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酱腌菜中的戊糖乳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后研究其在蔬菜汁培养基中生长特性,并利用优良戊糖乳杆菌菌株发酵泡菜。结果分离得到11株乳酸杆菌,5株为戊糖乳杆菌,其中2株戊糖乳杆菌在蔬菜汁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分别为戊糖乳杆菌Mao62和戊糖乳杆菌Tang32。利用这两株菌分别接种发酵泡菜,结果表明,发酵时间较自然发酵泡菜短,且产品感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并鉴定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菌株。[方法]以天山雪莲菌酸奶为材料,采用酸化MRS培养基、CaCO3分离培养基和YGC培养基,对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进行菌株分离,并依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酵母菌特性及鉴定手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学鉴定。[结果]经过分离和鉴定,获得了干酪乳杆菌、过氧化醋杆菌、醋化醋杆菌、克鲁维酵母属酵母菌株各1株。[结论]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微生物可产生一些重要的生物学活性物质,这些微生物可作为功能性乳制品开发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天然乳酸菌菌株中筛选出对甘薯淀粉分离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方法]利用MRS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的甘薯酸浆中分离出13株乳酸菌菌株,通过发酵试验筛选出1株分离效果良好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根据菌落形态、个体形态及生理生化反应结果,初步鉴定筛选出的沉淀淀粉能力较好的菌株为乳杆菌,表明乳杆菌菌体本身或由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淀粉具有絮凝作用。从发酵液的乳酸菌总数、pH值来看,乳酸菌总数偏高的发酵液,pH值一般较低,分离效果也较好,表明分离效果与乳酸菌总数及酸浆的pH值有关。[结论]该研究为实现甘薯酸浆的人工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东北冬季自然发酵酸菜液、自然发酵泡菜汁为原料分离耐低温乳酸菌菌株,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初步进行形态学鉴定,经发酵试验,对发酵产品外观、口感、酸度、滋气味等综合评价效果好的菌种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从酸菜汁中分离到菌株10株,从泡菜汁中分离到菌株12株。经综合评价鉴定,筛选出适于酸菜发酵的低温菌株3株,2株为植物乳杆菌,1株为乳明串珠菌,分离出的菌株可为酸菜低温乳酸菌发酵规模化生产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田洪磊  詹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75-7176,7215
[目的]筛选出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天然乳酸菌。[方法]采用传统的MRS培养分离方法,从新疆哈萨克族自制干酪中分离活性菌株,通过体内试验研究分离菌株在大鼠体内的降血脂作用。[结果]从分离出的11株菌株中筛选到1株降胆固醇乳酸菌TZ-5,经鉴定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在MRS-THIO液体培养基中TZ-5乳酸菌对胆固醇的降解率达到38.75%。用乳杆菌TZ-5灌胃高脂饮食大鼠,在不同的灌胃时期试验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其中对TC和TG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TZ-5乳酸菌是1株具有开发前景的高效降血脂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泡菜中成功筛选分离出1株乳酸菌并对其抑制白色念珠菌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涂布平板法从四川大凉山农家泡菜中分离筛选出1株乳酸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鉴定.测定该筛选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大小、生长曲线影响、最小抑菌浓度和细胞形态作用,初步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菌株SD26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到26 mm,共培养能显著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该植物乳杆菌SD26对活菌数为3.0 × 107 CFU/mL的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活菌数为4.0×108 CFU/mL.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植物乳杆菌SD26能破坏白色念珠菌细胞膜的完整性.[结论]从泡菜中筛选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SD26,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是通过破坏其细胞膜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侗族传统发酵腌鱼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从产品中分离得到乳酸菌疑似菌株16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消化乳杆菌(8株)、植物乳杆菌(4株)、草乳杆菌(2株)和发酵乳杆菌(2株)。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对样品中分离出的ZZY-6、CJY1-1、ZZY-3和CJY2-3等4株分离菌株进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经分析可知,ZZY-6为消化乳杆菌(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CJY1-1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ZZY-3为草乳杆菌(L.graminis),CJY2-3为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生长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所得菌株均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产酸性能和耐盐性,但均未检测到脂肪酶活性,仅植物乳杆菌表现出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从藏灵菇发酵乳中分离益生乳杆菌,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为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优良菌种.先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MRS从藏灵菇发酵牛乳中分离得到乳酸菌,再分离纯化出乳杆菌,并对分离的乳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研究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用MRS培养基从藏灵菇发酵牛乳中共分离出乳杆菌菌株6株,通过生理生化试验确定这6抹分别为:2株发酵乳杆菌、2株嗜酸乳杆菌和2株短乳杆菌.将分离出的菌发酵鲜牛乳,在品尝过程中发现口感较酸,推断其有很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9.
黄文强  王永娟  张龙  朱善元  秦枫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41-12543,12545
[目的]分离和鉴定狼山鸡消化道乳酸菌,为开发新型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厌氧菌分离技术,从狼山鸡肠道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耐酸性、抗菌活性等筛选。[结果]分离到5株乳酸菌LCr-01、LCr-02、LCe-01、LCe-02、LCe-03,经过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植物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以及嗜酸乳杆菌。其中,LCr-02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和抗菌活性。[结论]筛选到的5株菌乳杆菌中LCr-02具有较强的耐酸性与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降解烟碱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株具有高效降解烟碱能力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应用基础培养基、富集培养基从南昌卷烟厂废弃烟草及其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高效降解烟碱能力的菌株,通过观察该菌株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该菌在含0.5%烟碱为唯一碳源选择培养基上生长,48h烟碱降解率为83.2%,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阳性的嗜烟碱节杆菌。[结论]试验所筛选的X5菌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烟草工业和环境保护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制作泡菜的优良发酵剂。[方法]将肠膜明串珠菌、戊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不同组合接种发酵萝卜以筛选出优良发酵剂,并将筛选出的优良发酵剂发酵和自然发酵对比,研究了不同发酵过程中泡菜汁乳酸菌数及发酵萝卜亚硝酸盐含量、VC含量、脆度和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有肠膜明串珠菌的组合发酵初期产酸快,有戊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种组合发酵中后期产酸快且产酸量大。发酵风味以肠膜明串珠菌单独接种发酵或3种菌株混合接种发酵时最好。筛选出②号(肠膜明串珠菌)和瑏瑥号(肠膜明串珠菌∶戊糖如杆菌∶植物乳杆菌=2∶1∶1)为最佳发酵剂,发酵萝卜时风味好,产品质量稳定,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50 mg/kg,VC含量可达0.060 0 mg/g,脆性好,抗氧化性好。[结论]最佳发酵剂发酵萝卜和自然发酵对比,发酵速度明显加快,亚硝酸盐含量更低,VC含量保存率高,脆度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Zhang-LL和副干酪乳杆菌KL1)发酵复方中草药,考察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发酵工艺参数。【方法】Zhang-LL和KL1菌株经活化、扩增后发酵复方中草药,从发酵液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复方中药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和正交试验设计,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发酵后多糖含量和得率,确定最优条件。【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5.0,接种量5%,发酵温度34℃,时间72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复方中药液的多糖得率为1.13%,是优化前的1.65倍,未发酵的2.51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自制酸菜中的有益菌种,为分析其营养价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涂布分离和烛缸厌氧法对自制酸菜中的有益菌种进行培养,并对得到的细菌菌落形态特征及生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得到3株乳酸杆菌,其中2株为植物乳杆菌,1株为短乳杆菌。[结论]自制酸菜中含有多种植物乳酸杆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常用饲料样品(玉米、苜蓿、小麦)的乳酸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平板分离法分离3种饲料原料中的乳酸菌,再以MRS+CaCO3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对所分离得到的80株乳酸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可知8,0株乳酸菌分属于2个属,即乳杆菌属、肠球菌属;7个种,即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肠道球菌(Entercoccus faecium)、耐久肠球菌(Entercoccus duran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海氏肠球菌(Entercoccus hirae)。3种饲料原料中干酪乳杆菌和肠道球菌普遍存在。除了这2种乳酸菌外,小麦中还有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苜蓿内有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海氏肠球菌、耐久肠球菌。玉米内有植物乳杆菌、耐久肠球菌。[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不同饲料中乳酸菌存在较大的多样性,干酪乳杆菌、肠道球菌等乳酸菌为饲料发酵的关键菌群,该试验结果为饲料乳酸菌资源开发及饲料乳酸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酸泡菜中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6种泡菜中分离出217株乳杆菌,通过琼脂点扩散交叉拮抗试验,筛选出发酵液有抑菌作用的12株植物乳杆菌。排除了酸、过氧化氢的作用后,7株的离心发酵液对来自于甘蓝泡菜的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96D 仍有抑菌活性,用胰蛋白酶对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说明它们产生的抑菌物质是细菌素。其中 G_6,G_8,G_9和 H_(16)菌株抑菌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CW3菌株进行筛选,并且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首先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进行产广谱细菌素菌株的初筛,再将初筛得到的菌株进行排除酸和过氧化氢干扰,并检测抑菌物质的蛋白质性质,最终对复筛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试验得出,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干扰因素后,发酵液仍有抑菌作用;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活性急剧下降,确定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类细菌素。经过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菌株CW3为植物乳杆菌。[结论]菌株CW3是一种能产广谱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表面疏水性以及凝聚性。[方法]采用MATH法测定3株乳杆菌的表面疏水率,自凝聚试验测定菌株的自凝聚率,共凝聚试验测定3株乳杆菌与致病菌的共凝聚率。[结果]3个菌株的涡旋时间与表面疏水性呈负相关,静置时间与自凝聚作用呈正相关,且凝聚作用与致病菌的粘附和菌体自身特性有关。[结论]3株乳杆菌在肠道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凝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然发酵酸菜中乳酸菌的生理特性。[方法]从自然发酵的酸菜中分离出19株菌株,从中筛选出了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Lactobacillus plantnmm、Lactobaci Uusbrevis、Lactobacillus conllinocides和Lactobacillus curuatus。培养基初始pH值对菌株的影响较大,适于菌株生长的pH值在6—8。其中pH值对菌株C和D的影响最大,pH值低于4的条件下基本不能生长。菌株A产酸较快,以5%接种量接种,发酵24h后pH值即可达到3.7左右,其耐酸性较好,DH值4左右仍有较高的OD值,但受培养基中盐浓度影响最明显,在盐浓度0~4%时OD值迅速下降。菌株D的耐盐性最好,盐浓度在8%左右仍能生长。[结论J该研究为泡菜的品质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立  谈重芳  王雁萍  李宗伟  常胜合  秦广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93-10894,10927
[目的]分析河南洛阳地区泡菜中的微生物区系,从中分离鉴定乳酸菌,并研究这些乳酸菌的特性。[方法]选取11种河南洛阳农家自制泡菜,分离检测其微生物区系、生理生化特性,并利用API50CH检测乳酸菌对49种不同碳源的同化能力。[结果]分离株都是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和兼性厌氧菌。根据所分离到的乳酸菌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分类鉴定,9株菌属于Lactobacillus planta-rum、6株属于Lactobacillus fermentum,3株属于Leuconostoc mensenteroides,另外2株也属于Leuconostoc,但无法将其鉴定到种。[结论]河南洛阳农家自制泡菜中分离到的菌株多属于Lactobacillus和Leuconostoc属,其中大部分为Lactobacill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