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心兰花粉活力与杂交结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文心兰花粉活力与杂交结荚性,以20个文心兰种质为材料,利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对花粉活力进行测定,并配制杂交组合进行杂交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文心兰花朵开放当天其花粉活力最高,不同品种间花粉活力有差异,其中16个种质的花粉具有活力,活力变化范围为2.00%~72.33%;以花粉具有活力的品种作为父本,共配制杂交组合27个,其中14个组合获得发育成熟的果荚,结荚率变幅为8.33%~94.83%,文心兰种间杂交结荚组合比率为70.00%,高于属间杂交的41.18%。  相似文献   

2.
大花蕙兰与国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和柱头具有较高的活力是保证杂交育种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碘,碘化钾(I2-KI)和醋酸洋红等3种染色法测定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和国兰不同种和品种的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大花蕙兰和国兰部分品种的柱头可授性并观察柱头分泌黏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碘一碘化钾染色法和醋酸洋红染色法都不适合大花蕙兰和国兰花粉活性的测定,TTC染色法是观察花粉活力最直观的方法。大花蕙兰与国兰的花粉活力是随着开放时间的延长,经历从弱变强再变弱的过程,大花蕙兰和国兰的花粉分别在开后25~35d和15~25d活力最佳。大花蕙兰和国兰的柱头在整个花期中均具有一定的可授性,其中大花蕙兰在20~40d内的可授性最强,45d以后其柱头可授性逐渐减弱。国兰在15~25d内的柱头可授性最强,30d以后柱头的可授性逐渐消失。总体而言,整个柱头可授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从弱到强再到弱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海南砂的产量,研究了其小花数目、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落果率等生殖生物学特性以及海 南砂花粉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活力。结果表明,海南砂每个花序有7.28(依0.83)朵小花;小花的花期为1.5 d;离体萌 发法测定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刚开放时达83.6%,开花12 h后降为21.0%,24 h后降为11.4%;柱头和花粉在花朵开放 6 h 内都具极强可授性,寿命维持24 h,比花粉寿命长12 h以上;人工授粉率和自然授粉率分别为64.10(依29.80)% 和17.55(依15.49)%、落果率为20.65(依31.39)%和11.11(依32.34)%。高湿度条件下贮藏花粉12 h后活力降为0.6%,而 在低温高湿条件下贮藏花粉12 h的活力为23.4%,表明低温更有利于海南砂花粉贮藏。  相似文献   

4.
糖果鸢尾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糖果鸢尾及其亲本射干(Iris domestica)和野鸢尾(I.dichotoma)开花散粉时期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变化规律,为提高人工授粉效率并为糖果鸢尾杂交育种提供依据。采用悬滴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测定柱头可授性,结合田间花部性状随着时间变化的实际观测进行研究。刚散粉时,糖果鸢尾的花粉活力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花朵初放时柱头的可授性最弱,之后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柱头萎蔫后,可授性低或丧失。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强期没有重叠,且花粉比柱头先成熟,是糖果鸢尾避免自花传粉的适应机制;散粉1~2h内收集花粉,并在柱头可授性最强时进行授粉,可以提高杂交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苏树全雄花和两性花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的变化、有效授粉期和不同属间的远缘杂交,为改良流苏树花色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对流苏树、连翘和丁香进行花粉活力测定;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流苏树两性花柱头可授性;以流苏树‘雪早花’为母本,丁香、连翘为父本,利用蒙导法授粉,开展属间杂交研究;授粉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2个杂交组合与2个对照组合花粉管的伸长生长情况,并对果实的表型和杂种胚进行观察;授粉70 d后胚开始固化时,进行杂种苗的培育。【结果】(1)流苏树全雄花和两性花的花粉活力差异显著,全雄花花粉活力(55.91%)显著高于两性花花粉活力(42.94%)。(2)新鲜连翘花花粉活力为65.72%,-20℃条件下贮藏28 d花粉活力为12.78%;新鲜丁香花花粉活力为66.21%,-20℃条件下贮藏15 d花粉活力为26.35%。(3)流苏树柱头可授性在不同花发育时期呈现:盛花期>始花期>末花期>花蕾期,最佳授粉时间为盛花期。(4)授粉后对花粉管的伸长进行荧光观察发现,蒙导授粉后2个杂交组合花粉管均能伸入胚珠完成授精。(5)2种杂交...  相似文献   

6.
以木薯华南5号(SC5)和华南7号(SC7)品种为实验材料,应用花粉活体原位萌发技术及联苯胺-过氧化氢法雌蕊柱头可授性检测技术,对木薯花粉萌发及花粉管发育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木薯品种内自交及品种间异交花粉管萌发过程的差异,以确定木薯雌蕊柱头的最佳授粉时期。结果表明,木薯在同品种自交和异品种杂交上均存在授粉亲和性上的差异,异交授粉无论在花粉萌发速度及萌发率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雌蕊柱头的最佳授粉时间为雌花开放后2~5 h,5~24 h内柱头具较强可授性,时间越长可授性越差,72 h后柱头不再具有可授性。  相似文献   

7.
新疆杏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1个新疆杏品种开花物候期、花粉量、花粉活力、花部器官发育特征及柱头可授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杏品种花期相对集中,大多持续6~9d,品种间均有3~4d重叠相遇;品种间花粉量与花粉活力差异较大,花粉量在13.2~4 846.9粒/花药,平均为1 449.1粒/花药,花粉萌发率在12.3%~80.1%,平均为52.4%;51个品种均有一定比例的短花柱花或雌蕊退化花,中长花柱花比率平均为59.5%,其中17个品种的中长花柱花比率不足50%,败育率较高;花前3d至开花后6d几乎所有品种都存在柱头可授性,各品种可授性强度虽然不同,但均呈现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的趋势,且到达其最强可授性的时间多为花前1d或开花当天,多数品种较强的柱头可授性持续4~7d。  相似文献   

8.
在温室内观察甘蔗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甘蔗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花穗上小蠡花开放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外至内;ROC22和科五花粉活力于开花第1天达到80%以上,第2天有小幅度上升,之后迅速降低,第7天仅采到少许花粉,但活力仍在32%左右。甘蔗雌蕊柱头开花前1天具有可授性,自交授粉后的1~2 d内保持强可授性,之后柱头迅速变黑枯萎;未授粉柱头花开后的9 d内一直保持靓丽的艳红色,具强可授性。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1~9天,甘蔗的最佳授粉期为母本开花2 d后再授以父本花粉,4 d内即可完成杂交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定点观测海桐的开花物候和花部形态特征,运用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人工授粉等方法对海桐的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桐一般在3—4月开花,群体花期22 d,单花花期2~3 d,雌雄蕊同熟。依其花器官的形态不同,可分为雄蕊正常和雄蕊退化株海桐,其中雄蕊退化株海桐花药低于柱头,正常株海桐花药高于柱头。花开放第1天花粉活力最高(79.94%)、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胚珠比(P/O)为3 209.59,杂交指数(OCI)为4,自然授粉海桐结果率为11.38%(n=123),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结果率为38.00%(n=50),其他处理结果率为0(n=30),综合以上结果可判断,海桐的繁育系统为自交不亲和的异交繁殖类型,不存在自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  相似文献   

10.
以红魔帝兜兰为试验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红魔帝花粉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通过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对红魔帝兜兰的花粉活力进行研究,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兜兰随着开放时间的延长花粉变硬,体积变小,花粉块黏性减弱;TTC染色法检测结果表明,花粉活力表现为开花10~30 d>开花10 d>花蕾期;柱头可授性测定结果表明,兜兰开花10~30 d人工杂交成功率较高,其中10~15 d授粉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大豆雄性不育系柱头活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和可育对照品种9240-25的柱头活力测定结果表明:W931A的雌蕊育性正常,其柱头活力与正常品种相仿.在延迟授知情况下,柱头活力可保持22.5天,以盛花末花期中上部的花柱头活力最强,在同一节位上授粉花数控制在12个范围内,成荚率可高达50%60%.  相似文献   

12.
以蝴蝶兰‘大辣椒’的不同时期花朵为试验材料,利用TTC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检测花粉活力和柱头的可授性,探索最佳的授粉时期,以期为杂交育种选择亲本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开放时间的增长,蝴蝶兰花粉团颜色逐渐加深,体积变小,硬度增加;蝴蝶兰不同开放时期花粉最佳染色时间不同,花蕾期为24 h,其余时期为48 h;不同开放时期花粉的活力也有差异,小花蕾期>大花蕾期>开放1 d>开放5~15 d;小花蕾期柱头可授性较弱,大花蕾、开放1 d和开放5 d柱头可授性逐渐有所增强,开放10 d和开放15 d柱头可授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培养基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紫珠属植物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开花过程、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单花花期均较短暂,开花24h后即完全凋落。在含200mg/LH3BO3+100g/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24h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萌发率分别可达90.03%和91.68%;开花前48h至开花后8h,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柱头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授性,以开花后3~8h可授性强。杂交授粉结果表明,花后3h进行授粉,座果率介于50%~100%之间,证实了上述体外可授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授粉操作的熟练性是影响座果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散粉时期与柱头可授期具有同步性,为两者之间开展杂交育种并获得杂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金银木开花进行了观察,连续20 d观察花朵开放情况,采用TTC法测定花粉的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的可授性,运用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套袋试验对金银木的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银木群体花期约为35 d,单株花期约为18 d,单花花期3~5 d。金银木花粉活力以散粉2 h时最高,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1 d时最强。花粉-胚珠P/O为672,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杂交指数OCI=3,为兼性异交型,自交亲和,有蜜汁产生,部分种需要传粉者。套袋试验测定出能自交,人工同株同花授粉25.41%,人工同株异花授粉73.75%,自然对照66.27%,无融合生殖。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培养基法和联苯胺 过氧化氢法对紫珠属植物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开花过程、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单花花期均较短暂,开花24 h后即完全凋落。在含200 mg/L H3BO3+100 g/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萌发率分别可达90.03%和91.68%;开花前48 h至开花后8 h,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柱头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授性,以开花后3~8 h可授性强。杂交授粉结果表明,花后3 h进行授粉,座果率介于50%~100%之间,证实了上述体外可授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授粉操作的熟练性是影响座果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散粉时期与柱头可授期具有同步性,为两者之间开展杂交育种并获得杂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花粉及柱头活力、坐果率等指标研究蟹爪兰Zygocactus品种丹麦红的花部特征、开花动态及授粉特性等。在人工栽培条件下, 蟹爪兰丹麦红11至12月份开花, 群体花期64 d, 单株花期34~53 d, 单花花期6~8 d。雄蕊短于花柱, 花药与柱头相差105 cm, 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开花当天的花粉活力最强,花后3~5 d的柱头具有较强的可授性。杂交指数OCI为4, P/O值为697,结合坐果率结果判断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 自交不亲和, 需要传粉者。特殊的花部结构和缺少传粉者可能是蟹爪兰结实率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澳洲坚果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2个澳洲坚果品种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分析、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的花粉活力在小花开放后的3d时间内差异明显,通常在花后的第1天花粉活力最高,此后逐渐减弱;不同品种间的花粉活力大小也差异显著.同一品种的柱头可授性在小花开放后的3d时间内差异明显,大多数品种的小花在开花后2d内均具有较强的柱头可授性,但到了花后的第3天,有10个品种的小花柱头已基本没有可授性,其他品种的柱头可授性也明显减弱.由上述结果可知,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是在开花后1~2d.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的开花生殖特性,推动其杂交育种工作,提高观赏性,对其花部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测量,并通过杂交指数估算、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观察访花昆虫以及人工授粉试验等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花紫薇集中在5—8月开放,单花花期2~8 d;花朵一般于凌晨开放,开花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花萼开裂期、花瓣外展期、花药散粉期、枯萎凋落期)。大花紫薇花粉数-胚珠数比为5 445.45,杂交指数为4。雌蕊与雄蕊同步成熟。大花紫薇自然状态下结实率为72%,人工异株异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90%、74%和68%。根据以上结果判定,大花紫薇繁育系统是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的混合交配系统,且需要传粉者完成授粉过程。大花紫薇传粉者包括蜂类、蝇类和蝶类昆虫等,主要传粉昆虫为熊蜂和中华蜜蜂  相似文献   

19.
为选择适宜的仁用杏授粉品种,以龙王帽和优一为母本,白玉扁、一窝蜂和北山大扁3个品种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授粉,利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人工授粉后柱头上花粉的黏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龙王帽×白玉扁杂交组合授粉后4h花粉萌发,而其他组合授粉后6h花粉才萌发,但授粉24h后全部授粉组合的花粉管伸长穿过花柱中部。不同授粉组合之间有花粉黏附柱头比率、单个柱头平均花粉数、有花粉柱头比率和单个柱头平均花粉萌发率差异显著,但有花粉黏附柱头比率和有花粉萌发柱头比率之间,以及单个柱头平均花粉数和单个柱头平均花粉萌发率之间无相关性。龙王帽×白玉扁、龙王帽×一窝蜂和优一×白玉扁3个杂交组合的花粉萌发率高、深入花柱的花粉管数量多,是较为适合的杂交组合。故选择白玉扁作为龙王帽和优一的授粉品种,而一窝蜂只能作为龙王帽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莲雾的开花习性和花粉可育性,为开展莲雾授粉作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莲雾花被开始松散分离至谢花期间每天的7:00、12.00和18.00观察记录其花被、花丝、花药、花粉和柱头等花器的变化情况,分析其花粉生活力;在花朵开放前2d至开放后2d,分析其柱头接受花粉的活性;收获时比较分析人工杂交授粉与自然授粉果实的品质。[结果]莲雾开花前1 d,紧闭的花被逐渐松散而分离,当天开花的花朵于6:00-7:00开放,11:00-12.00花粉完全散离花药;花序由最外下层开始开放,逐渐向内上层依次展开;花粉形态主要为三角形,有3个发芽孔;花粉在含10%蔗糖的培养基中、30℃时发芽率最高。人工杂交授粉以花朵开放当天授粉的结籽率最高;人工杂交授粉果实的单果重、果实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授粉果实(P0.05)。[结论]莲雾杂交授粉成功率主要受花粉生活力、柱头有效状态和温度3个因子影响,最适授粉温度为25~30℃,花粉收集最佳时间为花朵开放当天的7:00-11:00,授粉最适时间为开花当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