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胁迫对蜡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胁迫对蜡梅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蜡梅种子的盐胁迫响应机制,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分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成活率和幼苗根长、苗长、根冠比等指标。结果表明:蜡梅种子具有耐低盐胁迫(0.4%NaCl以下)的特性,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升高,各项发芽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当NaCl浓度为1.2%时,胁迫强度超出了蜡梅种子萌发所能承受的极限;0.2%NaCl溶液对蜡梅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但高盐胁迫显著抑制蜡梅幼苗的生长,盐浓度越高,蜡梅幼苗的生长量越低,成活率也越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浓度的碱性盐(NaHCO3)溶液对3年生夏蜡梅实生苗进行处理,从形态生长和离子运输途径分析夏蜡梅对碱性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为夏蜡梅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夏蜡梅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冠比均随着盐碱胁迫的加重而不同程度的减少;随着碱性盐浓度的增加,各器官中Na+含量均高于对照,其排序为:根...  相似文献   

3.
以盆栽国槐Sophora japonica幼苗为试材,进行200 mmol·L-1氯化钠(NaCl)胁迫处理,采用菌液定量灌根法,通过测定国槐苗高增长量、根冠比、干质量,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脯氨酸(Pro)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探讨8株优势内生真菌分别灌根对国槐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1氯化钠胁迫下,每种菌株处理下的国槐幼苗生物量与生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菌株H-1,H-3,H-4和H-6灌根处理的国槐幼苗抗盐能力提高,其中,菌株H-3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幼苗高增长量、干质量、根冠比和鲜质量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ck),分别为对照的148%,117%,121%和104%,生理指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脯氨酸质量分数为对照的88%和151%,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H-5处理的国槐幼苗抗盐能力降低,幼苗高增长量、干质量和根冠比显著低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69%,83%和78%,生理指标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为对照的81%和72%,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他菌株处理的国槐幼苗抗盐能力不明显。综合各项指标得出,H-1,H-3,H-4和H-6为促生能力优势菌,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不充气(CK)、通气(AW)、曝气(VAI)三种氧环境对不同浓度盐胁迫(NaCl浓度0、35、70 mmol/L)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究不同根际氧环境下小麦苗期耐盐性,以期为盐碱地小麦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充气方式均能提高培养液的溶氧量。随盐浓度增加,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不同盐胁迫处理下小麦幼苗株高、叶干重、根系干重、根表面积及根长等形态指标均表现为AW>VAI>CK。无盐胁迫时不同充气处理间叶片水分饱和亏和盐度均无显著差异,35、70 mmol/L盐浓度胁迫下,AW处理叶片电导率、总溶解性固体含量和盐度均显著低于不充气处理。三种盐浓度下AW处理叶片丙二醛含量分别较不充气处理显著降低46.2%、63.3%、50.9%。0、35 mmol/L盐浓度处理下AW和VAI处理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显著高于不充气处理,70 mmol/L盐浓度处理下AW处理的Fv/Fm较CK和VAI分别显著提高180.1%、118.3%。可见,盐胁迫下,AW、VAI处理营造的根际氧环境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维持较好的叶片水分生理特性,提高叶片抗氧化酶...  相似文献   

5.
利用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研究白光、红光、蓝光、红蓝光、紫光处理对茄子幼苗形态建成、光合特效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光对茄子幼苗茎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相对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白光(P0.05);红光处理的茄子株高相对最高,根冠比相对最大;紫光使茄子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及光合速率较白光处理有极显著降低(P0.01);不同处理的茄子幼苗根冠比差异明显,红光处理的茄子幼苗根冠比相对最大;红蓝光处理的茄子幼苗蒸腾速率相对最大,较白光提高11.1%;蓝光处理的茄子幼苗能够极显著提高其气孔导度(P0.01),较白光提高25.2%;红光、蓝光、红蓝光、紫光处理的茄子幼苗胞间CO2浓度均极显著低于白光(P0.01);红光对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活性的影响明显,红蓝光处理的茄子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相对最高,较白光分别提高70.3%、14.5%。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柳树幼苗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盐柳1号(Salix psammophila‘Yanliu NO.1’)无性系幼苗为材料,对其进行12组不同浓度和组分的混合盐碱胁迫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盐柳1号幼苗的叶片含水量下降的趋势随着盐浓度的增高和pH值的增大而明显加剧。B处理组的盐柳1号幼苗的叶片叶绿素a质量分数在盐浓度高于150 mmol/L时显著下降(P<0.05),A、C处理组的盐柳1号幼苗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质量分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小于150 mmol/L的混合盐碱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高,各处理组盐柳1号幼苗的叶片SOD、POD、CAT活性增强或显著增强,在盐浓度高于150 mmol/L时,盐柳1号幼苗的叶片SOD、POD、CAT活性下降,其中,C处理组盐柳1号幼苗的叶片在盐浓度大于150 mmol/L时全部枯黄。综合各项结果,盐浓度在150 mmol/L以下,pH小于9.51时,盐柳1号幼苗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可以抵御一定的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温对彩椒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揭示低温对其伤害机制。[方法]以黄色甜椒花仙子为试材,采用营养钵育苗研究偏低温T1 (19℃/12℃昼/夜)、临界低温T2 (15℃/8℃昼/夜)和对照(CK,25℃/18℃昼/夜)处理对彩椒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临界低温T2处理抑制彩椒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程度强于偏低温T1;T2与T1处理间彩椒幼苗的叶片数、根长、干重、根冠比、根体积、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光合性能指数(PI)的降低程度达到显著差异(P0.05);T2处理彩椒幼苗的株高、叶片数、根体积、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和PI与CK相比依次降低了35.77%、51.32%、93.94%、66.40%、46.91%和57.77%。相关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彩椒幼苗光合速率(Pn)与根冠比(R/T)、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和PI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T1和T2处理对彩椒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低温时气孔限制是导致彩椒幼苗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可根据彩椒幼苗株高和叶片数来判断其受到低温胁迫程度。  相似文献   

8.
盐分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甘蓝型油菜华油杂62(HYZ62)和饲油2号(SY2)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0.2%,0.5%,0.8%,1.0%,1.3%,1.5%,1.8%,2.0%和2.5%)模拟盐胁迫,研究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油菜种子萌发且随盐浓度增加抑制程度增强,其中,HYZ62和SY2分别在盐浓度高于1.0%和0.5%时种子发芽势显著受到抑制(P0.05),二者均于盐浓度高于0.5%时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随盐浓度的升高,HYZ62和SY2的苗长、鲜质量和干质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盐浓度0.2%时达到最高,除SY2的鲜质量外,均与CK差异显著(P0.05),说明0.2%的盐浓度可促进油菜幼苗生长,而当盐浓度高于0.2%时显著抑制SY2幼苗苗长的增加(P0.05),高于0.5%时显著抑制HYZ62幼苗苗长及鲜质量的增加(P0.05),高于0.8%显著抑制HYZ62干质量及SY2鲜质量的增加(P0.05);HYZ62油菜幼苗根长呈下降趋势,SY2油菜幼苗根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于盐浓度0.2%时达到最长,但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盐浓度高于0.2%时显著抑制油菜根的增长(P0.05)。综合而言,在同等盐胁迫条件下,HYZ62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优于SY2,故在滨海盐碱地种植绿肥油菜以HYZ62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为发展新疆北疆地区蓝靛果忍冬,丰富北疆地区小浆果树种种类和优良品种资源,对引进的俄罗斯4个蓝靛果忍冬(Lonicera edulis Turcz)品种3年生苗进行浓度为0.2%、0.4%和0.6%的盐胁迫处理,测定其果实营养成分及花青素含量,比较各指标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R1和R3花青素含量逐渐下降,R2和R4的花青素含量在0.2%、0.4%盐胁迫浓度下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盐浓度增加,4个品种均低于相应对照,盐浓度0.6%时,R1和R3分别比对照下降19.7%和17.4%,均极显著低于对照,R2和R4降幅分别为12.7%和10.1%,均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在盐浓度增加到0.6%时R1、R2、R4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上升14.8%、38.6%、8.52%,R3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下降18.1%,R1和R3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R2和R4差异显著(P0.05);维生素C含量随着胁迫的加剧,4个品种均呈降低趋势,盐浓度0.6%是分别下降到6.93、6.99、6.94和6.28mg·100g-1,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果实总酸含量变化较缓慢,盐浓度0.6%时,R1、R2和R3的总酸含量比对照上升1.74%、6.19%和14.3%,R4的比对照下降5.3%,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各项生理指标,蓝靛果忍冬4个品种均能耐受一定程度的盐胁迫,但超过能耐受的范围将影响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干旱及复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系)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云0073为材料,以正常水分管理作为对照,待小麦长至三叶期,采用干旱—复水法取幼苗全株测定株高、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以及初生根数、根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旱处理下,两品种(系)之间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总根长、根平均直径及根总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株高、地上部分干质量和根总表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间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根平均直径及根总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初生根数达显著差异(P0.05)。云0073的幼苗除初生根数外,其余指标均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而靖麦12号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复水条件下,2个品种的初生根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余生长指标靖麦12号均显著优于云0073 (P0.05)。干旱及复水处理下,品种与株高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根平均直径显著负相关(P0.05);地下部分干质量与根平均直径和根总体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地上部分和根总表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地上部分干质量与总根长、根总体积和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根长与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平均直径和根总体积显著正相关(P0.05);根平均直径与根总表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根总体积与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抗旱性品种形态指标对干旱响应存在差异,抗旱品种靖麦12号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干旱敏感品系云0073,受干旱影响相对较小,各项生长指标也表现较好;复水后靖麦12号能较快恢复,而云0073在复水5 d后受害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干旱及复水处理下,小部分生长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而大部分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靖麦12号和云0073相比,靖麦12号表现出较强的抵御干旱及复水后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1.
濒危植物夏蜡梅总皂甙含量及其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样地、不同海拔高度夏蜡梅营养器官的总皂甙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蜡梅不同营养器官的总皂甙含量以叶片最高,1年生枝、根次之,2年生枝、茎最低。叶片的总皂甙含量与其他器官差异均极显著。根的总皂甙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他器官与海拔高度相关不显著。(2)阴坡的1年生枝、根的总皂甙含量比阳坡高,差异极显著;其余器官在阴、阳坡之间的含量差异不显著。(3)夏蜡梅7个居群叶片总皂甙含量在0.295 9%~0.415 5%之间,平均为0.340 0%。(4)通径分析显示,土壤P含量对夏蜡梅叶片总皂甙含量起负相关作用,土壤N含量起正相关作用,有机质、土壤pH值、海拔高度也起正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2.
崔辉梅  陈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680-4682
研究了不同盐(NaCl)浓度处理对白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各白菜品种发芽势、发芽率均呈总体下降趋势,幼根生长受盐胁迫抑制明显;碧玉大白菜各项指标与其他品种间具有0.05水平显著差异,在0.6%盐浓度下碧玉大白菜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施氮、磷肥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无性系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施肥配方。【方法】以4个西南桦优良无性系组培苗(A5、FB4、FB4+、BY-1)为研究对象,试验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每株施N(0、200、400 mg)和施P(0、70、140 mg)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施肥处理间及无性系间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分枝数、叶面积和叶片养分含量等差异。【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分枝数、根冠比和叶面积差异均极显著,且施肥处理和无性系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根冠比和分枝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各无性系均为处理5的幼苗生长表现最优,其苗高、地径、生物量、分枝数和叶面积比其他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0%~74.13%、6.67%~91.45%、12.24%~358.33%、2.76%~712.64%和2.46%~456.31%。施肥处理对西南桦无性系幼苗叶片的N、P养分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无性系之间及无性系和施肥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叶片的N、P含量随着氮磷肥的添加而增加,添加氮磷肥能够显著提髙叶片中该种养分的含量。叶片N、P含量及其比值与生物量均符合抛物线关系,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0 1),处理5的叶片N/P质量比约为15,这可能是影响西南桦生长的N/P限制比例。【结论】施肥显著促进了西南桦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并提高了叶片养分含量,但无性系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指标,处理5(每株施N 200 mg和施P 70 mg)条件下西南桦无性系生长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施氮、磷肥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无性系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施肥配方。【方法】以4个西南桦优良无性系组培苗(A5、FB4、FB4+、BY-1)为研究对象,试验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每株施N(0、200、400 mg)和施P(0、70、140 mg)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施肥处理间及无性系间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分枝数、叶面积和叶片养分含量等差异。【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分枝数、根冠比和叶面积差异均极显著,且施肥处理和无性系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根冠比和分枝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无论无性系,处理5幼苗生长表现最优,其苗高、地径、生物量、分枝数和叶面积比其他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0%~74.13%、6.67%~91.45%、12.24%~358.33%、2.76%~712.64%和2.46%~456.31%。施肥处理对西南桦无性系幼苗叶片的N、P养分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无性系之间及无性系和施肥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叶片的N、P含量随着氮磷肥的添加而增加,添加氮磷肥能够显著提髙叶片中该种养分的含量。叶片N、P含量及其比值与生物量均符合抛物线关系,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0 1),处理5的叶片N︰P质量比约为15,这可能是影响西南桦生长的N︰P限制比例。【结论】施肥显著促进了西南桦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并提高了叶片养分含量,但无性系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指标,处理5(每株施N 200 mg和施P 70 mg)条件下西南桦无性系生长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楠竹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机理,以大叶楠竹2号为试材,通过盆栽的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0、0.15%、0.45%、0.85%,分别记为CK、N1、N2、N3)胁迫对楠竹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0-0.85%范围内,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楠竹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在N1处理下,楠竹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N2、N3处理下,楠竹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较对照分别降低45.06%、55.28%。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3个处理下的楠竹幼苗根系活性均低于对照,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可见,当NaCl浓度0-0.15%范围内时,对楠竹幼苗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较小,可以进行楠竹绿化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菌根化沙枣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生沙枣苗木为供试植物、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为供试菌株,采用盆栽培养方法,设置浓度为0、100、200、300 mmol·L-1的NaCl胁迫菌根化沙枣幼苗,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菌根化沙枣幼苗的株高、基径、生物量、功能叶片生长参数、盐害症状,分析盐胁迫对菌根化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沙枣苗木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不同浓度盐处理与对照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显著提高了沙枣苗木的株高、基径(P<0.05).在盐浓度为300 mmol·L-1时,沙枣苗木的株高、基径增加幅度,分别为11.30%、4.35%.经浓度为100、200、300 mmol·L-1的盐处理,接种沙枣苗木比不接种沙枣苗木的全株总生物量,分别增加36.30%、52.22%、104.54%.在盐浓度为300 mmol·L-1时,菌根化沙枣苗木的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率,比对照分别增加138.46%、30.90%、130.27%.相同盐浓度胁迫时,接种沙枣苗木叶片脱落率、枯黄率、盐害率,均显著低于不接种处理(P<0.05).接种异形根孢囊霉,缓解了盐胁迫对沙枣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植物耐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1年生黄芩幼苗进行0.5%NaCl胁迫,并通过根施不同浓度(0.05、0.10、0.15、0.20、0.25 g/L)的水杨酸进行处理,测定其相关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黄芩幼苗经过0.5%NaCl胁迫处理后,与蒸馏水对照相比,其植株的鲜重、株高,SOD、POD、CAT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同时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而在根施外源水杨酸后,与0.5%NaCl处理相比,黄芩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而其他指标均显著上升,且在SA3(0.15 g/L SA)处理下均达到最大值.说明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可以有效缓解黄芩幼苗所受的盐胁迫,且水杨酸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5 g/L.  相似文献   

18.
对1年生黄芩幼苗进行0.5%NaCl胁迫,并通过根施不同浓度(0.05、0.10、0.15、0.20、0.25 g/L)的水杨酸进行处理,测定其相关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黄芩幼苗经过0.5%NaCl胁迫处理后,与蒸馏水对照相比,其植株的鲜重、株高,SOD、POD、CAT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同时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而在根施外源水杨酸后,与0.5%NaCl处理相比,黄芩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而其他指标均显著上升,且在SA_3(0.15 g/L SA)处理下均达到最大值。说明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可以有效缓解黄芩幼苗所受的盐胁迫,且水杨酸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5 g/L。  相似文献   

19.
玉米根-冠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玉米为试材,利用移动式遮雨棚和自动滴管系统设计5个不同水分处理(为田间持水量的35%~45%、50%~60%、65%~75%、80%~90%、95%~105%)试验,观测、分析各处理的根-冠干质量、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速率特性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对不同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内,各水分处理下玉米根系干质量均呈先上升后平稳再下降的趋势,且水分胁迫处理下平均根干质量均低于充分供水处理;水分胁迫越重,LAI越小,且干旱胁迫处理对LAI的影响大于轻度淹没处理;干旱胁迫越严重,玉米根-冠干物质量减小越明显,最大根冠比(R/S)出现的时间也相应越早;水分胁迫处理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低于充分供水处理,播后56 d的净光合速率和播后65 d的蒸腾速率对水分更敏感,中度胁迫处理下玉米在播后56 d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质量与冠质量呈显著相关(P0.05),根冠比与WUE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且根冠比可作为水分监测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夏玉米干旱灾害机理和田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基质培,研究了不同盐浓度下,硒对生菜不同生育期植株生物量、根冠比和茎粗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用盐处理显著降低生菜植株生物量、根冠比、茎粗。不同盐浓度下加硒,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盐对生菜的胁迫作用,表现为生菜植株生物量和茎粗的增加。生菜生长的前期和中期,低盐、高盐胁迫下加硒处理均增加了植株的根冠比,后期高盐浓度下加硒处理,除了1.5mg/kg硒处理比高盐对照下根冠比增加外,其它加硒处理使根冠比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