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分析福建茶树品种资源搜集保护与利用、茶树育种目标的变迁与品种选育、育成品种来源与茶类适制性、品种对产业推动和茶类贡献及茶农增效等概况,结果表明:福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已搜集保护与利用品种资源或育种材料7 000多个;随着早生、高产到优质育种目标的变迁,现已育成品种45个,其中35.6%的品种适制乌龙茶、红茶和绿茶,26.7%的品种适制白茶,具有多茶类适制和转制茶类灵活的优势;茶树良种的陆续育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了茶园面积的增长、茶叶单产的提高和茶类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福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对今后福建茶树资源搜集、多元化和个性化特色育种、良种推广和茶类加工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峨眉问春"等5个特早生型茶树新品种,包括它们的选育过程、生物学性状、物候期、生化成分和适制性等方面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针对特早生型茶树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特早生型茶树新品种的推广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鹅黄茶植物学特性及制茶品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选育母株不同将鹅黄茶分为3个类型,对3个类型茶树进行植物学观察、生化分析、茶类适制,探讨鹅黄茶树品种资源价值。结果表明,鹅黄茶是从群体种变异中选育出的光照敏感型黄色系白化茶新品种,育芽能力强,出芽均匀,芽叶较瘦小,茶多酚总量14.92%~16.55%,氨基酸含量5.94%~6.57%,制成干茶有独特蛋黄香,感官审评结果外形色泽嫩黄,形状勾曲细紧,香气持久,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黄明亮、细嫩匀齐。  相似文献   

4.
陕茶1号是通过单株选育-无性繁殖的方法从全国茶树良种紫阳群体种中选育出来的。多年品种比较试验表明,该品种发芽早,芽头肥壮,持嫩性强,鲜叶产量达到6 343.8 kg/hm,比福鼎大白茶高15.7%;内含成分丰富而独特,属于高氨基酸(5.2%)、低咖啡碱(2.8%)、低茶多酚(12.2%)的茶树品种,适制绿茶,制茶品质优良;抗病虫性和抗逆性强,适合于陕南及周边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茶树育种的依靠、品种创新的前提,因此,开展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对促进茶叶科技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调查、试验观测等方式梳理了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科研现状、育种方向现状,对我国茶树品种登记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总体来说茶树品种选育更倾向于中叶种,早生种,高产,树姿半开张,新梢少绒毛,绿茶适制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茶树种质资源夏茶鲜叶的生化成分特性,对武夷山市茶区46份茶树种质资源夏茶鲜叶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评价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武夷山市茶树种质资源夏茶鲜叶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性丰富,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达到2.04和24.58%。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茶树生化成分多样性80.37%的信息。基于生化成分,把46份茶树种质资源聚类划分为3个类群。3个类群除了水浸出物和黄酮类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生化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第Ⅰ类群多数适制绿茶,第Ⅱ类群多数适制红茶,第Ⅲ类群多数适制乌龙茶。从3个类群中初步筛选出高茶多酚特异资源3份、高水浸出物特异资源4份。结果可为武夷山市茶区夏茶资源利用和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对名山早、名山白毫 2个茶树新品种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名山早、名山白毫发芽期与对照相当 ,均为早生种 ;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 ;适制绿茶 ;产量名山早与对照相当 ,名山白毫显著高于对照。两个茶树品种均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桂热2号"是广西亚热带作物试验站从凌云白毫茶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育法选出的茶树新品种,2006年通过成果鉴定。该品种具有发芽早、特显毫、适制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茶树品种筛选的甜香型红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浙江茶区主栽的20个茶树品种,分析茶树品种的理化性状、芽叶品质特征与甜香型红茶适制性的关系。在春季、夏季分别采摘20个茶树品种相同嫩度的1芽1叶鲜叶原料,采用相同的工艺分别加工成甜香型红茶,感官审评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因素,检测春季干茶样内含物质理化成分。综合茶树品种性状、感官审评结果和理化检测数据,结果表明:鸠坑早、铁观音、金观音、翠峰、浙农113、浙农117、迎霜、福鼎大白茶、春雨1号等9个品种适制甜香型红茶。  相似文献   

10.
山东茶区无性系茶树品种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庆伟 《农学学报》2013,3(7):33-35
为筛选提升绿茶品质的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对山东茶区近几年引进的10个主要无性系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进行化验分析,研究其主要生化成分的特点,分析其酚/氨比值。‘中茶108’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全年平均为2.89%,春茶含量高达4.04%,茶多酚含量适中,咖啡碱含量较高,酚/氨比值最低,平均为5.85,‘中茶108’是适制绿茶最好的品种,山东茶区无性系茶树引种重点推荐‘中茶108’。  相似文献   

11.
范志业  吴春西  宋小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39-10640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省级审定情况。[方法]结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1~2005年小麦新品种的审定情况,从审定品种数量、育种单位、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浅析。[结果]2001~2005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共审定小麦新品种61个,53个适合水地种植,3个适合旱地种植,2个适合信阳麦区,3个适合南阳地区。科研院所育成品种有48个通过审定,公司、农场、农技站有13个品种通过审定。18个科研院所育成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审定,11个种业公司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29个半冬性品种和31个弱春性品种通过省级审定。通过省级审定的中筋、强筋、弱筋小麦品种分别为534、、4个。[结论]河南省不同小麦生态区均有审定品种,不同类型育种单位之间审定品种数量差异较大,审定品种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2.
桂香18号是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从广西凌云白毫茶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的新品种,用其原料与不同茶类国家级对照种进行制作绿茶、乌龙茶、黑茶的适制性对比试验,并与其亲本及国家级对照种进行感官审评对比。结果表明,桂香18号继承了母本适制性广的优良特性,产品品质独特,制作的各种茶类产品品质优,花香突显,其中绿茶、红茶品质均优于母本对照种和国家级标准对照种;乌龙茶品质与国家级乌龙茶标准对照种相当,优于母本对照种;黑茶品质与母本相当,优于广西六堡茶(黑茶)标准对照种。为今后推广该品种适制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评价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审定的棉花品种。[方法]分析棉花新品种的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性水平,结合安徽省的中长期棉花生产发展规划和国家棉花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找出安徽省棉花育种的不足和差距,提出提高安徽省棉花育种水平的对策。[结果]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共审定棉花品种54个,常规品种6个,杂交品种48个,安徽省自育审定的品种39个,外省在安徽省参试并审定的品种有15个。其中,由安徽省企业育成的品种占80%以上,种子企业成为棉花育种的主体。安徽省育成的棉花品种产量水平较高,优质棉育种取得进展,但在抗性上和铃重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该壮大充实棉花育种队伍;整合棉花科技资源,提升安徽省棉花科技水平;加大棉花科技投入力度;调整育种目标,提高育种水平,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加强棉花遗传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以为今后安徽省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铁观音和黄棪是乌龙茶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以这2份品种及其为亲本选育出的新种质及不同地域种质的铁观音茶树为研究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出的9个多态性较好、扩增条带较清晰的ISSR引物,分别对24份茶树品种(系)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73条稳定的谱带,其中4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64.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2条谱带;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24份供试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0.544~0.889,平均为0.727,表明供试种质的遗传基础较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优质茶树资源创新与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五"期间以来,湖北省茶树种质资源圃搜集了省内外优质茶树资源600余份.为了使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性状得以充分利用,从这些资源的自然杂交后代中筛选出了一批不同类型的优良株系,并对入选的单株加速扩繁.同时开展了新品系的主要经济性状研究,有目的地选育出具有优质、早生、高产、抗性强等不同特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综述近年来云南省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包括种质资源、育种方法和途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云南省茶树育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通过系统选种和杂交育种,已育成多个国家级茶树新品种和省级茶树新品种,同时也培育出了一大批茶树新品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云南大叶茶资源的机能性物质分析及优异种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云南大叶茶优异种质资源,为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生化分析、感官审评等方法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勐海大叶茶树圃”的LL2份茶树资源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优质红碎茶资源32份;高茶多酚(TP>38%)资源10份;低咖啡碱(Caf<1.00%)资源两份,高咖啡碱(Caf>5.00%)资源两份;高茶黄素(TFs>1.3%)资源23份;超常规水平ECGG(> 13%)资源5份;红碎茶感官品质鉴评总分>90分的资源16份.[结论]云南大叶茶资源生化成分丰富多样,是选育红碎茶、特色茶树品种的优异种质,筛选出的优质红碎茶、特异资源可为下一步茶树良种选育奠定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97~2009年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0个,其中包括我国最早审定的双价抗虫棉品种SGK321、兼抗盲蝽象品种晋棉-26、特早熟品种石早1号、抗枯黄萎病品种石抗126。提出了选择具有较好一般配合力的亲本是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关键所在,应加强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育种目标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棉花产业的需求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谷子抗咪唑乙烟酸新种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抗除草剂谷子品种是解决谷田除草问题的重要途径。谷子不具有抗除草剂基因,但其近缘野生种资源丰富、遗传变异类型广泛,对谷子的抗除草剂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各种类型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在生产上应用的较少。咪唑乙烟酸能根治谷田的各种杂草,且价格低廉。我们现已培育出抗咪唑乙烟酸的谷子新种质和一些新品系,产量已经接近于生产水平,抗咪唑乙烟酸新种质对谷子抗除草剂育种将具有重大意义。简述了谷子抗除草剂材料、谷子抗除草剂育种研究进展以及谷子抗咪唑乙烟酸材料及其特点、育种材料的创新方法,详细介绍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谷子抗咪唑乙烟酸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