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优化复合酶提取菊芋菊糖的工艺。[方法]探讨料液比、pH、温度、复合酶等对菊芋菊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其操作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菊芋菊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0(g∶mL),pH 6.0,酶解温度54℃,复合酶(m_(木瓜蛋白酶)∶m_(果胶酶)=1∶8)131μg/g样品,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菊芋菊糖提取率为73.30%。[结论]该研究可为菊芋菊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房贤坤  丛伟国  刘德林  刘雨  付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19-11620,11671
[目的]对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的高密度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布拉酵母为试验菌株,通过分批发酵和流加培养筛,分别测定温度、pH、溶氧(DO)、起始葡萄糖浓度、残糖浓度及氨基氮浓度对布拉酵母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试验确定布拉酵母高密度培养的最佳工艺为:培养温度30~32℃,pH 5.0,溶氧30%,初始葡萄糖浓度30 g/L,培养过程中通过流加补料维持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为0.5 g/L、氨基氮浓度为40 mg/L。在此条件下培养24 h后细胞干重最高可达56.6 g/L,细胞得率为42.4%。[结论]该研究对布拉酵母活菌制剂的生产制备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次氯酸钠对植物组培苗污染的防治效果。[方法]以马铃薯和切花菊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10、20、30和40 mg/L次氯酸钠,分析抑菌剂次氯酸钠对组培苗枯草杆菌污染的防治效果。[结果]经过2~3次转接后,5和10 mg/L次氯酸钠对马铃薯和切花菊组培苗的抑菌效果较好,该浓度处理组2种组培苗均未出现污染,且苗木生长较好,但随着浓度的升高次氯酸钠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综合分析认为,次氯酸钠浓度在5~10 mg/L之间是防治马铃薯和切花菊组培苗污染的适宜浓度,可达到消除污染目的,其中适宜的转接周期为5~6 d。[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利用次氯酸钠消除枯草杆菌、防治马铃薯及切花菊组培苗污染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颜立敏  杨春艳  徐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92-14293,14313
[目的]对菌株M生长条件、对硝基苯的降解效果、耐受性和代谢产物的生物毒性进行研究,为硝基苯废水生物降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受硝基苯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以硝基苯为唯一碳源的菌株M,采用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硝基苯浓度研究不同pH、温度、接种量、硝基苯浓度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在pH为7,温度30℃,接种量10%(v/v)的最佳条件下,浓度低于500 mg/L的硝基苯12 h内被菌株M完全降解;浓度为600~700 mg/L的硝基苯24 h内被菌株M完全降解;菌株M对硝基苯的最大耐受浓度为900 mg/L;300 mg/L的硝基苯经菌株M降解后的代谢产物的生物毒性在12 h内逐渐降低直至无毒。[结论]菌株M对硝基苯废水具有快速降解效果,可以对降解进行动力学拟合,为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亳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为亳菊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的MS培养基中,考察不同浓度的6-BA、NAA对亳菊茎尖愈伤组织、丛生芽、再生植株诱导的影响。[结果]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6-BA+0.30mg/L NAA,以MS+0.50 mg/L6-BA+0.10 mg/L NAA为芽的诱导培养基,芽诱导率达100%;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30 mg/L IBA。[结论]通过亳菊茎尖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杨海军  周小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67-6968,6972
[目的]探索高品质雪梨干酒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雪梨干酒发酵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考察雪梨原汁加糖后不同初始糖浓度对发酵后酒中残糖浓度和酒精浓度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初始糖浓度。[结果]以雪梨原汁为原料的发酵生产雪梨干酒最佳条件为:pH值4.5,温度26℃,活性酵母接种量0.2g/L,发酵后生成的酒精浓度可达38.5g/L。加糖后雪梨汁初始糖浓度为200g/L最佳,发酵后干酒具有较高的酒精浓度和较低的残糖浓度,分别为95.0、10.2g/L。[结论]以雪梨为原料能生产出具有较高酒精度、较低残糖浓度的高品质雪梨干酒。  相似文献   

7.
贾若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68-11570
[目的]优选菊芋中菊糖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鲜的菊芋块茎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为因素,设计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L16(45),研究菊糖的提取及其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微波法提取菊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8 min,提取温度95℃,微波功率500 W,料液比为1∶20(W/V,g/ml,下同),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菊芋菊糖的提取率为68.11%。[结论]该方法优选出了菊芋中菊糖的微波提取工艺,结果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鳞叶菊组织培养技术。[方法]以鳞叶菊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对增殖培养、IBA和NAA以及继代周期等对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鳞叶菊的组培苗需要低浓度的植物激素,继代周期显著影响其生根培养;鳞叶菊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增殖系数可达4.25;继代周期为28d的组培苗生根最好,在培养基为1/2MS+IBA0.1mg/L+NAA0.05mg/L+蔗糖20g/L+琼脂5.5g/L中,其生根率为95.9%,平均根数和根长分别达到4.69条和1.68cm。[结论]该研究为鳞叶菊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固定化菊粉酶酶解菊芋提取液制备果糖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以菊芋提取液为原料,以固定化菊粉酶酶法制备果糖,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果糖含量,研究了底物浓度、反应温度、pH值、加酶量对果糖制备的影响。[结果]底物浓度、反应温度、pH值、加酶量对果糖制备均有显著影响。固定化菊粉酶酶解菊芋提取液制备果糖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10%(W/V),反应温度60℃,pH值5.0,加酶量3.0U/g菊糖。在适宜条件下反应12h,底物降解率为98.2%,果糖占总糖的87.6%,总转化率高。[结论]固定化菊粉酶既保持了游离酶的活性,又具有固定酶的功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效唑(PP333)对勋章菊营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个品种勋章菊实生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与不同施药方法(叶喷与灌根)对不同生长时期(30、45、60 d)勋章菊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叶喷40 mg/L的PP333对"白火焰"和"鸽子舞"营养指标的抑制效果最好,50 mg/L的PP333叶喷处理"黄火焰"和灌根处理"白火焰"对营养指标的抑制效果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勋章菊营养生长的调控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厌氧消化方法促进有机磷农药降解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作为发酵底料,同时向厌氧消化系统中滴加有机磷农药——氧化乐果,采用气象色谱仪检测发酵系统中农药的浓度。[结果]厌氧消化系统内农药的浓度越低,其降解速度越快;在厌氧消化系统负荷下,140 mg/L氧化乐果是该系统能够消解的极限。氧化乐果浓度达到60 mg/L以上时,逐渐开始出现对厌氧消化系统产沼气的抑制作用,系统的产沼气能力降低,氧化乐果浓度在100 mg/L以上时对产气造成了严重抑制。随着反应的进行,pH稳步升高,最终稳定在6.5~7.3,该pH适宜于甲烷的生长。[结论]利用城市绿化废弃物发酵降解有机磷农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Sr-Fe-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方法]以SrFe_(12)O_(19)为内核、壳聚糖为外壳,制备了Sr-Fe-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球,将其用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并探讨了吸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吸附剂投量、pH、温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Sr-Fe-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球吸附过程基本在30 min内完成,且吸附率均达到96.3%;磁球对MB的吸附有较好的pH和温度适应性,在中性偏碱范围内(pH 7~11),25~50℃时,吸附率均保持96.0%以上;染料初始浓度为10~30 mg/L时,磁球吸附率随初始浓度的增加有轻微下降,但仍保持在95.2%以上;在染料初始浓度为30 mg/L时,磁球最佳投量为1.00 g/L,吸附率为97.4%;Sr-Fe-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特征。[结论]该研究为染料废水的吸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法用于菊苣菊粉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菊苣菊粉脱色寻求一种最佳脱色工艺。[方法]用活性炭对菊苣菊粉液进行脱色试验,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脱色条件。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结果]活性炭脱色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脱色时间>脱色温度>活性炭用量。提取液中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0 nm,在此波长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温度为60℃、活性炭用量为20 g/L、时间为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得的菊粉平均含量及平均脱色率分别为21.287 8mg/ml和60.098%,相对标准偏差为0.139 8%。[结论]采用活性炭法脱色菊粉提取液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李长权  孙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14-14016
[目的]采用溶剂浸提法对稠李果实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探讨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等因素对稠李果实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吸光度作为提取率的评价指标,分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溶剂浸提法提取稠李果实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55℃,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90 min,pH为6,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6.8 mg/g。[结论]该研究对稠李在药物、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性橙皮对废水中Cu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玮  唐菲  曾芷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13-17415
[目的]考察了改性橙皮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效果,为橙皮资源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pH、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吸附条件。[结果]在投加量为0.5 g,pH为7.0,吸附温度为60℃,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振荡时间为80 min的条件下,对Cu2+的吸附率可达97.5%。与未改性橙皮相比,改性橙皮对Cu2+的吸附效果大大提高。[结论]化学改性的橙皮对废水中的重金属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这对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了酶法提取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工艺,为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提取提供参考。[方法]罗布麻叶先以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后再用溶剂乙醇提取其中的总黄酮。分别考查了酶解各因素如酶解pH值、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以及溶剂乙醇的浓度对罗布麻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确定了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5,酶用量3mg/g,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 h,乙醇浓度50%。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到4.6%。[结论]以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后再用溶剂乙醇提取罗布麻叶中的总黄酮得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沙棘SOD脂质体的制备条件。[方法]以野生沙棘为原料,在单因素条件影响下,通过控制变量,逐一改变类脂、SOD、缓冲液等作用因素,研究了其对沙棘SOD脂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在脂胆质量比为2∶1,类脂浓度15 mg/ml,SOD浓度为0.4mg/ml,缓冲液pH为7.5和浓度为0.15 mol/L的条件下,制备的沙棘SOD脂质体的活性包封率最高,包封率达40%。[结论]不同的脂胆比、SOD浓度、缓冲液pH、存放时间对沙棘SOD脂质体的制备效果显著不同,而存放温度对SOD脂质体活性包封率影响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8.
聂锦霞  张大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76-977,1002
[目的]研究柚子(Citrus maxima)皮粉对含铬(Cr6+)废水的吸附效果及其吸附动力学方程。[方法]以柚子皮粉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中Cr6+,考查溶液pH、柚子皮粉用量、反应时间以及Cr6+初始浓度对柚子皮粉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在室温下,溶液pH≤2、柚子皮粉用量10 g/L、反应时间100 min时,初始浓度为10 mg/L的含铬废水其Cr6+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柚子皮粉对Cr6+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且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结论]该研究可为柚子皮粉的工业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