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风险区域。晚霜冻综合气候风险较高(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坡头西南、海原南部、同心南部、盐池东部和陶乐等地,这一地区霜冻发生频率高,年均霜冻日数多,种植酿酒葡萄经常会遭遇严重的霜冻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中南部大部地区及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81—2020年湖北省棉花种植区共50个县(市、区)气象资料,选取光照、气温、有效降水量3个气候影响因子计算棉花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并采用熵权法对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进行加权得到湖北省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构建了基于综合气候适宜度的棉花相对气象产量丰歉年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湖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呈“降-升-降”波动趋势,棉花花铃期相对其他生育期更适宜棉花生长;播种期、蕾期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1.9%和20.9%;所建立的相对气象产量预报模型历史回代完全一致及较接近的占比达到94.7%,2019年、2020年试报结果与实际丰歉年型完全一致,拟合结果较好,能够基本满足业务服务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烤烟产量的影响趋势,借助作物生长模型,结合《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 SRES)的两种排放情景A2(强调经济发展)和B2(强调可持续发展)预估的未来气候情景,定量地模拟分析了重庆地区烤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种植当前烤烟品种,到2020年,A2情景下,各地烤烟单产波动范围-4.7%~5.7%,增减产幅度不大。巫山、黔江、酉阳、南川等烤烟区仍以轻微增产为主,其余烤烟区为轻度减产区;B2情景下,各地烤烟单产波动范围-35.3%~8.1%,巫山、巫溪、黔江、南川大部等烤烟区以轻微增产为主,其余烤烟区为减产区,其中奉节、武隆烤烟区减产幅度较大,在15%以上。到2040年,A2情景下,各地烤烟区产量波动范围-15.85%~1.93%,除万州烟区轻微增产外,其余烤烟区均为减产区,其中酉阳中部、武隆南部减产幅度较大,在10%以上;B2情景下,各地烤烟区波动范围-14.45%~8.18%,其中,酉阳、彭水与黔江南部为增产区,其余地区烤烟均为减产区。无论是A2情景还是B2情景,重庆大部烤烟区可能会出现不同幅度的减产趋势,且局部减产幅度较大。如果引入适应气候变暖的新品种(模型中只延长烤烟生育后期即开花到顶叶成熟的积温),A2情景下增产105~170 kg/hm2,增幅6.9%~10.6%;B2情景下增产40~78 kg/hm2,增幅2.5%~5.12%。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由于积温的增加,未来10年内重庆大部地区烤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局地减产严重。如果提前移栽期,通过一些适应对策,如引入适应气候变暖的新品种,可达到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