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中的池塘是城市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揭示城市化背景下池塘水体水质的时间变化特性,选取扬州大学江阳路南校区池塘为研究区,对该池塘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水质参数蓝绿藻浓度(Phyco)、水温(WT)、溶解氧(DO)、pH与电导率(EC)进行观测,采用变异系数法、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各参数的变化特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池塘WT呈季节性变化;观测期间pH变化范围为7.74~9.98,水体呈碱性;DO变化的随机性较强,未表现出明显变化规律;各水质参数变异性及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WT>DO>EC>pH;以DO为指标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结果表明:池塘DO达到Ⅲ类水要求的时段占总观测时段的8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O与WT、pH呈正相关,与Phyco呈负相关,Phyco及pH的变化对DO浓度的影响相对于WT大。  相似文献   

2.
根据丰满库区及下游河段1985-201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选取其中监测数据全面、完整的3个水质因子(NH3-N、DO、COD(Mn)),分别对其总体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这3种因子的沿程变化规律,然后采用均生函数拓展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分别作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比较选择较优方法进行水质因子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水质因子COD(Mn)、NH3-N在3个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封冻期)的沿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先降低后增大,而后又降低,而DO在3个水期的沿程变化不大;另一方面,对水质资料进行均生函数的时序分析是合理的,采用多项式回归对水质因子进行预测是可行的,且比多元线性回归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3.
以汾河水库及上游河段为例,运用加拿大水质指数(CCME WQI)方法,选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中的23个水质监测项目(水温除外),对汾河水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选取10项水质监测项目,包括pH、溶解氧、BOD-5、COD、总氮、氟化物、石油类、总磷、挥发酚、氨氮,对汾河水库上游河段3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采用加拿大水质指数和单因子评价法对监测数据分析比对。结果显示:同单因子评价法相比,CCME WQI考虑了3个因素(超标范围F1、超标频率F2、超标幅度F3)的综合影响,其评价结果更符合汾河水库及上游河段水质的现状。CCME WQI的量化为环境管理部门带来便利。但评价标准和水质监测项目及数目对CCME WQI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影响流域水质的关键水质指标,以沂河为研究区域,基于2006-2019年水质数据,采用水质指数法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与建模。水质指数可以将大量复杂的水质数据转变为一个单独指标来反映水质整体状况,目前常被用于进行水质评价。共分析10个水质指标,包括TP、pH、WT、DO、NO3-N、BOD5、F-、COD、SO42-和NH3-N。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流域关键水质指标,构建了沂河关键水质指标评价模型WQImin,简化了评价所需的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权,四指标模型和六指标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精度都未达到最高,不是本研究的最优模型;五指标模型WQImin+WTw具有良好的水质评价性能,R2=0.972,MSE=0.51,PE=2.07%,P<0.05,是本研究最优关键水质指标模型。该模型包括5个水质指标:NH3-N、BOD...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不同类型的水质指数在沙湖综合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关系,采用水质标识指数(WQII)、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CCMEWQI)、通用水质指数(UWQI)对沙湖2010-2017年4月、7月、10月水环境进行了综合水质状态评估,并对不同水质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沙湖WQII变化区间为3.1~4.7,CCMEWQI变化区间为27.44~72.07,UWQI变化区间为31.53~51.74,水质状态整体处于较差等级,综合水质呈恶化趋势,水环境治理刻不容缓。不同综合水质指数结果存在差异,CCMEWQI及UWQI皆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显著相关;CCMEWQI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在复合及增长模型下拟合优度达到最优(R2=0.614),UWQI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在二次模型下拟合优度达到最优(R2=0.970)。  相似文献   

6.
不同赋权方法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宁夏清水河各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分布特征,为流域水质评价提供依据,基于清水河3个水质监测断面(二十里铺、三营、泉眼山)2014—2016年的监测数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检测数据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检测指标,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该地区水质做出评价;结合3种赋权方法(超标倍数法、变异系数法、熵权法)对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改进,并做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果】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分析法显示二十里铺断面水质评价结果为Ⅱ类且基本保持稳定;三营断面2014、2015年评价结果满足Ⅲ类水质标准,2016年评价结果为Ⅳ类水质标准,且该断面水质有变差的趋势;泉眼山断面评价结果为Ⅱ类水且逐年减小,该断面水质有进一步变好的趋势。【结论】应用不同赋权方法对3个断面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但超标倍数法和熵权法计算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变异系数法较其他2种赋权方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以汾河太原城区南段的实测水质资料为基础,运用单一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给予研究河段的水质评价;应用污染负荷比的方法,分析了河流的主要污染因子,各支流对污染的贡献率。在水质评价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河流黑臭指数模型;应用matlab程序化技术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确定黑臭指数模型参数;根据黑臭度的定量的分级,用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验证,确立了适合太原城区南段的黑臭指数模型。依据黑臭模型对汾河太原城区南段黑臭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做定量的研究,为汾河太原城区南段黑臭成因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九曲湾水库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沿水库自上而下对3个采样断面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分析;同时结合水质监测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确定不同时期、不同位置水质与浮游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间,九曲湾水库共采集到藻类植物6门81种,其中蓝藻的物种数量最为丰富;整个河段浮游植物的平均细胞密度为平均值为25.335万个/L,平均生物量为109.11 mg/L,种类和数量丰富;②浮游动物有4类53种,其中轮虫动物门最为丰富,占54.72%;整个河段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为91.00个/L,平均生物量为1.16 mg/L,整体群落组成较为简单;③水质属轻度污染,其中总氮浓度超标2.33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蓝藻门生物密度与pH值相关性最强、绿藻门、裸藻门生物密度与DO值相关性最强;原生、轮虫、枝角和桡足4类浮游动物与pH、BOD5、氨氮呈完全负相关关系,与DO、总氮呈现完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对水质简单而全面的定性以及定量评价,采用改进的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在2005-2014年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但综合水质基本都能满足功能区的要求;同时应用环保部推荐的Speraman秩相关系数法对3个断面10 a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断面水质在2005-2014年变化均呈显著好转趋势。该评价方法不仅能对水质单项及综合指标类别进行比较,也可以在同一类别中进行水质好坏的比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4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采集槐荫河6个断面水样,测定了河水中的溶解氧、CODMn、NH3-N、TN、TP 5项反映水质的指标。选择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得出,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适用范围广,结果直观,是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法,综合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实用性,可应用于不同水体不同时期的对比评价,既能判定水质类别,又能找出最大污染因子,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卫河水系新乡段历年不同水期和不同河段的水质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卫河水系1963—2018年的水质指标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河流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卫河干流8个水质站和共产主义渠干流3个水质站不同水期的综合污染指数不同。总体上,干流1980年以前综合污染指数较低,1990—2009年综合污染指数变高,2010年后综合污染指数降低,但仍高于1980年以前。支流7个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不同,并随年代变化而变化。水系中水库的综合污染指数最低。西孟姜女河和东孟姜女河主要受点源排污影响,综合污染指数最高。【结论】干流1990—2009年污染变严重,2010年后污染减轻。干流水质污染程度受不同水期的影响。水系中,水库的水质最好,西孟姜女河和东孟姜女河水质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2.
以吉林省白城市重点河段与水库为研究对象对其水质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分别采用模糊数学法和内梅罗指数法。选取的测点分别为嫩江大赉段、洮儿河镇西段、月亮湖水库、向海水库一场、向海水库二场。所选取的评价参数分别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挥发酚、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粪大肠菌群。评价结果显示:利用模糊数学法对选取的测点进行的评价结果为:嫩江大赉段、月亮湖水库水质为Ⅲ级,洮儿河镇西段、向海水库一场、向海水库二场三点水质均为Ⅴ级;利用内梅罗指数法对选取的测点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嫩江大赉段、月亮湖水库、洮儿河镇西段,向海水库一场、向海水库二场水质均为Ⅴ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湟水、渭河和汾河12个水质监测断面和4项水质指标pH值、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氨氮(NH_3-N),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水质时空差异性及其变化特征,同时引入水污染指数法(WPI)对整体的水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黄河干流水质状况最好,湟水和渭河水质状况次之,汾河水质状况最差,且水质指标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呈显著的差异性;监测断面海东民和桥、渭南潼关吊桥和运城河津大桥的WPI值达到IV类及以上水质标准的频率较高,分别为66.30%、98.91%和78.26%;各监测断面在春季和冬季的水质状况较差,而夏季和秋季水质状况相对较好。各监测断面的WPI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海东民和桥、中卫新墩和天水牛背等3个监测断面的下降趋势比较显著;基于WPI指数的时空聚类分析结果与水体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具有一致性,空间上海东民和桥、渭南潼关吊桥和运城河津大桥WPI值的波动性相对较大,时间上1—3月的WPI值波动性相对较大。【结论】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状况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但整体上水环境条件正在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14.
使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分析2016年~2020年嘉陵江四川段中下游10个自动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并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进行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琼江大安2017年为IV类水质,最大超标因子为TP,超标倍数为1.23;西充河彩虹桥2018年为IV类水质,最大超标因子为NH3-N,超标倍数为1.60;其余断面均未出现超标。2017年大安断面内梅罗污染指数为1.00,轻度污染,最大污染因子是TP;2018年彩虹桥断面内梅罗污染指数为1.33,轻度污染,最大污染因子是NH3-N;其余断面均为清洁。西充河彩虹桥断面各年月际内梅罗污染指数呈下降或平稳趋势,琼江大安断面先上升后下降至平稳趋势,嘉陵江沙溪、巴河江陵、渠江团保岭、渠江赛龙、涪江百顷均有平稳或上升趋势。2016年~2020年各年份Spearman相关系数(rs)为-0.9~0.3,|rs|≤Wp,各监测断面年际水质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15.
以黄河干流6个监测断面2015年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灰色聚类法、单因子评价法比较。3种评价方法结果显示6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均在Ⅲ类标准范围内,黄河干流整体水质状况较好;仅有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可显示出黄河干流6个监测断面水质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济南泺口、兰州新城桥、包头画匠营子、济源小浪底、石嘴山麻黄沟、忻州万家寨水库。结果表明: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均比单因子评价法能更合理、全面的反映综合水质状况,且可以通过比较污染指数的大小区分同一级别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6.
潘家口水库叶绿素-a分布及与理化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季节野外采样及分析研究,以叶绿素-a含量为指示参数描述潘家口水库藻类生物量多季节分布情况,分断面探究其影响因子组成,为研究水库水生态问题提供了基础支撑。结果表明:①除冬季外,叶绿素-a含量呈“U”型季节性变化,其浓度大小关系为春季>秋季>夏季,沿纵断面叶绿素-a含量呈梯级减少趋势,而垂向分布与水下温跃层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②不同断面处影响叶绿素-a含量的理化因子有所不同,瀑河口断面的主要影响因子为pH值、总 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燕子峪断面为水温、溶解氧、氨氮;坝前断面为水温、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其中磷是坝前叶绿素-a含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仍需进一步探讨其他理化因子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常乐和总江口监测断面2003-2009年的水质类别,结果显示,2006-2008年南流江常乐站的水质逐渐恶化,而位于下游的总江口河段水质稳定.南流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5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磷和粪大肠菌群等.秩相关系数法计算结果表明,5日生...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评价海城河水质现状和研究水质的演变趋势,对海城河水系污染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海城河上游红土岭监测断面和下游海城监测断面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对水质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城河主要污染物为总氮,丰水期总氮超标情况要优于平水期和枯水期,在总氮不参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江苏里下河地区河网密布、水体流动性差,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水质时空特征分析可为水资源管理与水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7年里下河泰州地区39个断面的全指标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里下河腹部典型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里下河腹部泰州地区水质呈现显著的年内变化,水质年内变化主要受丰水期降雨和逐月外引水源水量影响。1-5月,降水量少,外引水量增加,水质好转;6-9月,引水量下降,降水量上升,水质恶化;10月降水量和引水量都较少,水质为年内最差;10-12月,降水量少,引水量增加,水质好转。水质最差的7-10月主要污染因子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水质较差的1-2月主要污染因子为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化学需氧量;水质较好的3-6月主要污染因子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里下河腹部泰州地区水质亦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外引水源水量大的月份,水质由西南部向东北部和东南部逐渐变差,水质空间变化与引水路线有较强的相关性;外引水源水量小的月份,水质总体上呈现南优北劣的特征,主要受到降水、地形和当地污染物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的开展效果,以新宾县查家小流域为例,采用连续进行水质监测的方法,对比分析流域综合治理期间水质的pH值及DO、COD、BOD、石油类、NH4+-N、TP、TN、Hg、Pb含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三大措施的实施,对净化流域内的水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