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AHs胁迫对菜心品质及其解毒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胁迫对菜心品质及其解毒系统的影响,了解PAHs对菜心的胁迫机理,为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6种PAHs胁迫菜心,检测各处理菜心的单株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Vc)和粗纤维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情况,分析各品质指标和相关酶活性与PAHs的关系.[结果]900.0μg/L PAHs胁迫使菜心单株鲜重降低12.65%;300.0~900.0μg/L PAHs胁迫使菜心Vc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导致色泽改变、口感变差,但可增加菜心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启动菜心机体免疫系统;低浓度(300.0μg/L)PAHs可致菜心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口感变差.PAHs胁迫使菜心相关酶活性发生上调或下调作用,进而解除PAHs胁迫,其中,SOD活性降低;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变化趋势,但升幅或降幅小于对照(CK);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降低,表明CAT与POD在功能上共同承担了部分解毒功能;600.0μg/L PAHs可促进APX活性增强;PPO活性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有利于机体实现自我修复过程.[结论]在PAHs胁迫下,菜心品质变差;低浓度(300.0μg/L)PAHs胁迫可提高其CAT和POD活性,中浓度(600.0μg/L)PAHs胁迫有利于提高SOD活性,以降低蔬菜体内PAHs积累.  相似文献   

2.
以菜心为试验材料,设定对照(CK)与低、中、高4个不同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浓度:0.0(CK)、0.3、0.6、0.9 mg/L,分别胁迫菜心叶片上表皮(A_1处理)和下表皮(A_2处理),比较不同浓度的PAHs及胁迫部位对菜心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_1、A_2处理均使菜心株高降低,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株高逐渐降低,A_1处理比A_2处理降低得更多。A_1处理在高浓度PAHs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A_2处理在低浓度PAHs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A_1、A_2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且在中、高浓度下,A_2处理比A_1处理的MDA含量增加得更多。A_1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增加,A_2处理的中、低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A_1、A_2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降低,且A_2处理比A_1处理的APX活性降低得更为明显,A_1、A_2处理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增高。由结果可知,在不同浓度的PAHs和不同胁迫部位处理下,菜心的株高均降低,叶表比叶背处理降低得更多;用0.0~0.9 mg/L PAHs处理叶表和叶背,对菜心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有促进作用。中、高浓度PAHs处理叶背比处理叶表的MDA含量增加得更多。PAHs处理对菜心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总体看出,在PAHs处理下,POD、APX活性降低,CAT活性提高,且处理叶背的APX活性降低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浓度的葡萄叶提取物对4叶1心的黄瓜幼苗进行处理,研究了提取物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葡萄叶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和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均不断增加。提取物浓度为5mg/mL时黄瓜幼苗根系活力最强,随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不断降低。黄瓜幼苗体内的保护酶活性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提取物浓度为10mg/mL时,SOD和POD的活性达到峰值;提取物浓度为20mg/mL时,CAT的活性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法研究复合光合菌剂PS21与不同剂量四环素(10、20、40、60、80、100 mg/kg)协同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复合光合菌剂PS21缓解四环素对黄瓜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单独四环素处理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丙二醛(MDA)的含量。低剂量四环素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剂量四环素降低SOD、CAT和POD活性。108cfu/m L的PS21能缓解不同剂量四环素对黄瓜幼苗的伤害,与四环素单独处理相比,黄瓜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MDA含量下降。因此,复合光合菌剂PS21对黄瓜的四环素毒害具有较强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外源谷胱甘肽(GSH)对土壤莠去津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方面的影响,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50,100,200 mg/L)的外源GSH处理,模拟莠去津在土壤中残留量为0.20 mg/kg,进行黄瓜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莠去津胁迫下,100,200 mg/L外源GSH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单株鲜质量影响显著,100 mg/L处理后的幼苗叶面积比对照显著增大;100,200 mg/L外源GSH使黄瓜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GSH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100 mg/L外源GSH处理对幼苗的影响最显著,可减轻莠去津对黄瓜幼苗的药害。  相似文献   

6.
多环芳烃胁迫对菜心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多环芳烃(PAHs)胁迫对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生长的影响,探讨PAHs胁迫对菜心的生理毒性。【方法】采用萘(Nap)、菲(Phe)、荧蒽(Flt)、苯并芘(BaP)和茚并芘(InP)5种PAHs混合溶液施入土壤胁迫菜心,在移栽定植后第10、17和24天分析菜心叶片丙二醛(MDA)、H_2O_2和脯氨酸(Pro)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观察测定定植后第24天菜心的生长情况。【结果】PAHs胁迫下菜心株高增加,以10.0 mg·kg~(-1)处理的株高最高;0.4和0.8 mg·kg~(-1)处理对菜心的茎粗影响不大,对提高单株鲜质量和根鲜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0、5.0和10.0 mg·kg~(-1)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菜心的茎粗、单株鲜质量和根鲜质量;PAHs胁迫下,菜心叶片中MDA、H_2O_2和Pro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PAHs含量的增大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随着PAHs含量的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低含量PAHs胁迫对菜心的生长影响不大,高含量PAHs胁迫抑制菜心的正常生长,表现为茎径变小、单株鲜质量和根鲜质量降低且开花提前。PAHs胁迫下,H_2O_2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提高,对菜心产生不利的效应,可以通过提高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大葱茬地块对樱桃萝卜生长及生理机制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大葱根系水浸提液处理樱桃萝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后测定樱桃萝卜幼苗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幼苗化感效应有不同影响。大葱根系浸提液20~30 g/L对樱桃萝卜种子发芽、10~30 g/L对樱桃萝卜幼苗胚根长均表现为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而10 g/L影响不明显,但对苗高始终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与蒸馏水处理(对照)相比,随着大葱根系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浸提液10~30 g/L时极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变化;对POD、SOD、CAT活性的总化感作用抑制率统计表明,浸提液质量浓度为5~20 g/L时,酶总活性受化感作用促进,而30 g/L时则被抑制;浸提液5~30 g/L处理的MDA含量高于对照,其中20~30 g/L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表明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具有化感抑制作用。樱桃萝卜幼苗通过增强POD活性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但是随处理浓度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均受抑制,膜质过氧化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胺鲜脂(DA-6)对毛桃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DA-6均能够提高毛桃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DA-6浓度为30 mg/L处理的效果最佳,当DA-6浓度为30 mg/L时,毛桃幼苗根系、茎杆、叶片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较CK提高24.34%、30.35%、18.95%和23.28%,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较CK提高12.61%、32.32%和17.75%,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CK提高9.46%、41.53%、214.77%和10.75%,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30 mg/L DA-6能够提高毛桃幼苗的抗逆性,增强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毛桃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质量浓度胺鲜酯对树番茄幼苗养分吸收与生理指标的影响,以筛选利于树番茄幼苗养分吸收及生理调节的最适胺鲜酯质量浓度。【方法】以树番茄幼苗为材料,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胺鲜酯(10、20、30和40 mg/L),分析其对树番茄幼苗养分吸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胺鲜酯可显著提高树番茄幼苗的全氮和全磷含量,20和30 mg/L胺鲜酯可显著提高其全钾含量;30 mg/L胺鲜酯处理下,树番茄幼苗根系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50.19%、44.76%和18.61%,地上部分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3.12%、30.11%和39.08%。与对照相比,30 mg/L胺鲜酯处理时,树番茄幼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单株生物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0.216和0.847 g;光合色素含量、SOD和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OD活性则显著降低61.82%。【结论】胺鲜酯能够促进树番茄幼苗的养分吸收与生理调节,且最适胺鲜酯质量浓度为30 mg/L。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对黄瓜幼苗冷害损伤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罗兵  孙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39-4040
研究了5℃低温胁迫下,壳聚糖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能减缓黄瓜幼苗MDA的积累,提高叶绿素含量,并使SOD、POD和CAT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小麦幼苗的冷害损伤。壳聚糖喷叶处理预防黄瓜低温危害的最适浓度为1mg/ml。  相似文献   

11.
杜新民 《农学学报》2012,2(7):55-58
为促进科学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培育黄瓜壮苗,进一步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以‘新津春4号’黄瓜为材料,缺锌的1/2 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ZnSO4?7H2O处理(0、0.1、0.2、0.4 mg/L)。通过营养液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锌浓度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锌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根系的总长度、平均直径、总面积、总体积、根尖数逐渐提高,Zn3(0.4 mg/L)时达到最大。(2)在Zn0(0 mg/L)到Zn2(0.2 mg/L)范围内,随着锌浓度的提高,POD、CAT活性升高,当锌浓度大于Zn2时,POD、CAT活性降低;SOD活性随着锌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锌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3)综合考虑的黄瓜生长生理指标,黄瓜幼苗根系生长的最佳ZnSO4?7H2O浓度为0.2 mg/L的1/2 Hoagland营养液。  相似文献   

12.
以夏之光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用不同浓度壳聚糖(0、25、50、100、200 mg/L)在高温(昼—夜温度周期为36℃—28℃)条件下处理1、3 d及恢复常温2 d后,黄瓜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环境下,外源壳聚糖能够增加黄瓜幼苗的茎粗、叶面积和根体积,提高壮苗指数和根冠比,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缓解高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以100 mg/L壳聚糖处理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3.
锌对菠菜叶绿素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硫酸锌浸种(0、0.1、0.2、0.5、1mg/L)对菠菜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及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锌浓度在0~0.5mg/L范围内时,随着硫酸锌浓度增大,菠菜中叶绿素含量、SOD、POD、CAT活性升高,MDA减少;当硫酸锌浓度大于0.5mg/L时,随着硫酸锌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4.
外源IAA对盐胁迫黄芩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商洛道地药材黄芩1年生实生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0.5 g/m L 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盆栽黄芩幼苗,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2,4,6,8,10 mg/L)IAA处理和施加方法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不同质量浓度IAA的不同施加方式处理黄芩幼苗与对照组CK2(0.5 g/m L NaCl)相比,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CK2,而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POD和CAT酶活性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趋势,其中以叶面喷施6 mg/L IAA处理效果最佳,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POD活性、CAT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分别达3.33 mg/g,10.65μg/g,2.07 mg/g,9.05%,23.90 U/g,4.69 U/g,7.32 nmol/g,较对照CK2分别增加285%,197%,88%,147%,77%,227%,-61%。综合以上结果表明,通过施加外源物质IAA可以提高黄芩幼苗的耐盐性,且以叶面喷施6 mg/L的IAA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LaCl3对铅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用不同浓度Pb(NO3)2处理番茄幼苗,结果显示: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铅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质膜透性、脂膜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脯氨酸(Pro)含量则与铅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在叶面喷施30 mg/L的LaCl3溶液后,可减轻铅对番茄幼苗的伤害程度。这与LaCl3能提高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脯氨酸含量,降低细胞质膜透性和MDA,维持CAT、POD和SOD活性等多重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6.
铜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小麦耐铜胁迫的生理机制,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Cu2+浓度(0,10,20,50,70,100,150 mg/L Cu SO4)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根芽生长、幼苗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小麦种子发芽率先升高后下降,根长、芽长逐渐降低,且抑制效应根早于芽。Cu2+浓度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Cu2+浓度50 mg/L、70 mg/L处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显著,铜诱导的氧化胁迫得到一定缓解,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较低。Cu2+浓度100 mg/L、150 mg/L处理过氧化物酶(POD)、CAT、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过量铜刺激保护酶系统,使幼苗细胞活性氧增加,引起膜质过氧化,阻碍小麦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g2+胁迫与植物体内抗氧化酶变化的关系。[方法]将菠菜种植于Hg2+浓度为5、152、5、35、45 mg/L的处理液中,研究Hg2+胁迫对菠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Hg2+浓度的增加,菠菜幼苗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当Hg2+浓度为5 mg/L时,叶绿素含量最大,为0.79 mg/g。随着Hg2+浓度的增加,SOD、POD、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当Hg2+浓度为15 mg/L时,SOD、POD、CAT活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5.2 U/ml、0.24△OD470/(g.min)、0.11△OD240/(g.min)。[结论]在逆境环境因子作用下,植物体通过自身的酶机制,可以对外界不良环境作出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寡糖对干旱胁迫下桔梗抗旱作用的机制,以桔梗为材料,采用桔梗种子萌发水培试验和桔梗幼苗盆栽试验,用0、30、60、120 g/L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施加不同质量浓度寡糖(0、5、10、50 mg/L)诱导桔梗,研究寡糖对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萌发以及桔梗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质量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桔梗种子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及芽长)随寡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寡糖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桔梗种子萌发指标达到最佳。而同一质量浓度寡糖诱导桔梗,PEG-6000溶液浓度越大,桔梗种子萌发所受胁迫越严重。桔梗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及芽长之间呈现不同程度正相关。不同质量浓度的寡糖(0、5、10、50 mg/L)分别与30 g/L PEG-6000配施,处理后4~8 d,桔梗幼苗POD和CAT活性、MD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而SOD活性逐渐升高,寡糖质量浓度为10 mg/L时诱导桔梗幼苗抗旱的效果最佳。POD活性与CAT活性呈现出高度显著正相关(P0.001),CAT活性与SOD活性呈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MDA含量分别与POD、CAT、SOD活性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9.
胡一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283-2284
[目的]探讨铜、锌、铬对水稻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水稻品种,用含铜、锌、铬浓度为10、20、30、40 mg/L的溶液培养水稻幼苗10 d,分别测定苗期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和H2O2含量。[结果]用10 mg/L的铜、锌处理的水稻SOD、POD、CAT活性与H2O2含量上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SOD、POD、CAT活性与H2O2含量逐步下降。10~40 mg/L的铬处理后,SOD、POD、CAT活性与H2O2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铬对抗氧化酶系的毒害高于铜和锌。  相似文献   

20.
在40℃高温胁迫下,测定秦岭高山杜鹃幼苗在不同浓度ALA(25、50、75、100、125 mg/L)处理后幼苗热害指数,叶片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发现,ALA可以提高高温胁迫下秦岭高山杜鹃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害指数。其中,50 mg/L ALA叶面喷施处理时对提高秦岭高山杜鹃耐热性相对效果最好。结果表明,叶面喷施ALA可以降低秦岭高山杜鹃的热害指数,缓解热损伤,提高植株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