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根据2007~2013年前郭县酸雨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07~2013年前郭县降水PH值年变化、季节变化和酸雨频率等,探讨了酸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H值年平均值范围为5.40~6.20,呈波状上升趋势,酸雨频率呈波状下降趋势;前郭县酸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H值以冬季最低,夏季最高,酸雨频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1~2011年酸雨和气象观测资料,对银川市的酸雨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银川市酸雨出现频率为2.21%,降水pH值年平均值为6.36;2008~2011年年降水pH值呈减小的趋势;酸雨只出现在夏、秋两季,其中11月酸雨出现频率最高;当风速较小、降水量中等时,出现酸雨的概率较大,并且沙尘天气会减少酸雨的出现次数。  相似文献   

3.
严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28-15731
利用徐州、淮阴、南京和常州4个观测点12年酸雨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降水量强度、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酸雨发生频率及pH值的影响作用,发现酸雨发生频率和pH值都存在一定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有由北向南增强的趋势。笔者未考虑“干沉降”类型酸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大连地区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连酸雨观测站2006~2009年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大连酸雨的变化特征以及酸雨的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连是我国北方酸雨影响较强地区之一,发生频率达66%,降水pH值最低达3.49。秋季降水酸性最强,春季最弱;酸雨频率出现最多的季节是夏季,冬季最低。大连酸雨出现频率与风速和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呈反比关系;雾天由于稳定层结和充沛的水汽有利于酸雨出现;连续性降水并不意味着空气中酸性物质的减少,在连续性降水的所有个例中,第2天酸性增加的占42%。  相似文献   

5.
广西酸雨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广西10个酸雨观测站2003~2008年近6年及南宁、百色2个观测站点1996~2008年13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对广西降水酸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西10个酸雨观测站年平均pH值均〈5.6,其中,有5个站年平均pH值〈4.5,说明广西酸雨较为严重。降水酸性的季节变化较明显,酸雨春、冬季较夏、秋季要强。  相似文献   

6.
赵爱慧 《农学学报》2020,10(1):56-59
为了找出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农业种植区的酸雨时空变化与分布特征,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酸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农业种植区2006—2015年446个降水样本的pH值、电导率、酸雨频率等,运用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年降水平均pH值呈波动递减趋势,平均电导率呈下降趋势,酸雨频率为1.9%~3.6%,酸雨级别为较弱酸雨并属酸雨偶发区。按降水量级划分,暴雨pH值最小,小雨pH值最大;小雨电导率最大,暴雨电导率最小。按四季划分,夏季pH值最小,春季pH值最大;夏季电导率最小,春季电导率最大。按风向划分,ESE风向的pH值最小,SSE风向的pH值最大;E风向电导率最大,SW风向电导率最小。由于pH值呈波动递减趋势,建议相关部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工业生产排放的气体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在城市周边地区种植对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云杉、侧柏等。  相似文献   

7.
该文利用1995?2015年石家庄酸雨监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资料,用统计办法将pH值及电导率数据进行数字化整理,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风向风速、降水、气温、湿度等)pH值及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对石家庄市区酸雨的状况和与气象要素对酸雨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雨量越大,降水的酸性会越强,K值会越小。酸雨频率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呈递减的趋势;随着气温上升,酸雨频率明显降低;月平均相对湿度与月平均降水pH值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8.
根据银川国家基准气候站2001-2007年对大气降水酸雨观测资料和<酸雨观测站环境报告书>,采用降水量加权法计算并分析银川市降水pH值的变化趋势、季节分布特征及降水pH值减小的原因.2001-2007年,银川市降水pH值变化范围为5.79~8.33,各季的降水pH值均偏碱性,平均降水pH值春季的碱性最强,冬季次之,秋季最弱.  相似文献   

9.
济南市近年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2012年济南市酸雨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济南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统计资料证明:近5年济南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降水pH值秋季最低,夏季最高;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分析得出,影响济南市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PM10和SO2;在偏东风影响下,酸雨污染严重;酸雨的发生也会受逆温影响,降水前1 d及当天均出现逆温时,酸雨出现频率最高;随着降水量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中雨时酸雨频率最高;另外,雾和轻雾也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1~2010年风向风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风向频率玫瑰等方法,分析文登市风速风向的变化特征及风速的年际、季节、日变化幅度.结果表明,近30年文登市平均风速为3.4 m/s;春季最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小;风速通常是午后大,午夜至清晨小;近30年平均风速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7.2 m/s,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1.1 d;出现最多风向为C、NNW和S.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山东省威海市酸雨污染状况,进而为酸雨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5年威海市酸雨观测资料、气象因素数据,统计分析了威海市降水pH的季节变化和月变化,探讨了酸雨的变化特征,并对酸雨的成因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威海市酸雨强度和频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月变化,降水pH随冬、秋、春、夏逐渐升高,而酸雨出现频率则按冬、秋、春、夏逐渐降低;相比于威海市周边地区,威海市酸雨污染相对较低,但值得引起注意;酸雨的出现与威海市当地气候、污染源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79—2015年武穴市气象观测资料和灾情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2015年该市气候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武穴市气温冬春两季偏高,夏季偏低,秋季气温持平;雨水冬季偏多,春季略少,夏季偏少,秋季明显偏多;入梅早,出梅迟,梅雨较典型、梅雨量正常。日照冬季较常年偏多,春、夏、秋季日照均偏少。入春入夏早,入秋入冬迟。年内重要天气气候事件分别是隆冬低温雨雪、冬末连阴雨、4月阴雨倒春寒、6月暴雨洪涝、7月低温寡照、中秋又来连阴雨。在近5年中,2015年灾情属于偏重年,仅轻于灾重的2013年。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北海市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酸雨观测资料,对2006—2010年北海市降水pH值的年、月、季变化以及与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北海市酸雨现象逐年减少,春、冬季的酸雨频率远大于夏、秋季节,pH值的大小与降水量的大小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蔡哲  贺志明  唐春燕  吴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92-11294,11312
利用南昌市降水监测资料与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分析了南昌市酸雨污染的现状,揭示了南昌市酸雨的形成因素。研究表明,南昌市酸雨酸度大,频率高,且近年来降水pH值有下降趋势,主要是硫酸型污染,南昌市酸雨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在秋、冬季。降雨pH值随着降雨等级的提高而增大,雨量的增大对降雨酸性有稀释作用。高空气象条件对酸雨有明显的影响,高空风风速小于7m/s时,酸雨频率较高,pH值也低,酸雨污染严重,反映了高空风对污染物水平输送同样具有稀释和冲淡的作用。逆温强度较强时,酸雨出现率增大。周边的工业区对南昌市酸雨的产生有明显作用。不稳定气象条件有利于大气低层污染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扩散,可降低致酸污染物对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彦广  周爱国  郑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34-2135,2213
选取合山市2002~2010年降水观测样本共442个,对合山市酸雨时空分布差异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合山市2004~2008年期间酸雨污染较严重,其间表现出了明显时空分布差异规律,时间分布上春冬季明显比夏秋季严重,空间上郊区明显高于城区;合山市酸雨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近些年来,随着合山市及其周边城市防污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酸雨出现率明显降低,甚至已经监测不到酸雨。由此可见,治理酸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防污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1-2013年菏泽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菏泽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3年菏泽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80-1990年代霾日数较少,2000年之后明显上升.菏泽年平均霾日数为10.8天.菏泽秋冬季霾天气出现多,春夏季出现少.菏泽霾天气95%以上为轻微霾(大气能见度5~10 km),相对湿度在70%~90%的占8成以上.霾日数变化对气温和风速的变化较为敏感.霾天气发生时,一般风速比较小(1~2 m/s),并以N风最多.正变湿和负变压对霾的生成和维持更加有利.连续无降水日数越长,出现霾的概率就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1—2016年武穴市气象观测资料和灾情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2016年该市气候特征与气象灾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武穴市气温冬春两季偏高,夏秋两季正常.雨水冬季偏少,其他3季偏多.入梅迟,出梅迟,梅雨期长,梅雨量明显偏多.日照时数夏季接近常年,冬春秋三季较常年偏少.入春早、夏秋冬三季迟来.年内主要气象灾害分别是隆冬低温加冰雪;初春寒潮来侵袭;4月暴雨天气多;初夏2次大暴雨;出梅后晴热天气多;夏末初秋干旱天;中秋雨多光照少.2016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3382万元,是2000年以来灾情最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统计具有代表泉州沿海农村气候特征的崇武国家气候基准站1956~2008年的风资料,结果表明,泉州沿海农村全年及春季、冬季主风向为NE,次风向为NNE。秋季方向略有变化,主方向为NNE,次方向为NE。夏季主方向为WSW和SSW,两者频率相差无几。全年中,NNE的平均风速最大,达7.89m/s,其次为NE,与NNE仅相差0.11m/s。历年年、季平均风速均呈缓慢减小趋势,年大风日数也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