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1,(16):36-37
棉花铃期引起棉铃僵硬、腐烂的病害统称铃病,主要有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花红腐病、棉铃黑果病、棉铃红粉病、棉铃曲霉病、棉铃灰霉病等。江苏省秋季雨水多的年份部分种类的铃病发生重。一、发生规律铃期低温多雨,特别是8~9月份连绵阴雨,田间积水,湿度大,郁闭、通透性差的棉田易发病;大水漫灌、  相似文献   

2.
棉花铃期病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34-1134,1147
2004年以来系统调查、研究了棉铃病害,结果表明:危害较严重的棉铃病害有炭疽病和黑果病;病原菌附着在棉种、土壤或土壤植物残体上越冬,翌年通过雨水或风等方式,将病菌飞溅或飘落到棉铃引起铃病;选用多抗良种,减少菌源,避病育苗,轮作、间作套种和精心管理,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最佳控病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棉花铃期病害主要有铃疫病、红腐病、炭疽病和红粉病。棉铃病害主要表现症状为烂铃,一般年份烂铃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50%以上。 一、发病原因 1.气候条件适宜 夏秋多雨年份,光照偏少,棉花田间湿度大,造成病菌的繁殖、传播,铃病加重。特别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偏多年份,棉花烂铃严重。 2.栽培管理不当 棉田内沟、渠  相似文献   

4.
棉花黑果病(DiplodiagossypinaCooke)是由棉色二孢菌侵染致病,黑果病菌按侵染棉铃的能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寄生性病菌,能够穿透棉铃表皮,直接侵入内层组织危害,如铃疫病、炭疽病、和角斑病;另一类是腐生性或半腐生半寄生性病害,病菌穿透力弱,主要通过虫害、寄生性病害和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铃皮裂缝处入侵为害,如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黑果病等。本文主要介绍了棉花黑果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2017年气候异常,造成棉田的伏前桃增加,为棉花的烂铃创造了条件,广大棉农应该引起重视。棉花烂铃主要由棉铃病害引起,如棉铃疫病、炭疽病、红腐病。而这些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带菌、土壤带菌或病残体带菌3种方式传播,特别是距地面40cm以下的棉铃在田间郁闭、空气湿度大于85%时,烂铃发生严重。烂铃不仅影响棉花产量,造成棉花纤维品质下降,同时还增加了植棉的生产成本,造成植棉效益的下降。其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3.多雨天气,棉田湿度大,烂铃多。  相似文献   

7.
<正>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常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烂铃率10%~20%,阴雨连绵的年份烂铃率30%以上,甚至更高。如2003年,棉花烂铃病大暴发,有些地区发病株率达到100%,烂铃率50%以上,而且出现了少见的顶部3个果枝棉铃被侵染的现象。棉花烂铃主要由棉铃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和黑果病等10多种病原菌引起。棉铃疫病是河北省棉花烂铃最主要的病原,发  相似文献   

8.
棉花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褐斑病、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介绍其危害症状、发病特点、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不同日龄的棉铃用孢子液浸铃法接种铃疫病菌、黑果病菌和炭疽病菌。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的棉铃抗病性表现了较大差异,其病铃率和病情指数以开花后 10 d 左右的棉铃最低,其次是 15 d 的棉铃,25 d 的棉铃表现也较低,而蕾、幼龄(5 d 左右)和高龄(35 d 以上)的棉铃接种后,病铃率和病情指数均较高。此外,铃疫病菌采用菌丝块贴铃法,黑果病菌和炭疽病菌采用孢子液浸铃法,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中棉 10、中棉 12、岱 15、盐棉 48、苏棉 1 号、泗棉 2 号、苏农 8201 等 7 个棉花品种(系)进行了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无免疫或高抗品种,但不同品种对这三种铃病的抗病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对铃疫病抗性较好的为泗棉 2 号,其次为盐棉 48、中棉 12。对黑果病抗性较好的有岱字棉 15、泗棉 2 号和中棉 12。对炭疽病、无伤接种时表现较好的为岱字棉 15,其次为中棉 12 和泗棉 2 号。  相似文献   

10.
正棉花是舞钢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棉花铃病是舞钢市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顽症,对棉花生产影响很大,不但造成减产,而且引起棉铃烂铃僵硬,使棉花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了棉农生产的积极性和种棉效益。为此,笔者针对舞钢市棉花铃期病害发生规律,结合多年来的探索研究,总结出棉花铃期病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棉花铃期病害防治提供技术指导。一、棉铃病害的症状特征1.棉铃疫病多发生于中下部果枝的棉铃基部,棉铃苞叶下的  相似文献   

11.
棉花烂铃是我国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它能造成棉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此期问如遇阴雨多湿、棉田郁蔽、通风透光差,多种病菌会迅速滋生繁殖.常见的棉花烂铃病主要有炭疽病、黑果病、疫病、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等.轻者不能正常吐絮,品质下降,重者棉铃不能开裂,壳僵絮烂无收获,严重影响棉花的优质高产.一般年份棉花烂铃率在10%左右,严重年份达20鬈以上.控制棉花烂铃,是保证棉花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北疆棉花烂铃病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造成棉花品质降低,棉花产量下降10%~30%左右。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病,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  相似文献   

13.
雨季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苹果的病害是影响苹果果品质量及商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苹果常见的主要病害有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炭疽病、白粉病、烂果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以及根部病害和一些生理病害等。其中,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苹果烂果病、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以及部分生理病害在雨季发病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树体的寿命、果品的产量、质量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4.
棉花铃病是指侵染棉铃造成危害的多种病害的通称,一般又叫烂铃.其中最重要的病害是棉花疫病,其次还有其他10余种由各种病原危害的铃病.江淮流域棉区雨水多,湿度大,容易发生烂铃.尤其是秋雨连绵,田间湿度增高,烂铃现象更为严重,受害轻的可造成棉铃脱落或僵瓣,形成烂铃,受害严重的,可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炭疽病是我国南北各地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茎、嫩梢、花蕾、果实等部位。大多数花卉受病菌侵染后,从叶尖和叶边缘开始发病,在叶面上出现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多呈紫褐色或暗褐色,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常排列成轮纹状,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现将几种常见花卉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此期间如遇阴雨多湿天气,棉田郁蔽,通风透光差,多种病菌会迅速滋生繁殖.常见的棉花烂铃病主要有炭疽病、黑果病、疫病,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等.轻者棉铃不能正常吐絮,絮质下降,重者棉铃不能开裂,壳僵絮烂无收获.严重影响棉花的高产优质.其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年在我地长江流域棉区发生量较大,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病较重而且较普遍,在我地则具体为7、8月份零星发病,9月中、下旬至10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受害轻的植株黄瘦铃少而小,纤维短、吐絮不畅,发病重的则植株提前枯死,棉铃不能成熟,对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8.
对棉铃炭疽病在上海地区的发生和流行作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此病始发于8月下旬,主要发生在9月份,有些年份可延长至10月上旬。棉铃龄期与病害发生有关,40~60天的棉铃发病比率相对较高,病害主要发生在中下部棉铃上。影响病害发生的气候因素分析表明,降雨量是影响炭疽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病害流行阶段,雨量多的年份病害发生往往严重。  相似文献   

19.
果实贮藏中病害一般分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常见的果品贮藏期主要病害有:青霉病(绿霉、灰霉、黑霉)、炭疽病、褐腐病、斑点病、虎皮病等,其中青霉病(绿霉、灰霉、黑霉)、炭疽病、褐腐病是侵染性病害;斑点病、虎皮病为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20.
棉花品种对三种铃病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不同日龄的棉铃用孢子液浸铃法接种铃疫病菌,黑果病菌和炭疽病菌,结果表明,不同日龄和棉铃抗病性表现了较大差异,其病铃率和病情指数以开花后10d左右的棉铃最低,其次是15d的棉铃,25d的棉铃表现出较低,而着,幼龄和高龄的棉铃接种后,病铃率和病情指数均较高,此外,铃疫病菌采用菌丝块贴铃法,黑果病菌和炭疽病菌采用孢子液浸铃法,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中棉10、中棉12、岱15、盐棉48、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