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人工接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 ̄1996年,对美洲黑杨树上套笼接虫,室内离体接虫和网室接虫三种人工接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天牛刻槽数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天牛刻槽产卵与杨树的抗虫性无关,可用来进行人工接虫方法的比较,孵化幼虫数和越冬后存活幼虫数是评价杨树抗虫性大小的标准。树上套笼接虫不受树木的胸径大小影响,成本较低,能够早期鉴定林木抗虫性,是一套经济,有效,科学的杨树人工接虫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人工接虫技术能早期鉴定树种抗虫性,缩短育种周期。1999年对网室接成虫和树干套笼接成虫2种鉴定方法进行精度比较,认为网室接成虫方法精度高,是选拔抗性品种最好方法,所选出的杨树品种抗性与自然界调查杨树抗性基本一致。利用网室接成虫抗性鉴定技术选择杨树抗性品种是可行的。2000年利用该方法对17个杨树品种进行了天牛抗性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试验、相关分析、野外调查等方法对影响速生抗虫杨对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抗性的因子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影响速生抗虫杨树品种对桑天牛抗性的因素包括桑天牛成虫密度、品种当年适合刻槽枝条数、营林模式及植株到虫源地距离等。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杨树品种和不同方法,人工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感虫品种大官杨比抗虫品种I69杨生长发育快1.2-2.9倍,化蛹率高2.9倍,化蛹早19天;用大官杨树皮浸提液浸润天牛卵比I69杨浸液孵化早2-4天,孵化率高1.7倍;通过对大官杨及I69杨树皮及木质部营养含量分析,表明感虫品种大官杨营养比率,可溶性糖含量比抗虫品种I69杨高5.9倍和22.6%,而I69杨树皮及木质部中都含有甘露糖,在大官杨中没有发现甘露糖,甘露糖可能是抑制肩星天牛生长发育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杨树品系对杨干象抗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树不同品系对杨干象抗性差异很大,以美洲黑杨为亲本的多数外来品种对杨干象抗性差,也使杨干象种群迅速扩大。该文根据调查的3年生和4年生连续2 a的不同杨树品系的平均虫口密度,根据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其划分为高感虫品系、感虫品系、低抗虫品系、中抗虫品系和高抗虫品系5个级别,结合杨树品系的类型、形态特征等进行分析,为生产上选用杨树抗性品系和减少杨干象大发生的危害及抗虫育种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树极易遭受桑天牛、云斑天牛危害,防治天牛是杨树培育工作中的一项主要措施。一、发生特点。桑天牛危害幼树主干和3年生以上树枝条,云斑天牛危害3年生以上树干基部。二、危害特点。带林比片林发生严重,林缘比林中发生严重,密度小林分比密度大林分发生严重,3年以下林分比4年以上林分发生严重,居民区比非居民区发生严重,虫源树多的林分比虫源树少的林分严重。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诱木法、改善林况及林禽混养等生物措施针对天牛、杨干象等病虫害进行了维持防护林健康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易感天牛的诱树营造杨树品种混交林可有效地控制天牛的发生范围,缩小其种群集中分布区,为人工集中捕杀创造了条件;通过半带皆伐改善林况未使杨干象甲感病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在林带内放养家禽可使林木感病株率、感虫株率分别减少7%、9%,同时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杨树品系抗杨干象水平及其与木质部和韧皮部硬度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品系杨树的亲本来源、干部硬度等特性与抗性的关系,为杨树抗杨干象新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连续2年研究11个亲本来源的67个不同杨树品系2~3年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韧皮部硬度、韧皮部厚度、胸径以及各品系杨树亲本来源的关系。【结果】1)杨树木质部硬度达到(45.43±3.59)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44.17±2.76)HD为高抗虫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木质部平均硬度分别为(43.6±0.53) HD、(40.39±2.98) HD 和(39.47±2.98) HD;杨树韧皮部硬度达到(33.96±4.72) 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32.61±2.69)HD为高抗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韧皮部平均硬度分别为(31.13±0.72)HD、(28.08±3.98) HD 和(24.75±3.19) HD。2)胸径达到(33.38±6.08) mm 为免疫品系,胸径达到(36.65±3)mm为高抗虫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平均胸径分别为(41.31±1.56) mm、(43.34±6.8) mm、(48.16±2.52)mm。3)经杨树抗性水平与亲本来源关系综合分析可知,亲本为美洲黑杨×小青杨、美洲黑杨×青杨、美洲黑杨×甜杨的多数品系为抗虫品系,亲本为欧洲黑杨×美洲黑杨、美洲黑杨、美洲黑杨×马氏杨、欧洲黑杨×小叶杨的多数品系为感虫品系。【结论】杨树木质部硬度与韧皮部硬度越大抗杨干象能力越强,木质部硬度与韧皮部硬度越小抗杨干象能力越弱。生长相对较快的品系胸径大,其抗性差。不同品系杨树亲本来源不同其抗杨干象能力也不同。青杨派的小青杨、青杨、甜杨为亲本抗虫性强,黑杨派的美洲黑杨、欧洲黑杨为亲本抗虫性差。在抗杨干象品系育种工作中应选择青杨、小青杨或甜杨做为亲本;避免以美洲黑杨或欧洲黑杨为亲本。  相似文献   

9.
张贵学 《林业科技》2020,45(3):26-27
通过美国白蛾的选食试验和迫食试验,对欧黑抗虫杨N12的抗虫性能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对不同杨树品种叶片的取食情况不同。在选食试验中,抗虫杨N12较其它树种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美国白蛾的抗虫性强弱依次为欧黑抗虫杨N12、中绥12、欧美107、意大利214杨、欧美108、荷兰64和辽宁杨。对比栽培区虫口密度,欧黑抗虫杨N12的感虫几率较其它速生杨低。  相似文献   

10.
我省为害杨树的天牛种类主要有云斑天牛和桑天牛两种,其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与虫源树有密切的关系。防治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治理,诱饵树毒杀成虫以及熏蒸毒签毒杀幼虫,防治的关键在于治理"动期"(成虫)。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杨树品种对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3处发生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杨树评比试验林内共计32个杨树品种的2种天牛的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的调查,选择出相对抗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银中杨等杨树品种以及易受2种天牛危害的小黑杨等杨树品种。抗性杨树品种可作为目的树种,易受天牛危害树种可作为诱树进行栽植。  相似文献   

12.
抗锈色粒肩天牛国槐优株的生物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是危害国槐的最重要的蛀干害虫,近年来在山东省发生危害十分严重。本研究对抗虫优株及感虫株国槐树皮进行总生物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有机溶剂法结果为每500g干物质样品抗虫株得到生物总碱2.4880g,感虫株生物总碱为1.2220g;水提法每200g干物质样品抗虫株得到生物总碱0.0310g,感虫株生物总碱为0.018g。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抗虫和感虫树皮样品的总生物碱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抗虫和感虫株样品中主要含两种生物碱,而且其相对含量相似。因此,我们认为国槐抗虫株中的抗虫性主要是由于其树皮中总生物碱的高含量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其树皮中含有特殊的生物碱单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杨树新品种'丹红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丹红杨是以美洲黑杨50号杨和36号杨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的杨树新品种,雌株;速生,平均年胸径生长量4~8 cm;耐桑天牛,感虫率低于20%;干形通直;易生根,成苗率及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近10 a试验,研究出了一种高效防治杨树云斑天牛的新技术——“配置杨树易感品种引诱成虫集中产卵法”.即在造林时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具有一定速生性但易感云斑天牛危害的杨树品种作为引诱种,引诱云斑天牛成虫在引诱种上集中产卵,而后只需对占总林分极小比例的引诱种进行涂刻槽和插毒签防治即可.这种技术将营林措施和化学物理措施结合起来,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防治费用降低50%,同时该技术具有技术简单、易掌握等优点,适合在营建杨树丰产林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沧州桑天牛主要寄主有桑树、枸树、柘树、苹果、杨树(白杨派),其生活隐蔽,防治难度大,严重发生地段有虫株率可达20%~40%,虫口密度平均3头左右,呈典型的聚集分布,有桑科植物的地方发生较重,对林业的生产和生态环境已造成严重的威胁,桑天牛是应密切监控和治理的蛀干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6.
林木抗虫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几年,林木抗虫育种发展较快,由最初的常规育种(选择和杂交)向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作为抗虫育种关键环节的抗虫性鉴定(人工接虫技术)的研究已经开始系统而深入地开展起来,林木抗虫机制(林木防卫反应、抗虫化学物质、遗传机理等)的研究成绩显着,林木抗虫基因工程已成为抗虫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针对解决杨树城乡造林绿化结种飞絮问题为目的,选育无絮、速生、抗虫性强的品种定向培育,既可获得速生丰产,又可根除飞絮之害。通过从天然杂交实生后代选优及引进的优良无性系中的无絮品种进行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及对桑天牛的抗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汉选1号、汉选2号、汉选4 号、中新1 号等无絮品种生长量均比对照品种Ⅰ-69 杨大,可用于城乡绿化造林。  相似文献   

18.
青杨楔天牛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不同杨树品种间的抗性、不同林分的被害情况以及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种间的被害率存在明显差异,小黑杨、银中杨和小叶杨被害率较低,在青杨楔天牛幼虫期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36%虫杀星乳油涂干或36%虫杀星点涂虫瘿,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15%,47.32%和87.53%。利用吡虫啉、乙酰甲胺磷原粉和大力士10倍液涂抹2 a生杨树主干,其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4.59%,78.52%和77.82%。  相似文献   

19.
取食不同杨树对光肩星天牛幼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取食不同杨树的光肩星天牛幼虫,其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具有明显差异,其变化趋势基本与6种杨树的抗虫性程度呈负相关.动力学研究表明:羧酸酯酶的活力随杨树的抗虫性而异,高抗的毛白杨随着取食时间增长,羧酸酯酶活力逐渐下降.取食后的前10 d,羧酸酯酶活力的变化主要由酶分子变构引起;10 d以后,则是由酶分子数量变化引起,感虫的加杨,随着取食时间的增长,羧酸酯酶的活力逐渐上升,其变化主要是由于羧酸酯酶的数量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在青海西宁的黄斑星天牛危害核心区,以青杨、旱柳、新疆杨、毛白杨、三倍体毛白杨、杜梨、沙枣、海棠、山楂为造林树种营造了7种混交试验林,以观测研究不同混交林(纯林)对黄斑星天牛的抗性.结果表明:多树种混交林比纯林对该虫害的抗性强;青杨与其他杨树的混交林对其抗虫性有明显的差异,该树种在林分中起到了诱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