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优化石榴(Punica granatum Linn.)皮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粗提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石榴皮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石榴皮多酚粗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筛目数为60~80目,提取功率为385 W,料液比为1∶25(W/V),提取时间为120 s,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石榴皮多酚得率最高达21.4%。石榴皮多酚粗提物浓度在0.96 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5、1.10、0.95 cm,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80、1.60、0.40g/ml。[结论]该研究为从石榴皮中提取天然药物并为寻找天然抑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榴(Punica granatum L.)为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皮是石榴的干燥果皮,多年研究表明石榴皮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石榴皮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来源广泛、提取率高、抗氧化活性强、与机体亲和力强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合成抗氧化剂无法比拟的优势。笔者就近年来石榴皮抗氧化原理及作用、抗氧化成分、抗氧化活性的大小及与其他药理活性的关系做一综述,以期为寻找和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替代传统的合成抗氧化剂,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大石榴皮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石榴皮是石榴的果皮,研究发现石榴皮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癌、抗病毒和抗氧化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扩大对石榴皮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石榴皮提取物的抑菌与抗氧化作用.[方法]以石榴皮为原料制备石榴皮提取物,研究石榴皮提取物对食品中常见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试验表明,石榴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0 、0.25 mg/ml,石榴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这3种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其中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大,表明石榴皮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结论]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石榴皮等加工副产物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茶皂素(Tea Saponin)对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的抑菌效果。以抑菌效果最好的沙门氏菌为供试菌,通过对沙门氏菌的生长、形态、胞外蛋白、碱性磷酸酶及K~+泄漏等方面研究茶皂素的抑菌机理,并以沙门氏菌菌落数、pH、持水率为指标评价茶皂素在鸡胸肉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茶皂素主要通过破坏菌体的正常形态,改变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透性,破坏其阻隔性,导致碱性磷酸酶和细胞内容物如K~+、蛋白质外泄来实现其抑菌功能;茶皂素可以抑制鸡胸肉中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减缓pH上升的速度,延缓持水率下降的速率,说明茶皂素可以作为鸡胸肉保鲜的天然抑菌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水杉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机理。方法:测定加入不同抑菌剂后的大肠杆菌液中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水杉种子挥发油、总黄酮及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使大肠杆菌菌液的还原糖含量升高、蛋白质含量升高、电导率明显提高,其中以提取物的作用效果相对显著。结论:水杉种子提取物抑菌效果优于水杉种子挥发油、总黄酮,在天然产物抑菌剂开发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石榴皮有效抑菌部位的萃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法,选取纯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6种溶剂萃取石榴皮抑菌药液。通过琼脂平板法测定石榴皮抑菌药液对9株水产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溶剂浓度、料液比、温度、超声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石榴皮抑菌药液的萃取工艺。[结果]比较不同溶剂抑菌效果,表明乙醇为最佳萃取溶剂,其萃取部位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0.517 mg/m L。在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 g/m L、萃取温度60℃、超声时间40 min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下,萃取药液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0.442 mg/m L。[结论]研究可为石榴皮在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和石榴皮抗菌剂的研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考察不同香辛料(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影响并探讨香辛料可能存在的协同增效效应。【方法】采用牛津杯平板扩散法,以最小抑菌圈直径确定不同香辛料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棋盘法测定乌梅、石榴皮的联合抑菌效果。 【结果】 4种香辛料(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5.62、15.62、125、31.25mg/mL;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为7.81、3.905、250、62.5mg/ml;乌梅与石榴皮复配对大肠杆菌的FIC为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为2.5;对荧光假单胞菌的FIC为0.25;对腐败希瓦氏菌的FIC为0.75;对枯草芽孢杆菌的FIC为2.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FIC为1。【结论】乌梅与石榴皮单独使用时表现出较鼠尾草和公丁香更好的抑菌效果;腐败菌对香辛料更为敏感;乌梅与石榴皮复配后对荧光假单胞菌有协同增效作用;对腐败希瓦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相加效应。  相似文献   

9.
植物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分别采用试管稀释法、固体平板培养基稀释法、打孔法研究了石榴皮、甘草、红枣叶、侧柏叶、山楂叶、核桃叶等植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六种植物提取物中,石榴皮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侧柏叶、核桃叶,红枣叶、山楂叶较弱,甘草抑菌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牛津杯法比较不同盐度(0、1%、2%、3%、4%)下五倍子、石榴皮、诃子、黄芩、乌梅5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黄芩和五倍子抑菌作用较强,乌梅抑菌作用较差,而诃子和石榴皮的抑菌作用一般,但石榴皮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较为明显。不同盐度下,5种中草药对这2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有差异。高盐度时,5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MIC较低,均≤25 mg/m L,抑菌效果较好;而低盐度时,各个中草药MIC均在25 mg/m L及以上,抑菌效果较差。在盐度为0时,5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最低,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石榴皮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为石榴皮总黄酮的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石榴皮总黄酮超声波提取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石榴皮总黄酮最佳的超声波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0 min,超声功率400 W,料液比1∶20,超声间歇时间5 s/3 s,提取次数1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59.65 mg/g.[结论]超声波提取石榴皮总黄酮的方法能极大缩短提取时间,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提高石榴皮总黄酮的提取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石榴皮中总多酚的热浸提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其含量。[方法]以石榴皮为原料、纯水为浸提溶剂加热浸提石榴皮中总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石榴皮总多酚提取率随热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4个客观因素的变化规律,并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石榴皮总多酚含量。[结果]通过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以热浸提法提取石榴皮总多酚的最佳工艺为热浸提温度45℃、时间30 min、料液比1∶20(g∶mL)、提取次数为3次,4个因素对石榴皮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并以此优化工艺进行试验,所得总多酚提取率为17.11%。[结论]采用热浸提工艺提取石榴皮总多酚并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试验,在保证快速、高效的同时也具有节能、不破坏有效成分的优势,以纯水作为浸提溶剂更是避免了溶剂残毒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其安全性,因此也拓宽了极具生物活性的石榴皮多酚在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石榴皮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的增白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石榴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石榴皮中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同时检测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探讨石榴皮中有效成分的增白效果。[结果]超声波提取石榴皮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条件是:1∶20料液比,提取温度60℃,提取液60%乙醇溶液,超声波处理强度7,处理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石榴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普通溶剂提取法所得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60%左右,而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达90%;同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的浓度增大而增高,最高可达100%。[结论]为将石榴皮开发为美白化妆品的天然绿色原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石榴皮多酚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首先用生长抑制试验(牛津杯法)确定石榴皮多酚醇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是否存在抑制作用,然后通过药基琼脂稀释法观察它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来评价该药物对所测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石榴皮多酚醇提物500、300、100 mg/mL对痤疮丙酸杆菌ATCC11827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为20 mg/mL。结论 石榴皮多酚醇提物在体外具有明确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石榴多酚的工业化制备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微波提取法对四川会理石榴皮中的多酚进行提取,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以水作溶剂、料液比1∶20时,多酚得率随提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0℃时多酚得率最高。采用水-乙醇复合提取体系,用30%的乙醇溶液作提取剂,当微波提取条件为:提取功率300W、提取时间90 s、提取次数2次时,多酚得率较高。各因素对石榴皮多酚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结论]微波提取石榴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30%乙醇溶液,料液比1∶20,提取功率30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0 s,提取次数3次,该条件下,多酚得率达26.91%。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得到一种高效快速在柠檬果皮中提取柠檬苦素的方法,同时以其提取液对7种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率为评价标准,优化了柠檬皮中柠檬苦素的提取条件,并采用牛津杯法对柠檬苦素抑菌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柠檬苦素提取液在不同紫外线、p H及温度条件下的抑菌稳定性。[结果]柠檬皮中柠檬苦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90%乙醇溶液在料液比为1∶40(W/V),提取温度为60℃,提取120 min,提取量47.555 mg/g。柠檬皮中柠檬苦素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根霉、青霉和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结论]该研究可为柠檬的开发利用和柠檬苦素的高效提取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80%乙醇和丙酮为溶剂,提取19种区域性植物和66种中草药的活性成分,用琼脂扩散法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生药浓度200mg/mL条件下,有10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活性,7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菌活性,其中石榴皮、五倍子、没食子、肉桂、丁香5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抑制作用(DIZ≥20mm),用两倍稀释法测定这5种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发现抑菌活性只与提取物的浓度有关,与溶剂种类无关,本研究结果还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至少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抗菌物质,而且这些活性物质很可能具有作为天然广谱抗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