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优良制浆造纸用竹--金平龙竹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平龙竹的主要形态特征、适生环境、壮苗培育、造林及管护技术、用途以及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归纳与分析,金平龙竹是龙竹家族中最适合于制浆造纸,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大型笋材两用竹种.  相似文献   

2.
优秀笋材两用竹——金平龙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宏超 《云南林业》2005,26(2):31-31
金平龙竹(Dendrocalamuspeculiaris)是我省南部地区普遍栽种的大型丛生、笋材两用竹种,笋味和竹材均优于龙竹(Dendrocalamusgiganteus),节间长达90~105cm,是龙竹家族中最适合于制浆造纸的优良竹种。金平龙竹秆高13~18m,最高25m,胸径一般为8~13cm,最粗18cm;梢头下垂,节间长35  相似文献   

3.
金平龙竹(Dendorcalamus peculiaris Hsueh et D.Z.Li)又名青壳竹,烟筒竹,产于中国云南金平,多为人工栽培,为当地笋材两用竹种及园林绿化观赏竹种。云南有20余县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根据所培育竹子的用途,用数量化指标法,从众多的竹种中选择出适宜基地造林、竹材造纸性能好、竹笋产量高、经济价值高的金平龙竹(Dendrocalamus peculiaris)、云南龙竹(D.yunnanensis)、麻竹(D.latiflorus)、勃氏甜龙竹(D.brandisii),作为金平县竹子基地建设的首选竹种。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细叶龙竹具有速生、高产,成林快,收益高、轮伐期短、抗逆性能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探讨了细叶龙竹造林技术,分析了在细叶龙竹营养杯实生苗造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小叶龙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小叶龙竹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整地造林、抚育管理以及笋材的收获,为小叶龙竹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华安县竹种园5种牡竹属笋用竹云南甜龙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马来甜龙竹和梁山慈竹竹笋营养进行成分比较。结果表明:5种笋用竹鲜竹笋含水量均接近或超过90%,口感较好;灰分含量勃氏甜龙竹竹笋的最高,达0.893%,版纳甜龙竹最低(0.340%);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马来甜龙竹(1.717%),最低的是版纳甜龙竹(1.260%);勃氏甜龙竹(0.281%)和云南甜龙竹(0.292%)脂肪含量较低,马来甜龙竹(1.134%)和梁山慈竹(1.083%)脂肪含量较高;勃氏甜龙竹(0.655%)和云南甜龙竹(0.666%)粗纤维含量较低,而梁山慈竹、版纳甜龙竹和马来甜龙竹含量相近,达较高水平,分别达0.953%、0.894%和0.879%。5种竹笋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227.64 mg·g~(-1)),最低的是马来甜龙竹(120.43 mg·g~(-1));必需半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84.26%),最低的是马来甜龙竹(50.67%);呈味氨基酸总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达212.79 mg·g~(-1),其次依次为梁山慈竹(164.71 mg·g~(-1))、版纳甜龙竹(156.35 mg·g~(-1))、云南甜龙竹(141.44 mg·g~(-1))和马来甜龙竹(115.83 mg·g~(-1))。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细叶龙竹具有速生、高产,成林快,收益高、轮伐期短、抗逆性能和抗痛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探讨了细叶龙竹造林技术,分析了在细叶龙竹营养杯实生苗造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世界竹藤通讯》2005,3(2):29-29
在厄瓜多尔,工业设计师对马来甜龙竹(Dendrocalamusasper)和狭叶瓜多竹(Cuadu aungustifolia)两种竹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对这两种竹资源的创新性应用。作为设计师,他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开发竹子的美学特性,即它的带有徽黄条纹的天然纹理和具有抗压应力的内部纤维构造。设计师们运用厄瓜多尔现有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建立香竹引种保存试验基地,从云南省金平县分水岭自然保护区丫口引种550丛香竹种,研究香竹引种和管护技术,并打造香竹观赏示范园。研究发现,在钢架大棚内采用砂壤土作引种基质,选用粗3cm以上的2a生母竹,采用100×10^-7的ABT号生根粉溶液浸泡根部30min,能够明显提高香竹引种的成活率,最高成活率可达88.5%。  相似文献   

11.
丛生竹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对制造竹建筑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两种最重要的丛生竹种云南黄竹和龙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黄竹的物理性能,如纵横干缩性等优于龙竹,而且黄竹的力学性能如静曲强度、静曲弹性模量及顺纹压缩与剪切强度也比龙竹高。与建筑用木材相比,两种丛生竹的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了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为拟建的<景洪竹浆纸项目50万亩竹子原料林基地>项目的热带大型丛生竹选择竹种,将多准则模糊决策方法的满意度G(Eλn) 值和基于OWA算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综合属性值 Zi(w)结合起来考察,最终选定:Z4(w)=料慈竹,Z2(w)=版纳甜龙竹,Gx1=龙竹,Gx2=金平龙竹4个竹种作为基地的目的经营竹种;Z16(w)= 小叶龙竹作为将来发展的储备竹种.  相似文献   

13.
对马来甜龙竹1年生、2年生、3年生3个龄级立竹不同径级地上部分各构件含水率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竹地上竹秆、枝条和叶片含水率明显高于2年生和3年生竹;同龄竹比较,竹秆含水率最高;竹秆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随竹龄增加而降低;马来甜龙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经生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可利用胸径和秆高估算立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及总生物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马来甜龙竹的基本性能及其作为原材料生产复合材的可行性。对马来甜龙竹的宏观属性、物理机械性能、pH值、缓冲力和不同类型胶的胶粘质量作了研究。文章对竹秆不同位置的机械性能进行实验。马来甜龙竹显示出很高的机械强度。断裂模数、弹性模数、垂直抗压强度和顺纹抗剪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98.52MPa,15.363MPa,14.39MPa和11.91MPa。对于竹秆不同位置,这些指数的平均值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比重。另一方面,顺纹抗剪强度并不取决于比重,在不同的秆部,该数值略有不同。结果显示,马来甜龙竹具有极优的机械性能,可媲美某些软木和硬木树种。因此,可作为木材的替代品用于结构复合材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小叶龙竹的野生资源分布和生长习性,重点介绍了扦插育苗的繁殖技术,为小叶龙竹的引种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师大竹类研究所为《林业科技通讯》的协办单位,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23名,主要从事各种竹类植物的组织培养、快速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大部分科技人员常年驻扎在基层生产第一线,有丰富的育苗、运输保鲜、栽植、管护经验,并建立起大面积育苗基地,可供优良种苗。甜龙竹 包括勃氏甜龙竹、版纳甜龙竹、马来甜龙竹、野龙竹等竹种。竹笋香甜可口,可以生食,是全国30多种笋用竹中笋体最大、含糖量和谷氨酸量最高的竹种。竹株秆材高大(比楠竹还高大),广泛用于各种行业。这些竹种适于年均温16℃以上、极端最低温-3℃、无…  相似文献   

17.
福贡龙竹兼具材用、笋用、观赏价值,是云南怒江河谷地区的重要经济竹种。本文在介绍福贡龙竹主要特征特性基础上,详述其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准备、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播种、育苗地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丛生观赏竹组培微繁殖与诱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丛生观赏竹马来甜龙竹、撑绿竹、花吊丝竹、黄金间碧玉竹、青丝金竹、花孝顺竹、银丝竹、花秆小佛肚竹、金叶马来甜龙竹为材料进行了丛生芽增殖生根及愈伤组织增殖分化两种再生途径的微繁殖试验,考察了多个竹种在此两种培养途径下诱导、增殖、生根(分化)、褐化、变异的情况,并进行了无菌微环境下秋水仙素芽诱变试验。试验表明,各竹种芽增殖及生根能力有显著差别,受到竹种竹叶、竹秆颜色的一定影响。叶、秆均较绿色的撑绿竹、马来甜龙竹、花吊丝竹芽增殖及生根能力较强,撑绿竹芽月增殖系数接近5倍,生根率达93%。所有竹种均能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多在80%以上,撑绿竹为100%。愈伤组织普遍严重褐化,除撑绿竹褐化率26.7%,花吊丝竹76.7%外,其他竹种几乎全部褐化死亡。撑绿竹通过愈伤组织增殖、分化途径获得了高效的植株再生。马来甜龙竹、撑绿竹在芽增殖中自然芽变概率约0.2‰,对撑绿竹进行秋水仙素芽诱变明显提高了变异率。马来甜龙竹的自然花叶变异植株经圃地培育形成了稳定的金色叶片变异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选择确定龙竹、巨龙竹、金平龙竹、料慈竹等竹种作为西双版纳州发展2.8万hm^2优质速生丰产商品竹林基地的栽培竹种。介绍基地建设的规模、布局及造林进度安排。着重阐述造林技术措施,包括培育壮苗、细致整地、认真栽植、精心管护、成材经营管理及笋用材的培育技术等。提出应在西双版纳州优先发展生长快、产量高的丛生竹。总结出制约竹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链因素。并提出舍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择确定龙竹、巨龙竹、金平龙竹、料慈竹等竹种作为西双版纳州发展2.8万hm2优质速生丰产商品竹林基地的栽培竹种.介绍基地建设的规模、布局及造林进度安排.着重阐述造林技术措施,包括培育壮苗、细致整地、认真栽植、精心管护、成材经营管理及笋用材的培育技术等.提出应在西双版纳州优先发展生长快、产量高的丛生竹.总结出制约竹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