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2种设施内环境温度对红地球葡萄枝条萌芽前期和需热量的影响,进而挑选出适宜设施内应用的需热量模型。以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利用自动气象站采集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区土壤加温处理,设置(25±1)℃/(15±1)℃(昼/夜)(以下简称T25)和(20±1)℃/(15±1)℃(昼/夜)(以下简称T20)和常温处理(日光温室土壤平均温度15℃,塑料大棚土壤平均温度7℃,以下简称CK)3个温度梯度,采用6种需热量模型对红地球葡萄需热量值进行估算。(1)在葡萄枝条萌芽前期2种设施内均存在土壤温度与空气温度不协调现象,尤其在塑料大棚中表现更为明显。(2)2种设施内T25处理萌芽前期最短且需热量值最小;T20处理次之;对照萌芽前期最长,需热量值最大。(3)在同一设施内,地温不同需热量值不同,采用6种模型需热量值变化都随地温升高而减少;在不同设施内需热量值不同,相同地温下塑料大棚内需热量值均大于日光温室。(4)通过比较6种需热量模型的变异系数,有效积温模型和生长度小时模型的变异系数最小,比较稳定;2种设施内对照的6种需热量值无量纲化后综合比较,有效积温模型和生长度小时模型在2种设施内均没有差异。红地球葡萄枝条萌芽前期土壤(25±1)℃较(20±1)℃适宜,在试验设计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越高,红地球葡萄需热量值越小;以有效积温模型和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设施葡萄需热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根域加温对塑料大棚内红地球葡萄休眠期至萌芽期生理特性及芽萌发的影响,试验以五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域加温处理,设置(20±2)℃(以下简称T20℃)和对照(CK)2个温度梯度,观测芽体萌发进程、测定休眠期至萌芽期葡萄一年生枝条和10、20、30 cm 3个深度根系的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塑料大棚促早栽培通过根域加温可以提高土壤温度约9.9℃,T20℃处理比对照提早6 d解除休眠。休眠期葡萄枝条和根系内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迅速升高;升温管理后,T20℃处理下根系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迅速下降,CK处理Pro和MDA含量下降缓慢,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2种处理下,枝条内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且T20℃处理根系和枝条各个生理指标均低于CK。适当提高土壤温度可以使葡萄提早解除生态型抑制休眠,提前进入萌芽,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根区土壤加温对塑料大棚内红地球葡萄休眠期至萌芽期生理特性及芽萌发的影响,试验以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域加温处理,设置(20±2)℃(以下简称T_(20℃))和对照(CK)2个温度梯度,观测芽体萌发进程、测定休眠期至萌芽期葡萄1年生枝条和10、20、30 cm 3个深度根系的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耱含量和I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塑料大棚促早栽培通过根区土壤加温,可提高土壤温度约9.9℃,T_(20℃)处理比对照提早6 d解除休眠;休眠期葡萄枝条和根系内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耱含量、IOD活性均迅速升高,但升温管理后T_(20℃)处理下根系和枝条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IOD活性均迅速下降;CK处理下根系和枝条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缓慢,I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且T_(20℃)处理根系和枝条各个生理指标的含量或活性均低于CK。其中T_(20℃)处理下根系和枝条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IOD活性的最高值均比对照出现的早,表明T_(20℃)处理有提早解除休眠的趋势。适当的提高土壤温度可以使葡萄提早解除生态型抑制休眠,提前进入萌芽,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2种设施内土温和气温对葡萄萌芽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连续2 a设置不同土温梯度(2014年昼/夜土温20℃/15℃、25℃/15℃,2015年昼夜土温15℃/15℃、20℃/20℃、25℃/25℃、30℃/30℃),记录不同土温处理下葡萄的萌芽情况,计算土壤有效积温值、空气有效积温值及葡萄需热量值并将其与萌芽天数进行了线性拟合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温越高红地球葡萄的休眠结束期和萌芽期越短,其中25℃/15℃和30℃/30℃土温梯度效果最好,红地球葡萄在日光温室内萌芽天数较在塑料大棚内更短;土壤有效积温和空气有效积温与萌芽天数分别呈现极显著性负相关和正相关,且空气有效积温与萌芽天数的相关性更大;塑料大棚内适合的需热量模型为温度最大值模型、热量模型,日光温室内适合的需热量模型为平均温度累计模型、温度最大值累计模型、热量模型、最大积温模型、生长度时模型、有效积温模型。土温和气温均影响设施葡萄的萌芽,但气温的作用更大;需热量模型的适应性受到环境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高温对葡萄休眠芽萌发及需热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研究了高温对葡萄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以5个葡萄品种(红地球、美人指、圣诞玫瑰、奥古斯特、玫瑰香)的休眠枝条作为试验材料,设定40、50、60、70℃4个梯度高温且水浴1 h,记录其各处理芽的膨大率、露绿率、展叶率,并计算其需热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个高温处理对美人指和圣诞玫瑰葡萄芽的膨大有正调控效应,仅40℃对红地球葡萄的膨大有正调控效应,60、70℃对奥古斯特葡萄的膨大有为正调控效应,而高温处理对玫瑰香枝条芽的膨大有负调控效应; 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露绿有正调控效应,40℃对美人指葡萄的露绿具有正调控效应,40、50℃对圣诞玫瑰葡萄的露绿有正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红地球、奥古斯特的葡萄的露绿率有负调控效应; 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展叶率有正调控效应,50、70℃对红地球葡萄的展叶率有正调控效应,50℃对美人指葡萄的展叶率具有正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圣诞玫瑰、奥古斯特的葡萄的展叶率有负调控作用; 4个高温处理对红地球、美人指、奥古斯特葡萄的需热量具有正调控效应,40、50℃对圣诞玫瑰葡萄的需热量具有负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需热量有负调控效应。【结论】高温对葡萄芽休眠解除作用因品种不同而异,不同高温对同一品种葡萄芽休眠的解除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宁夏部分日光温室主打果树的需冷量,进而研发预警装置,计算不同环境果树需冷量的累积值并提示相应环境管理措施。本文对宁夏设施8个葡萄品种和3个桃树主栽品种采用水浸枝条法以及温度观测,借助犹他模型(Utah model)对葡萄、桃品种需冷量及日光温室内有效低温累积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桃品种春雪、中油5号的需冷量为826 C.U.左右,中油4号的需冷量为942 C.U.左右;葡萄品种红地球、奥古斯特、无核早红的需冷量为930 C.U.左右,美人指、魏可、香妃、早黑宝、奥地亚无核的需冷量为798 C.U.左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Arduino单片机,具有无线集群采集功能的日光温室环境因子采集和数据分析预警装置,以科学指导设施果树在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适宜葡萄硬枝扦插生根的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配比.【方法】以‘红地球’(Red globe grape)和‘藤稔’(Fujiminori grape)葡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0、100、150mg/L)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对其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质量浓度对葡萄硬枝扦插生根及枝条生长均有显著促进影响,表现为生根率、根系活力、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冬芽萌发率、新梢长度、节间数增加,并存在浓度效应.3种生长调节剂均为100mg/L时生根率最高,其单株根数最多,根长较长,根系活力较高.3种生长调节剂在质量浓度为50mg/L时,2种葡萄冬芽萌发率最高,新梢节间数最多、最长.吲哚丁酸(IBA)对2种葡萄枝条扦插促进生根及生长效果最好.【结论】3种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对2种葡萄生根及生长效应不同,对‘红地球’的促进效果优于‘藤稔’.  相似文献   

8.
据试验,将大蒜作为无公害农药,应用果树上,具有很多奇妙的作用。促进萌芽用大蒜汁涂抹塑料大棚中的葡萄萌芽,可提前7~10天萌发。涂抹葡萄枝条剪口,可防剪口干枯,促进伤口下第一芽萌发整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矮壮素(CCC)浓度在不同时期喷施对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施矮壮素后,叶面积、枝条节间距和长度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叶厚和枝条粗度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处理浓度在花前的处理效果优于花后处理。在所有浓度中花前用矮壮素500倍液处理葡萄后,葡萄穗重、单粒重、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建议在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栽培中花前采用矮壮素500倍液来调控葡萄枝条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生长期叶片的光合特性,采用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暖棚)促早,塑料大棚(冷棚)促早及延后栽培3种模式,通过设施内环境和葡萄光合特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下葡萄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在1.2~2.2 mg/g;暖棚促早栽培与冷棚促早栽培的开花期与浆果生长前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单峰曲线,浆果生长中期到成熟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双峰曲线;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否为单峰或双峰与胞间CO2浓度出现的最低值时间没有必然联系,在冷棚延后栽培中,葡萄生长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曲线均呈单峰曲线;3种栽培模式下生长期葡萄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都呈现“V”字型,先下降再深高,只是下降到最低值的时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谢长荣 《新农业》2011,(11):20-20
延迟栽培是葡萄设施栽培的一个新形式,它以后期盖膜防寒延长果实的留树时间为目的,尽量推迟葡萄的成熟和采收,从而延长新鲜葡萄上市时间,形成外面冰天雪地,温室内叶绿果红的特有景色。红地球葡萄是晚熟品种,果刷耐拉力强,特别适合延迟栽培,若是管理良好,东北地区设施内可延迟到元旦前后进行采收。若将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和观光旅游相结合,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张言 《北京农业》1996,(7):23-23
大蒜在果树上有奇效大蒜以其独特的风味,为人们熟知和普遍喜爱。但你可知道,它还能被做为一种无公害农药应用于果树上。促进萌芽蒜汁涂抹塑料大棚中的葡萄后。可使萌芽期提前7~10天;涂抹葡萄枝条剪口,可防剪口干枯,促进伤口7第一芽萌发整齐;涂抹葡萄结果母枝基...  相似文献   

13.
红地球葡萄原产美国,具有粒大、色艳、耐储运的优点,是宁夏设施葡萄主栽品种。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成熟,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但设施栽培条件改变了葡萄本身固有的自然生长规律。促早栽培中,冬春季覆盖塑料薄膜期间,设施内光照及CO2浓度不足,导致葡萄制造的光合产物明显减少,营养积累不足,致使新梢冬芽花芽分化不良,设施促早栽培葡萄翌年产量低,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因此,连年丰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设施葡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设施葡萄"隔年结果"这一现象,本研究以设施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进行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改进以及葡萄花芽分化规律的研究,为宁夏设施葡萄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肥料对红地球葡萄的影响效果。试验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氨基酸叶面肥、蚯蚓粪有机肥与沼渣沼液肥料对其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这三种肥料均能提高红地球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能促进叶片厚度的增加,但在促进枝条成熟方面,沼渣沼液肥与蚯蚓粪有机肥均能促进葡萄枝条的成熟,但氨基酸叶面肥延迟了葡萄枝条的成熟。因此,在红地球葡萄施肥时,可将沼渣沼液肥与蚯蚓粪有机肥混施,而氨基酸叶面肥可在葡萄生长前期喷施,后期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以无核白鸡心和红地球为葡萄试材,对单氰胺和果实美促进大棚葡萄枝条萌芽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单氰胺处理对提早无核白鸡心萌芽的效果最好,萌芽率最高;3%单氰胺处理红地球的萌芽率最高,1%单氰胺处理对提早红地球萌芽期的效果最好;果实美灌根和喷施对2个葡萄品种的萌芽期和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蒜在果树上的妙用江苏省滨海县坎北乡科协(224500)张士刚据试验,将大蒜作为无公害农药应用于果树上,具有很多奇妙的作用。促进萌芽用蒜汁涂抹塑料大棚中的葡萄,可促使葡萄萌芽提前7天~10天;涂抹葡萄枝条剪口,可防剪口干枯,促进伤口下第一芽萌发整齐。...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进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62-1096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2个赤霉素浓度(10、20mg/kg)对红地球葡萄全树进行喷洒,以清水处理作对照,测量红地球葡萄的粒径、单果重等形态学指标和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用2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较对照生长旺盛;用1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叶面积、粒重和粒径均较对照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18.92%、13.08%、24.51%和9.44%。[结论]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与结果枝,叶面积与营养枝、枝条总数、茎粗均呈正相关,营养枝与主茎粗、节间距呈负相关;红地球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赤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葡萄延迟栽培是设施葡萄栽培中重要的一部分,利用晚熟品种的特点,结合温室环境的调控,可以使葡萄延迟到国庆、元旦乃至春节成熟,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葡萄延迟栽培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等冷凉地区,延迟品种主要有红地球、里扎马特、秋黑等品种,品种较单一。为筛选出更多适宜日光温室延迟栽培的优质葡萄品种,从葡萄品种物候期、果实性状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玫瑰香、亚历山大晚熟香型葡萄品种较适宜在温室内进行延迟栽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红地球葡萄栽培中果实品质和产量。[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大通县盛天农业生产基地的日光温室内在葡萄不同生长期进行不同处理的氨基酸液肥试验,研究氨基酸液肥不同处理方式对葡萄新稍长度及粗度、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氨基酸肥比对照的果实粒重、穗重、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根施结合叶面施肥的处理效果更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葡萄肥料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L."redglobe")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其进行诱变,并采用RAPD技术鉴定诱变株系。结果表明:(1)秋水仙素诱变红地球葡萄带芽茎段采用浸泡法的效果好于混培法。浸泡6 h,红地球葡萄均未产生变异;浸泡12 h,只有0.1%和0.2%的秋水仙素处理才能诱导红地球葡萄产生变异;浸泡24 h,除了0.005%秋水仙素处理外均有变异产生,变异率最高的是0.05%秋水仙素处理,达13.79%。(2)混培处理后发现,秋水仙素浓度高于50 mg/L以后变异开始出现,并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大,红地球葡萄变异的几率随之增大;诱变率最高的是300 mg/L秋水仙素处理,变异率可达13.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