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菊花嵌合体‘su-07’花色变异的分子机理.[方法]以嵌合体植株的黄色花瓣和紫色花瓣为材料,采用凝胶电泳和生物质谱技术,对花色变异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果]从不同花色花瓣的SDS-PAGE图谱中检测到了差异条带,在2-DE图谱中,检测到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斑点139个;选择其中表达量丰富且分离良好的16个蛋白质斑点进行质谱分析,成功鉴定了其中的10个蛋白质组分,分别涉及糖代谢、花色素代谢及基因调控等生命过程.[结论]嵌合花色的形成可能与这些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的细胞学和蛋白质组学差异,以辣椒胞质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蕾发育的6个不同时期的花药为材料,以石蜡切片于Leica DM1000显微镜下观察其发育过程的差异。然后利用SDSPAGE进行花药蛋白分离,经LC-MS/MS质谱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对差异蛋白质条带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花粉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以后,与绒毡层细胞的过度液泡化及四分体周围的胼胝质不能解体有关。另外,与辣椒保持系相比,在不育系花药蛋白中有4条差异蛋白质条带(条带1~4)表达量下调,质谱分析后共鉴定出蛋白质68个,其中不重复蛋白质64个。对质谱数据利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搜索鉴定,鉴定出的蛋白质按分子功能归类,涉及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最多有24个;按细胞组分归类,涉及细胞内膜组织的最多有20个。按生物学过程归类,参与代谢过程的最多有24个。这说明在四分体形成以后,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出现异常,导致绒毡层异常膨大,四分体不能获得物质和能量从而败育。另外,这也充分说明本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可初步解释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在细胞学上的差异表现。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水稻地方抗病品种月亮谷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在未接种稻瘟菌前蛋白质间的差异,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月亮谷与LTH叶片的蛋白质组分进行研究。试验选用pH 4~7,17cm的IPG胶条,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上述两个水稻品种的稻苗叶片的蛋白质,分析其蛋白质点表达量的差异,同时选取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利用Gene ontology软件对这些蛋白质进行了功能分类。月亮谷与LTH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得到34个差异蛋白点,对其中20个蛋白点进行质谱测定,鉴定到13个差异蛋白,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ATP合酶,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铁氧蛋白-NADP-还原酶,叶绿素a/b结合蛋白等。因此认为月亮谷与LTH叶片中主要是参与生长代谢和防御相关的蛋白质存在差异。这些蛋白在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中的表达模式和对抗病性的贡献值得下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了解家蚕幼虫期与蛹期马氏管蛋白质组的变化,为马氏管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功能研究提供蛋白质水平上的依据。【方法】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5龄第5天及化蛹第1天的马氏管组织进行比较,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表达量差异较大的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鉴定,应用GPMAW 8.00软件对NCBI蛋白质数据库中所有来自于P50/Dazao的蛋白质与家蚕9倍基因组预测蛋白质库共同构建本地数据库,对试验采集到的肽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60-430个蛋白点,主要分布在分子质量15-80 kD、等电点4.0-9.5。2个时期共成功鉴定17个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其中包括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质、热激蛋白、V型H+ ATP合酶、30K蛋白以及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的丙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 2,3-羟基异丁酸脱氢酶等。【结论】本研究中差异蛋白质的发现和鉴定为完全变态昆虫幼虫期与蛹期马氏管的功能差异提供了蛋白质水平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引种、筛选百合新品种,为热带地区选择种植综合性状较好的百合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国外引进的百合新品种"白色表达"、"木门"、"阿克迪瓦"、"多纳托"、"星球战士"和"西安"在海南冬季进行露地引种栽培试验,观察、比较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形态特征和切花品质,筛选适宜海南种植的百合新品种。[结果]6个百合品种的生育期差别很大,介于96~113 d,平均为105.3 d;生物学特征表现较大差异,"阿克迪瓦"和"西安"具有花大色艳、植株高且整齐、花头数多、花期长和生长势强等优点,其观赏价值和品种适应性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利用百合分数等级测评机制来评价这6个品种,按得分高低依次排列为:"西安">"阿克迪瓦">"木门">"星球战士">"多纳托">"白色表达"。[结论]"阿克迪瓦"和"西安"两个百合切花新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合海南三亚热带地区扩大试验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
张春燕  徐倩  赵春玲  张春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53-5954,6056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bl对大鼠神经细胞表达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大鼠神经细胞,将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加入5μg/ml Rb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基,药物作用20 min,裂解细胞,提取全细胞蛋白。双向电泳(2-DE)分离提取物,用ImageMaster2D Platinum v5.0软件进行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通过对2-DE图谱蛋白斑点的匹配及对比分析,试验组的2-DE图谱共检出蛋白斑点418个,其中226个为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经质谱鉴定,与Rbl作用相关的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包括:细胞色素P-450、光导素样蛋白,它们均属于磷酸化蛋白质。[结论]该研究表明Rbl对大鼠神经细胞的作用极有可能是通过相应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系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牛的不同种类布鲁氏菌的菌株膜蛋白质组学的差异。[方法]采用丙酮干粉方法,提取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的全蛋白,具有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获取二维电泳图谱,用ImageMaster TM2D Platinum6.0-TOF软件筛选出差异蛋白质酶切,准备样品进行质谱分析,通过MALDI.0软件在不同的肽质量指纹质谱搜索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技术进行蛋白质识别。[结果]应用固相pH梯度图获得良好的重复性2-DE凝胶,观察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 2-DE图谱,其蛋白质的表达模式非常相似,使用ImageMaster TM2D4.0软件自动识别蛋白质点,检测布鲁氏菌16 M蛋白的蛋白质点856,疫苗株M5的蛋白质点793。在数据库中选择有意义的蛋白质23种进行选择质谱鉴定。蛋白质功能的差异是由质谱鉴定得到的,涉及糖代谢、物质运输、蛋白质合成和分子伴侣等方面,有13种在16M和疫苗株M5的蛋白高表达。[结论]通过质谱鉴定,获得的蛋白质功能涉及糖代谢、物质运输、蛋白质合成和分子伴侣等,有13种在16M和疫苗株M5的蛋白高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淹水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重要蛋白质,阐明相关的代谢通路,为深入研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耐淹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玉米自交系196为试验材料,对种子萌发进行淹水胁迫72 h处理,利用TMT标记结合LC-MS/MS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蛋白质组成进行分析,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及功能分析。[结果]此次试验总共鉴定到1 456个蛋白,通过比较、筛选,鉴定到281个差异蛋白,其中244个上调蛋白,37个下调蛋白。通过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了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蛋白大多参与了碳代谢、糖酵解过程、氨基酸代谢、抗逆与胁迫等过程。[结论]试验表明淹水胁迫抑制了玉米种子的萌发,通过不同代谢类型的动态变化和不同的信号转导来提高种子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赵昕  高雅  胡英考  何奕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488-13489
[目的]克隆并分析水稻OsCAS基因,研究其在水稻生长中的作用。[方法]以粳稻(Ooza sativa L.ssp.japonica)品种日本晴为材料进行总RNA提取并进行RT—PCR扩增,随后鉴定OsCAS在水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sCAS基因包含1164个碱基对,编码387个氨基酸。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OsCAS在水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叶片中表达量最高,茎中略低,根中的表达量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OsCAS基因在抗逆反应中的作用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肖勇  雷新涛  王永  曹红星  石鹏  金龙飞  夏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54-155,159
[目的]对油棕乙酰CoA羧化酶(ACC)基因进行鉴定与表达分析。[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油棕的ACC基因,并应用拟南芥的ACC基因蛋白质序列比对油棕的蛋白质库,应用已有油棕转录组信息,研究ACC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油棕中鉴定了2个ACC基因,命名为EgACC1和EgACC2。EgACC1不含内含子,而EgACC2含有32个内含子;EgACC1在不同组织中都没有表达,而EgACC2在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组培苗中有较高的表达量,同时,在油棕果发育21 d时有高的表达水平,RPKM值为70.6,为所有组织中最高。[结论]该研究阐述了油棕ACC基因的表达模式,为油棕ACC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种子油体蛋白提取及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含油量油菜种子油体蛋白差异表达,为提高油菜含油量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高低含油量油菜种子中分离油体,提取油体蛋白,经双向凝胶电泳后,分析油体蛋白质组的二维表达图谱.[结果]仅在高含油量品种种子油体蛋白质组中出现的蛋白点有3个;仅在低含油量油菜品种油体蛋白质组中出现的蛋白点有4个;在两者中均出现、且表达量差异在两倍以上的蛋白点有16个.[结论]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不同含油量油菜种子油体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是有效研究油菜种子含油量性状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橡胶树不同品系橡胶粒子蛋白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11个橡胶树品系为试材,采用不同离心速度分级分离方法,获得不同直径大小的纯化橡胶粒子,分别洗脱其膜蛋白并作电泳SDS-PAGE分析,并比较了高产品系和低产品系胶乳中的大橡胶粒子膜蛋白质谱。[结果]14.5、24.02、7.0、32.0、34.0和49.0 kD等蛋白条带的含量在不同直径大小的橡胶粒子上有明显变化,其中14.5 kD蛋白是橡胶延长因子,24.0 kD蛋白是小橡胶粒子蛋白。橡胶树各个品系具有各自独立的特征蛋白谱带,主要表现为在品系之间存在某些谱带表达量上的差异,其中27.0 kD橡胶粒子膜蛋白在耐乙稀利刺激的PR107中的丰度要显著高于不耐乙稀利刺激的海垦1号。[结论]橡胶粒子膜表面的一些蛋白条带可能跟橡胶粒子直径大小或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营养液对西伯利亚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花期的影响。[方法]将西伯利亚百合鲜切花置于3种营养液(蔗糖、GA3和6-BA)中瓶插培养,用清水作对照,测定切花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蔗糖可以明显延长西伯利亚百合花期,但是中后期叶片发黄枯萎厉害;GA3能保持叶片发绿,但花期较短;6-BA的效果居中。3种营养液不同程度地延长了盛花期,也延缓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减缓蛋白质降解,均以GA330 mg/L处理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实践中西伯利亚百合切花的保鲜提供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无硫复合护色剂处理的苹果片在干制后差异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无标记(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复合护色剂处理的干制苹果片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蛋白质组表达水平的差异。所提取的蛋白质样品经酶解、色谱质谱检测分析,用Label-free定性定量软件maxquant(1.5.0.12)结合搜库定性软件Andromeda,对每个样本进行定性定量,通过蛋白质相对定量的比较寻找差异表达蛋白。[结果]与非处理苹果片相比,差异蛋白总数为909个,上调差异蛋白质319个,下调差异蛋白质590个;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在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分子功能主要在绑定、催化活性、能量代谢等部分。细胞组件主要集中在细胞膜相关的部件。[结论]该研究可为解析复合护色剂处理后干制苹果片中次生代谢物差异的成因及其抑制褐变的蛋白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甜荞和苦荞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甜荞和苦荞品种遗传达室的特性进行了RAPD分析。[方法]以7个随机引物对贵州省1999~2010年荞麦区甜荞和苦荞参试品种及其亲本等合计19个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共获得149条DNA扩增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41条,多态性谱带的平均比率为94.89%。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表明,供试品种彼此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威宁甜荞品种彼此新缘关系较近缘,而其他甜荞品种间关系较远。遗传变异性程度,以种间差异最大,其次是甜荞种内不同品种间,而苦荞种内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性最小。[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19个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SSR技术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反应体系。[方法]对SSR技术参数(PCR反应体系、退火温度和电泳时间)进行了优化,并对辽宁省主推的10个玉米品种进行了鉴定。[结果]最优PCR反应体系为:灭菌超纯水14.60μl,10×Buffer(Mg2+)2.00μl,dNTPs1.20μl,Taq酶0.20μl,正、反向引物各0.50μl及DNA原液1.00μl。退火温度和电泳时间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较大,所选的引物不同,在同一条件下呈现理想电泳条带所需的最佳退火温度和电泳时间不同。[结论]该体系应用于杂交玉米品种的真实性快速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剂对百合埋片繁殖的影响。[方法]以福美双700倍液、百菌清900倍液、嘧酶胺40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3种消毒剂和“耀眼”、“布鲁塞尔”2个百合品种鳞片为试材,研究3种消毒剂对百合鳞片生成籽球数量和体积大小的影响。[结果]嘧酶胺10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和福美双700倍液有利于百合鳞片生成较多籽球,福美双700倍液有利于百合鳞片产生较大籽球。[结论]为防止百合理片繁殖中鳞片感染病害以及进行百合种球规模化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林  高丽丽  潘一乐  刘利  赵卫国  潘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69-17772
[目的]分析来自珠江流域(广东省和广西省)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珠江流域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法对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用13个ISSR引物从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2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5.15%,表明供试的广东桑地方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个地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 0~0.929 7,相对偏高。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被分为2类,第Ⅱ类可进一步分为10个亚类。聚类结果显示,基于ISSR标记分析的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ISSR标记技术在评价珠江流域广东桑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为广东桑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品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