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渭北高原沟壑区主要立地类型土壤水分变化及对刺槐生长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与刺槐生长之间关系密切,说明水分是影响刺槐生长的主要因素,地形和土壤则是划分渭北旱塬立地类型的主要因子。不同立地类型间刺槐高、地径生长量由大到小的序列为:沟底塌积土〉塬面黄土〉梁顶黄土〉沟底石砾土〉阳坡下部黄土〉阳坡上部黄土〉梁坡上部姜石粗骨土〉冲风口黄土〉梁顶姜石粗骨土〉沟坡中下部阳向黄土〉红胶土。  相似文献   

2.
在178块刺槐人工林标准地上进行各个立地因子和优势水平均高的调查,测定、分析、对比,找出影响刺槐生长的最主导因素为土壤水分状况,通过对当地众多立地因子的数量化,并结合改算为同一基准年龄(14年)的各个标准地刺槐林优势木的平均高进行运算,提出不同立地条件下优势木的预测方程,编制出刺槐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由立地指数表看出,影响刺槐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为地形部位,坡向,坡度和母质,这四个因子恰可集中地综合地反映出影响刺槐生长最主导因素(土 水分状况)的分析和变化,据此,可应用地形,母质立地因子的外部特征及立地指数表提出刺槐立地条件类型表,它可反映刺槐适应的立地条件类型及其在基准年龄的生长指标,这个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有其科学基础和实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水分因子是反映黄土高原不同造林立地类型宜林性,以及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环境因子这一观点,运用SPAC理论,通过控制试验,研究主要造林树种幼对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的重量衣外观反应。并将试验结果应用到田间主要造林立地上,用2a的造林地土壤水分实测值,对侧柏,油松,刺槐,北京杨在3种造林立地上的适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侧柏,刺槐在黄土阳坡适性,油松在黄土阴坡适生,北京杨在黄土塬面适生,这与造林地已栽植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辽宁省刺槐人工林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依据刺槐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分级序将辽宁省刺槐人工林立地共划分为2个立地区域,5个立地区,5个立地亚区,5个立地类型小区,15个立地类型组,38个立地类型,并预估了各主要立地类型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山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人工刺槐林高生长与径生长的影响来分析刺槐的适地性。结果表明:土壤厚度、坡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位、土壤类型是影响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重要因子;土壤厚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度是影响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确定了影响北京山区刺槐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可以为刺槐造林地的选择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拔、坡度、土层厚等17个主要地形、土壤因子的主成份分析,并利用各因子相互关系和对用材林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坡度级加指示植物是巴林地区划分立地类型组的主要依据,土种加植被类型是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利用这些相对稳定、直观易划因子,将巴林地区用材林类型区划分出15个立地类型组,27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元回归分析了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幼林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筛选出影响日本落叶松幼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是土壤腐殖质层和有效土层厚度、坡度、海拔;并采用数量化理论(I),将研究区域划分为2个立地类型组、30个立地类型,同时评价了不同立地类型日本落叶松林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毛竹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的编制和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个主要立地因子与毛竹生长(D、(?))的“多对多”回归分析,编制出毛竹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并通过数量化得分寻找出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寻因子,划分立地类型,评定立地质量,预测立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晋东南石灰岩山地刺槐人工林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晋东南地区刺槐人工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刺槐树高及直径的生长规律,林龄为24年的刺槐可以分成三个生长阶段,其中第一阶段(1~6年)是生长最快的时期。在影响刺槐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中,海拔和坡向为主要因子,据计算,在8种立地条件下,林龄为10年及15年时,刺槐人工林的优势木高比油松人工林大2~3倍。利用解析木资料,编制了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可用来评价林分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平原兰考泡桐立地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兰考泡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立地因子的分异规律,逐级找出划分立地分类单元的主导因子。在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时,以样地的平均优势木胸径作为生长指标,应用数量化理论Ⅰ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兰考泡桐胸径生长密切相关且直观易测的几个因子(如土壤质地、地下水位等),作为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将这些因子进行组合划分出立地类型,从而建立起黄淮海平原兰考泡桐立地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1.
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佐  曹雅宁 《林业科学》1996,32(1):16-23
利用118块野外标准地资料,对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及生长评价。经分析坡向、海拔、土层厚度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3个主导立地因子共构成24个组合立地,每个组合立地可视为一个立地类型,用最优分割法将24个立地类型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在优势木与平均木树高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以椽材林木为标准。对4个立地类型组进行了林木生长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12.
影响林木生长的因子众多,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错综复杂。如何选定主导立地因子,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立地类型,且在生产上运用方便,是森林立地类型划分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逐步回归筛选主导立地因子,再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立地类型划分。下面以梧州黄洞林场杉木立地因子调查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一、材料来源及调查内容 1、材料来源。采用的是一九七九年底  相似文献   

13.
水曲柳幼林适生立地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帽儿山地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人工幼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并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了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位,土壤A层厚,坡向和坡度,其中坡位为主导因子。水曲柳人工林在中上坡位生长最好,在下坡位生长差。根据立地因子划分了34个立地类型。此外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养分并不是限制水曲柳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柏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影响福建柏林分优势高生长的立地因子,并利用主要立地因子编制了福建柏人工林数量化地位指数表,在此基础上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与立地质量的评价,提出福建柏最适宜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15.
不同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与胸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55块标准地(30 m×30 m)调查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生长主要立地因子,利用主要立地因子划分立地类型,并构建不同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海拔、坡度和坡向是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并划分为高海拔和低海拔两个立地类型组。不同立地类型组最优冠幅预测模型分别为:高海拔,CW=-2.5972+0.6211D-0.0098D~2;低海拔,CW=[D/(4.9823+0.2059D)]~2。高海拔组与低海拔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95和0.9834,绝对误差(Bias)分别为0.0001和0.825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019和0.65718,通过检验表明不同立地类型组冠幅模型预测精度均较高,可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雅鲁藏布江中游巨柏种群立地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微立地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巨柏种群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为探索微环境对巨柏生长的影响,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巨柏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的经验总结和定量的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中国森林立地分类、西藏地貌、西藏自然地理及各立地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划分立地类型,共划分出5个立地类型组:岩石裸露地立地类型组、山麓坡地立地类型组、阶地立地类型组、河滩地(河漫滩)立地类型组和水线岸边立地类型组,以及15个立地类型。将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巨柏种群立地类型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相结合,得到了朗县巨柏种群立地类型,可为进一步探索立地类型对巨柏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西藏河谷地带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滇东北筇竹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是滇东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灌木层的主要植物,筇竹笋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为合理经营筇竹林,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文章通过调查滇东北筇竹生长的立地因子,确定影响筇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对筇竹生长的立地类型进行划分。结果显示:1)土壤厚度、石砾含量、海拔、坡度是影响筇竹生长的主导因子;2)根据不同海拔的土壤类型及土层厚度,将筇竹林的立地划分为1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立地特征差异明显;3)不同立地类型的筇竹生长状况差异显著,其中位于中海拔区的筇竹生长表现较好,在相同海拔区以厚土层中的筇竹生长表现为最好。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沿海基岩海岸宜林地立地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基岩海岸地区树种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大地貌(不同类型的基岩海岸)、坡位、土层厚度和石砾含量为树种生长的主导因子。极据这些立地主导因子,将浙江省沿海基岩海岸宜林地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区、9个立地类型组、30个立地类型。为适地适树造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纯林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纯林立地的调查和立地类型划分原则、立地类型命名方法的阐述,提出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分析得出以基岩种类划分立地类型区,以基岩结构和裸岩度划分立地类型组,以土壤分布状况和土层厚度划分立地类型,以此划分3个立地类型区,14个立地类型组,39个立地类型,对8种主要立地类型特点及演替主要树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辽东山区水源林立地条件及适地适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畅 《辽宁林业科技》2005,(4):15-17,44
辽宁省东部山区是我省浑河、太子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集水区,为辽宁省中南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保障。文章通过对影响落叶松生长立地因子研究把辽东山区划分为12个立地类型,此立地类型的划分也适用于该区其他造林树种,并对各立地类型进行多树种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各立地类型的主要造林树种,以改善该区树种单一、土壤酸化、水源涵养能力低下、生态功能脆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