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陕甘花楸耐旱性的影响,文章采用不同浓度(0、5%、10%、15%、20%)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浇灌陕甘花楸盆栽苗木,研究模拟干旱胁迫下,PEG-6000对陕甘花楸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与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耐旱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PEG-6000浓度的上升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陕甘花楸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持续下降,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至第9天与第6天相比,各处理的陕甘花楸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仍持续下降,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幅度变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试验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5%和10%PEG-6000浓度胁迫下呈上升趋势,在15%和20%PEG-6000浓度胁迫下呈先上升后下...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复水对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建立糜子抗旱节水栽培技术体系,以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式,研究复水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糜子功能叶片自下而上依次衰老,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复水后,中度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效果最佳,糜子顶三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分别比对照高出7.65%、4.20%、5.30和3.52%,表现出超补偿效应;开花期复水产生了等量补偿效应;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拔节期复水对糜子叶片SOD、POD产生了部分补偿效应,对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产生了等量补偿效应;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的补偿效果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糜子产量与生育后期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与产量呈现显著负相关。拔节期复水对中度水分胁迫下糜子生长的补偿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野百合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野百合(Lilium brownii)幼苗对土壤水分胁迫的适应机制,以野百合籽球期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不同土壤水分胁迫对野百合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其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野百合生长。水分胁迫后叶片相对含水量有所降低,而水分饱和亏缺、丙二醛含量有所提高;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大,叶片气孔密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指标呈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膜透性等指标呈先低后高变化的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得出,轻度干旱胁迫即50%~5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适于野百合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三种草本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inn.) Medic.)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供试植物,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在干旱胁迫下3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播娘蒿、荠菜和小麦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持续递增趋势,3种植物相对电导率大小排序为小麦、荠菜、播娘蒿。干旱胁迫下,3种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指标与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播娘蒿、荠菜体内游离脯氨酸累积量与相对电导率间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关系。3种植物对干旱胁迫均具有一定的耐性和抗性,且播娘蒿和荠菜的抗旱性强于小麦。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板栗幼苗抗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在水分胁迫进程中,对板栗幼苗叶片水分状况。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MDA(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在胁迫各阶段诸项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与RWC(组织相对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期间SODGSH-Px活性呈下降趋势;中度水分胁迫期间两种酶活性明显增加并达到最大值。MDA含量在胁迫进程中呈持续上升趋势,接近重度胁迫时积累最多。  相似文献   

6.
采用叶面喷施法探讨水杨酸(SA)对不同时间段NaCl胁迫下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SA预处理的小白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处理;而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低于对照处理。在整个盐胁迫过程中,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POD活性以及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3 d。POD基因与S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峰值出现在3 d。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可以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上调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并且减轻细胞膜损伤来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小白菜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品种"苏粉14"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NO供体硝普纳(SNP)的方法,分析低温胁迫(8℃)下番茄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喷施0.2 mmol·L~(-1) SNP番茄幼苗的株高、干重、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外源NO能有效减轻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2种杜鹃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杜鹃的抗旱性,通过对西鹃和毛鹃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干旱胁迫下杜鹃的生理响应机制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杜鹃的抗旱性。结果表明:西鹃和毛鹃的叶片含水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西鹃丙二醛含量上升,而毛鹃丙二醛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西鹃的抗旱性大于毛鹃。  相似文献   

9.
为耐旱苔藓在干旱区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提供依据,以大灰藓,白发藓和细叶小羽藓为试验材料,通过PEG模拟干旱胁迫后,再进行复水试验,探究干旱胁迫对苔藓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逐渐降低;脯氨酸、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白发藓和细叶小羽藓的变化达极显著水平,大灰藓的变化较稳定;大灰藓和白发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后减,细叶小羽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复水后,白发藓和细叶小羽藓的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大灰藓叶绿素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3种苔藓的相对电导率并无显著变化;白发藓耐旱性最强,其次为大灰藓,细叶小羽藓的耐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10.
3种灌木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土壤自然干旱胁迫过程中柽柳、梭梭和四翅滨藜3种灌木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研究了3种植物对水分胁迫逆境环境的生理适应机理.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3种灌木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水分饱和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积累,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上升,但在变化趋势和幅度上有显著差异.3种灌木幼苗均有较强的耐旱性,但耐旱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耐冷性鉴定基础上,测定了10℃和25℃下8个苦瓜品系苗期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25℃处理相比,低温胁迫后,丙二醛相对增加量与冷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冷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鉴定苦瓜品系耐冷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利用隶属函数和动态聚类方法,综合分析6种草坪地被植物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叶绿素(chl)、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5个生理生化指标在6种草坪地被植物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金鸡菊和金盏菊叶绿素含量较高;百日草和天人菊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金鸡菊和百日草丙二醛含量较低。通过隶属函数和动态聚类分析,初步将6种草坪地被植物的耐旱性划分为3类;胁迫前期,醉蝶花、金鸡菊和金盏菊表现为高耐旱性,百日草表现为中耐旱性,金鱼草和天人菊属低耐旱性;胁迫后期,百日草和天人菊表现为高耐旱性,金鱼草、金鸡菊和醉蝶花表现为中耐旱性,金盏菊属低耐旱性。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女贞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置不同梯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对女贞1年生盆栽幼苗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探讨其在干旱胁迫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女贞叶片中RWC出现明显下降趋势,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及CAT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由此表明,女贞在受到干旱胁迫时通过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调节,维持细胞膜的稳定及正常生理活动,并保持较强的抗旱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花椒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种源大红袍花椒1 a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测定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各种源花椒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不同种源花椒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程度不同,各种源花椒抗旱性强弱各异,各种源抗旱性强弱排序为:汉源花椒>涉县花椒>韩城花椒>凤县花椒>武都花椒>平顺花椒>泰安花椒>循化花椒。  相似文献   

15.
棉花苗期抗旱相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32个棉花品种,通过田间苗期水分胁迫,测定了与抗旱性有关的游离脯氨酸、叶绿素、甜菜碱、丙二醛(MDA)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增加了游离脯氨酸、甜菜碱、MDA、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少了叶绿素的含量,但各品种间...  相似文献   

16.
以金铁锁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测量枝长、鲜质量、根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总生物量指标受到抑制下降;叶绿素含量增大;叶片中POD活性、PPO活性、MD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关系为叶片根部,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关系为根部叶片,根部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说明金铁锁实生苗有一定的抗旱能力,适当的干旱胁迫对金铁锁的物质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明金银花的抗旱特性,为耐旱性品种鉴定、筛选及合理开发利用河南金银花资源提供依据,以金银花豫花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干旱胁迫下金银花的生长状况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金银花叶绿素总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升高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金银花花蕾重和单株产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严重水分胁迫下春小麦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极显著下降,丙二醛显著增加,叶绿素极显著减少,气孔失去调节能力而呈开放状态;中度水分胁迫时相对含水量极显著下降,但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气孔孔径缩小,表现出小麦叶片的自我调节作用。叶绿素含量与水分饱和亏及与丙二醛含量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施肥使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但没有引起丙二醛显著增加和叶绿素显著减少,显示出无机营养在土壤营养不足时对植物的积极作用。首次提出终生生长在干旱环境中和前期水分充足后期遭遇水分胁迫两种情形下的抗旱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对辣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4、8、12、16 d和复水处理4、8 d辣木幼苗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其叶绿素总含量和抗氧化酶的变化特性。[结果]水分胁迫下,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辣木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干旱时间的持续呈现先降低再上升趋势,辣木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但在干旱胁迫前8 d,2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并不显著(P0.05)。复水后,各生理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除POD活性显著低于CK外(P0.05),其他指标均与CK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辣木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复水对干旱胁迫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几个牡丹品种的抗热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5个不同的牡丹品种材料,通过不同的高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各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含水量、电导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等抗热的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各项指标与各品种的抗热隶属函数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5个牡丹品种抗热性由大到小为:肉芙蓉>乌龙捧盛>藏娇>脂红>鲁荷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