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外源丁酸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大麦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大麦抗旱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啤4号为材料,采用水分处理和γ-氨基丁酸处理两因素试验设计,比较分析干旱胁迫下外源丁酸对大麦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差异。【结果】外源丁酸拌种处理对出苗期、抽穗期没有影响,开花期喷施对成熟期有一定的影响,成熟期略有推迟。干旱胁迫处理下对出苗期没有影响,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提前。外源丁酸对干旱胁迫下大麦基本苗差异不显著,对最高总茎数、成穗数、分蘖成穗率差异显著;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均随着外源丁酸处理而不断增加;外源丁酸处理能提高干旱胁迫下大麦的产量,拌种、花期喷洒、拌种+花期喷洒3种丁酸施用技术,可分别减少大麦受旱损失的7.0%、6.3%和18.3%。外源丁酸可提高直链淀粉的比例,但对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外源丁酸拌种可增加大麦的总茎数和总穗数,喷洒则可提高千粒重。拌种和花期喷施均可以提高干旱胁迫下大麦的产量、抗旱性和直链淀粉比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旱地芝麻(夏和秋)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芝麻的轻简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肥料不同施用方法设:100%的肥料翻耕前施入(T1)、50%翻耕前和50%翻耕后施入(T2)、50%翻耕后和50%花期施入(T3)、50%翻耕后+30%苗期+20%花期施入(T4-CK)、50%生物有机肥和50%化肥翻耕前施入(T5)、50%生物有机肥和50%化肥翻耕后施入(T6)等6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技术对夏芝麻和秋芝麻主要农艺性状指标、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等的影响。【结果】对夏芝麻而言,T2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均高于对照T4,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较对照分别增加8.3%和12.5%。T2的产量(847.5 kg/ha)较其他处理增产4.2%~9.5%,效益较对照增加1640.0元/ha。对秋芝麻而言,T5处理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均高于T4,芝麻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量较对照T4分别增加了4.5%和9.7%。T3和T6产量(666.0和691.5 kg/ha)分别较其他4个处理增产5.2%~17.5%和1.8%~22.0%,效益较对照T4分别增加86.2和690.0元/ha。【结论】夏芝麻适宜采用50%的翻耕前和50%翻耕后施入一次性施肥技术,而秋芝麻可以采用基肥+化肥的常规方法,也可以采用有机无机肥配合翻耕后一次性施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外源硒对干旱胁迫下烤烟生长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硒(4 mg/kg和12 mg/kg)对干旱胁迫下烤烟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JIP-test分析显示,干旱胁迫后O-J-I-P曲线中出现了明显的K点,且△K值表现为干旱+12 mg/kg硒处理>干旱处理>干旱+4 mg/kg硒处理,说明4 mg/kg硒处理能够有效缓解干旱对光合机构的损伤,而12 mg/kg硒处理则加剧了干旱胁迫的伤害。干旱胁迫下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性能指数(PIABS和PItotal)、反应中心密度(RC/CSm)、叶片单位面积吸收(ABS/CSm)、捕获(TRo/CSm)和传递(ETo/CSm)的光能以及能量分配比率显著降低,而热耗散量子比率(φDo)和单位面积的热耗散(DIo/CSm)显著升高。4 mg/kg硒处理通过降低PSⅡ反应中心的损伤,促进电子在PSⅡ和PSⅠ之间的传递,优化能量在PSⅡ反应中心的分配来稳定光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12 mg/kg硒处理则进一步放大了干旱胁迫对烤烟叶片光化学活性和光合性能的抑制。干旱胁迫造成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和烟叶品质下降,4 mg/kg硒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干旱胁迫下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烟叶钾、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改善烟叶品质,而12 mg/kg硒处理表现出与干旱胁迫的协同效应,进一步降低了干旱胁迫下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外源磷输入对底泥砷胁迫下挺水植物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测量0 mg/kg、150 mg/kg、600 mg/kg 3种砷水平胁迫下,输入0 mg/L、2 mg/L、20 mg/L 3种外源磷水平后香蒲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低质量浓度磷(2 mg/L)和低含量砷(150 mg/kg)处理提高了香蒲鲜质量;(2)外源磷输入刺激了底泥无砷处理下香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抑制了谷胱甘肽(GSH)活性,高质量浓度磷(20 mg/L)处理下抑制作用增大,同时也促进丙二醛(MDA)的产生;无外源磷输入时,底泥添加低含量砷处理促进SOD活性和MDA积累量上升,高含量砷(600 mg/kg)处理抑制了CAT和GSH活性;(3)低质量浓度外源磷输入提高了底泥砷胁迫处理下香蒲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积累量。外源磷提高了底泥砷胁迫下香蒲抗氧化酶系统活性,但是这种刺激作用有一定的限度。香蒲比一般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更有生长优势,所以香蒲具有修复面临的磷富营养化和砷污染双风险湿地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外源激素吲哚丁酸(IBA)和脱落酸(ABA)对欧洲缬草种子适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本试验通过室内不同浓度(0、5、10、50、100、200 mg/L)IBA、ABA浸种处理,研究其对欧洲缬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0、10%、15%、20%、25%)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其对欧洲缬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其半致死浓度;继而研究半致死浓度干旱胁迫下外源添加IBA和ABA对欧洲缬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其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 mg/L IBA和100 mg/L ABA处理可显著促进欧洲缬草种子萌发,提高其发芽率。20%PEG-6000胁迫对欧洲缬草种子萌发造成较大程度抑制,可作为欧洲缬草种子干旱胁迫的半致死浓度。外源添加5 mg/L IBA和100 mg/L ABA可显著改善半致死浓度干旱胁迫下欧洲缬草种子的萌发效率,提高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适宜浓度的IBA和ABA能增加干旱胁迫下欧洲缬草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强其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还可提高体内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外源GA3处理对NaCl胁迫下二月兰种子萌发的影响,设定了0、0.5%、1.0%和2.0%4个NaCl胁迫浓度,分别用0、50、100、200、300mg/L和500mg/L外源GA3溶液处理,测定二月兰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NaCl胁迫下,GA3处理对二月兰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α-淀粉酶活性均显著提高,且随着GA3浓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增强,200 mg/L时达到最高。随着GA3浓度的继续增加,其促进作用逐渐下降,说明适宜浓度的GA3处理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二月兰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而在较高浓度NaCl胁迫下,GA3处理对二月兰种子的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后旗红马铃薯干旱胁迫的问题,在室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马铃薯的生长、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SA)浓度在6.9~27.6 mg/L时能够显著缓解马铃薯的干旱胁迫伤害,以13.8 mg/L为最佳浓度,且干旱后处理较干旱前处理效果更好。外源SA浓度在6.9~27.6 mg/L间时,显著抑制干旱马铃薯膜质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且游离脯氨酸含量得到明显促进。干旱前,13.8~27.6 mg/L外源SA处理有利于促进CAT和SOD活性较小幅度上升,且27.6 mg/L SA显著减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下降;干旱后,施用6.9 mg/L外源SA能够有效促进CAT活性上升,且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幅上升,13.8~27.6 mg/L外源SA抑制了POD活性的下降。说明6.9~13.8 mg/L外源SA处理可有效缓解后旗红马铃薯的干旱胁迫,且干旱后施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萌发,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10 mg/L、20 mg/L和30 mg/L)对干旱胁迫(5%、10%和20%PEG)下桔梗种子萌发和植物激素(脱落酸、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影响。结果表明:20%PEG胁迫处理抑制桔梗种子萌发,外源添加水杨酸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苗长和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水杨酸浓度为10 mg/L时,各检测指标值最大; PEG胁迫处理下,10 mg/L和20 mg/L水杨酸处理后3种植物激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干旱胁迫下施加水杨酸处理可提高桔梗种子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并且对植物激素含量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水杨酸浓度为10 mg/L时缓解干旱胁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铅、镉胁迫对茶树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Pb2+、Cd2+处理对茶树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组成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2+、Cd2+胁迫并不影响有机酸的组成但影响分泌量。与对照相比,Pb2+、Cd2+胁迫使茶树根系琥珀酸和苹果酸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且Pb2+浓度<100mg/kg和 Cd2+浓度<8mg/kg时,琥珀酸和苹果酸的分泌量随着Pb2+、Cd2+ 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低浓度的 Pb2+、Cd2+ (20mg/kg、0 5mg/kg)和高浓度的 Pb2+、Cd2+(100mg/kg、8mg/kg)都能使草酸的分泌量增加,Pb2+浓度>40mg/kg时,草酸的分泌量随Pb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b2+、Cd2+胁迫抑制了柠檬酸的分泌。随着Pb2+处理浓度的增加,茶树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呈先增后减再增后微降的趋势,Pb2+浓度为 20mg/kg和 60mg/kg的处理,有机酸的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Cd2+胁迫下有机酸总量随Cd2+浓度的变化规律也是先增后减再增,浓度为0 5mg/kg和8mg/kg的Cd2+处理,有机酸的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100、150、200、250、300 mg/L)外源甜菜碱(GB)、脯氨酸(Pro)和葡萄糖(Glc)对干旱胁迫下商洛黄芩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下黄芩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影响显著(P<0.05),并以200 mg/L GB处理对根冠比、叶绿素含量、SOD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CAT活性的影响最显著,叶绿素含量、SOD活性、CAT活性的增幅分别为70.6%、15.7%、20.8%,根冠比、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降幅分别为34.3%、35.3%和27.2%;以200 mg/L Glc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的影响最显著,增幅分别为43.0%和20.0%;以200 mg/L Pro处理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最显著,较对照的增幅达17.4%。因此,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可以缓解黄芩幼苗遭受的干旱胁迫,提高其抗旱能力,且以200 mg/L GB的效果最佳,200 mg/L Glc次之。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100、150、200、250、300 mg/L)外源甜菜碱(GB)、脯氨酸(Pro)和葡萄糖(Glc)对干旱胁迫下商洛黄芩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下黄芩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影响显著(P<0.05),并以200 mg/L GB处理对根冠比、叶绿素含量、SOD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CAT活性的影响最显著,叶绿素含量、SOD活性、CAT活性的增幅分别为70.6%、15.7%、20.8%,根冠比、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降幅分别为34.3%、35.3%和27.2%;以200 mg/L Glc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的影响最显著,增幅分别为43.0%和20.0%;以200 mg/L Pro处理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最显著,较对照的增幅达17.4%.因此,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可以缓解黄芩幼苗遭受的干旱胁迫,提高其抗旱能力,且以200 mg/L GB的效果最佳,200 mg/L Glc次之.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100、150、200、250、300 mg/L)外源甜菜碱(GB)、脯氨酸(Pro)和葡萄糖(Glc)对干旱胁迫下商洛黄芩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下黄芩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影响显著(P<0.05),并以200 mg/L GB处理对根冠比、叶绿素含量、SOD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CAT活性的影响最显著,叶绿素含量、SOD活性、CAT活性的增幅分别为70.6%、15.7%、20.8%,根冠比、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降幅分别为34.3%、35.3%和27.2%;以200 mg/L Glc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的影响最显著,增幅分别为43.0%和20.0%;以200 mg/L Pro处理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最显著,较对照的增幅达17.4%.因此,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可以缓解黄芩幼苗遭受的干旱胁迫,提高其抗旱能力,且以200 mg/L GB的效果最佳,200 mg/L Glc次之.  相似文献   

13.
镉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劼  胡博华  戈涛  陈沁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92-4896
水培条件下,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0、5、10、20、40 mg/L镉(Cd2+)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5 mg/L)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其中种子的发芽势较没有Cd2+胁迫处理的增加63.64%;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0.30和119.29;而随着营养液中Cd2浓度的进一步升高,种子的萌发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势、发芽率显著降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步减小,且处理浓度越高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与没有Cd2+胁迫的处理相比,低浓度Cd2+(5 mg/L)胁迫对生菜幼苗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根长、芽长、鲜质量增幅分别为16.04%、11.61%和11.59%,且生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量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当Cd2+浓度>10 mg/L时,生菜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量的水平均显著降低.相比较而言,Cd2+胁迫对生菜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的抑制作用.Cd2+胁迫对生菜幼苗叶片叶绿素a的影响作用小于对叶绿素b的影响.此外生菜幼苗根组织中丙二醛含量随Cd2+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对镉胁迫下水稻生长及光合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辽宁地区水稻主推品种沈农9816,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镉胁迫下水稻农艺性状以及光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指标均呈现Cd1(1 mg/kg)Cd2(2 mg/kg)Cd0(0 mg/kg)Cd4(4 mg/kg)的趋势,添加生物炭后,水稻的生物量、光合参数、产量等指标均呈现C21(4 t/hm2)C0(0 t/hm2)C210(40 t/hm2)的趋势。另外,在各镉处理下,添加生物炭C21、C210与C0相比,C21处理各指标增幅均大于对照,且在Cd2浓度下增幅最大。说明生物炭可减轻镉胁迫、促进水稻生长以及提高光合作用,并且最佳用量为C21处理,在Cd2浓度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华南124为试材,探讨了7个种植处理方式对干旱地区木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改善土壤温度,促进木薯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覆膜、清水浸种和100 mg/L的ABT1号生根粉浸种处理后木薯种茎成活率高于对照,但低于清水浸种+覆膜、生根粉浸种+覆膜与生根粉浸种+保湿复合处理后种茎成活率;覆膜和清水浸种+覆膜处理后主茎径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覆膜和生根粉浸种+覆膜有利于株高的增加;覆膜处理后单位面积的鲜茎叶、鲜薯、薯干、淀粉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而生根粉浸种+保湿处理对提高木薯产量无明显效果。生根粉浸种+覆膜处理后其鲜茎叶产量较低,但具有较高的鲜薯、薯干、淀粉产量,能有效提高木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外源菌对水稻耐盐性的影响机制。【方法】 以水稻品种秋田小町为材料,于2019年4~10月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盐胁迫下(0、1、2、4 g/kg)根系接种微生物菌对水稻的生育进程、地上部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水稻根系在接种和未接种外源微生物菌后,其苗期成活率、孕穗期单株叶面积、最高分蘖数、单株干物质总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随着NaCl 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且轻度盐胁迫处理(1 g/kg)与正常对照处理(0 g/kg)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中度盐胁迫(2 g/kg)下,接种外源微生物菌比较未接种条件可显著提高水稻苗期成活率、孕穗期单株叶面积、分蘖成穗能力、单株干物质总量和单株产量;在重度盐胁迫(4 g/kg)下,水稻植株受盐害死亡,外源菌的效果未能体现。【结论】 当水稻受到中度盐胁迫(2 g/kg)时,水稻根系接种外源微生物菌可以缓解盐逆境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提升水稻成活率和产量,增加水稻耐盐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镉胁迫下大花美人蕉的耐受特性,以苗期和花期大花美人蕉为对象,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其生长开花特征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升高,大花美人蕉的株高和茎粗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苗期叶片数变化较小,绿叶率显著降低,为对照的86.2%~90%;高浓度镉胁迫(600mg/kg)导致花期叶片数量、分蘖量和抽花量增多,开花质量降低。镉胁迫显著降低大花美人蕉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苗期(200mg/kg)和花期(600mg/kg)的净光合速率分别降至对照的76.2%和79.9%,蒸腾速率分别为对照的76.2%和62.4%;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变化不显著,苗期镉胁迫对瞬间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花期瞬间水分利用效率随胁迫浓度升高而升高。对镉胁迫的敏感浓度花期高于苗期,相同镉胁迫浓度(200mg/kg)下,花期各项指标的降低幅度小于苗期。胁迫浓度与苗期叶片数量、花期绿叶率、叶绿素a、叶绿素b、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但与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相关性很低。因此,光合色素含量等非气孔因素的降低影响大花美人蕉的净光合速率,进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香樟对铅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外源硅对香樟耐铅性的影响,以香樟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0、500、1 000、2 000 mg/kg)铅胁迫及不同浓度(0、1 000和2 000 mg/kg)硅对香樟幼苗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mg/kg铅胁迫增强了香樟光合作用的能力,1 000、2 000 mg/kg铅胁迫抑制了光合作用,且铅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严重;铅胁迫提高了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且铅浓度越高,其增量越大。在相同铅、不同硅处理下,1 000 mg/kg硅的处理显著缓解了铅对香樟的胁迫效应,增大了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能力,促进生成更多渗透调节物质帮助维持体内水势平衡,并减少丙二醛的产生,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有效减轻铅胁迫导致的过氧化损伤;而2 000 mg/kg硅的处理表现相反,严重削弱了香樟幼苗抵御铅胁迫的能力。综上所述,香樟在2 000 mg/kg铅胁迫下能够生长正常,1 000 mg/kg硅可作为香樟在铅胁迫下的缓解剂,有助于保证香樟在铅污染地区的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外源硒和土壤水分状况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和品质特性,探明叶面喷施硒与土壤水分状况对产量和品质的耦合调控效应,为富硒番茄栽培的科学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试验以亚硒酸钠(Na2SeO3)为硒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3种叶面喷施硒浓度(S0:清水对照;S5:5 mg·L-1;S10:10 mg·L-1),每种硒喷施浓度下设置2种不同灌溉控制水平,灌水控制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W1:干旱胁迫)和75%(W2:充分供水),研究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对番茄植株硒含量、生长发育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叶片和果实硒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对土壤硒含量也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植株叶片和果实硒含量均随外源硒喷施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叶面喷施硒的果实硒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4倍。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株高和茎粗,叶面喷施硒可适度缓解干旱胁迫对株高的抑制作用,但对茎粗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较充分供水处理的产量平均减少了39.5%,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硒虽可适度增加坐果数,但单果质量有降低的趋势,因而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充分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使果实可溶性糖(SSC)、有机酸(OA)、维生素C(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分别显著提高了28.7%、24.3%、18.7%和24.0%。叶面喷施硒可促进SSC积累,但不同浓度间没有显著差异;与清水对照相比,除S5W2处理的OA略有减少外,其他叶面喷施硒处理均显著增加了OA,故而S5W2处理获得最佳糖酸比(SAR),S0W2处理的糖酸比表现最差。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不同叶面喷施硒浓度的TSS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TSS随硒喷施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说明叶面喷施硒浓度由5 mg·L-1增加到10 mg·L-1不能进一步提升果实品质。【结论】 叶面喷施硒与土壤水分状况对番茄品质的耦合作用效果明显,干旱胁迫条件下叶面喷施5 mg·L-1的Na2SeO3可大幅提升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果实营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充分供水条件下叶面喷施5 mg·L-1的Na2SeO3在不降低产量的同时,改善了果实风味品质,可实现稳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i2+胁迫对水稻及白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影响,以比较二者对Ni2+胁迫的耐受力。[方法]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Ni2+胁迫对水稻和白菜种子发芽率、根伸长及早期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浓度Ni2+胁迫对水稻及白菜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处理浓度增至30.0 mg/L时水稻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及同浓度下白菜种子发芽率相比显著降低;1.5 mg/L及以下处理浓度可刺激水稻根伸长,3.0 mg/L以上处理浓度则抑制水稻根生长;1.5 mg/L处理浓度Ni2+胁迫至96 h可显著刺激白菜根的伸长,处理浓度达30.0 mg/L时各个胁迫时间均可显著抑制根的伸长;3.0 mg/L处理浓度下胁迫96 h水稻根长显著短于白菜根长。Ni2+胁迫对水稻及白菜芽长影响较小,72 h内各个处理浓度下水稻及白菜芽长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对于侧根影响最为明显,30.0 mg/L处理浓度下水稻和白菜均无侧根产生。1.5 mg/L及以上处理浓度胁迫均可显著抑制水稻及白菜鲜质量增加,但二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Ni2+胁迫对于水稻种子萌发及其生长影响较白菜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