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王彤 《北京农业》2010,(11):52-52
日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一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性状标记育种的先河,在世界上也尚属首例。专家称,红花标记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带上了“防伪标签”。  相似文献   

2.
近日.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一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红花标记”就像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戴上了“防伪标签”。该品种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性状标记育种的先河,在世界范围也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红花标记"就像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戴上了"防伪标签"。该品种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性状标记育种的先河,在世界范围也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4.
科技要闻     
<正>鲁05H9开创我国棉花标记育种先河近日,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红花标记"就像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戴上了"防伪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  相似文献   

6.
皖棉21(淮杂3号)是安徽省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研究员、育种专家张家宪先生,采用综合育种方法育成的杂交棉新品种.由金皖丰宝种业独家开发经销.该品种棉酚含量极低,同时集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抗枯黄萎病等优点于一身,是一个很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品审03100365.  相似文献   

7.
标记抗虫杂交棉一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记抗虫杂交棉一号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利用超鸡脚叶、无腺体两个遗传标记性状自交系与Y2~2组配而成的棉花杂交种。2003年我站引进,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200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委员会审定,适宜朝阳及北方特早熟棉区的平肥地和土层深厚的缓坡耕地种植,平肥地水源条件好的地块适宜间、套种,坡地适宜清种。一般667m2产皮棉120kg左右,高产地块可达200kg,间、套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冀杂3268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王国印和李妙研究员主持培育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2~2003年分别参加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河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筛选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5年12月通过河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抗虫棉花种质资源培育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棉花害虫对棉花的为害,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远缘杂交、转基因技术和形态育种的方法开展了抗虫棉花种质资源的培育,先后育成了远缘杂交抗虫棉花种质石远321、转Bt基因抗虫棉花种质GK12、转Bt+Cp Ti基因抗虫棉花种质SGK321和具有形态抗盲蝽象特性的抗虫棉花种质晋棉-26。这些抗虫棉花种质被众多育种单位广泛应用,2004~2014年共育成通过审定的棉花品种152个,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选育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为转抗虫基因红花性状标记杂交种,特有的外观特点成为其随身携带的"防伪标签",可直观地鉴定真假杂种及纯度。  相似文献   

11.
"苏抗杂1号"是江苏省太仓市棉花育种中心育成的优质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为促进其推广应用,介绍了该品种在江苏沿海棉区的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纵瑞收 《世界农业》2007,(10):58-60
加强优良亲本的筛选鉴定、搜集及其配合力测定分析与利用,是提高杂交棉育种效率与效果的关键;选择抗病、抗虫、综合性状优良的当地推广品种作为双亲之一,且双亲性状互补,可获得良好的杂交棉育种效果。笔者主持育成的杂交棉强优组合纵ZLTC-3和徐铜3号,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极为明显,是筛选创新并利用优良棉花亲本培育强优势杂交棉品种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成功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7”,近日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取得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中棉所47”是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代表了我国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的新水平。该品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和优异性状:1.基本特征 该品种全生育期133天,株型较紧凑,茎秆茸毛多,叶片中等,色较深,株高95.5厘米,果枝始生节位6.9节,单株果枝数12.8台,单株结铃17.7个,单铃重5.6克,籽指10.4克,吐絮畅,易采摘,衣分42.6%,霜前花率94.9%,色泽洁白,结铃性强,早熟不早衰。2.丰产稳产性佳 200…  相似文献   

14.
鲁棉研15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1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农业部推荐种植的棉花新品种。特征特性:鲁棉研15号中熟偏早,全生育期129天,出苗好,结铃性强,吐絮畅而集中,株型清秀,通透性好,易管理,单铃  相似文献   

15.
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于1996年采用生物技术与改良的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了杂交低酚棉新品种——皖棉18(又名淮杂2号),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早熟、低酚、抗病、抗虫、标记叶等多种优良性状于一体。2002年2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8月被农业部推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转基因棉花抗虫育种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培育出抗虫杂交棉、常规抗虫棉和短季抗虫棉三大类型10多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05年有11个抗虫棉新品种一次性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审定,续写了山东省农科院继鲁棉1号之后棉花研究的又一个辉煌。1培育出了三大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新技术》2005,(2):56-56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邮编:455112,电话:0372-2633206)育成的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47”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35天,株型较紧凑,吐絮畅,结铃性强,适应性广,铃重约5,5克,衣分42.6%左右。且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将成为我国杂交棉推广的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冀杂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高产大铃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冀杂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高产大铃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银棉2号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邯郸农业科学院和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抗虫、抗病三系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参加国家棉花品种区试,该品种于2005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时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可解决棉花常规杂交制种中存在的成本高、纯度难保证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三系杂交棉中胞质不育与产量呈负相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