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两种监测体系因调查目的及方法不同,因此监测获取的森林资源数据存在不一致。鉴于此,以保定市为例,开展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蓄积量数据对接方案分析研究。采用非线性指数模型分树种组构建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通过模型反演更新调整保定市内所有小班蓄积量信息,从而获取保定市各县(市、区)森林蓄积量信息;采取平差调整法实现保定市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蓄积量监测值对接。研究结果显示:1)分树种组研建的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评价指标均表现较好,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估能力;2)相比二类调查而言,采用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监测获取的保定市森林单位蓄积量(34.98 m3/hm2)与一类调查蓄积量监测值对比,其精度为91.06%,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相对误差,表明了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监测值的可靠性;3)对模型预估值进一步进行平差调整后,最终实现了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蓄积量监测成果对接,表明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可见,研究的技术方案可为各省级行政区历年小班蓄积量监测数据对接更新及今后实现“一套数,一张图”提供技术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1996年玉白顶国营林场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采用了角规典型选样调查蓄积量与随机抽取有疏林地小班数的15%实测蓄积量配置回归方程估计总蓄积量的方法,调查结果,回归估测精度97.8%,对比精度98.7%,实测小班与调查小班的单位蓄积量相近,二者相关紧密,表明调查蓄积量可靠,典型选择调查结合回归估测的调查方法减少了抽样误差,保证了较高的蓄积量调查精度,降低了工作量,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早期小班调查蓄积量缺失的数据进行修补,是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分析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以南京紫金山1988年森林经理调查数据和同期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利用遥感生物参数反演技术,根据已知小班的光谱特征和蓄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建立蓄积量生物参数反演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对缺失小班蓄积量进行修补.研究表明:通过遥感数据生物参数反演进行缺失小班蓄积量数据修补的方法得到的小班蓄积量数据可靠性比较高,这种方法在森林资源调查和规划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早期小班调查蓄积量缺失的数据进行修补,是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分析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以南京紫金山1988年森林经理调查数据和同期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利用遥感生物参数反演技术,根据已知小班的光谱特征和蓄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建立蓄积量生物参数反演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对缺失小班蓄积量进行修补.研究表明:通过遥感数据生物参数反演进行缺失小班蓄积量数据修补的方法得到的小班蓄积量数据可靠性比较高,这种方法在森林资源调查和规划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用1980年全省一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资料,编制了我省航空像片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通过判读样片的对照比较,根据像片判读的小班测树因子,查航空像片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可以直接获得小班蓄积量。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森林资源调查与伐区调查,进一步使用航测技术,充分发挥我省现有航空照片的作用,并为建立森林经营档案工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1996年玉白顶国营要场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采用了角规典型选择调查蓄积量与随机抽取有疏林地小班数的15%实测蓄积量配置回归方程估计总蓄积量的方法,调查结果,回归估测精度97.8%,对比精度97.8%,对比精度98.7%,实测小班与调查小班的单位蓄积量相近,二者相关紧密,表明调查蓄积量可靠,典型选择调查结合回归估测的调查方法减少了抽样误差,保证了较高的蓄积量调查精度,降低了工作量,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  相似文献   

7.
林分单位蓄积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总体蓄积量的准确程度.本文就宜君县森林资源调查过程中提高油松林分蓄积量调查精度的方法做一探讨,为渭北地区森林资源调查过程中定量测算小班蓄积量,提高调查精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试验目的航空象片是地面的真实写照。在森林资源清查中,应该充分发挥航空象片的判读潜力。通过判读航空象片,以调查小班为单位,进行地面实测回归修正,从而用少量的外业实测工作按一定精度,使调查数据落实到小地块,这是当前改进森林调查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试验,是用1969年拍摄的1∶50,000放大象片(放大至1∶25,000),通过目测判读林分组成、龄组、地位级、疏密度四因子,查判读蓄积量表,得小班判读蓄积量与对应的实测小班蓄积量配合直线回归方程式。并以该方程式修正全林业局有林地小班的判读蓄积量,汇总回归修正后的小班蓄积量得到全林业局的蓄积量。分析这种方案在大面积森林资源清查中的适用程度和现在已经采用的分层抽样进行比较,讨论改进的途径等问题,是本试验的目  相似文献   

9.
历史调查数据参与森林调查因子遥感定量估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调查因子估测是森林资源遥感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多元数量化回归估测模型Ⅰ为基础,综合考虑历史调查资料(主要为前期调查因子值)和遥感数据等信息,建立了以小班为估测单元,保留小班平均直径、平均树高、每公顷蓄积量的遥感定量估测模型。经检验,所建立模型具有良好的估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峰林场森林资源核算微机管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森林资源数据库中(档案册、外部系统),以调查小班为单位计算统计林分蓄积量,收集林价、木材销售价、管材成本、木材生产成本、木材商品成本,根据有关研究成果.选用适当的核算方法,对森林活立木资源进行核算评估,建立核算微机档案,开展管理,为林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森林资源三类调查工作中,森林蓄积量调查是精度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的调查工作。探索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以提高调查精度和工作效率是促进林业调查工作向精准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探讨基于GPS、GIS、ACCESS数据库的森林蓄积量抽样调查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伐区调查设计对森林采伐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分析伐区调查设计对森林采伐量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伐区调查设计过程对森林采伐量精度的影响,树木胸高确认不同,森林采伐量误差值越大;调查人员测量胸径时所站位置不同,其森林采伐量也不一样;立木所处地形及不同测量工具和调查设计人员,其测量结果都有影响;②枯立木、风倒木对森林采伐量精度的影响;③伐区调查设计规程对森林采伐量精度的影响。总结目前伐区调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采伐量精度的方法,为今后伐区的合理的调查设计以及采伐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是一项周期长、任务重、劳动强度大,需大量经费的工作。随着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特别是森林蓄积量的遥感估测,将比传统方法省时、省力,节约经费。目前,利用遥感进行森林蓄积量的估测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文章则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在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范围内的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生物量估测对于了解和监测全球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永新县七溪岭林场采伐迹地森林恢复的森林调查,从树高生长量和蓄积生长量两个方面分析选择不同树种造林的林地生产能力,总结同一树种连栽的生产能力低下和更换树种造林的效果显著,指出采伐迹地森林恢复树种选择对国有林场大面积经营森林的重要性以及树种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相似三角形原理测量树高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高是评定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状况的重要依据,是林业调查地的必测项目。在林业生产、森林调查、科学研究、编制林业数表和立木材积的计算等工作中,都需要对树高进行测量。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相似三角形原理测量树高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1年和2011年图们市2次森林资源调查的资料,分析了当地森林资源变化规律,并通过具体数字,详细论述了2001年~2011年间的各项林地指标(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力木总蓄积量等)的增长趋势,阐明图们市森林资源的质量正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从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2个方面对森林质量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乔木林面积蓄积、纯林和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变化以及龄组结构、径级结构、郁闭度等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质量逐年提升;对森林健康状况、天然林自然度、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状况得到改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凸显。资源评价认为:滇西北森林资源富集,林分质量较高;植被区系类型复杂独特,科研价值高;区位关键重要,生态功能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8.
浅谈遥感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林业遥感在我国目前的应用现状,并对林业遥感在改进森林资源调查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做了部分阐述,例如用卫星数据估计森林蓄积量、小块林地面积、以及森林郁闭度方法的研究、林内易燃物调查、森林动态图的编制等。特别是在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森林调查实际应用后进行的效益分析,从而提出了改进现行调查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兴安落叶松 ( L arix gmelini,以下简称落叶松 )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主要树种 ,文章研究落叶松胸径生长率与材积生长率的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 ,使之通过测算胸径生长率来预测材积生长率 ,为简化材积生长量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林分生长过程表确定林分生长发育过程,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安排森林经营措施、计算蓄积量、材种出材量和确定森林采伐量等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主要天然次生林(白桦,山杨,柞树)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多年调查的临时样地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分析,从中选出584块符合条件要求的样地,借助Excel、SPSS11.0和ForStat统计分析软件,对中等立地条件下各树种的主要林分调查因子进行方程拟合,并对生长方程进行检验,分别编制了林分生长过程表,为该地区主要天然次生林的生长收获预估等森林经营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