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制备了不同复合比例的g-C3N4/CdMoO4纳米片状复合光催化材料(CN-CMO)。通过SEM、TEMEDS、XRD、FT-IR、DRS等方法对复合材料CN-CMO的晶体结构、形貌特点、光吸收能力、化学键合情况等进行表征。CN-CMO在可见光下对磺胺噻唑光降解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磺胺噻唑的光降解反应具备表观一级动力学的特点,且降解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g-C3N4及CdMoO4材料的3倍和10倍。光催化降解机制的研究表明,CN-CMO光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在于g-C3N4和CdMoO4复合后材料中电子与空穴更容易分离;同时,考察光催化过程中催化剂的投加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CN-CMO在质量浓度为1g/L时对磺胺噻唑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三聚氰胺、碳量子点为原料,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了一种碳量子点敏化超薄氮化碳(CQDs/g-C3N4)的复合材料。通过采用TEM、XRD、FT-IR、和BET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物理性能表征;通过探究四环素(TC)的质量浓度、循环次数和物料比等考察CQDs/g-C3N4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QDs与超薄片状g-C3N4间通过杂化作用形成了复合物,CQDs均匀的分布在g-C3N4薄片上。当CQDs的质量百分比为0.5%时,CQ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降解TC的光催化活性最高,TC的降解率可达99.2%,是纯g-C3N4的4倍,该复合材料可通过延长可见光吸收区域而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产生,促使电子空穴分离,增强光催化性能,在环境净化修复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放线菌对海水养殖病原弧菌(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抑制效果,从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is中分离筛选出了一株具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FH),并采用16S r 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以抑菌活性为导向对放线菌FH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测量发酵沉淀菌丝体干质量,获得了FH菌株生长曲线,同时研究了发酵产物保存温度及时间对抑菌效果的影响,以及FH发酵产物在灭菌海水中对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FH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0~15 h为适应期,15~72 h为指数生长期,72~120 h为稳定期,120 h后为衰亡期;抑制弧菌效果试验显示,FH菌株发酵正交试验的最优条件为温度25℃、p H 7.5、装液量30m L(250 m L三角瓶);在正交试验最优条件下,FH菌株发酵培养72 h获得的粗提物抑制哈维弧菌和灿烂弧菌的效果最好;FH菌株发酵粗提物在4℃和-20℃下保存60 d和在室温保存7 d,其抑菌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00 m L灭菌海水中,FH菌株发酵产物2 m L可有效抑制哈维弧菌和灿烂弧菌的繁殖。研究表明,海绵放线菌及其发酵产物在海水养殖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天津汉沽地区杨家泊镇的某海水养殖厂养殖车间内的实际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选用DSA电极,采用间歇流的处理方式开展电化学氧化灭菌处理研究,考察并优化电压、电极板间距、电化学处理时间对养殖尾水处理性能的影响,并进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压4、5 V,电极板间距3、4 cm,电化学处理时间3、5、7 min的条件下,可用2216E培养基培养的细菌灭菌率均达到100%。在任何一组变量条件下,可用TCBS培养基培养的弧菌灭菌率均为100%,对弧菌有非常好的灭菌效果。试验能耗为0.012~0.614 kW·h/m~3。本研究为电化学技术在海水养殖水体消毒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采用绿色环保的高效方法去除海洋柴油污染,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得半导体纳米SnO_2光催化剂,并利用SEM、XRD测试等方法,对其结构、晶粒尺寸等进行了表征,实验室内配制柴油污染海水,通过改变试验条件,对影响纳米SnO_2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物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纳米SnO_2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物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金红石样的SnO_2粒子,平均直径为40.3 nm;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当纳米SnO_2光催化剂的煅烧温度为500℃、添加量为0.2 g/L、柴油初始浓度为0.2 g/L、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0.3 g/L、紫外光照时间为4 h、海水p H值为7.9时,用纳米SnO_2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物的降解率达到98.01%。研究表明,使用纳米SnO_2作为光催化剂,可以明显提高海洋柴油污染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6.
为采用绿色环保的高效方法去除海洋柴油污染,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得半导体纳米SnO_2光催化剂,并利用SEM、XRD测试等方法,对其结构、晶粒尺寸等进行了表征,实验室内配制柴油污染海水,通过改变试验条件,对影响纳米SnO_2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物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纳米SnO_2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物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金红石样的SnO_2粒子,平均直径为40.3 nm;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当纳米SnO_2光催化剂的煅烧温度为500℃、添加量为0.2 g/L、柴油初始浓度为0.2 g/L、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0.3 g/L、紫外光照时间为4 h、海水p H值为7.9时,用纳米SnO_2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物的降解率达到98.01%。研究表明,使用纳米SnO_2作为光催化剂,可以明显提高海洋柴油污染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波等离子体沉膜技术和溶胶-凝胶法在载玻片上制备同时掺Fe3 和N的TiO2膜,经500℃焙烧后所得光催化剂性能较好.分别以紫外和可见光为光源,光催化降解茜素红,结果发现:掺铁量均为0.1%的Fe-N/TiO2较Fe/TiO2的光催化活性好,而且可见光的利用率明显增强;UV-Vis扫描显示掺铁0.1%的Fe-N/TiO2紫外吸收峰较其他TiO2光催化剂强且明显红移.XRD谱图结果表明,分别在500℃和550℃焙烧后的0.1?-N/TiO2,均为锐钛矿型,晶体粒度分别为15.3 nm和20.6 nm,XPS谱图显示Fe-N/TiO2有N1s谱峰.  相似文献   

8.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分散沉淀法制备了不同TiO2含量的纳米TiO2/PbWO4复合氧化物可见光催化剂系列,在400 W汞灯模拟光源条件下,对糖蜜酒精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TiO2质量分数、催化剂用量、空气流量及废水pH值对废水光降解脱色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TiO2含量为质量分数8%时,担载二氧化钛的钨酸铅(TiO2/PbWO4)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活性达到最佳,在TiO2/PbWO4用量为2 g/L、鼓泡空气流量为120 mL/min及废水pH值为1.7的条件下,光催化降解120 min时,  相似文献   

9.
A-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种晶型的TiO2纳米材料中锐钛矿型的TiO2拥有最好的光催化活性.在一定条件下用水热法制备TiO2,XRD分析结果表明其属于锐钛矿型TiO2(A-TiO2).以自制的A-TiO2为催化荆对罗丹明B溶液进行光降解的优化条件为:5 mg/L的罗丹明B溶液中加0.1650 g自制的TiO2,用硝酸调节溶液pH约为5.在254 nm紫外光照射下,于20℃反应4 h,罗丹明B降解率达到80.3%.  相似文献   

10.
拟测定3种四环素类药物对创伤弧菌抗菌活性。在6 400、5 760、5 120、4 480、3 840、3 200、2 560、1 920、1 280、640、256、128、64和51.2 mg/L的盐酸土霉素、金霉素和四环素的液体培养基里分别培养等量创伤弧菌,12 h后通过平板涂布和测量吸光度D600 nm测定3种药物对创伤弧菌的抗菌效果,得到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简称MBC)。结果显示,金霉素的抑菌浓度范围为51.2~1 280.0μg/m L,最小杀菌浓度为1 920μg/m L;四环素的抑菌浓度范围为51.2~1 920.0μg/m L,最小杀菌浓度为2 560μg/m L,而盐酸土霉素的抑菌浓度范围为51.2~2 560μg/m L,最小杀菌浓度为3 200μg/m L。结果表明,盐酸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对海水创伤弧菌杀菌强度依次为金霉素四环素盐酸土霉素。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木材易污染,易霉变的缺点,采用真空浸渍和液相沉淀法,将g-C3N4/TiO2复合涂层负载于木材表面,对木材进行功能化改良,赋予木材光催化自清洁功能。使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样品的表观形貌、相结构等。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测量降解效率,检测负载g-C3N4/TiO2复合涂层的木质基材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g-C3N4/TiO2复合涂层成功负载于木材表面,g-C3N4与TiO2相互掺杂有效地提高了两者的光催化活性,负载g-C3N4/TiO2复合涂层的木质基材具有一定的光催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a diarylethene single crystal [1,2-bis(2,4-dimethyl-5-phenyl-3-thienyl)perfluorocyclopentene] determin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changed reversibly upon photoirradiation. The crystal underwent a thermally irreversible but photochemically reversible color change (colorless to blue) upon alternate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wavelength lambda = 366 nm) and visible (lambda > 500 nm) light that drove reversible photocyclization reactions. Upon irradiation with 366-nm light, new steps appeared on the (100) single-crystalline surface that disappeared upon irradiation with visible light (lambda > 500 nm). The step height, about 1 nm, corresponds to one molecular layer. Irradiation with 366-nm light formed valleys on the (010) surface that also disappeared by bleaching upon irradiation with visible light (lambda > 500 nm). The surface morphological chang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molecular structural changes of diarylethenes regularly packed in the single crystal. These crystals could potentially be used as photodriven nanometer-scale actuators.  相似文献   

13.
仿刺参及养殖环境中溶藻弧菌和灿烂弧菌的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溶藻弧菌和灿烂弧菌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致病菌,给水产动物的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根据溶藻弧菌和灿烂弧菌gyrB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对9株溶藻弧菌和6株灿烂弧菌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两对引物能特异地检测溶藻弧菌和灿烂弧菌,而与其他细菌没有交叉反应;检测溶藻弧菌的每个PCR反应的敏感度为0.13 pg的DNA和103 cfu/mL细菌,检测灿烂弧菌的每个PCR反应的敏感度为0.34 pg的DNA和103 cfu/mL细菌。该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对感染溶藻弧菌和灿烂弧菌的仿刺参及其养殖水体中的细菌性病原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紫泥围垦区海水中弧菌类群组成,为相关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采用TCBS(Thiosulfate Citrate Bile Salts Sucrose)培养基从紫泥围垦区海水中分离得到48株细菌,应用16S rRNA基因-RFLP(限制性酶切图谱多样性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对48个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紫泥围垦区海水弧菌包括4个类群,分别为group 1-Vibrio crassostreae,占14.6%;group 2-V.atlanticus,占58.3%;group 3-V.splendidus,占12.5%;group 4-V.lentus,占14.6%。4类弧菌皆属于V.splendidus进化分支,能引起虾类、贝类动物的疾病。[结论]该研究明确了特定时间段内紫泥围垦区弧菌为V.splendidus相关的类群,对于针对性地防控这些弧菌引起的养殖动物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水热法制备8种MWC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Raman、BET、FTIR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为降解目标物,考察MWC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光源辐照下的光催化活性以及MWCNTs的管径和管长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s与TiO2结合紧密,TiO2微粒均匀分散在MWCNTs上,引入MWCNTs能提高TiO2的比表面积,且不会改变TiO2的锐钛矿晶相。光催化过程中,MWCNTs的引入抑制复合材料中光生载流子复合,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紫外光辐照下,MWCNTs的引入对TiO2光催化活性有显著提高;而在可见光辐照下,管长较短的MWCNTs与TiO2复合后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且MWCNTs(SM4)-TiO2表现出最佳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主要由复合材料在紫外光与可见光辐照下不同的光催化反应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16.
小头端菱形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及氮磷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妮  胡晓红  陈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266-11268
[目的]为进一步探索小头端菱形藻(Nitzschia capitellata Hust.)作为优质饵料、生物能源的潜能,在室内条件下对小头端菱形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氮磷比等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首先设定不同光照度梯度,在相同营养、温度(25±1)℃以及光周期(12h/12d)下进行培养,筛选得出最适光照强度,其次将氮磷比设置为5:1、6:1、7:1和8:1,置于相同条件进行培养。[结果]在3000lx的光照度下,小头端菱形藻的藻比增殖率和现存量最高,分别为0.51d。和7.97×10^4cells/ml。在氮磷比为6:1条件下,小头端菱形藻生长最佳。[结论]小头端菱形藻的最适光照度为3030lx,最适氮磷比为6:1。  相似文献   

17.
棉花黄萎病冠层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小区试验地病圃田和大田实验,不同时期对不同品种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分别进行测定,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其反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与正常冠层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冠层光谱均随严重度(SL)的增加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可见光(620~700 nm)波段,光谱反射率随SL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近红外(700~1 300 nm)波段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在近红外(760~1 300 nm)尤为明显.黄萎病冠层光谱与SL相关后发现,806 nm附近SL(Y)与冠层光谱反射率(X)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二者之间的回归模型为:Y=-11.64 X+7.072 2(R2=0.675).研究为今后航空、航天遥感大面积监测棉花黄萎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棉花其他病害遥感监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氮化硅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烧结后的强度和韧度,通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技术产生尘埃等离子体,采用SiH4和N2为反应气体,气相沉积Si3N4纳米粉体材料。利用朗缪尔探针技术测得沉积室中离子密度分布,获得气压为53Pa时,不同射频功率和不同位置处离子密度分布规律。通过TEM、IR和XRD技术对Si3N4纳米粉体材料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尘埃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纳米Si3N4粉体材料为球形,均匀分布在20nm,并且具有β-Si3N4晶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