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滨海白首乌对高脂诱导的小鼠肥胖的作用功效。试验选择3周龄SPF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高脂组(HF)和高脂加白首乌组(HBS)。连续饲喂9周,GTT检测葡萄糖耐受情况,检测小鼠体重和器官重等基础指标,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细胞数目及大小,油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结果表明,与HF组相比,HBS组小鼠葡萄糖耐受显著缓解;体重、棕色脂肪重、附睾脂肪重、棕色脂肪指数、附睾脂肪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和葡萄糖浓度显著降低(P0.05);染色结果观察到HBS组小鼠肝脏中脂质含量降低,脂肪细胞减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山楂原花青素提取物(Hawthorn proantho cyanidins, HPC)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紊乱与脂肪肝的影响,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高脂模型组、HpC低(50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除溶剂对照组外4组喂高脂饲料,同时3个干预组动物每日灌胃给与不同剂量的HpC连续8周。以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空腹血糖值(Glu)为检测指标,评估HpC对高脂诱导小鼠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改善作用。并采集小鼠肝脏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HpC可抑制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降低了肥胖小鼠的体质量与体脂含量,并改善肥胖小鼠肝脏变性程度。同时HpC可显著降低小鼠TC、TG、LDL-C和Glu值,不同程度地提高了HDL-C水平。试验证明HpC具有改善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的血脂和血糖异常,降低脂肪肝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研究脱落酸对高脂饮食致肥胖小鼠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本试验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脱落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给药4周,记录小鼠饮食、饮水及其体重变化。试验完成之后将小鼠马上处死,取其肝脏、脾脏、肾脏、肾周脂肪、腹部脂肪等计算脏器指数,与此同时收集血液,离心,血清用于测定血脂。试验结果表明脱落酸低、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C、TG水平和改善HDL-C水平,同时提高小鼠肝脏中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还发现高剂量脱落酸能显著减少肥胖小鼠腹部脂肪(P0.05)。因此,高剂量脱落酸对肥胖小鼠具有一定的调节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营养性肥胖小鼠模型,连续口服给药4周后收集血液和肝脏。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小鼠肝脏中AP-2、PPAR-γ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以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脂肪质量、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和小鼠肝脏中AP-2、PPAR-γ和LPL基因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指标,观察次黄嘌呤的减肥作用。结果表明:经给药后,给药组对小鼠体内脂肪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小鼠脂肪质量显著减少(P0.05),肥胖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LDL-C和LPS的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P0.05)。其中次黄嘌呤低剂量给药组和次黄嘌呤中剂量给药组对于降低肥胖小鼠的脂肪质量均有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抗阻、耐力运动对肥胖小鼠肝脏自噬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将100只4周龄C57BL/6雄性小鼠进行8周高脂饲料喂养,得到32只肥胖小鼠。将肥胖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高脂喂养对照组(HHC组)、普通饲料对照组(HNC组)、普通饲料+有氧运动组(HNE组)、普通饲料+抗阻运动组(HNR组),每组8只,HNE和HNR组分别进行8周跑台和爬梯训练。ELISA法检测血糖及肝脏中总胆固醇(TC)和总三酰甘油(TG)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8周高脂膳食干预后,小鼠肝脏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量显著降低,p6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8周抗阻和耐力运动可显著降低肥胖小鼠血清和肝脏TG和TC含量,小鼠肝脏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量、LC3Ⅱ/Ⅰ比值均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不同运动形式间3种自噬相关蛋白均未发现显著差异。综上,高脂膳食可使肝脏自噬水平降低,体内脂质积累增加,而抗阻和耐力运动均可促进肥胖小鼠肝脏自噬水平提高,促进肝脏脂质代谢,且2种运动形式间无显著差异,抗阻和耐力运动均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及其相关肝脏疾病的辅助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饮水添加氯化钙对高脂日粮饲喂小鼠脂肪沉积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提高动物胴体品质和人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7只4周龄C57BL雄性小鼠,分为高脂日粮组和高脂日粮+饮水添加氯化钙组,试验期13周。每周测定小鼠体质量,试验末测定小鼠体脂含量,试验结束后采集小鼠皮下脂肪、附睾脂肪并称质量。于试验后期10~12周采集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并分析对菌群的影响。【结果】饮水添加氯化钙显著降低了小鼠体质量、体脂含量、皮下脂肪指数和附睾脂肪指数,与高脂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2.85%、32.69%、26.65%和18.60%。饮水添加氯化钙提高了小鼠粪便样中的菌群多样性和菌群丰度。在门水平下,饮水添加氯化钙对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的丰度无明显影响。在纲水平下,与高脂组相比,饮水添加氯化钙显著降低了丹毒丝菌纲Erysipelotrichia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并且显著提高了梭菌纲Clostridia的相对丰度。【结论】饮水添加氯化钙能够降低高脂日粮饲喂小鼠的体质量和体脂含量,这可能与饮水添加氯化钙提高了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和特定菌群丰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8.
利用高脂饲料诱导小鼠肥胖模型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检测PeroxiredoxinⅡ(PrxⅡ)基因敲除对小鼠体重、内脏脂肪、肝脏和皮下脂肪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饲料饲养9周后,高脂饲料饲养组PrxⅡ基因敲除对小鼠(HFD-PrxⅡ-/-)体重、腹膜后脂肪重量、肾脏周围脂肪重量和附睾脂肪垫重量与高脂饲料饲养组野生型小鼠(HFD-PrxⅡ~(+/+))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HFD-PrxⅡ-/-小鼠的肝脏重量与HFD-PrxⅡ~(+/+)小鼠相比显著增加(P0.01),HE染色观察发现,HFD-PrxⅡ-/-小鼠肝脏脂肪空泡明显多于HFD-PrxⅡ~(+/+)小鼠。高脂饲料饲养9周后,HE染色观察小鼠皮下脂肪厚度,HFD-PrxⅡ-/-小鼠皮下脂肪厚度与HFD-PrxⅡ~(+/+)小鼠相比显著增厚(P0.001)。研究证明,PrxⅡ基因敲除小鼠经高脂饲料喂养后能显著增加脂肪在肝脏和皮下的蓄积,为进一步探究PrxⅡ抑制脂肪形成和异常蓄积提供了基础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对高脂饮食导致肥胖小鼠肝脏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30只ICR雌性肥胖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D)、高脂组(HFD)和高脂染料木素组(HFD-G),每组各10只。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高脂组饲以高脂饲料,高脂染料木素组饲以高脂-染料木素预混料。干预14周后测量小鼠肝脏重量、葡萄糖耐受情况,通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和脂滴沉积情况;qRT-PCR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脂联素(adiponectin,ADPN)、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 1,AdipoR1)以及脂联素受体-2(adiponectin receptor 2,AdipoR2)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饲喂14周后,高脂组体重、肝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的TG、T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DPN、AdipoR1及AdipoR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ELISA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脂组较对照组肝脏的脂质沉积情况显著加重(P0.05);高脂染料木素组体重、肝重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血清中的TG、TC含量极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ADPN、AdipoR1及AdipoR2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脂组(P0.05),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脂染料木素组较高脂组肝脏的脂质沉积情况显著减轻(P0.05)。【结论】染料木素能够显著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病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脂联素表达水平同时抑制肝脏中的炎性因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由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易感(obesity-susceptible,OS)和肥胖抵抗(obesity-resistant,OR)大鼠模型,并探讨在高脂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二者的作用,给予SD(Sprague-Dawley)大鼠高脂饲料饲喂3周后依据其体质量增加量排序并再分组,上1/3作为OS组,下1/3作为OR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OS大鼠体质量增加明显,体质指数、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体脂肪含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瘦素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按照此造模方法从饲喂高脂饲料第4周起,丁酸钠干预(obesity intervention with sodium butyrate,OI)组增加8 mmol/L丁酸钠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1 m L灌胃,1次/日;肥胖对照(obesity control,OC)组则用1 m 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日,共干预16周.结果表明:添加丁酸钠后,OI组大鼠体质量增加、体质指数、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体脂肪含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瘦素与OC组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SD大鼠对于高脂饲料具有不同的应答能力,可获得肥胖敏感及肥胖抵抗模型;对于高脂饮食敏感的SD大鼠,在其高脂饲料中添加丁酸盐能够改善其体质量增加与体质指数,减少体脂肪含量,降低血脂与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均质量(2.63±0.16 g)的吉富罗非鱼鱼种31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3.7%、7.7%和16.6%的低、中、高脂肪水平的等氮饲料,探讨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肝体指数、脂肪沉积、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LPL基因表达与脂肪沉积的关联规律,试验周期90 d。结果显示:(1)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升高,肥满度无显著变化,肝脏与肌肉脂肪含量显著升高;(2)饲喂高脂肪饲料试验鱼的增重率显著下降、饲料系数下降显著;(3)LPL基因在吉富罗非鱼鱼种肝脏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但肝脏中LPL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肌肉;(4)在再投喂48 h内,在第6小时时,高脂肪试验组鱼肝脏LPL活性显著高于中、低脂肪试验组,但随后显著降低,显著低于3.7%试验组;7.7%和3.7%试验组鱼肝脏LPL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5)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脏中LPL mRNA表达丰度最高,显著高于3.7%低脂试验组;(6)吉富罗非鱼肝体指数、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与肝脏LPL表达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结果表明,LPL mRNA在吉富罗非鱼肝脏和肌肉中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高脂饲料显著抑制了吉富罗非鱼鱼种增重;高脂饲料显著促进了吉富罗非鱼肝脏LPL的分泌,诱导了其肝脏中LPL基因表达,促进肝脏与肌肉脂肪沉积;LPL基因参与调节吉富罗非鱼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2.
绿茶桑椹醋饮料对小白鼠的减肥降血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绿茶桑椹醋饮料(MVBGT)的减肥降血脂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普通对照组、肥胖对照组、MVBGT减肥试验组、高血脂对照组及MVBGT降血脂试验组,处理后采用对比试验研究MVBGT对小鼠体脂(TFC)、脂肪系数(F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的影响。【结果】肥胖对照组和高血脂对照组小鼠较普通对照组小鼠TFC、FC、TC及TG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高血脂对照组小鼠的HDL-C含量也有显著增加(P<0.05),表明营养肥胖模型和高血脂模型构建成功。MVBGT减肥试验组中小鼠的TWF、FC、TC和TG含量较肥胖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MVBGT降血脂试验组TWF、FC、TC、TG和HDL-C含量较高血脂对照组也均显著下降(P<0.05)。MVBGT对小鼠无毒副作用。【结论】MVBGT对小鼠有显著的减肥、降脂作用,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菝葜醇提物(SCE)的成分及对小鼠体内脂肪代谢酶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等方法分析SCE的成分组成。将5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高脂组、高脂添加0.25%、0.50%、1.00%SCE。投喂8周后,解剖,摘取小鼠的肝脏及腹腔内脂肪(IPAT)并称量。测定小鼠肝脏中肉毒碱转移酶(CAT)、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脂肪酸合成酶及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活性及mRNA表达量。【结果】SCE中的总多酚、总黄酮、总三萜的含量分别为:(42.54±0.45)%、(29.69±0.37)%、(14.03±0.21)%,其中落新妇苷、黄杞苷、绿原酸、白藜芦醇的含量分别是(23.65±0.36)mg/g、(7.97±0.03)mg/g、(13.65±0.19)mg/g、(7.46±0.15)mg/g。与高脂组相比,SCE喂养小鼠的体质量及体质量增加显著降低,0.50%及1.00%SCE明显减少IPAT质量。0.50%以上SCE的CAT、ACO、AMPK活性与高脂组相比显著提高。SCE明显上调CAT、ACO、AMPK的mRNA表达量。【结论】SCE中富含酚酸类化合物,可通过激活AMPK,促进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肪沉积和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两种脂肪供能条件下3种不同油脂饮食对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沉积及其巨噬细胞分型的影响,90只C57BL/6 J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低脂猪油(Lar-10%)、低脂菜籽油(Rap-10%)、低脂橄榄油(Oli-10%)、高脂猪油(Lar-30%)、高脂菜籽油(Rap-30%)和高脂橄榄油(Oli-30%),16周后解剖取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并对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11c和CD206)荧光双染,并通过ELISA检测其含量。结果表明:1)在低脂饮食条件下,三种油脂对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重量、脂肪细胞横截面积、腹股沟皮下脂肪ROS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脂肪供能水平的提高,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沉积显著增加(P<0.05),在高脂饮食条件下,Lar-30%组的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重量显著高于Rap-30%和Oli-30%组(P<0.05),并且相对于其他两组,Oli-30%组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中ROS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3)高脂饮食会增加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标记物CD11c和CD206的含量,但摄入橄榄油的小鼠CD206/CD11c比值显著高于摄入猪油和菜籽油的小鼠(P<0.05)。综上,降低脂肪供能水平能有效减少脂肪沉积,且与摄入猪油和菜籽油相比,摄入橄榄油可能通过增加CD206/CD11c比值,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减少脂肪组织中ROS的产生,降低炎症,从而减少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P3信号通路是否会影响肥胖小鼠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以及钙信号对肥胖小鼠脂肪代谢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了解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对脂肪代谢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高脂日粮饲喂小鼠30d以建立肥胖模型,将肥胖小鼠分为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NE)组、肝素组、钙组、钙+NE组和钙+肝素组,除对照组和钙组外的各药物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处理,腹腔注射质量浓度0.1mg/mL的NE或1.5mg/mL的肝素0.2mL/(只.d);对照组和钙组同法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对照组、NE组和肝素组小鼠饲喂普通日粮,钙组、钙+NE组和钙+肝素组小鼠饲喂加钙饲粮(钙含量12g/kg),小鼠共饲喂16d,期间每3d测1次体质量,17d时禁食12h,摘眼球取血后脱颈椎处死,分离血清检测其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浓度,并取脂肪组织,测定附睾脂肪和肾周脂肪组织质量,分析附睾脂肪、肾周脂肪和肝脏的钙含量。通过RT-PCR法分析与脂肪生成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PPARγ、C/EBPα和脂解基因HSL及生脂基因FAS mRNA的表达水平,检测IP3受体IP3R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肝素和膳食钙处理对肥胖小鼠有极显著的减肥效果(P<0.01),可极显著减少体脂质量(P<0.01),降低血清中TG和TC浓度(P<0.01),而HDL-C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肝素和膳食钙处理肥胖小鼠的PPARγ、FAS和IP3R1的mRNA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HSL mRN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C/EBPα的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NE处理对肥胖小鼠的作用效果与肝素相反,其可明显削弱减肥作用(P<0.01)。膳食钙有显著的减肥效果(P<0.01),但钙+NE组的减肥效果弱于钙组(P<0.01),钙+肝素组的减肥效果强于膳食钙的处理效果(P<0.01)。【结论】IP3通路激活可引起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脂肪蓄积增加;反之,脂肪蓄积减少。通过IP3通路,膳食钙可抑制胞内钙离子增加。  相似文献   

16.
大菱鲆鱼体脂肪累积调节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摄食生长实验来研究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及水解鱼蛋白对大菱鲆脂肪累积的影响。实验对照组(C)含有30%的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牛磺酸处理组(HT)使用植物蛋白替代对照组的一半鱼粉后添加0.8%牛磺酸,高植物蛋白饲料+牛磺酸+水解鱼蛋白处理组(HTPH)在HT饲料的基础上继续使用水解鱼蛋白替代7%的饲料鱼粉。室内流水系统养殖,每组4个重复。与对照组或HT组相比,HTPH组显著降低了鱼体的中性脂和肝体比。与对照组相比,HT及HTPH组均显著升高了鱼体水分含量,降低了肝脏总脂和中性脂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肌肉总脂及极性脂仅在HTPH组显著降低。HTPH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脂肪酸分析显示,HT及HTPH组有降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C18∶2n-6,C18∶3n-6及C18∶3n-3含量的趋势。综上,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以有效降低鱼体肝脏脂肪含量,而在此基础上继续使用水解鱼蛋白具有更好的脂肪调节效果,能够降低鱼体、肌肉、肝脏及血清中的中性脂肪及总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肥胖状态下,生长激素和奥曲肽对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转录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生长激素通路参与肥胖形成的可能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利用高脂日粮诱导小鼠肥胖模型,用外源性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处理肥胖小鼠,记录体质量变化,观察皮下脂肪、附睾脂肪和肾周脂肪的沉积情况,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同时利用RT-PCR法分析与生长激素密切相关的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2,3(SOCS1,SOCS2和SOCS3)mRNA的表达。【结果】外源性生长激素处理并不能减少肥胖小鼠脂肪沉积,反而增加了体脂含量(P<0.01),血清中TG、TC、HDL-C和LDL-C含量无显著变化,而SOCS1、SOCS2和SOCS3 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1);奥曲肽处理减少了体脂含量(P<0.01),血清中TG、TC和HDL-C含量显著减少(分别为P<0.05,P<0.05和P<0.01),SOCS1和SOCS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1),但SOCS2却显著增加(P<0.01)。【结论】在肥胖状态下,生长激素并不能减少体脂沉积,但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却能够减少体脂含量;SOCS1和SOCS3可能参与此作用机制,而SOCS2对于生长激素信号通路变化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索斯普拉-道来(SD)大鼠高脂饲粮(HF)中添加西番莲果皮粉(PEPF)对大鼠下丘脑m RNA表达、胰岛素敏感性和其他代谢参数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脂肪含量正常的饲粮;HF组饲喂高脂饲粮(脂肪含量35%);HFPF组饲喂添加PEPF的高脂饲粮(脂肪含量35%)。HFPF组和HF组大鼠在试验开始前进行为期4周的高脂饲喂,诱导肥胖引起代谢异常之后,HFPF组开始饲喂添加PEPF的高脂饲粮,为期6周。对照组和HF组分别保持正常的饲粮和高脂饲粮直至试验结束。试验结束后,通过糖耐量测试(GTT)和胰岛素耐量测试(ITT)评估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免疫测定法检测胃肠激素和脂肪因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评估下丘脑神经肽的表达。ITT测试中,PEPF可显著增加大鼠下丘脑可卡因和安非他明调节转录肽(CART)的表达(P0.05),极显著降低体增重(P0.01),显著减轻肥胖症状(P0.05)和血清瘦素水平(P0.05);极显著增加脂联素含量(P0.0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P0.01);随着葡萄糖利用率极显著增加(P0.01),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极显著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P0.01)。其他胃肠激素(酪酪肽、胰多肽和胰淀素)和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均无显著变化。试验结果为探究PEPF在改善血糖稳态、增强饱腹感的作用和机制方面提供了进一步的试验依据。-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由高脂高糖膳食导致小鼠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方法,具体症状为伴有严重血脂异常、肝功能受损和炎症反应.[方法]选用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7~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模型组灌胃高脂高糖肠内营养液,正常组灌胃PBS,试验期间自由摄食基础饲料和水.于第10、12、14、16周分别处死3只小鼠,检测是否达到NAFLD脂变程度;16周后,处死全部小鼠进行常规血脂4项和肝功能检测;观察肝脏的外观,测定肝脏中TG和TC含量;另取肝脏、脾脏和腹部脂肪分别进行HE染色;测定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结果]随着灌胃时间的增加,模型组肝脏系数、TG、TC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正常组对应指标变化不明显;当灌胃时间达到12周时,模型组肝脏TC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14周时,模型组中TG、TC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均显著增加;通过HE染色发现,灌胃16周时模型组肝细胞排序混乱,肝细胞脂肪严重;血液中炎症因子和肝功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说明灌胃高脂高糖肠内营养液16周,模型组内肝脂变严重,肝细胞损伤并出现明显的炎性病变.[结论]该研究建立NAFLD小鼠模型操作简便,检测的指标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且更接近模拟人类该疾病的自然发病规律,为建立深入研究NAFLD发病机制、相关防治措施和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火炬树芽对高脂模型小鼠的降血脂、减肥及护肝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测算火炬树芽的水分含量及多糖、总黄酮、皂苷得率。取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将质量分数0%,2.5%,5%和10%火炬树芽掺入到高脂饲料中,对4组高脂模型小鼠进行饲喂,以基础鼠粮作为空白对照,高脂饲料中掺入质量分数2.5%的柳树叶作阳性对照,研究火炬树芽对高脂模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肝脏指数及小鼠体质量的影响。【结果】火炬树芽水分质量分数为60%,干品多糖得率为3.47%,总黄酮得率为3.19%,皂苷得率为2.43%。与对照组小鼠相比,2.5%、5%和10%火炬树芽处理组小鼠体质量及血清TG、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肝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10%火炬树芽组与2.5%柳树叶处理组小鼠相比,肝脏指数降低,T-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有所下降。【结论】火炬树芽含有丰富的具有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能够减轻高血脂试验动物的肝脏负担,对高脂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减肥作用,并能增强高脂模型小鼠的肝脏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