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腐植酸、草本生物炭(秸秆炭)、膨润土、明矾、脱磷石膏5种调理剂及配合施用共设10个处理对高磷土壤磷素转化与吸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加调理剂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株高、茎粗与叶绿素含量。在施加调理剂的各处理中,单施明矾和生物炭+膨润土+明矾配合施用处理可以有效增加玉米的生物量,提高玉米的吸磷量。单施膨润土和明矾的处理则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磷的矿化,而单施脱磷石膏以及腐植酸+膨润土+生物炭+明矾+脱磷石膏配合施用趋于土壤钝化,减少磷的移动性,降低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腐植酸、明矾、白云石、沸石4种调理剂及配比共设7个处理对高氮土壤氮素吸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加土壤调理剂可以促进糯玉米生长,其株高、茎粗与叶绿素含量有所提高。在施加调理剂的各处理中,施加明矾可以增加作物生物量干重,单施明矾和腐植酸+明矾+沸石+白云石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吸氮量。调理剂白云石对降低土壤全氮含量效果最明显,施加明矾可以降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减少土壤中氮素的累积,改善环境风险。该试验将为设施土壤氮素面源污染控制提供某些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腐殖酸和生物炭2种调理剂配合施用对土壤磷素吸收与转化的影响,设空白对照、生物炭、腐殖酸、腐殖酸+生物炭、腐殖酸+1/2生物炭、1/2腐殖酸+生物炭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腐殖酸和生物炭配施不同处理中,腐殖酸+生物炭处理对于降低土壤总磷、有效磷、水溶性磷含量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土壤中磷素积累;腐殖酸+1/2生物炭处理既促进了作物对有效磷源Ca_2-P的吸收,提高了各磷组分之间的转化,也促进了土壤磷素向Fe-P、O-P转化,有利于降低土壤磷素负荷;1/2腐殖酸+生物炭处理可以促进土壤磷素向Ca_8-P、Fe-P转化。  相似文献   

4.
腐植酸增效剂对不同类型土壤中磷素形态转化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禹城试验基地的潮土和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红壤为材料,进行持续90 d的土壤培养试验,以研究腐植酸增效剂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调控作用,为增效磷肥的研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5个处理:CK(不施磷肥)、CK1(单施磷酸二铵)、HA1(磷酸二铵+2.5%活化腐植酸)、HA2(磷酸二铵+5.0%活化腐植酸)和HA3(磷酸二铵+10.0%活化腐植酸)。结果表明,与CK及CK1相比,磷肥中加入5.0%~10.0%活化腐植酸可显著提高培养15~90 d内土壤有效磷含量;添加10.0%活化腐植酸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培养前期潮土Ca_2-P、Ca_8-P、Al-P和Fe-P含量和培养后期Ca_2-P含量,并可增加红壤培养中后期Ca_2-P、Ca_8-P及前中期Fe-P含量;添加5.0%活化腐植酸处理可以增加潮土整个培养期Ca_2-P及前期Ca_8-P和Fe-P含量,并可增加红壤培养后期Ca_2-P和中后期Ca_8-P含量;添加2.5%活化腐植酸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潮土整个培养期Ca_2-P含量和前期Ca_8-P含量;3个添加量的活化腐植酸处理均可降低红壤整个培养期的Al-P含量。表明腐植酸增效剂促进土壤磷素的释放,显著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溶磷细菌在复垦土壤中对磷的作用效果,采用室内摇瓶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溶磷细菌及其组合对磷酸钙的溶解能力,从而确定最佳组合,并探讨最佳组合溶磷细菌对复垦土壤有效磷及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恩式菌(W2)+荧光假单胞菌1(W3)+荧光假单胞菌2(W4)培养液的有效磷含量最高,为609.1 mg/L,其为最佳溶磷细菌组合。施用此溶磷细菌组合肥可以增加复垦土壤有效磷含量,复垦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现为BG(溶磷细菌肥+磷酸钙)处理B(溶磷细菌肥)处理MG(基质+磷酸钙)处理M(基质)处理CK(空白),其中,B处理在苗期、拔节期、收获期分别比M处理显著增加15.7%、119.7%、54.1%,BG处理在苗期、拔节期、收获期分别比MG处理显著增加55.8%、91.8%、88.9%。在玉米苗期和收获期,施用溶磷细菌可以增加复垦土壤Ca_2-P、Ca_8-P、Fe-P、Al-P含量,其中收获期B处理比基质处理M分别显著增加86.6%、88.7%、38.6%、83.3%;复垦土壤O-P和Ca_(10)-P含量均表现为MGBGMBCK,溶磷细菌对复垦土壤O-P含量影响较小,对Ca_(10)-P含量影响较大,苗期和收获期B、BG处理Ca_(10)-P含量分别比对应的基质处理M、MG处理降低5.8%、23.1%和9.5%、24.4%,即溶磷细菌可以减少复垦土壤Ca_(10)-P的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土壤Ca_2-P、Ca_8-P、Al-P、Fe-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O-P、Ca_(10)-P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腐植酸和生物炭两种调理剂配合施用,共设空白对照、生物炭、腐植酸、腐植酸+生物炭、腐植酸+1/2生物炭、1/2腐植酸+生物炭等6个处理,研究两种调理剂配施对甜高粱生长和土壤磷素吸收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腐植酸和生物炭有利于饲用甜高粱拔节期的生长,对于饲用甜高粱抽穗期,腐植酸和生物炭处理配合施用效果较好,各处理中以1/2腐植酸+生物炭处理效果最佳,能促进高粱茎叶对土壤磷素吸收,提高磷素利用率,减少磷素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7.
针对滨海盐土盐分高、肥力低和结构差等问题,通过施用沸石和腐殖酸等土壤调理剂,研究其对滨海盐土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腐殖酸和沸石-腐殖酸调理剂的施用可有效降低土壤pH、土壤电导率(EC)值,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促进水稻增产。其中,施用沸石30 t·hm-2处理土壤pH下降0.31个单位,EC值下降22.7%,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显著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提高2.21百分点,水稻增产36.4%。因此,施用沸石可作为滨海盐土改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不同磷背景土壤磷素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磷背景土壤磷素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生物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414"试验磷因素处理,调查烟草农艺性状,在打顶期测定各部位样品中磷素含量,计算不同磷含量土壤磷吸收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磷背景土壤磷素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不同;中、低磷土壤背景条件下,施用氮、钾可以促进烟株对土壤中磷的吸收;而在高磷土壤背景条件下,氮、钾对烟株吸收磷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低磷和高磷地块,增加磷素用量可以增加烟田的整体和叶片生物量;低磷地块增加磷素用量可增强植株对磷素的吸收;而在中磷和高磷地块,增加磷素用量反而会降低植株对磷素的吸收效果;低磷、高磷地块单位施磷量对烟叶生物量贡献较大,且随施磷量的增加贡献越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盆栽试验,在不同肥力的石灰性潮土上种植小麦,设施磷与不施磷处理,采用Olsen法测定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探讨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磷肥不能使有效磷本来就高的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继续提高,却可以明显提高中低肥力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测定施用磷肥和不施磷肥处理小麦苗期土壤分级变化情况(蒋柏藩、顾益初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表明,在石灰性潮土上,Ca-P含量很高,Ca_2-P为小麦吸收磷素的有效来源,Ca_8-P、Fe-P、Al-P为缓效磷源,短时期内Ca_(10)-P变化不大。研究还表明,在低肥力条件下,施入磷肥可以提高小麦的鲜质量,在高肥力下,施入磷肥之后小麦鲜质量也有所提升,但是变化量不如低肥力条件下明显。  相似文献   

10.
吴一群  李延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03-106
通过室外土柱模拟淋洗试验研究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蔬菜地土壤全磷、无机磷含量提高,磷肥施用不仅造成表层土壤磷素含量积累,还会造成底层土壤磷素积累。与单施无机磷肥相比较,有机无机磷肥配施不仅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磷含量,而且增加底层土壤中有机磷的含量,促进磷的向下迁移。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各土层土壤Olsen-P、CaCl2-P含量均逐渐增大,说明施用磷肥增加了土壤中磷素淋失的潜力。与单施无机磷肥相比较,有机无机磷肥配施造成底层土壤中Olsen-P、CaCl2-P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土壤中磷素淋失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土壤调理剂对草莓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壤调理剂对草莓品质、产量及设施草莓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的研究表明,4种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其中氨基酸、腐殖酸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同时两者促进了草莓茎粗和花径粗的增长,抑制了花径长的增长;4种土壤调理剂均提高了草莓的单果重,其中氨基酸和腐殖酸两个处理显著提高了草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草莓的产量;另外4种土壤调理剂的施用并未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而且腐殖酸、氨基酸、硅藻土的施用均有效提高了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的含量,但硅藻土、腐殖酸的施用却明显降低了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施用土壤调理剂有效提高了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的EC值。本试验条件下腐殖酸和氨基酸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褐土区露天菜地和粮田磷素形态及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晰菜地和粮田土壤磷库,分类合理指导磷肥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以北京市、河南省、河北省的露天菜地及相邻粮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不同褐土区菜地与粮田土壤中磷素空间分布、形态变化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不同褐土区菜地土壤磷素含量总体大于粮田。相同地区0~20 cm土层中磷素含量均大于20~40 cm土层。Ca_2-P最易被作物吸收但土壤中含量较少,占土壤无机磷积累量的3.81%~8.68%;Al-P、Fe-P和Ca_8-P也是土壤中磷素的主要来源,它们基本均匀分布,分别占土壤无机磷积累量的32.82%~37.95%、16.65%~17.14%、27.26%~29.94%;Ca_(10)-P、O-P的含量较少,分别占土壤无机磷积累量的4.97%~6.51%、6.45%~7.81%。长期施用磷肥的土壤会导致磷素在土壤中累积,多余的磷会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建议各地区菜地和粮田分类采用测土配方施磷肥方法,以降低土壤磷素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缺磷土壤上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磷肥效应和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试验在红黄泥和河沙泥两种土壤上进行,包括施(CK)、氮钾肥(NK)、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加稻草还田(NPK+RS)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磷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增产率表现为严重缺磷土壤高于中度缺磷土壤、早稻高于晚稻、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高于单施磷肥处理;中度缺磷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能够显著的提高作物产量,尤其在早稻上效果更明显;中度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6.3%,晚稻平均增产6.1%;在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达到17.9%,晚稻平均增产达到10.5%;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的水稻产量提高幅度略高于施用磷肥处理;土壤连续施用磷肥和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且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效果最佳.中度缺磷土壤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50.4%,严重缺磷土壤连续两年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91.4%.在中度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或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磷素吸收量和土壤的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有机质含量相同的土壤上探讨土壤无机磷组分对有效磷的贡献,为合理的磷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集并筛选陕西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土有机质含量相近(10.03—10.68 g·kg~(-1)),有效磷含量梯度(平均分别为10.73、18.06、20.61、24.01、30.73、43.69和58.58 mg·kg~(-1))的土壤样品,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改进的Chang和Jackson无机磷分级方法进行磷组分测定。【结果】西北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耕层土壤的无机磷以钙磷为主,约占无机磷总量的66.67%,其中磷酸二钙(Ca_2-P),磷酸八钙(Ca_8-P)和磷灰石(Ca_(10)-P)分别占2.80%、16.80%和47.09%;铝结合的磷酸盐(Al-P),铁结合的磷酸盐(Fe-P)和闭蓄态磷酸盐(O-P)分别占16.28%、5.23%和11.81%。随着Ca_2-P、Ca_8-P、Ca_(10)-P、Al-P、Fe-P和O-P含量的增加,Olsen P呈显著线性增加;磷活化系数(土壤有效磷与全磷之比,PAC)与Ca_2-P、Ca_8-P、Al-P、Fe-P和O-P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无机磷对土壤有效磷(Olsen P)的贡献依次为Ca_2-P(0.974)Al-P(0.186)Ca_8-P(0.182)Fe-P(0.150)Ca_(10)-P(0.007)O-P(-0.074),各形态无机磷对磷活化系数(PAC)的贡献为:Ca_2-P(0.768)Al-P(0.082)Ca_8-P(0.071)Fe-P(-0.018)Ca_(10)-P(-0.055)O-P(-0.388),与土壤磷组分对有效磷的贡献大体一致。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a_2-P和Ca_8-P对Olsen P贡献最大,但仅Ca_2-P对PAC的贡献最大。【结论】在有机质相同或相近条件下,Ca_2-P是陕西关中平原小麦-玉米种植区■土最有效的磷源。土壤磷有效性的提高主要通过增加高有效性的磷形态比(例如Ca_2-P)和缓效磷形态(如Ca_8-P、Al-P),降低土壤中有效性极低的Ca_(10)-P的比例来实现的。由此看来,关中平原长期施用磷肥土壤磷仍主要以有效性相对较高的磷素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植烟酸化土壤施用调理剂后土壤pH值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烤烟根系特性的影响,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腾冲市的植烟酸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木本泥炭基腐殖酸钾(腐殖酸钾)+水热法矿物钾肥(矿物钾肥)、腐殖酸钾+钙镁磷肥3种土壤调理剂组合,及硫酸钾施用对土壤pH值和烤烟根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腐殖酸钾+矿物钾肥、腐殖酸钾+钙镁磷肥后60 d内,土壤pH值表现为先下降后逐步回升的趋势;短期内施用石灰对提高土壤pH值的效果最好,但长期来看有复酸风险。施用腐殖酸钾+矿物钾肥、腐殖酸钾+钙镁磷肥可显著(P<0.05)提高根际土壤有机酸含量、烤烟根系活力、根系ATP酶活性与地上部干物质量。在腾冲市供试土壤上,施用腐殖酸钾+矿物钾肥、腐殖酸钾+钙镁磷肥处理的烟株根系生物量较空白对照分别显著(P<0.05)增加46.09%、83.70%。结果表明,腐殖酸钾+矿物钾肥或腐殖酸钾+钙镁磷肥的土壤调理剂组合,能够减缓植烟酸化土壤继续酸化,且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土柱培养法,研究不同水平的腐殖酸与磷肥配合施用对酸性土壤中磷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的添加能明显增加土壤的pH,降低土壤中交换性铝的浓度,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腐殖酸显著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利于磷素在土壤中迁移,促进土壤中磷有效性的提高。所以,腐殖酸与磷肥的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中磷有效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热带地区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低的问题,探索一种适宜的土壤改良方法。[方法]研究了施用虾肽肥料对热带地区土壤p H与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单施虾肽土壤调理剂相比,虾肽土壤调理剂与虾肽根宝配合施用可提高土壤p H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结论]虾肽土壤调理剂可以在热带地区用于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18.
蔬菜保护地土壤磷肥动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种磷素水平不同的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和盆栽试验法,系统研究了磷肥的动态转化、影响因素及其磷肥的效应.结果表明,高磷土壤的磷肥固定率明显低于低磷土壤,施入土壤中的磷肥大部分在初期被固定.有机肥在培养初期增加磷肥的固定率,到后期减小磷肥的固定率.低磷土壤施用磷肥和有机肥+磷肥两处理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高磷土壤施用磷肥和有机肥+磷肥两处理无明显增产效果.高磷土壤油菜生物量明显高于低磷土壤.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土壤Olsen-P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土壤磷素积累、淋移和形态组成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日光温室土壤磷素积累、淋移状况和形态组成变化规律,测定了日光温室土壤P素含量和形态组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土壤P素积累严重、淋移强烈,5、10和14 a日光温室表层土壤速效P含量均超过200 mg/kg,0~100 cm 土层土壤速效P积累总量分别是温室外粮田的6.2、13.2和18.0倍,高龄温室底层土壤Olsen-P和水溶P含量高于温室外粮田表层含量.日光温室土壤磷素形态组成和比例与粮田土壤比较发生明显改变,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P的含量由粮田土壤的Ca_(10)-P>Ca_8-P>Al-P>Fe-P>O-P>Ca_2-P变化为温室土壤Ca_8-P>Ca_(10)-P>Al-P>Ca_2-P>Fe-P>O-P.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关中冬小麦-夏玉米产区典型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及其有效性,实现减磷增效、合理施用磷肥,提高土地生产力。于2018年采集陕西省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塿土耕层(0~20 cm)样品,采用蒋柏藩与顾益初改进的无机磷分级法测定各无机磷组分含量,并结合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比较各无机磷组分对有效磷的贡献。结果表明:塿土总无机磷含量为585.4~1513.8 mg/kg,各形态含量组成大小依次为Ca_(10)-P(36.8%~82.9%)Ca_8-P(5.0%~30.7%)O-P(6.4%~17.5%)Al-P(1.0%~16.6%)Fe-P(1.8%~17.2%)Ca_2-P(0.1%~4.8%);相关分析表明,各无机磷形态和有效磷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Ca_2-P(0.912)Ca_8-P(0.598)Al-P(0.569)Fe-P(0.531)O-P(0.426)Ca_(10)-P(0.138),仅Ca_(10)-P和有效磷不具有相关关系,其余无机磷形态和有效磷均有极显著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各无机磷形态对有效磷的贡献大小依次为Ca_2-P(0.771)Ca_8-P(0.155)Fe-P(0.107)O-P(0.042)Al-P(0.010)Ca_(10)-P(-0.068)。其次,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也证实Ca_2-P、Ca_8-P和Fe-P是塿土有效磷的主要磷源,Al-P和O-P是缓效磷源,Ca_(10)-P则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