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牛磺胆酸TC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采用吞噬鸡红细胞法、MTT法和ELISA法检测了体内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体外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MTT法和ELISA法检测了脾脏中脾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增值活性和IGg的分泌量.高剂量TCA (0.25g/kg)和低剂量TCA (0.15g/kg)均能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和小鼠血清中IL- 1β、IgG和TNF-α的分泌量(P <0.05);TCA对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反应呈现上抛物线形式的促进作用,对腹腔巨噬细胞中IL - 1β的分泌呈现向上抛物线形式的增强和调节作用;高低剂量TCA均极显著地提高机体脾脏CD4 +/CD8+的比值及CD19+细胞百分率(P <0.01);TCA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分泌IgG呈现向上抛物线形式的调节作用.TCA通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功能和提高脾脏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IgG分泌来发挥对小鼠机体非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小鼠碳粒廓清试验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研究苦荆茶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试验小鼠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盐酸左旋咪唑按22.5 mg/kg体重给药)和苦荆茶多糖给药组(苦荆茶多糖按4 g/kg体重给药),给药方式为灌胃给药.7d后,测定小鼠脾脏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吞噬指数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表明,苦荆茶多糖给药组和左旋咪唑给药组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脾脏指数和吞噬指数均显著(P<0.01或P<0.05)高于空白对照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P<0.05)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苦荆茶多糖具有增强小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参粗多糖的组成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党参粗多糖的组成及其对小鼠主要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为党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党参为试材,提取分离其粗多糖,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制备小鼠(ICR雄性)脾脏B淋巴细胞悬液和纯化的巨噬细胞,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和中性红吞噬试验测定党参粗多糖对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党参粗多糖收率为9.7%,单糖组成为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半乳糖醛酸(GalA),其物质的量比为102.7∶7.9∶2.2∶1.8∶1.1∶1.0。党参粗多糖能够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当粗多糖质量浓度为400 μg/mL 时,可以显著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党参粗多糖可极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结论】本研究提取党参粗多糖的方法简单,提取的粗多糖可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有望成为新一代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运动大鼠肾脏损伤的调理作用,将33只试验大鼠,淘汰6只后,分为安静组、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每组9只。试验中,运动组有1只大鼠死亡。运动给药组小鼠灌服剂量为150 mg·(kg·d)~(-1)黄精多糖溶液,其他2组按质量灌服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运动组、运动给药组进行为期8周的大强度跑台训练。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肾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总NOS、iNOS、eNOS)、三磷酸腺苷酶(Na~+/K~+-ATP、Ca~(2+)/Mg~(2+)-ATP)活性。结果表明:与安静组相比,运动组、运动给药组SCr、BUN、MDA、NO含量及总NOS、iNOS升高, SOD、GSH-Px、Na~+/K~+-ATP、Ca~(2+)/Mg~(2+)-ATP降低,运动组eNOS降低;与运动组相比,运动给药组SCr、BUN、MDA、NO含量及总NOS、iNOS活性降低, SOD、GSH-Px、Na~+/K~+-ATP、Ca~(2+)/Mg~(2+)-ATP活性升高。这一研究说明黄精多糖能改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提升肾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自由基的生成,通过调节iNOS、eNOS活性,减少NO代谢产物对肾组织的毒副作用,提升ATPase活性,维持细胞膜内外Na~+、K~+、Ca~(2+)、Mg~(2+)正常分布,提示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运动导致的肾脏损伤有一定的正向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番木瓜籽提取物苄基硫代葡萄糖苷(BG)对免疫抑制大鼠免疫调节作用。以前期提取的番木瓜籽已知成分BG含量为72%的提取物作为给药组,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旋咪唑阳性对照组(LMS,50 mg/kg)及低、中、高给药组(50、100、150 mg/kg);模型组与空白组均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 d;各组(空白组除外)从第4天开始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CTX)制备骨髓抑制动物模型,隔日给药,给予3次;进行血细胞检测、吞噬功能测定、脾脏细胞因子与转录因子测定;选择最佳剂量组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番木瓜籽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具有升高作用,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率(p<0.05或p<0.01),对脾脏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具有调节作用,最佳剂量组能够明显提高CTX降低的CD4+T、CD8+T细胞的数量(p<0.05或p<0.01)。番木瓜籽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大鼠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合剂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药合剂对雏鸡免疫功能及干扰素产生的影响。检测了试验组和对照组28,30,34,41,48,55日龄雏鸡血液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ConA刺激的反应性;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ND抗体效价及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结果表明,34~41日龄时中药合剂组雏鸡血液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ConA刺激的反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30~34日龄时能明显提高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比值(P<0.05);34~41日龄时试验组雏鸡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使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增加,41日龄时法氏囊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合剂对IFN具有明显的诱生作用(P<0.01),与NDV诱生组水平相当;同时可明显促进NDV对IFN的诱生(P<0.01)。结果显示中药合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诱生IFN的能力,为该中药合剂抗NDV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女黄颗粒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及女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1次/d,连续5 d)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建模后,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女黄颗粒处理组则分别按0.5、1.0和1.5 g/kg剂量灌胃女黄粒颗溶液(以水稀释),1次/d,连续7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阴性对照组小鼠极显著降低(P<0.01,下同),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灌胃给药(女黄颗粒)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有所升高,其中女黄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升高;除女黄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脾脏IL-2 mRNA的相对表量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下降外,各女黄颗粒处理组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黄颗粒中剂量组小鼠脾脏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结论]女黄颗粒通过上调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提高IL-2、IL-4、TNF-α、IFN-γ的相对表达量以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白藜芦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小鼠自由基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4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FS组和CFS+白藜芦醇组,每组15只。采用强制冷水游泳应激构建CFS小鼠模型,建模后每日给予CFS+白藜芦醇组小鼠白藜芦醇10mg·kg~(-1)灌胃,连续灌胃7d,其他组灌胃同体积蒸馏水。试验期间每周称测小鼠体重。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采集血样,用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检测,流式细胞技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FS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CFS+白藜芦醇组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FS组较对照组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CFS+白藜芦醇组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均在正常水平;CFS组IL-1β、IL-6、TGF-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2水平明显降低,但CFS+白藜芦醇组IL-1β、IL-6、TGF-β、IL-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FS组小鼠的淋巴细胞CD_3~+CD_4~+/CD_3~+CD_8~+比值、CD_4~+CD_(25)~+FoxP3~+Tregs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CFS+白藜芦醇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提示白藜芦醇能改善CFS小鼠体重减轻、自由基代谢紊乱、抗氧化能力减弱、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紊乱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小茴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茴香对环磷酰胺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制备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并结合体外药理试验,测定灌胃给药后小鼠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并观察植物血凝素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采用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TT法考察巨噬细胞的活性,并观察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小茴香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碳粒廓清率,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以及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小茴香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补血草多糖对大鼠血清及骨骼肌生化指标的影响,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和运动给药组(高、中、低剂量组),通过跑台运动力竭动物模型模拟竞技项目中无氧运动。给药组大鼠灌喂补血草多糖后进行跑台运动,大鼠力竭后即刻采取各组大鼠血液和腓肠肌,测定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骨骼肌乳酸(LA)、Ca~(2+)含量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运动对照组和安静对照组相比,跑台运动使CK、SDH、LDH活性及MDA、Ca~(2+)、乳酸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下降;运动对照组与运动给药组相比,灌喂补血草多糖的大鼠体重减少,力竭时间延长,CK、SDH、LDH活性及MDA含量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升高。补血草多糖可大大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促进机体代谢,提高氧自由基清除率。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新型纯中药口服液制剂——菌毒清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将小鼠分成4组,分别是1.5%、1.0%、0.5%菌毒清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CK),饮水给药7d,测定菌毒清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抗体生成细胞数量(PFC)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1.5%、1.0%菌毒清处理组能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但0.5%菌毒清处理组影响不明显;在抗体生成细胞数量(PFC)试验中,1.5%、1.0%、0.5%菌毒清处理组都能显著促进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在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试验中,1.5%、1.0%菌毒清处理组能显著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0.5%菌毒清处理组作用不明显。说明菌毒清对小鼠的免疫细胞活性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A)及其联合作用的免疫抑制机制,试验研究霉菌毒素DON、ZEA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小鼠离体脾脏淋巴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活化及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小鼠原代混合淋巴细胞为材料,以刀豆蛋白A (Con A)为混合淋巴细胞活化刺激剂,设ZEA、DON单独及联合染毒组, CCK-8法检测不同毒素组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活化标识分子CD25以及共刺激分子CD278(ICOS)的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T淋巴细胞内MAPK通路相关蛋白ERK、JNK、p38等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细胞对照组相比, Con A组混合淋巴细胞相对存活率极显著上升;与Con A组相比, ZEA或DON单染组及联合染毒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 Con A组CD4~+CD25~+/CD4~+及CD4~+CD278~+/CD4~+比例均极显著上升;与Con A组相比, ZEA、DON及联合染毒组CD4~+CD25~+/CD4~+比例均极显著下降, CD4~+CD278~+/CD4~+比例均不同程度下降,染毒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此外,不同浓度毒素处理组对T淋巴细胞MAPK通路相关蛋白ERK、JNK、p38等表达均有促进作用。这一研究提示, DON、ZEA及其联合可通过抑制CD25、CD278(ICOS)的表达来干扰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 DON、ZEA及其联合作用通过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调控T淋巴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13.
以SD大鼠为研究对照,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多糖运动组,每组10只。安静组不做干预,运动组、多糖运动组隔天1次进行力竭运动,共20 d。多糖运动组灌胃给药,剂量为150 mg·(kg·d)-1黄精多糖溶液,安静组、运动组服用同剂量生理盐水。运动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全血白细胞数(WPC),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激酶(P38)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基因表达,以及白介素(IL)-1β、IL-6、IL-10、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细胞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探讨黄精多糖对力竭运动大鼠外周血MAPK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信号通路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安静组相比,运动组和多糖运动组WPC,JNK、P38、ERK基因表达,以及IL-1β、IL-6、NO、NOS、iNOS升高,eNOS降低(P<0.05);与运动组相比,多糖运动组WPC,JNK、P38、ERK基因,以及IL-1β、IL-6、NO、NOS、iNO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仔猪痢清口服液对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TT法和中性红吞噬法测定仔猪痢清口服液对猪淋巴细胞转化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猪淋巴细胞的转化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口服液具有良好的促进ConA诱导的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和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作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仔猪人工感染猪囊尾蚴后外周血中CD_3~ 、CD_4~ 、CD_8~ T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将10头仔猪随机分为2组,即攻虫组和对照组,每组5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攻虫后10,20,30,40,70 d试验猪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整个检测过程中CD_3~ T细胞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感染初期CD_4~ T细胞和CD_8~ 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且CD_4~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D_8~ T细胞;感染中期CD_8~ T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但仍以CD_4~ T细胞比例占优势;感染后期CD_4~ T细胞和CD_8~ T细胞数量都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马齿苋多糖(Portulace oleracea polysaccharide,POP)对雏鸡胸腺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试验通过对雏鸡灌注不同剂量的POP,测定雏鸡胸腺指数,应用MM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方法测定雏鸡胸腺淋巴细胞转化率,利用流式细胞器测定雏鸡胸腺淋巴细胞周期与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POP能显著增加雏鸡胸腺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胸腺指数(P<0.05),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显著提高(P<0.05),CD4+T淋巴细胞含量显著增加(P<0.05),CD8+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POP可通过调节雏鸡胸腺内细胞水平的变化,增强雏鸡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汤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给小鼠皮下注射环磷酰胺(CTX)30mg/(kg·d),制备免疫抑制模型;阴性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0.1g/(kg·d)左旋咪唑,健脾益气汤低剂量给药组(16g/(kg·d))和高剂量给药组(44g/(kg·d))分别灌胃健脾益气汤,研究健脾益气汤对小鼠体质量、脾脏指数以及血清中IgG、IL-2、TNF-α质量浓度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数量的影响。【结果】健脾益气汤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均能拮抗由环磷酰胺所导致的体质量下降,健脾益气汤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健脾益气汤可以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的IgG、IL-2和TNF-α质量浓度,增加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4+数量,降低CD8+数量,使CD4+/CD8+提高。【结论】健脾益气汤能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山豆根多糖对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山豆根多糖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建立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模型,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武细胞术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均出现梯状条带,而且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山豆根多糖组均可见典型的凋亡特征,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的胞核染色质凝聚呈半月形、C形及凋亡小体,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不同剂量山豆根多糖组凋亡率与凋亡对照组凋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山豆根多糖剂量增大,凋亡率降低,山豆根多糖腹腔注射剂量为400mg/kg时凋亡率最低,表明山豆根多糖剂量为50~400mg/kg时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丽娟  李鹏  宋宇  孙远  王珊  刘冰  付玉  蒋春茂  李勇军  王承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30-16231,16233
[目的]研究马蹄香(Valeriana jatamansiJones)含药血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及腹腔巨嗜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合中性红吞噬实验检测含药血清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能量代谢水平及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马蹄香含药血清组的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无论单独作用或协同非特异性丝裂原(Con A或LPS)作用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马蹄香含药血清能够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提高腹腔巨噬细胞能量代谢水平和吞噬能力,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发生过程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高脂饮食来制备小鼠前期糖尿病(Pre-DM)模型,及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小鼠Ⅱ型糖尿病(T2DM)模型.将80只C57BL/6J试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根据预试验结果,饲喂高糖高脂饮食,选取0 d(A组)、40 d(B组)、80 d的(C组),为Pre-DM组;在80 d之后用高脂饲喂联合小剂量多次注射STZ制备T2DM模型组(D组).进行空腹血糖腹腔注射糖耐量实验(IPGTT);测定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用ELISA法测定胰岛素水平及免疫指标.用比浊法作hs-CRP,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_3~+、CD_3~+CD_8~+、CD_3~+CD_4~+等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IPGTT结果显示,D组与其他3组曲线下面积差异极显著(P0.01).A~D组血糖存在依次上升趋势,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糖尿病相关的生化指标组间均有差异性(P0.05),CD_3~+CD_8~+与CD_3~+CD_4~+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CD_3~+A组与D组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HE染色结果发现,T2DM的发生过程会伴随器官的损伤.【结论】Pre-DM模型组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受损,且伴随着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Pre-DM模型组相关的免疫指标异常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衡与T2DM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