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对2例疑似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J-Subtype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的病禽进行临床观察和病理解剖,结果发现肝脏和脾脏均肿大,肝脏、心脏、肺脏、腺胃有肿瘤样结节;设计1对引物针对ALV-J的gp85基因,对2例病死鸡的肝脏组织进行PCR检测,结果 2份组织样品均扩增出与预想结果一致的924 bp的ALV-J特异片段;取病死禽的心、肝、脾脏等组织制做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肝组织有大量成淋巴细胞和淋巴样瘤细胞,呈灶状聚集;脾组织结构松散,白髓和红髓界限不清,脾小体消失,间隙有大量淋巴样瘤细胞;心包脂肪、心肌间、心脏血管中大量淋巴样瘤细胞;腺胃肌层、腺胃乳头间隙有淋巴样瘤细胞,1病例腺胃乳头可见出血;肺泡隔及肺泡腔中有大量淋巴样瘤细胞填充等病理变化。试验结果证实,2例土鸡均为淋巴细胞性J亚群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引进High Five细胞并对其进行驯化,获得无血清悬浮驯化株(Hi5-SF)。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对其进行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微生物污染、病毒外源因子及细胞致瘤性检测。结果发现,Hi5-SF细胞复苏活力76.3%,生长曲线呈"S"型,最大增殖密度可达3.50×10~6 mL~(-1),群体倍增时间为26.2h;细菌、真菌及支原体检查均为阴性;血细胞吸附试验、致细胞病变试验和特异性病毒荧光抗体结合物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致瘤性检查结果也为阴性。说明该细胞株符合兽用疫苗生产用细胞质量要求,可以在疫苗研究与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 tase,hTERT)导入原代培养的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ndometrium epithelial cells,EECs),经G418筛选培养,以获得一株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TERT-EECs);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生长周期、凋亡情况及倍体情况;利用MTT法检测其血清依赖性;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克隆形成能力;裸鼠致瘤实验检测其成瘤性。结果显示:hTERT-EECs处于S期的细胞(43.2%±2.3%)大于2代EECs(38.7%±1.2%),差异显著(P0.05);hTERT-EECs的凋亡率(1.1%±0.2%)明显低于2代EECs(3.6%±0.5%)(P0.05);倍体分析结果表明hTERT-EECs为二倍体细胞;血清依赖性检测证明hTERT-EECs仍有血清依赖性;软琼脂中无克隆形成能力;对于裸鼠无致瘤性。证明hTERT-EECs具有更强的生长活性,基本属于正常细胞,不具有潜在致瘤性。  相似文献   

4.
对PK-15细胞进行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微生物、外源病毒、胞核学及细胞致瘤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K-15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生长状态良好,无细菌、外援病毒及支原体污染,染色体共19对,细胞无致瘤性。  相似文献   

5.
兔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和NESTED-PCR支原体污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动物细胞核移植、转基因操作等提供充足的供体材料。[方法]通过对兔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原代、传代培养和冷冻复苏,检测支原体污染状况。[结果]结果表明:在含有15%FCS(Fetal Calf Serum)的DMEM中培养的细胞初期生长状态较10%FCS中的细胞长势好,后期则相反。用PCR法对培养至25代的兔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支原体检测,均没有发现支原体污染现象。[结论]PCR法检测细胞培养支原体污染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试验分别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消化分离法对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原代培养、细胞传代、冷冻保存等成功建立了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并对该细胞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长动力学分析、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采用贴块培养时所需时间较长,消化培养有较多死细胞;传代细胞生长情况良好,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40.4h;生长总体趋势呈"S"型;冻存后活力为92.3%,生长状况与冻存前一致;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2 n=60)占主体;细菌、真菌和支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细胞系的各项指标均达到ATCC细胞系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检测了其横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成骨、神经细胞的潜能。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在传代过程中该细胞的生长特性未发生改变,并始终表达导管源胰腺干细胞的标志CK-19,PDX-1;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经诱导可分化为心肌、神经和成骨细胞,经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显示,心肌样细胞表达-αactin、神经样细胞表达NF-200而不表达GFAP、成骨样细胞茜素红染色呈阳性。证明该细胞具有多潜能性,是一种亚全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一种体外培养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家兔双侧腹股沟脂肪垫,Ⅰ型胶原酶消化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 培养液培养.细胞连续传代后,MTT法检测第3、5、10代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油红染色法和Von Kossa染色法观察第3代ADSCs向成脂和成骨方向分化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结果显示,第3、5、10代的ADSCs生长曲线并无显著差异,细胞增殖较快;ADSCs成脂诱导后油红染色阳性,成骨诱导后Von kossa染色形成典型的黑色钙化结节.ADSCs 表面标志检测结果为:CD29 和CD90阳性,CD45和CD80阴性.成功分离和培养了兔的ADSCs,其具有成脂和成骨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用Ⅰ型、Ⅳ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兔皮肤细胞,Ⅰ型胶原酶消化皮肤块获得的细胞数显著高于Ⅳ型胶原酶。用组织块直接培养法,也可以得到皮肤的原代培养细胞。2.5g/L胰酶消化胎儿组织,可获得足够原代培养的细胞量。结合使用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经2~3代后,可获得纯化的成纤维细胞。分离纯化的胎儿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都正常且相似。胎儿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可分别传至第13代与第11代,传代后染色体数目不变。  相似文献   

10.
为给奶牛营养代谢病等相关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本试验从犊牛肾周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采用组织剪碎法结合0.25%Ⅰ型胶原酶消化法消化、收集原代犊牛ADSCs,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第5代ADSCs表面特异性蛋白,并使用CCK-8法测定第5、10代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第10代细胞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结果显示,分离出的犊牛ADSCs接种4 d后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分离的细胞Vimentin、CD34、CD44、CD90呈阳性,CD31、CD45呈阴性;该细胞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本试验分离培养的细胞是犊牛脂肪干细胞,具有成脂、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成熟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以组织块种植法培养荷斯坦泌乳期成年母牛乳腺组织,观测长出的上皮细胞在各生长时期的形态变化,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群体倍增时间,用免疫组化技术鉴定乳腺上皮细胞角蛋白18的表达,用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检测乳腺细胞的酪蛋白分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此培养体系可获得良好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以及传代培养,细胞增殖旺盛,长势良好;细胞骨架蛋白——角蛋白18表达为阳性,且培养的细胞具有分泌牛乳酪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以人类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为阳性对照 ,以连传 3代的犬、猫肾原代细胞 (CKC、FKC)为阴性对照 ,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单位收集的 4株MDCK传代细胞系培养 2 5~ 4 5代的完整活细胞或冻融裂解细胞进行裸鼠致癌 /致瘤实验观察 ,筛选出致癌性极低、符合细胞遗传学要求、无传染因子污染的几株MDCK细胞系用于制苗 ,并建立了相应的细胞种子库和工作库 ,供科研和生产使用 ,4年运转很好。不同代次MDCK细胞系染色体众数所占比率的相差率一般不超过 5 %~ 15 % ,结构畸变率一般为 0~ 3%。研究表明 ,MDCK细胞染色体遗传特征决定致瘤性质 ,并具有种属特异性 ,MDCK细胞不论核型如何 ,始终具有致癌性 ,但其致癌 /致瘤性差 ,只有超二倍体以上细胞才具有高的致癌 /致瘤率 (如YA株的为 2 8/ 5 8) ,亚二倍体细胞的致癌 /致瘤率很低 (其它 3株MDCK细胞的致癌 /致瘤率为 5 / 5 4 ) ,且一般致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多为高中分化腺癌。冻融裂解癌细胞系 (X株Hela、JA株Vero、M株BHK 2 1、YA株MD CK)的致癌 /致瘤性相应降低 ,极低致癌 /致瘤性细胞系 (M株或JC株MDCK)不会因冻融裂解而增加致癌 /致瘤性。证明MDCK细胞系冻融裂解物不致癌 ,降低制苗毒液中细胞系基因含量 ,完全可以将MDCK细胞系 (M ,JB ,JC株 )用于犬五联苗生产。MDCK细胞  相似文献   

13.
用胰蛋白酶对欧拉羊胎儿皮肤组织进行热消化分离并培养原代细胞,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纯化成纤维细胞,扩大培养至第3代时用液氮保存,复苏后进行活力、形态、生长曲线、微生物污染检测和连续传代培养试验。结果显示,欧拉羊胎儿皮肤细胞呈成纤维型,复苏活力93.5%以上,生长良好,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最大增殖量为3.31×105 mL-1,倍增时间为26.2 h;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呈阴性,连续传代培养在10代内生长正常。表明欧拉羊胎儿皮肤细胞分离培养成功,使这一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组织贴块法、贴块配合差速贴壁法成功培养不同日龄鸡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一般需4-7d细胞从组织块边缘长出,再经5-10d长成细胞单层。鸡日龄越小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越旺盛。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呈梭形、三角形、圆形核位于中央,胞浆丰富致密。用兔抗鸡α-actin多克隆抗体为一抗做免疫组化染色,平滑肌细胞占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扩增了炭疽芽孢杆菌PA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PA,并对其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基因的长度约为2 205 bp,PA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3 ku;rP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初免后10 d即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第3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可达1∶12 800;rPA蛋白刺激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亚型以IgG 1为主;rPA蛋白在体外对小鼠脾脏细胞有促进生长和增殖作用。rPA免疫组小鼠脾脏中CD4+细胞显著增加,免疫应答趋向T h2型反应,说明rPA介导的免疫反应以体液免疫为主。rPA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保护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16.
朱道玉  王旭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59-8859
[目的]为优质稻米种苗培育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曲阜香稻新品系103的成熟种子为材料,取其成熟胚接种在MS1培养基中诱导胚性愈伤组织,选取松脆性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结果]初始愈伤组织呈深黄色、瘤状、质地紧密、生长旺盛、易分化出芽,但难以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在MS2培养基中继代培养120d后,愈伤组织呈浅黄色、颗粒状、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在悬浮培养基中继代培养2~3次后,不断释放出小细胞团和单细胞,用300目不锈钢网对培养液进行过滤,滤液培养120d可建立起浅黄色、澄清、均一的胚性悬浮细胞系。[结论]建立了分散性好、生长快的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蛋白质转运颗粒(TRAPP)复合体相关蛋白Tca17通过何种Rab蛋白参与囊泡运输和细胞自噬过程,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野生型和TCA17敲除突变体中囊泡运输标志蛋白Snc1后,检测菌株生长和GFP-Snc1运输缺陷情况,并检测不同Rab蛋白对突变体的生长和GFP-Snc1运输缺陷的抑制情况。相应地,用GFP标记野生型和TCA17敲除突变体中细胞自噬标志蛋白Atg8后,检测菌株生长和在营养缺乏条件下GFP-Atg8的运输和降解缺陷情况,并检测不同Rab蛋白对突变体的生长和GFP-Atg8的运输及降解缺陷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敲除TCA17导致菌株高温敏感,Snc1运输受阻以及Atg8运输和降解异常,过量表达Rab蛋白Ypt31能够抑制TCA17敲除突变体的囊泡运输和细胞自噬缺陷表型,而Rab蛋白Ypt1不具有类似功能,这说明Tca17通过Rab蛋白Ypt31参与囊泡运输和细胞自噬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合有拟蜘蛛牵丝蛋白基因的新疆美利奴细毛羊成纤维细胞系.[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将表达拟蜘蛛牵丝基因的质粒pKap-EGFP4S转入新疆美利奴细毛羊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毒性筛选获得阳性细胞系,并采用PCR、RT-PCR检测重组细胞中的目的基因表达.[结果]对体外分离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观察表明细胞形态均为长梭形、活性良好(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染色体数目为2n =54;通过G418筛选出共43株单克隆细胞系,经PCR鉴定拟蜘蛛牵丝蛋白基因随机整合的细胞系15株,其中挑选4个阳性细胞系经过RT-PCR检测目的基因已转录为mRNA.[结论]成功建立了拟蜘蛛牵丝蛋白基因的新疆美利奴细毛羊成纤维细胞系,为进一步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备被毛含转拟蜘蛛牵丝蛋白基因克隆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蛋白质转运颗粒(TRAPP)复合体相关蛋白Tca17通过何种Rab蛋白参与囊泡运输和细胞自噬过程,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野生型和TCA17敲除突变体中囊泡运输标志蛋白Snc1后,检测菌株生长和GFP-Snc1运输缺陷情况,并检测不同Rab蛋白对突变体的生长和GFP-Snc1运输缺陷的抑制情况。相应地,用GFP标记野生型和TCA17敲除突变体中细胞自噬标志蛋白Atg8后,检测菌株生长和在营养缺乏条件下GFP-Atg8的运输和降解缺陷情况,并检测不同Rab蛋白对突变体的生长和GFP-Atg8的运输及降解缺陷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敲除TCA17导致菌株高温敏感,Snc1运输受阻以及Atg8运输和降解异常,过量表达Rab蛋白Ypt31能够抑制TCA17敲除突变体的囊泡运输和细胞自噬缺陷表型,而Rab蛋白Ypt1不具有类似功能,这说明Tca17通过Rab蛋白Ypt31参与囊泡运输和细胞自噬过程。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乳汁中提取细胞进行传代培养获得增殖且可分泌特异性酪蛋白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细胞形态以鹅卵石型和多角型为主,逐渐趋于多角型.当多角型细胞增殖融合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乳头状和圆顶型结构.并进一步对泌乳中后期乳汁分离的细胞做细胞生物学性状检测:细胞接种存活率达到81;;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形,符合细胞生长的一般生物学规律;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最短达48.7 h;经过对乳腺上皮细胞特异性分泌蛋白-酪蛋白的检测,证明培养获得的细胞为乳腺上皮细胞,且具有正常分泌乳蛋白功能.试验初步建立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